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沪科版全一册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PPT课件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共19张PPT)

参考答案:有关系 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或者电 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方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
压。该种方法被称为控制变量法。 2.测量器材: ①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 ②用电流表测导体两端的电流; ③在实验中,还需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62021/11/6
U R
知
RA<RB。
2.已知R1=3R2,分别把R1、R2接到6 V的电 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比I1∶I2等于( A )
A.1∶3 B.3∶1 C.2∶1 D.4∶1
3.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 增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
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 响,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每一个因 素是怎样影响的呢?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方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
压。该种方法被称为控制变量法。 2.测量器材: ①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 ②用电流表测导体两端的电流; ③在实验中,还需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62021/11/6
U R
知
RA<RB。
2.已知R1=3R2,分别把R1、R2接到6 V的电 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比I1∶I2等于( A )
A.1∶3 B.3∶1 C.2∶1 D.4∶1
3.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 增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
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 响,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每一个因 素是怎样影响的呢?
新沪科版全一册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12.2熔化和凝固(共17张PPT)

吸热
放热,达到凝 固点
放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熔__化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凝__固__。 2.小明在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 度达到36℃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 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 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晶___ 体,它的凝固点是__4_8_℃__。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5.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分析数据
碎冰熔化的图像
温度/℃
20
石蜡熔化的图像
温度/℃
70
60
10
50
0
-10
0
1
2
3
4
40
30
5 时间/min 0
1
2
3
4
5 时间/min
实验结论
碎冰的熔化特点 碎冰的熔化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熔化 熔化时吸热 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石蜡的熔化特点 石蜡的熔化条件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吸热 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1)了解实验装置,如何使用酒精灯和 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PPT课件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一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二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三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目录
0002页 0057页 0135页 0180页 0266页 0268页 0339页 0415页 0472页 0526页 0570页 0626页 0658页 0672页 0720页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第四节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三节 内燃机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 第四节 第一节 磁是什么 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第四节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质教学 PPT课件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PPT教学课件(精心整理汇总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 液面相平。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结构区别
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量程与分度值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读数区别
讲授新课
四 体温计
观察与思考
1.量程及分度值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讲授新课
2、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观察与思考
人们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讲授新课
实验与思考
放入冷水中时
放入热水中时
讲授新课
归纳与总结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温度计内液体多为水银、酒精、煤油等物质。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
110 100 90
最高温度?
11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 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 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分度值 1℃
量程
~
度值。
0 -10 -20
最低温度?
-20℃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 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内,但不 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导入新课
小结与归纳
像冰化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熔化的含义。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沪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缩口
水银
?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23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体温计是测 体温 用的医用温度计 2、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水银 。
C到42º C。每一小格 3、测量范围是 35º C; 是 0.1º 4、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 很细的 细管(缩口) 。
24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体温计
100℃
0℃
沸腾的水
10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00℃
0度和100度之间分 成100等分,每一等 分为摄氏温度的一 个单位,叫做1摄 氏度。
908070605040302010
0℃
11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加油站: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 这种温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 “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 氏温度(t)的关系是:
35℃~42℃ ,分度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 26 0.1℃ . 值是______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4.-20℃的正确读法是 [ A D ]
A.负20摄氏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27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5.在4-1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3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 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 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4
水之旅
水是怎么变化的呢?
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 的变化。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 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 成了水,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勺 子上又复原成水。如果把水放入冰箱, 水还能复原成冰。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课件

导线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 电阻
3
4
相 同(镍铬)
1米
0.5米
相 同(0.5)
实验1: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分析论证
导线 材料 长度(米) 截面积 电流 电阻
3
4
相 同(镍铬)
1
0.5
相 同(0.5mm2)
小
大
大
小
实验结论: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 越大.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随堂练习(1)
以下四种接法中,接法错误,不起电阻作用,
并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是( )D;只起定值
电阻作用,而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
( B )。
A
B
C
D
随堂练习(2)
要使变阻器的滑片向右运动时电流表的读数 减小,M、N应与变阻器上哪两个接线柱相连? 有几种接法?
CP
D
M
N
AB
当把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一)
动手做:一个导电性检测器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优质课件

