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基地PPT
2024版《大熊猫》PPT精选推荐

《大熊猫》PPT精选推荐•大熊猫基本概述•大熊猫生态环境分析•大熊猫饲养管理与繁育技术目录•大熊猫疾病防治与健康监测•大熊猫科普教育推广活动•大熊猫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01大熊猫基本概述分布范围与栖息地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一带,以及甘肃南部的部分地区。
栖息地特征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常年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适宜环境大熊猫适宜生活在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80%以上的环境中。
外形特征及行为习性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行为习性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进化历程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的历史源远流长。
大熊猫的进化展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从始熊进化到现代的大熊猫,展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
物种分类大熊猫属于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
遗传特性大熊猫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其基因组中含有一些与竹子消化和适应低氧环境相关的基因。
物种分类与进化历程保护现状及意义保护现状01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
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仍面临诸多威胁。
保护意义02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保护大熊猫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展望03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02大熊猫生态环境分析大熊猫主要依赖竹子为食,竹林的分布范围、种类和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大熊猫的生存。
竹林分布与质量地形地貌气候因素大熊猫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大熊猫栖息地的多样性和连通性。
国宝大熊猫PPT课件

如何提高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与参与度
01 增强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让公众了解大熊猫的珍稀性 和保护的重要性。
03 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 动大熊猫保护工作,提升全球保护意识。
举办大熊猫保护主题的活动,如志愿者行动、 生态保护项目等,鼓励公众参与。
02 组织参与活动
06
PPT设计与展示技 巧
如何设计吸引眼球的封面与布局
明确主题
封面设计应与“国宝大熊猫”主题紧密相关,展示 大熊猫的特色和魅力。
简洁明了
布局要简洁,避免信息过多,确保观众一眼就能抓 住要点。
配色与排版
选择鲜明的色彩和恰当的排版方式,突出大熊猫的 形象,吸引观众眼球。
创意元素
可以加入与大熊猫相关的创意元素,如可爱的插图 或动画,增加趣味性。
合作保护项目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共同开展大熊猫保护项目,推动大熊猫 保护事业的发展。
大熊猫放归自然与监测
放归自然计划
介绍大熊猫放归自然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情况,包 括放归地点的选择、放归时机的把握等。
监测与评估
阐述对放归后大熊猫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包括追 踪监测、生存状况评估等,确保放归效果。
保护成效
力。
如何设置动画效果与转场,提升观众体验
合理设计动画效果
适当使用动画效果,如淡入淡出、移动等,增加 视觉吸引力。
选择恰当转场方式
选择适合的转场方式,如平滑过渡、页面缩放等, 使内容切换自然流畅。
注意动画节奏与频率
控制动画节奏和频率,避免过于花哨或过于单调, 确保观众体验舒适。
谢谢
汇报人:XXX
严格管理
加强保护区的巡逻和管理,防止 非法狩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中国大熊猫》PPT课件

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竹林分布改 变、食物短缺等。
疾病和寄生虫
大熊猫易受到疾病和寄生虫的侵袭,如犬瘟热、寄生虫感染等, 对个体健康和种群生存构成威胁。
创新保护策略和手段
生态廊道建设
通过恢复和连接大熊猫栖息地,建立生态廊道,促进种群间的基因 交流。
精细化管理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红外线相机等,对大熊猫及其栖息 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
加强大熊猫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保护氛围。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02
03
国际合作研究
加强与国际保护组织、科 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 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
技术交流与分享
积极推广中国在大熊猫保 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技术,促进国际间的技术 交流与合作。
国际援助与支持
为其他国家提供大熊猫保 护的技术支持和援助,推 动全球大熊猫保护事业的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全球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03
大熊猫生态学研究
栖息地选择与利用
栖息地的选择
大熊猫倾向于选择海拔较高、坡度适 中、竹类资源丰富且水源充足的地区 作为栖息地。
栖息地的利用
大熊猫在栖息地内会构建巢穴,以供休 息和躲避恶劣天气;同时,它们会在不 同海拔和坡向的区域进行季节性迁移, 以获取最优质的食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划定
