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1.1杠杆 (共24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1.1杠杆 (共24张PPT)
工作 今 年 以 来 ,为 了认真 贯彻落 实市纪 检委第 六次全 体会议 精神,加 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 败 工 作 力 度,局党 委把这 项工作 纳入到 主 要 工 作 议 事 日程,并 将党风 廉政建 设和反 腐败工 作同煤 炭经济 发展 和 行 政 工 作 同部署 、同检 查、同 落实、 同考核 。归纳 起来,突 出重
活动三: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实验注意事项: • 1、在实验前要通过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水平平衡。 • 2、挂钩码后,不能再动平衡螺母。 • 3、读数时,杠杆仍要求是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以便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提问:
步骤1,为什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答: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杠杆有一
L1 O
F1
F3 F2
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头
人体内的杠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 作用(如图),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 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 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 收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仰头动作,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人体内的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候, 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图)。肘关 节是支点,支点左右都有肌肉。 这是一种费力杠杆,举起一份的 重量,肌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 虽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O 答案:80N
BA
例题3:如图,杠杆上标有刻度,GB=5 N,GA=8 N, 杠杆水平平衡时,A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是多少牛顿? 此时A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多少?
A
B
答案:A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是6.25N;此时A物体 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1.75N
教学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共25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2.1、动能  势能  机械能(共25张PPT)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 化为动能
运动员下落到跳板至跳板 形变最大过程
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跳板 的弹性势能
跳板恢复到原状至运 动员离开跳板过程
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 动员的动能
运动员上升的过程
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 重力势能
撑杆运动员起跳前为 什么要助跑?
为了获得较大的动能
从撑杆着地到撑杆形 变最大的过程
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撑 杆的弹性势能
A→B
高度__降__低___ 速度_增__大___
A
C
B
A、C点重力势能最 大,动能最小。
B点动能最大,重力 势能最小。
重力势能__变__小___ 动能__变__大___
B→C
高度__升__高___ 速度__减__小___ 重力势能__变__大____ 动能__变__小___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水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 一样?
答: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所以大型客车的限制速度 比小型客车更小。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拉伸的橡皮筋 压缩或拉伸的弹簧 射出“子弹” 移动小车
拉开的弓 射出箭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表明它具 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弹性势能。
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想一想:(1)举在空中静止的物体,具有什么能?
重力势能
(2)松手后物体会怎样?
物体会下落
(3)该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O 摆球由A点静止释放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

L1 O
(1)确定支点
(2)画作用线
(3)作垂直线段
(4)标出力臂
F1
F3
新课讲解
力臂的三种表示方 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F1
F1
B
A
F2
L1
B
A F2
O
(1)找出支点的位置 (2)确定动力、阻力作用线
O L2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刀,其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只要用较小的力,就能把坚 硬的金属片剪开。
园艺师使用的剪刀有很多种,请你调查一下,园艺师使用了哪些剪 刀?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设计?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1节 杠杆
课时1 杠杆的应用及其分类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一、杠杆的分类 等臂杠杆:天平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是一种等臂杠杆。
1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1节 杠杆
课时1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
阻力的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
新课讲解
(4)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杠杆时,力臂与杠杆重合;当力 的作用线不垂直于杠杆时,力臂与杠杆不重合;如果力的 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5)动力和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而不是杠杆对别的物体 施加的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课件 (新版)苏科版PPT

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动能、势能、机械能课件 (新版)苏科版PPT
3、质量较大喜鹊和质量较小燕子在空中飞, 如果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 的位置高些。
4、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并匀速前进,它 的动能 减小,重力势能 减小,机械能 减小。
5、“神六”返回舱匀速下降时,它的动能 不变 , 重力势能 减小 ,机械能 减小 。
6、一架飞机在灾区上方水平匀速飞行,并 不断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则飞机在这个过程
二、动能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滚滚而来的洪水能冲倒房屋
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撞人
飞翔的小鸟能撞毁飞机
风吹动风车转动
•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说明物体具有动能?
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 不具有动能。
2、实验: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微风吹过,树梢轻轻摇曳。 狂风大作,树干折断。 飞来的足球,人们敢用脚去踢。 飞来的铅球,我们避让三分。

2、做了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
3、具有能量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
4、具有能量的物体一定做了功。
×
5、不做功的物体一定没有能量。
×
6、不能做功的物体一定没有能量。

