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南除湿治癣系列方扫描

合集下载

赵炳南:皮肤病治湿八法

赵炳南:皮肤病治湿八法

赵炳南:皮肤病治湿八法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在内与脏腑气血的功能调节息息相关,在外尤其与湿邪有密切关系。

脾脏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皮肤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有赖于脾气的敷布和气血的濡养。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重浊而粘腻,皮肤科疾病经常反复发作,正与湿邪的特性相关。

赵炳南先生一向主张从湿论治皮肤病,以脾脏进行辨证论治,用以提高皮肤病的临床疗效。

故笔者总结了赵老在皮肤科临床常用的祛湿之法如下:1.健脾燥湿法适应病证:适用于脾虚湿盛之证。

临床应用于带状疱疹、慢性及亚急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以及其他疱疹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

代表方剂:除湿胃苓汤。

组成:苍术6g、厚朴6g、陈皮9g、滑石块12g、炒白术12g、猪苓12g、炒黄柏12g、炒枳壳9g、泽泻9g、赤苓12g、炙甘草9g。

2.健脾渗湿法适应病证:适用于脾肺气虚夹湿者。

临症用于手足汗疱疹、静脉炎、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的辅助治疗。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丸)。

本方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一个成方,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山药、炒扁豆、炒苡仁、砂仁、莲米、桔梗、大枣十二味中药组成。

用量则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通常用量为:人参15g(党参为40g)、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15g、陈皮12g、山药25g、炒扁豆25g、炒苡仁30g、莲米20g、砂仁15g、桔梗12g、大枣6枚。

此乃成人量,小儿随年龄酌减。

参苓白术(丸)散为补脾良方。

方中参、苓、术、草(炙),补脾肺之气;山药、莲米补脾固肠;扁豆、苡仁本是理脾渗湿的药物,炒黄入药就增加了健脾的功能;陈皮、砂仁可理气温胃;桔梗不仅能引诸药上行,与山药合用还能防止辛温香燥的药损伤肺阴;大枣既可调和诸药,又有补养脾气的功能。

因而,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肺气不足引起的饮食减少、体倦少力、短气心悸,以及呕吐泄泻等症。

3.健脾化湿法适应病证:适用于水湿浸渍之水肿。

临床适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慢性丹毒等。

赵炳南用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探析

赵炳南用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探析

赵炳南用清热除湿汤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探析标签:名医经验;赵炳南;清热除湿汤;急性湿热性皮肤病已故名老中医赵炳南先生是我国中医皮外科泰斗,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他在广泛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在诊治皮外科疾病的理法方药中有许多创新,其中清热除湿汤就是赵老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基本经验方。

现将赵老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 将温病学理论渗透于皮肤病的辨证体系赵老在传承前人中医疮疡外科辨证思想的基础上,将温病学的辨证体系特别是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湿热辨证引入皮损辨证中,形成了现代中医皮肤病的辨治体系。

如把温病学三焦湿热证按湿与热的多少分类而治的方法用于湿热性皮肤病治疗中。

以湿疹为例,症见发病急,病程短,口渴,心烦,皮损潮红,焮热肿胀,继而粟疹起片或水疱密集、瘙痒无度,为热盛型,治宜清热利湿,代表方为清热除湿汤。

方中重用白茅根、大青叶和生地黄清热凉血;龙胆、黄芩、生石膏清热泻火;车前草、六一散清热利湿。

若皮损表现为斑疹隐隐,虽无温病之出血症状,但亦是热迫血壅之结果,必佐以凉血,药用龙胆、黄芩、车前草、生地黄、白茅根、大青叶、生石膏为主;病程日久,缠绵难愈,皮损增厚变粗,抓痕重,顽固瘙痒,全身无明显症状,或见苔白腻,为湿盛型,治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热,药用厚朴、陈皮、茯苓、黄柏、苍术、车前草、泽泻为主;若湿邪久蕴,由急性变为亚急性,皮疹泛发,呈米粒大、红色丘疹或水疱,糜烂渗液的湿疹,为湿热并重型,治以清热利湿并重,药用龙胆、黄芩、黄柏、茵陈、栀子、车前草、泽泻、生地黄等。

临证中,赵老既注重整体辨证,也注重皮损辨证。

临床上,急性湿热性皮肤病,其皮损往往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

红斑表明血分有热;红色丘疹为心火过盛,外感风邪的表现;红色小水疱表明有湿热;糜烂渗出也是湿热的表现。

其病因病机乃火热、血热、湿热相合,作用于皮肤,形成上述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特有的皮损表现。