生态修复
根据大熊猫的分布和栖息地状况,划 定了多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如四川 卧龙、陕西佛坪等。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等措施,逐步恢复和改善大熊猫栖息 地的生态环境。
2024全新国宝大熊猫ppt课件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环境优 雅,空气清新,常年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那里有充足 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他们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保护级别与意义
保护级别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 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大熊猫保护事业 加强大熊猫保护研究,提高保护水平
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构建生态屏障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和谐家园
THANKS
识。
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
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生态保护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05 大熊猫文化价值 与传承
传统文化中地位象征
和平与友谊
自古以来,大熊猫被视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常被作为国礼赠送 给外国元首。
珍稀与保护
大熊猫因其珍稀性和独特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 保护意义。
2024全新国宝大熊猫ppt课 件
目 录
• 大熊猫基本概述 • 大熊猫生物学特性 • 大熊猫生态环境适应性 • 大熊猫保护工作进展与挑战 • 大熊猫文化价值与传承 • 总结与展望:共筑美好家园,守护国宝大熊猫
01 大熊猫基本概述
大熊猫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熊猫属于熊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 ,是仅有二个亚种的熊猫中之一,也 是中国特有种。
繁殖习性及幼崽抚育
繁殖习性
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较低,一般每两年才繁殖一次,每次产仔1-2只。大熊猫的发情期通常在春季,雌性大熊猫在 发情期会表现出明显的求偶行为,而雄性大熊猫则会通过气味和声音来寻找配偶。
幼崽抚育
大熊猫的幼崽非常小,出生时体重只有100克左右,全身粉红色,没有毛发。幼崽出生后,母亲会把它抱在怀里 ,用体温温暖它,并给它喂奶。在幼崽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会教会它许多生存技能,如爬树、觅食等。
中国熊猫介绍PPT模板

2023.01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 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2023.01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 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请输入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 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 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 您可以自行斟酌增减文字。
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您可以自 行斟酌增减文字。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生态栖息环境
壹
请输入关键字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贰
请输入关键字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2 .请输入关键字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您可以自行斟酌增减文 字
日常饮食习惯
请输入关键字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请输入关键字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生态栖息环境
• 竹林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 动物园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 熊猫保护基地
单击此处输入您的正文内容,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生态栖息环境
的为单 阐了击
请 述 最 此
大熊猫PPT教学课件

互动体验
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游客可以近距离 观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甚至有机会参与喂 养、清理等活动,与大熊猫进行亲密互动。
文化象征
大熊猫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纪念品和宣传材料中 ,传播着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03
大熊猫保护历程及成果
国内外保护政策与措施
01
02
03
加强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划定生态红线
将大熊猫栖息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限制开发活动,确 保大熊猫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恢复生态系统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措施,逐步恢复和改善大熊 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建立生态走廊