2、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
就越大。
能量的大小,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3、能的单位: 焦 (J)
举高的锤能将桩打入地下;拉开的弓能将箭射出去。
一、能量(简称:能)
1、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物体做功,我们就
说它具有能量。
运动的子弹、流水、 举高的重锤、拉开的弓
都具有能。
“能做功”
可能“正在做功” 可能“尚未做功”
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正在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判断正误: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 (共22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课件 (共22张PPT)
方法二: .......
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桩被打得越深,说明重锤 做的功越多,重锤具有 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重力势能------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质量 一定时,物体 被举起的高度 越
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
被举起的高度 相同时,物体 质量 越
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知识回顾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活进动动行1能猜:想的探:大究小动可能能大与_小速_与_度_哪_些__因和素_质_有量_关___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A.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① 控制小车的 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速度 。
(怎么改)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
始下滑。
A.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转换法
②观察现象: 速度大的小车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远。
③结论: 物体的质量不变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B.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②观察现象:
质量大的小车将木 块推动的距离远
③结论:
转换法
物体的速度不变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综合结论:
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速度 和 质量 有关,速度 越大,质量越大, 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综合结论:
物体的_被_举_高_度_越高,_质_量_越大,
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机械能
动能
机械能
重力势能
势能
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拓展反馈
1、水平飞行的飞机匀速飞行途中,不 断投掷粮食,在这一过程中,动能、势
能、机械能怎么变化?

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物质的比热容PPT课件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水和冰的比热是多大? 冰的比热是 :2.1×103J/(kg·℃) 冰的比热是 :2.1×103J/(kg·℃)。 水和冰的比热不同说明了什么?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8、热量的有关计算:
[例题] 500克的铝块,温度由100℃降低到15 ℃,放 出了多少热量?
已知: 铝块:m= 500g=0.5kg
九年级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
情形再线: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会如大?
从同学们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知识中、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个自然 现象。这里涉及到物质的一个特性—比热容。
讨论: 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比较,谁花的时间长?
开一壶水需要吸热多
把一壶水烧开和把这壶水烧成温水比较,谁花的时间长?
比热容
汽(车2)发物动质机对用冷水热来反冷应却的效灵1果敏好、程度;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
种物质的比热容。 现象:
的温度升得快.
温度降低了△t = (100–15) ℃
这里涉及到物质的一个特性—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8 × 1 0 3 0 .9 2 × 1 0 3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铅
这些物质中,谁的比热容较大?
0 .8 8 × 0 .8 4 × 0 .4 6 × 0 .3 9 ×
0 .1 4 × 0 .1 3 ×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这壶水需要吸收5.3×105J热量.
5、解释现象: 海陆风的形成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G
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那么,动力等于阻力的二分之一
1
1
即:F1= F2= G
2
2
1 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为何?
2
滑轮本身也有重力
F= 1(G+ G轮) 2
若匀速拉动,还有阻力的作用
1 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G吗?
2
L2 O
L1 L1/
F2
F1 F1/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3、比较坚硬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 能绕某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叫 做杠杆。
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问题:为什么小小的木棒可以撬起搬 不动的巨大石块呢?
杠杆 归纳五 要素
的五 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画力臂的要点:
• 过支点O向力 的方向作垂线
动力臂 阻力臂
L2
F2
阻力臂
2、你如何证明你的猜想。请设计出记录的表格
“器材”: 磅秤、刻度尺、秒表
“做一做”:
(1)用磅秤测出两个同学的质量m1和m2, 用刻度尺测出一个台阶的高度h
(2)两个同学并肩走上五楼,用秒表测出 所用的时间t ,并数出五楼的台阶数n (3)一个同学跑上五楼,一个同学走上五楼, 用秒表测出他们各自所花的时间t
(4)两个同学都跑上楼,一个只跑三楼,一个 跑五楼,用秒表测出他们各自所花的时间t
: “实验数据”
实验 人的质量 台阶数 一个台阶 所用的
次数 m/Kg
n 的高度h/m 时间t/s
(1)
(2)
(3)
(4)
(5)
(6)
P=
W t
=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共22张PPT)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共22张PPT)

4.科学小组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开展了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探究 活动,由实验中球撞击木块做功。同学们联想到汽车撞击行人出现交通事故的情景, 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超载”、“超速”有关。进一步探究,获得了表 格内的数据:
实验 钢球质 钢球自由滚下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
序号 量m/g 高度h/cm
距离s/m
பைடு நூலகம்