因此,治法应清热泻火、凉血利湿。

赵炳南除湿治癣系列方扫描

赵炳南除湿治癣系列方扫描

赵炳南除湿治癣系列方扫描一.治湿系列方赵老重视湿邪为患,他说:“善治湿者,当能治皮肤病之半。

”由此可见湿邪在皮肤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治湿之难。

1. 加减龙胆泻肝汤(湿疹一号)方药组成:龙胆草青连翘干生地车前子淡黄芩生栀子粉丹皮泽泻苦木通生甘草功用: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2. 加减除湿胃苓汤方药组成:苍术厚朴陈皮滑石炒白术猪苓炒黄柏炒枳壳泽泻赤苓炙甘草功用: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主治: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慢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白疕)以及其他疱疹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

健脾除湿汤生薏苡仁五钱~一两生扁豆五钱~一两山药五钱~一两芡实三~五钱枳壳三~五钱萆薢三~五钱黄柏三~五钱白术三~五钱茯苓三~五钱大豆黄卷三~五钱功用健脾除湿利水。

主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慢性足癣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

3. 疏风除湿汤芥穗二~四钱防风二~四钱蝉衣二~三钱生薏苡仁五钱~一两生枳壳三~五钱生白术三~五钱生黄柏三~五钱车前子五钱车前草一两菊花三~五钱功用散风消肿,清热除湿。

主治血管神经性水肿(唇风),颜面部过敏性皮炎,颜面风肿,过敏性阴囊水肿初期(阴囊风肿)。

4. 除湿解毒汤白鲜皮五钱大豆黄卷四钱生薏苡仁四钱土茯苓四钱山栀子二钱丹皮三钱金银花五钱连翘四钱地丁三钱木通二钱滑石块五钱生甘草二钱功用除湿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5. 除湿止痒汤(湿疹二号)组成:白藓皮30克、地肤子l5克、炒苡米l5克、干生地15克、茯苓皮l5克、苦参9克、白术10克、陈皮9克、焦槟榔9克。

功用:健脾除湿止痒。

适应: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多皮饮:方药组成:地骨皮三钱五加皮三钱桑白皮五钱干姜皮二钱大腹皮三钱白鲜皮五钱粉丹皮三钱赤苓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扁豆皮五钱川槿皮三钱功用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赵炳南:外科方(中)76-120首】

【赵炳南:外科方(中)76-120首】

【赵炳南:外科方(中)76-120首】76. 粉霜神丹【处方】白粉霜一钱人参一钱甘草一钱轻粉一钱丹砂一钱槐米一钱煅石膏二钱冰片三【用法】多兑入其他药粉或药膏中外用,或用在酒剂中,亦可用猪胆汁调上。

【功效】收敛解毒,止痒定痛。

【主治】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顽癣),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慢性溃疡(顽疮)。

【注意】很少单独使用,对肉芽疮面及汞过敏者禁用。

【方源】《疮疡经验全书》。

77. 珠香散【处方】煅研珍珠一钱五分当门子五分琥珀粉五钱滴乳香一两【用法】薄撒患处。

【功效】养血润肤,生肌固皮。

【主治】一切清洁疮面及烧、烫伤,上皮生长迟缓。

【注意】撒布疮面後,往往很快结痂,切勿清除其痂皮,以防影响上皮生长。

78. 羊蹄根散【处方】羊蹄根(土大黄)四两枯矾一两【用法】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调上。

【功效】杀虫,收敛,止痒。

【主治】趾间足癣(臭田螺),体癣(刀癣),股癣,汗疱足癣(田螺疱)。

【方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79. 抑阴散【处方】草乌二斤南星斤狼毒二斤白芷一斤独活一斤【用法】葱白水或烽蜜调药外用。

【功效】回阳抑阴,温化寒湿。

【主治】寒性脓疡(阴疽、流注)。

【注意】慎勿入口。

【方源】《外科全生集》。

80. 密陀僧散【处方】雄黄二钱硫黄二钱密陀僧一钱蛇床子二钱轻粉五分石硫黄一钱【用法】蜜水调搽。

【功效】散风,杀虫。

【主治】汗斑(紫白癜风),白癜风(白驳风)。

【注意】对肉芽疮面上及汞过敏者禁用。

慎勿入口。

【方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81. 黄连软膏【处方】黄连面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九两【制法】上药混匀成膏。