构建连接不同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走廊,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基因 交流和迁徙。
大熊猫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景点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野生动物园等成为热门旅 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旅游产品
大熊猫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琳琅满目, 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
旅游活动
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科普教育等, 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弘扬大熊猫文化,传承生态文明
文化传承
国际合作
建立国际大熊猫保护联盟 ,加强跨国界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和保护大熊猫 。
政策法规
制定和完善大熊猫保护相 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非 法狩猎、贩卖大熊猫等违 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 多渠道开展大熊猫保护宣 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 护意识和参与度。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划定
生态习性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竹林 中,无固定巢穴,边走边吃,喜独居 ,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国宝大熊猫PPT课件

互动环节设计
加入互动问答、小游戏等环节, 增强观众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图片与视频的选取与使用
01
选取高质量图片
使用清晰度高、色彩鲜艳、内容生动的图 片,展示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02
视频资料补充
插入短视频,展示大熊猫在自然环境中的 活动情况,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03
合理使用图片和视频
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图片和视频,避免内容 过于单调,使PPT更加生动有趣。
汇报人:XXX
大熊猫种群数量的恢复
数量稳定上升
大熊猫种群数量从濒危状态逐渐稳定上升,表明保护工作 取得积极成果。
栖息地改善
随着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森林植被的恢复,大熊猫的栖息 地环境得到改善。
繁殖成功率提高
人工繁殖和野外繁殖技术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大熊猫种群 数量的恢复。
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栖息地破坏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大熊 猫的栖息地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
生态价值 02
大熊猫是森林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其生存状况 直接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文化象征 03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和象征,其保护意义也体现了人类 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大熊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01
维持生态平衡
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其活动范围和食物 链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重要调节作用。
公众教育和意 识提升
宣传和教育活动
举办大熊猫保护主题的讲座、展览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保护 意识和参与度。
教育课程
将大熊猫保护纳入学校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环 保意识和责任感。
媒体报道
通过媒体渠道的广泛报道,增强大熊猫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 关注度。
熊猫基地

导读武侯祠熊猫基地四川地处中国西南部。
商朝以前,就开始称为“蜀”。
这里,物产丰富,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因而川西平原获得了一个美称叫做“天府之国”,代表着四川的繁荣昌盛。
四川既有号称锦城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历史悠久的武侯祠、琴台路、杜甫草堂……让人仿佛流连在古老的时代;繁华热闹的红星路、春熙路又让人不断感受到现代的气息。
四川也有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名山青城山、峨嵋山,还有童话世界九寨、黄龙风景区。
坐落于成都老南门外的武候大街,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
武候祠始建于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李雄为纪念诸葛亮而建于少城。
唐朝以前迁往成都南郊,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为邻。
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候祠搬进汉昭烈庙内,以前后两大殿分祀刘备与诸葛亮,形成了君臣合庙的特有格局。
现庙宇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候祠占地37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条中轴线贯穿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武候祠五重建筑。
进入大门,前方两侧为碑廊。