20
20
16

20
10
4

40
20
32
实验中通过 木块被推动距离的长短来反映钢球动能的大小;分析表 格内的数据可知,利用甲、丙两次实验可验证危害程度与 超载 有 关(选填“超载”或“超速”);在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中,对动 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速度 。
5.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 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 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 的大小,重复实验。 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便于控制小球 的 撞击方向。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小球 (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 与速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动能大小可能与 速度 有关 动能大小可能与 质量 有关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提示 : 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考虑“转换法”
木块撞击的越远,表明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即: 通过小球撞击木块前进的距离来反应动能的大小
实验1: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思考: 实验中的应控制什么不变,改变什么,如何做到? 让同一小球分别从同一斜面不同的高度静止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表达式: F1 ×L1=F2 ×L2 (3)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分类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三类杠杆: 若l1>l2,
省力杠杆
若l1= l2,
等臂杠杆
若l1<l2,
费力杠杆
小结: 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 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G=2×104N
试一试:人体杠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时 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
当你抬脚跟的时候,是脚跟后面 的肌肉在起作用,这实际上是一 个杠杆(如图)
二 滑轮
*你注意过旗杆顶端上的装置吗?
旗杆顶端装有滑轮
*在建筑工地上,我们常看到起重机,能将重物吊到很高的地方,那起重机上
是否有滑轮呢? 在起重机上有滑轮
1
竖直向下
2
竖直向下
2
斜向下
2
水平方向
“议一议”:
使用定滑轮有何特点呢?
(2)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N
F2
F1
F2
G
G
(3)定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F1
F2
F1
L2
L1
F2 G
F1 L1=L2
3、动滑轮:
(1)概念: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 移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杠杆
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 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 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最大的 一块重约 16 吨!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
•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
1、受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阻力
O 支点
L1
动力臂
F1
动力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杠杆示意图:
L2阻力臂 O支点
F1动力
F2阻力
L1动力臂
o L2
F1
L1
F2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2
F1
L1 O L2
用力方向
o L2
L1
F2
F1
“做一做”:如图1是实验室里所用的杠杆。在图2中 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L1 L2
O
F1 F2 图2
图1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时,我们就 说杠杆处于平衡了。
A、B两
图中的杠杆都处
于静止状态,实
A
验时采用哪幅图?
为什么?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 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
问题研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时 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平衡呢?
1、使用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请对下列器具应用的杠杆进行分类: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例题:
l1=9m F1=200N
l2=9cm O
F2
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一位物 理老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称”出一头 大象的质量。在称象的过程中,他还动 用了吊车、铁笼和10m长的钢棒作为辅 助工具。实验中吊车吊钩的悬挂点距弹 簧测力计一端的距离为9m,距铁笼处的 距离为9cm,当钢棒处于水平状态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牛。若不计钢棒 和铁笼的物重,试估算大象的质量。 (g=10N/Kg)
3、比较坚硬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 能绕某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叫 做杠杆。
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问题:为什么小小的木棒可以撬起搬 不动的巨大石块呢?
杠杆 归纳五 要素
的五 要素
支点 动力 阻力
画力臂的要点:
• 过支点O向力 的方向作垂线
动力臂 阻力臂
L2
F2
阻力臂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注意到哪些装置上也有滑轮?
健身器
升降凉衣架
1、滑轮:
(1)概念: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圆轮
(2)构造:
圆轮、 轴、 框架、 钩子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
(1)概念: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变的滑轮,称为定滑 轮
“做一做”: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是什么?
“做一做”: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是什么? a、将滑轮按右图安装好,在它的左侧挂上钩码,竖 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与钩码的重力有何关系
b、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 c、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记下示数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必须使绳子沿竖 直方向拉
G
使用定滑轮能改变施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把他们组合起来 呢?
4、滑轮组: (1)概念: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做一做”: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a、将两个单滑轮按 照图示1安装好,绳 子自由端用弹簧测力 计拉住,读出示数填 入表格 b、按图2、3安装好, 分别测出弹簧测力 图1 计的示数,填入表 格
2、将数目不等的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分别作为动力 和阻力,调节钩码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别测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填入表格中
3、改变动力、阻力的大小,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操作,将 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 序号
1
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2
3
“分析、得出结论”: 4、杠杆平衡条件:
a、将滑轮按右图安装好,在它的左侧挂上钩码,竖 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这个示数与钩码的重力有何关系
b、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
c、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记下示数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N 拉力的方向
(1) (2) (3) (4)
“议一议”:
钩码的重力/N 拉力的方向
1
竖直向下
2
竖直向下
2
斜向下
2
水平方向
使用动滑轮有何特点呢?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N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不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F1
F1
F1
F2
F2
G
G
(3)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F2
L2
F1
O
L1
F2 L1=2L2
G
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那么,动力等于阻力的二分之一
1
1
即:F1= F2= G
2
2
1 问: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G,为何?
2
滑轮本身也有重力
F= 1(G+ G轮) 2
若匀速拉动,还有阻力的作用
1 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G吗?
2
L2 O
L1 L1/
F2
F1 F1/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