【用法】外敷疮面,【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庖湿疡),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

【注意】凡阴疮瘻管禁用。

82.普连软膏【处方】黄柏面一两黄芩面一两凡士林八两【用法】直接涂于皮损上,或用软膏摊纱布上,敷患处。

除湿丸_赵柄南临床经验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除湿丸_赵柄南临床经验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除湿丸_赵柄南临床经验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除湿丸_赵柄南临床经验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2)1.1.组成:威灵仙1两,猪苓1两,栀仁1两,黄芩1两,黄连1两,连翘1两,归尾1两,泽泻1两,紫草1两5钱,茜草根1两5钱,赤苓皮1两5钱,白鲜皮2两,粉丹皮1两,干生地2两。

(2)1.2.功效:急性湿疹、牛皮癣、婴儿湿疹、单纯糠疹、多形红斑等。

(2)1.3.来源:《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2)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2.相似度57%:三黄丸 (2)2.1.组成:春3月:黄芩4两,大黄3两,黄连4两。

夏3月:黄芩6两,大黄1两,黄连7两。

秋3月:黄芩6两,大黄2两,黄连3两。

冬3月:黄芩3两,大黄5两,黄连2两。

(2)2.2.原方对照:威灵仙1两,猪苓1两,栀仁1两,黄芩1两,黄连1两,连翘1两,归尾1两,泽泻1两,紫草1两5钱,茜草根1两5钱,赤苓皮1两5钱,白鲜皮2两,粉丹皮1两,干生地2两。

(2)2.3.加:大黄、大黄、大黄、大黄 (2)2.4.减:威灵仙、猪苓、栀仁、连翘、归尾、泽泻、紫草、茜草根、赤苓皮、白鲜皮、粉丹皮、干生地 (2)2.5.功效: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

男妇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疼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生痈疖疮痍。

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3)2.6.来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3)1.原方1.1.组成:威灵仙1两,猪苓1两,栀仁1两,黄芩1两,黄连1两,连翘1两,归尾1两,泽泻1两,紫草1两5钱,茜草根1两5钱,赤苓皮1两5钱,白鲜皮2两,粉丹皮1两,干生地2两。

1.2.功效:急性湿疹、牛皮癣、婴儿湿疹、单纯糠疹、多形红斑等。

1.3.来源:《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经验方及常用方四、外用药类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经验方及常用方四、外用药类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经验方及常用方四、外用药类白蔹膏白蔹面二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制法调匀成膏。