西侧碑廊内陈列的是明碑,东侧碑廊内则是珍贵的唐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由唐朝著名宰相斐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勒石上碑,因文章、书法、镌刻都出自名家,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殿堂之中,陈列了41尊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均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
武侯祠是成都的骄傲!校内统一刊号:CFXX08031 邮发代号:61—111 步行街琴台路 青城山商业街春熙路 卧龙自然保护区 乐山大佛 峨眉山 都江堰春熙路地区是指成都市东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北新街以东,总府路以南,红星路以西的面积约20公顷。
这里大约有700余家商铺,有1万多人为这里工作。
2001年5月8日,成都市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
这是春熙路百年历史上最具规模、变化最大的一次整修。
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是人们购物的天堂,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四 功能定位
在众多成都元素中,熊猫的知名度一直排名第一, 到成都一睹国宝的风采已成为中外游客到成都的重要安 排。
成都大熊猫生态公园的功能定位是以大熊猫
科研繁育、科普教育为核心,集国际学术交流
会议、公众休闲活动的多功能生态风景区。
五
旅游导向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六 着力点
1 旅游方面:加强对外营销宣传,努
未来规划
绿色为与景区相连的熊 猫大道,红色为机动车道,
黄色为步行道。门区规划概
念是利用单轨车把访客直接 送到山谷的顶峰,以科技与 自然山谷的自然景观作为访 客第一个游览体验。令外设
计架空玻璃观光桥,让访客
欣赏到树上活动的小熊猫。
未来规划
未来规划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应注意: 基地内部
SWOT分析——O
三 机遇(oppornutity)
近年来,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亲近大自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时尚。 成都市有多个旅游景点,基地可以与周边的景点相 互联系,组成多个旅游路线增加客流量,减少单调。 如:金沙遗址、青羊宫、熊猫基地一日游;熊猫基 地,金沙遗址,武侯祠,锦里一日游;金沙遗址、
(4) 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 护、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这些特征 能满游足旅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 游兴起成为可能。
大熊猫知 识链接
解读熊猫 基地
SWOT
分析
熊猫基地 的未来发 展方向
大熊猫知识链接
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的野生动物,她是一种古老 的动物,迄今已有800多万年的历史,被动物学家称 为“活化石”。历来被誉为珍稀奇兽,是吉祥友谊 的象征,是和平友好的使者。而今,作为国宝的大 熊猫更被拥戴为现代世界的动物明星,全球野生生 物保护的标志和旗帜。
力扩大大熊猫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大 熊猫国际知名度,并由此扩大成都的国 际影响力;加强园容园貌的改造维护工 作,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园庭景观; 继续开展园区新建、改建和维修工作等。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2 科研方面:全面启动已经获得批复
立项的7项科研课题,进一步申请相 关的科研项目;继续与国内外知名基 金会、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包括与美 国亚特兰大进行的大熊猫行为学研究 课题等。继续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 将科研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顺利推进。
• • •
• •
未来规划
可持续发展
此规划使生态公园成为
规划总平面图
国际的熊猫繁殖培养基地
和国内动物园科学人才中 心。使公园的发展在生态、 学术、经济各方面达到可 持续发展。
未来规划
局部景观效果图
景区入口
未来规划
未来规划
因现状地位于山区,缺 水,在规划中尽量利用现有 的资源,水源来自雨水和从 都江堰来的小运河。新增地 表水/雨水管理净化系统 (处理兽舍用水),结合和 美化用现有的水体。
区位优势
基地坐落于天府之地—成都。成都市是全 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公路、铁路、水运和航 空交通十分便利,拥有多个旅游景点,每年接 待旅游人数达到6780万人次。而基地与成都附 近的景点构成网络,形成多条旅游路线,相比 较于同时拥有大熊猫资源的卧龙,蜂桶寨,碧 峰峡等地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大熊猫已成为成都市被世界认同 的城市形象品牌 “代言人”和“ 形象大使”,极大地提高了成都 的国际知名度。 是成都旅游的一张王牌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古籍和地方志中可以看到, 自古以来,大熊猫就是神秘的传奇式的异兽,十分 珍惜。
大熊猫知识链接
世界国家的大熊猫热
大熊猫这个现代称谓的诞生,应首功于法国苦修 会神甫、博物学家戴维,戴维收集的第一具大熊猫模 式标本,还在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珍藏着。自1869年 戴维首次向世界介绍大熊猫后,西方国家曾一度掀起 “熊猫热”。许多动物学家,探险家、旅行家、狩猎 家不远万里,不惜千金,纷纷进入中国,想捕捉到这 种唯有中国才有的珍奇动物。 1949年至今,大熊猫为了传递友谊与和平,已到 美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瑞典、荷兰、日本、 韩国、泰国等进行友好访问,并受到空前关注;
未来规划
经过分析,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总体 规划设计定位为: 华夏珍宝传承基地 东方生态文化旅游胜景
未来规划
经过分析,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总体规划设计 可以从以下着手: 1. 创造可持续的分期发展; 2.组团式布局,各功能区独立又相辅相成; 3.规划自然地表水湿地工程,防止园区内的废 水和地表水造成项目地内外的污染; 4.规划双重游览路线,提供多样化的游园选择; 5.突出生态旅游的特点,使游客充分感悟大自 然的清新。