水
5、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____,体积的单位 千克/米3 是_____, 。 米3 因此,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或_______ kg.m-3 。 读作______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
克/厘米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还有一种常用的密度单位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g/cm3 符号_________ 或_________ g.cm-3 。
海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1.03×103kg/m3
1.0×103kg/m3 (记住) 纯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0.8×103kg/m3 煤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
酒精的密度是___________
0.8×103kg/m3
常见物质的密度(见课本P11) 仔细观察一些物质的密度,你 有什么发现?
二、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换算
(三)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t/m3 = 1000kg/m3 3 3 1kg/dm = 1000kg/m 3 3 1g/cm = 1000kg/m
常见物质的密度(见课本P11)
查表:填写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 8.9×103kg/m3 1:铜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金属的密度比较大, 气体的密度比较小 3、水的密度不等于冰的密度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公式的变形:
m ρ V
m ρV
m V ρ
根据下表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V(cm3) m/V(g/cm 3) m(g) 5.9 铁块1 141.6 24 12 5.9 铁块2 70.8 24 0.5 木块1 12 12 0.5 木块2 6
5、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____,体积的单位 千克/米3 是_____, 。 米3 因此,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或_______ kg.m-3 。 读作______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
克/厘米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还有一种常用的密度单位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g/cm3 符号_________ 或_________ g.cm-3 。
海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1.03×103kg/m3
1.0×103kg/m3 (记住) 纯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0.8×103kg/m3 煤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
酒精的密度是___________
0.8×103kg/m3
常见物质的密度(见课本P11) 仔细观察一些物质的密度,你 有什么发现?
二、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换算
(三)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t/m3 = 1000kg/m3 3 3 1kg/dm = 1000kg/m 3 3 1g/cm = 1000kg/m
常见物质的密度(见课本P11)
查表:填写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 8.9×103kg/m3 1:铜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1、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金属的密度比较大, 气体的密度比较小 3、水的密度不等于冰的密度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公式的变形:
m ρ V
m ρV
m V ρ
根据下表你可得出哪些结论?
V(cm3) m/V(g/cm 3) m(g) 5.9 铁块1 141.6 24 12 5.9 铁块2 70.8 24 0.5 木块1 12 12 0.5 木块2 6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3)进行实验: 1、分别探究萘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把数据填写在下表中,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B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 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普通温度计和体温计都可以直接测出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
练一练
4、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 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 实际体温为36.9℃和38.6℃,那么两次测温后下 列数据正确的是( B ) A.36.9℃和38.6℃ B.37.5℃和38.6℃ C.36.9℃和37.5℃ D.37.5℃和37.5℃
练一练
5、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经过下列5 个步骤,请填上正确的顺序__B_A_C_E_D___ A、选择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 度;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水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水的三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现在你知道水是怎样“旅行”的吗?
二、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感觉可靠吗? 试一试
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 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 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三、温度计
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摄氏温度
一个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 定为0℃。
0℃
冰水混合物
一个大气压下, 沸水的沸腾温度规定 为100℃。
沸腾的水
100℃
将0 ℃和100 ℃之间均 匀地分成10个格,每格代 表多少℃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新课
测体温时
水银膨胀能 细弯 管升到直管内。
细弯管
读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 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 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细弯管 处 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 的温度。 通过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讲授新课
3、细弯管作用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细弯管升到毛细管内, 不能自动退回液泡中。
课堂小结
讲授新课
一 从水之旅谈起
观察与思考
水 太阳照射 水蒸气 冷却凝聚
小水滴 小冰晶
合并 假如
成大 温度 水滴 较低
雨 雪或冰雹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准备加热器、水壶、钢勺、水杯以及冰等。 将冰放入水壶,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戴上手套,并拿着勺子靠 近壶嘴。 观察可知,在加热过程中,冰变成了水,水 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能复原成水,如再将水放 入冰箱中,水还可以结冻为冰。
讲授新课
一 熔化
提出问题: 1.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成液体? 2.冰的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
度变化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 熔化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熔化时温度可能保持不
变,也可能发生变化。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多次测量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比
较其温度变化规律。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自然界中常见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固态
液态
上述过程中,水的状态是如何转换的?
导入新课
小结与归纳
像冰化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熔化的含义。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 的条件。 4.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随堂训练
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D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可以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新部编本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讲授新课
归纳与总结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内液体多为水银、酒精、煤油等物质。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 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 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 度值。
℃
110
最高温度? 110℃
100
90
80
70
60
50 分度值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结构区别
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量程与分度值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读数区别
讲授新课
四 体温计
观察与思考 1.量程及分度值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讲授新课
2、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讲授新课
收集数据
时间t/min
0
1
2
3
4
5
温度t/℃
-2
0
0
0
0
5
冰的状态
固
固
固、液共 固、液共
存
存
液
液
时间t /min 0 1 2 3
4
5
678
温度t /℃ 28 35 41 45
47
48 52 56 61
石蜡的状 态
固
固
固
固
固、液共 存液
固、液 共存
液
液
液
在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描出冰 和石蜡的熔化图像,从熔化图像判断冰和石蜡的熔化的情况。
它们是怎样转化的
讲授新课
归纳与总结
固态
水
一
水
的 三
气态
定 条
相互转化
态
件
液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由于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雾、 露、霜、雪、雹等千姿百态的奇观,这些都与温度密 切相关。
那么什么是温度呢?
讲授新课
二 温度
观察与思考
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实验方案 (1)将碎冰(石蜡)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
课本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 (2)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
分钟记录一次。 (3)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个点。
观察要领 观察对象:①碎冰的状态②温度计的示数 观察时间:①熔化前②熔化中③完全熔化后
人们引入温度(t)这一概念来准确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单位 定义
温度读法
摄氏度(℃)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 温度定义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1℃ 人体体温37℃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
讲授新课
三 温度计及其使用
观察与思考
人们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新沪上册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天上纷飞的雪花来自哪里?
云,形状各异,你是否知 道云从哪里来? 雨,来自何处?又漂向何方?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1.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温度 3.温度计及其使用 4.体温计及其使用
随堂训练
1.-20℃的正确读法是( A D )
A.负20摄氏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随堂训练
2.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
B C
A
AB段:冰吸热,温度升高,状态 是固态。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冰吸 热,温度保持不变,状态是固、 液混合态。
CD段:冰吸热,温度升高,状 态是液态。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A熔化过程B
给石蜡加热,它的温度一直 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 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即:石蜡没有在固定的温度 下熔化为液体。
40
30 1℃
量程
~
20
10
0
-10
-20
最低温度? -20℃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 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内,但不 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 液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