功用收敛除湿,解毒止痒。

主治一切渗出性皮肤病。

用法外敷患处。

苦参膏苦参面二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制法调匀成膏。

功用祛湿,杀虫,止痒。

主治亚急性湿疹(湿疡),牛皮癣静止期(白疕),皮肤搔痒症(瘾疹),股癣(瘙癣),阴囊湿疹(绣球风),女阴瘙痒症(阴湿)。

用法外敷患处。

烫伤膏生地榆面六钱乳香粉四钱凡士林四两制法调匀成膏。

功用解毒止疼,润肤收敛。

主治Ⅰ°、Ⅱ°烫伤。

用法涂纱布上外贴,或制成油纱条外用。

阴蚀黄连膏乳香粉一两青黛面一两黄连膏八两制法上药调匀成膏。

功用清热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女阴溃疡(阴蚀),过敏性阴茎部溃疡。

用法外数患处。

收干生肌膏收干生肌药粉四两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六两制法上药混匀成膏。

功用活血止痛,收敛生肌。

主治疖、痈破溃后、水火烫伤、女阴溃疡(阴蚀)、下肢滑疡(臁疮)等的清洁肉芽疮面。

用法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疮面毒未净者勿用。

白芨膏白芨面一两煅石膏面一两凡士林八两制法以上药物调匀成膏。

功用收敛生肌。

主治烧、烫伤、下肢溃疡(赚疮)的清洁疮面。

用法外敷患处。

广丹白芨膏广丹一钱白芨面二钱凡士林一两制法调匀成膏。

功用化腐生肌。

主治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

用法外数患处。

黄连甘乳膏黄连粉一两乳香粉一两炉甘石粉二两去湿药膏(或凡士林)七两制法调匀成膏。

功用解毒收敛,止疼生肌。

主治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等后期。

用法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用药前后勿用水洗患处。

湿疡雄甘膏雄黄解毒散一两甘石粉二两清凉膏七两制法上药调匀成膏。

功用除湿收敛,润肤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顽湿疡),下肢溃疡(臁疮)。

用法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急性湿疹慎用。

注:雄黄解毒散:雄黄一两,寒水石一两,白矾四两,为细粉。

湿疡雄冰膏雄黄解毒散一两冰片粉三钱清凉膏八两七钱制法以上药物调匀成膏。

功用清热解毒,止痒定痛。

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炳南老先生的一个方子,专治荨麻疹、白癜风、银屑病等顽固型皮肤病!

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炳南老先生的一个方子,专治荨麻疹、白癜风、银屑病等顽固型皮肤病!

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炳南老先生的一个方子,专治荨麻疹、白癜
风、银屑病等顽固型皮肤病!
今天要说的这个方子可不得了,废话不多说,先来看方子:牡丹皮、白鲜皮、地骨皮、桑白皮、海桐皮、青风藤、海风藤、首乌藤、钩藤、络石藤。

本方名五皮五藤饮,是由五种藤类和五种皮类中药组成。

诸药相配,可共奏通经行络、清热解毒、祛湿活血之功效。

不仅可治上面所提到的皮肤病,本方对热痹或风寒湿痹化热之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痛、痛风等病,都能起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通利关节之效果。

4.4消痈汤(赵炳南)

4.4消痈汤(赵炳南)

4.4消痈汤(赵炳南)1.4消痈汤(赵炳南) (组成] 金银花15-30克连翘9~15克公英15~30 克赤芍9~15克花粉9~15克白芷6~9克川贝母9~ 15克陈皮9~15克蚤休9~15克龙葵9~15克鲜生地 15---.30克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 蜂窝组织炎,痈症初起,深部脓肿化脓感染。

[用法] 日1剂,水煎日服2次。

[方解] 方中大剂金银花、连翘、公英、龙葵、蚤休清热解毒;花粉、赤药、鲜生地凉血活血护阴;川贝、白芷、陈皮理气活血透脓。

诸药协同脓未成则促其内消,脓已成则促其溃破。

[加减] 伴有高烧毒热炽盛者,可加局方至宝丹、紫雪散或加生玳瑁9克。

合并消渴症者,加生白芍、生甘草。

[按语] 以清热解毒为主,兼有活血内托之功。

适用于痈症、蜂窝组织炎等一切深部感染,属于毒热壅阻经络,气血阻隔诸症。

[典型病例] 尹××,男,32岁。

臀部肿痛发热已八天。

初时臀部初起一小红疙瘩,轻微痒痛,逐渐加重,伴有发冷发热,注射“青霉素”数日不效。

现仍发烧,口干,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黄赤。

因局部肿痛影响走路。

检查:体温38.8℃,左侧臀部红肿范围约8×5厘米,灼热明显,有压痛拒按,触之稍软,但波动不明显。

左侧下肢活动受限,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30100/立方毫米。

脉弦数。

舌苔黄厚,舌质红。

西医诊断:左臀部蜂窝组织炎。

中医辨证:毒热壅滞,发为臀痈。

立法:清热解毒,活血内托。

予消痈汤3剂,服药后,体温38.6℃,臀部红肿渐退,疼痛仍剧烈,尤以夜间为甚。

局部波动明显,局麻下切开一小口,流出脓汁约100毫升,用红粉沙条填塞,继以清痈汤治疗。

体温恢复正常,疮口日渐变浅,疮面清洁,6天后疮口愈合。

附赵炳南简介:学名德明,回族。

1899年生于河北省宛平县。

赵炳南是一位通晓中医经典著作,精通中医外科,有丰富临床经验,在中医皮外科方面尤有造诣的老中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炳南除湿治癣系列方扫描
一.治湿系列方
赵老重视湿邪为患,他说:“善治湿者,当能治皮肤病之半。

”由此可见湿邪在皮肤病
发病中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治湿之难。

1. 加减龙胆泻肝汤(湿疹一号)
方药组成:龙胆草青连翘干生地车前子淡黄芩生栀子粉丹皮泽泻苦木通生甘草
功用: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2. 加减除湿胃苓汤
方药组成:苍术厚朴陈皮滑石炒白术猪苓炒黄柏炒枳壳泽泻赤苓炙甘草
功用: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主治: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慢性及亚急性湿疹(湿疡)、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白疕)以及其他疱疹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