成都熊猫基地概况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该基地现建有齐全的各 种齐全的各种大熊猫繁育 所必须的设施,有兽舍、 饲料室、医疗站、大熊猫 纪念馆和实验楼,还种有 大熊猫食用的上万丛竹子 和灌木。
成都熊猫基地概况
大熊猫博物馆
内共展出各类珍贵的图照资料800多幅,展示主要采自 四川的各类标本实物2140多种,12450多件(只)。其中兽 类标本100多种、鸟类标本300多种、两栖和爬行类标本240 多种、鱼类标本230多种、蝴蝶及其它昆虫1100多种,化石 及模型标本100多种和古今中外文献专著80多件。此外,还 馆藏标本上万件(只),馆藏各类文献资料数千册(篇)。 形成了以人类对大熊猫的认识研究、保护拯救和饲养繁育 为主题,展示、宣传和保护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综合性博 物馆。
二 交通条件
1)新南门客运(旅游集散)中心乘坐 旅游公交专线302路直达成都大熊猫 繁育研究基地; (2)乘坐1、45、63、69、70、71、 83、82、49、60路公交到青龙场汽 车中心站,再转公交107路或532路 即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3)市中心选择打的士前往熊猫基 地游览,车费大概在30元左右。
生态旅游案例分析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生态旅 游简介
一 定义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 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 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 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虽然有一条熊猫大道与成都市区相连。但 从市内到基地的交通工具只有两种,一是302 路直达公交观光车;另外一种是以青龙场公交 中心站为中转站,转乘的城乡1路公交车。 同时通向基地的熊猫大道挤满了各种重型 卡车,公共汽车,小汽车,摩托车等,阻碍了游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虽设有中餐 厅、休闲露天茶座、小卖部等,但容量均较小, 不能留住客人。而且基地基地周围娱乐设施及 相关的配套服务较少,周边地段并未有效的被 熊猫基地带动发展。还比较无序,影响了基地 的形象。
生态旅 游简介
二 生态旅游的特征
(1) 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
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 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 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 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生态旅 游简介 (3) 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领会生态旅游 的奥秘,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 源的保护。
SWOT分析——W
二 弱势(weakness)
生态弱势 虽然熊猫基地在资源上有一定的潜力,但受 非原生环境的限制,大部分的景观都是人造的, 其规模和自然环境方面距离卧龙等大熊猫自然 保护区有一定的差距,面积也较小。动物与游 客的亲近度不高,生态旅游的原生性还不够好。
SWOT分析——W
交通弱势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资源状况 功能定位 旅游导向 发展着力点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一 地理位置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 地位处成都市北郊斧头 山,距市区10公里,有 一条宽阔的熊猫大道与 市区相连。现已成为国 内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 危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 主要基地之一。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SWOT分析——S
在大熊猫圈养繁育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两此获得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 500佳”,并得到中国环保领域的最高奖项—— 中华绿色科技金奖。成都熊猫基地内的大熊猫 博物馆,连同基地研究中心和熊猫医院里的卫 星博物馆,可为中外游客提供 7000 平方米的 教育空间。
SWOT分析——S
大熊猫知识链接
我国大熊猫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野 生数量约1000 只,人工饲养下约100只。其中四川是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地方,其数量也是最多的, 占全国的80%左右。称四川为熊猫的故乡是理所当然 的。熊猫主要活动区域在四川成都-绵阳-松潘-马尔 康-雅安-成都圈内,分布在卧龙、都江堰、青城山、 龙池、虹口、四姑娘山、蜂桶寨等地。
解读成都熊猫基地
三 资源概况
基地常年饲养有大熊猫、小熊猫、 黑颈
鹤、白鹳和白天鹅 、黑天鹅、雁、鸳鸯及孔 雀等动物。在由68科300多种高等植物所构成 的基地人工生态植被内栖息着野生鸟类29科 90多种。现在的基地,翠竹葱茏,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
人工景观巧妙融合,各种珍稀濒危动物在其 中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大熊猫知识链接
西晋时(1700年前)称大熊猫为驺虞,因为它 只吃竹子,不伤害猎食其他动物,是一种能与友邻 和平共处的“义兽”,故在当时把大熊猫当作和平 友好的象征。当两军交战,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 光时,只要有一方举起“驺虞”旗,战斗会嘎然而 之,因为战争规则:凡使用“驺虞”旗,表示要求 和平友好,停止冲突。
大熊猫知识链接
翻开历史的长卷,可以追溯出许多关于大熊猫 的充满传奇的记载。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汇编的 《尚书》和《诗经》,记述了貔貅皮(大熊猫皮) 是皇帝进贡的珍品。貔像虎豹一样威武,把古代的 勇士比喻为貔一样的威武英勇,以至军队打着 “貔”、“貅”的旗号,象征着战无不胜。 春秋战国时代(2700年以前)的《山海经》中 记叙,它很像熊,毛色黑白,产于邛崃山严道县 (今四川荣经县),并说它食铜铁,故称食铁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