健脾除湿汤
生薏苡仁五钱~一两生扁豆五钱~一两山药五钱~一两芡实三~五钱枳壳三~五钱萆薢三~五钱黄柏三~五钱白术三~五钱茯苓三~五钱大豆黄卷三~五钱
功用健脾除湿利水。

主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慢性足癣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

3. 疏风除湿汤
芥穗二~四钱防风二~四钱蝉衣二~三钱生薏苡仁五钱~一两生枳壳三~五钱生白术三~五钱生黄柏三~五钱车前子五钱车前草一两菊花三~五钱
功用散风消肿,清热除湿。

主治血管神经性水肿(唇风),颜面部过敏性皮炎,颜面风肿,过敏性阴囊水肿初期(阴囊风肿)。

4. 除湿解毒汤
白鲜皮五钱大豆黄卷四钱生薏苡仁四钱土茯苓四钱山栀子二钱丹皮三钱金银花五钱连翘四钱地丁三钱木通二钱滑石块五钱生甘草二钱
功用除湿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
感染。

5. 除湿止痒汤(湿疹二号)
组成:白藓皮30克、地肤子l5克、炒苡米l5克、干生地15克、茯苓皮l5克、苦参9克、白术10克、陈皮9克、焦槟榔9克。

功用:健脾除湿止痒。

适应: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多皮饮:
方药组成:地骨皮三钱五加皮三钱桑白皮五钱干姜皮二钱大腹皮三钱白鲜皮五钱粉丹皮三钱赤苓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扁豆皮五钱川槿皮三钱
功用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主治亚急性、慢性荨麻疹。

6. 全虫方
全虫二钱皂刺四钱猪牙皂角二钱刺蒺藜五钱~一两炒槐花五钱~一两威灵仙四钱~一两苦参二钱白鲜皮五钱黄柏五钱
功用息风止痒,除湿解毒。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慢性顽固搔痒性皮肤病。

服此方时禁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孕妇慎用,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

搜风除湿汤
全虫二~四钱蜈蚣三~五条海风藤三~五钱川槿皮三~五钱炒黄柏三~五钱炒白术三~五钱炒薏苡仁五钱~一两炒枳壳三~五钱白鲜皮五钱~一两威灵仙五钱~一两
功用搜内外风,除湿止痒。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顽固性神经性皮炎,年久而致色素暗淡沉着及皮肤粗糙而显著搔痒感的皮肤搔痒症,皮肤淀粉样变有明显痒感者,结节性痒疹。

三、银屑病系列方
对于银屑病的治疗,赵老思路广阔,远非凉血解毒一法所能括尽。

我们由《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上溯到《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再回顾到60年代末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整理的赵老的《皮肤科手册》,发现其用方之广非今人所能及。

而通过对其常用方的分析,可以发现赵老对皮肤病的认识绝非从血论治那么简单。

1.凉血五花汤
方药组成:红花鸡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
功用:凉血活血,疏风解毒。

主治:盘状红斑狼疮初期、玫瑰糠疹、多形性红斑及一切红斑性皮肤病初期。

偏于上半身或全身散在分布者。

2. 凉血五根汤:
方药组成:白茅根瓜蒌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
功用: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多形性红斑、丹毒初起、紫癜、结节性红斑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3. 凉血活血汤
组成:生槐花30克、紫草根l5克、赤芍15克、白茅根30克、生地3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
功用:清热凉血活血。

适应:银屑病(血热型)、急性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多形性红斑等。

4. 养血解毒汤
组成:鸡血藤30克、当归15克、土茯苓30克、生地15克、山药l5克、威灵仙l5克、蜂房15克
功用:养血润肤,除湿解毒。

适应:银屑病(血燥型)、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扁平苔癣等。

5. 健脾润肤汤
组成:党参10克、云苓10克、苍白术各l0克,当归10克、生地l5克、丹参10克、鸡血藤l5克,赤白芍各10克,陈皮6克
功用: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适应:慢性湿疹及一切慢性肥厚角化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扁平苔癣等。

6. 当归饮子
组成:当归15克、生地12克、白芍9克、川芎9克、何首乌l5克、荆芥6克、防风6克、刺蒺藜l2克、黄芪12克、甘草9克
功用: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适应:慢性荨麻疹、玫瑰糠疹,银屑病、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对于老年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效果尤著。

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7. 养血润肤饮
生地三钱熟地三钱当归三钱黄芪三钱天冬二钱麦冬二钱桃仁二钱红花二钱花粉三钱黄芩二钱升麻一钱
功用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主治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风),慢性搔痒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

注意事项药后禁食腥荤、鱼、虾、螃蟹或酸、辣椒、姜等刺激性饮食。

处方来源《外科证治》
8. 地黄饮子加减
生地五钱熟地三钱何首乌四钱黑玄参三钱当归三钱刺蒺藜四钱粉丹皮三钱红花一钱白僵蚕三钱生甘草二钱
功用养血润肤,消风止痒。

主治牛皮癣(血燥性白疕),皮肤搔痒症(瘾疹),慢性湿疹(顽湿),阴囊湿疹(肾囊风)。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9. 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
苏木三~五钱赤白芍三~五钱草红花三~五钱桃仁三~五钱鬼箭羽五钱~一两三棱三~五钱莪术三~五钱木香一~三钱陈皮三~五钱功用活血散瘀定痛。

主治浅层静脉炎,皮下瘀血(隔血症)及跌扑损伤,瘀血胀痛。

10. 润肤丸
桃仁一两红花一两熟地一两独活一两防风一两防己一两粉丹皮一两五钱川芎一两五钱全归一两五钱羌活二两生地二两白鲜皮二两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活血润肤,散风止痒。

主治牛皮癣(白疕风),鱼鳞癣(蛇皮癣),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毛发红糠疹,脂溢性湿疹,皲裂性湿疹(鹅掌风)。

11. 银乐丸
组成:当归l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首乌藤30克、丹皮l5克、大青叶30克、二芍各l5克、三棱9克、莪术9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蜂房l5克、白藓皮30克、苦参15克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解毒润肤,活血化瘀。

适应。

银屑病、以及其他角化肥厚性皮肤病。

12. 土槐饮
土茯苓一两生槐花一两生甘草三钱
功用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牛皮癣。

13. 加减除湿胃苓汤
苍术二钱厚朴二钱陈皮三钱滑石块四钱炒白术四钱猪苓四钱炒黄柏四钱炒枳壳三钱泽泻三钱赤芩四钱炙甘草三钱功用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主治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湿疹(湿疡),牛皮癣(湿寒性白疕)。

处方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14. 除湿丸
威灵仙一两猪苓一两栀仁一两黄芩一两黄连一两连翘一两归尾一两泽泻一两紫草一两五钱茜草根一两五钱赤苓皮一两五钱白鲜皮二两粉丹皮一两干生地二两
制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

主治急性湿疹(风湿疡),牛皮癣(白疕风),婴儿湿疹(胎癫),单纯糠疹(面游风),多形红斑(血风疮)等。

15. 白疕丸
苍术二两白附子二两桂枝二两当归二两西秦艽二两草乌二两追地风二两千年健二两威灵仙二两川芎二两钩藤二两菟丝子二两川牛膝二两何首乌二两川乌二两知母二两栀子二两红花二两白花蛇一两苦参四两刺蒺藜四两防风四两小胡麻四两苍耳子四两黄柏四两桃仁四两紫草四两全虫四两丹皮四两荆芥六两白鲜皮六两
制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用祛风攻毒,除湿止痒。

主治牛皮癣(白疕风),神经性皮炎(顽癣),慢性湿疹(顽湿疡)。

16紫云风丸
何首乌四两五加皮一两五钱僵蚕一两五钱苦参一两五钱当归一两五钱全蝎一两五钱牛蒡子一两羌活一两独活一两白芷一两细辛一两生地黄一两汉防己一两黄连一两白芍一两蝉蜕一两防风一两荆芥一两苍术一两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疏风止痒,祛湿润燥。

主治神经性皮炎(顽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牛皮癣(白疕风),皮肤搔痒症(瘾疹)。

17. 苍耳膏
组成:鲜苍耳全草一味洗净5公斤
制法:将苍耳全草加水40公斤煮汁三小时去渣,浓缩成膏,每300克苍耳草药液浓缩成90克,再加入等量蜂蜜,混匀贮存备用。

功用:驱风、除湿。

适应: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急慢性湿疹等。

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