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

第5章基础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本章将主要讲解的是常见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一节

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1)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5.1。一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几种表达方式,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立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所示。

表5.1 《G101-6》独立基础

2. 《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认识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独立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讲解平面注写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直接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2所示。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面标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不知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5.2

图5.3

(2)集中标注

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示意图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3。2)独立基础编号

①独立基础编号(《G101-6》第6页)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一项必注内容是基础编号,基础编号表示了独立基础的类型,见表5.2。

表5.2 独立基础编号识图

例如:DJ

J 2,表示阶形普通独立基础,序号为2;BJ

P

3,表示杯口坡形独立基础,

序号为3。

②独立基础类型示意图

独立基础的类型包括普通和杯口两类,各又分为阶形和坡形,见表5.3。杯口独立基础一般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一般采用普通独立基础。

表5.3独立基础类型示意图

3)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G101-6》第7~9页)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二项必注内容是截面竖向尺寸由一组或两组用“/”隔开的数字表示,比如见表5.4。

表5.4 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

4)独立基础编号及截面尺寸识图实例

通过学习独立基础编号及截面尺寸,看到独立基础的平法施工图,就要能够想象出该基础的剖面形状尺寸,这就是识图,下面举例说明。

如图 5.4,是一个独立基础的平法施工图,通过阅读可以得到这些信

表示阶形杯口基础,1200/300表示杯口内自上而下的尺寸,800/700息:BJ

J

表示杯口外自下而上的尺寸。再结合原位标注的平面尺寸,就可以想象出该独立基础的剖面形状尺寸,见图5.5。

图5.5不是平法施工图上绘制的,是识图得到的。G101平法是指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所以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只绘制平面基础图,这就要求识图时根据制图规则来形成该构件的全貌。

图 5.4 BJ

1平法施工

J

图图 5.5 1识图

BJ

J

5)独立基础配筋(《G101-6》第9~12页)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三项必注内容是配筋,如图5.6所示。独立基础的配筋有四种情况,见表5.5。这四种情况在实际施工图中,有哪种就注写哪种。

图5.6 独立基础配筋注写方式

表5.5 独立基础配筋

①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G101-6》第9、10页)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表示方法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配筋信息的四种情况之一是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其表示方式在《G101-6》第9、10页进行描述,这里整理为五种情况,这也是G101平法图集的学习方法,就是对图集上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条理就便于理解和记忆。这五种情况如表5.6所示。

各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以“B”打头,“B”是英文字母“Botton”的第一个字母。

表5.6 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识图实例

A:两向配筋不同,见图5.7,X表示横向钢筋,Y表示纵向钢筋。

B:两向配筋相同,见图5.8,X表示横向钢筋,Y表示纵向钢筋。

C: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见图5.9,先注写较大配筋,在“/”后注写较小配筋,较大配筋设置在长边中部,布置范围在下一节独立基础钢筋构造中讲解。

图5.7 两向配筋不同的识图

图5.8 两向配筋相同的识图

图5.9 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

2)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中的配筋信息的第二种情况,是以Sn打头的配筋信息,指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见图5.10,表示杯口顶部每边配置2根B14mm的焊接钢筋网。

图5.10 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识图

双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见图 5.11,表示杯口每边及中间杯壁均配置2根B14的焊接钢筋网。

图5.11双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识图

二、独立基础钢筋构造

上面讲解了独立基础的平法识图,就是如何阅读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本节讲解独立基础的钢筋构造,是指独立基础的各种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构造情况,位于《G101-6》第44~50页。

1. 独立基础的钢筋种类

独立基础的钢筋种类,根据独立基础的构造类型,一共有四种情况,见表4-2-1。并不是每个独立基础都有这四种钢筋,而是各种独立基础可能出现的钢筋为这四种情况,实际工程中,根据平法施工图标注,有那种就计算哪种。杯口独立基础一般一般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一般采用普通独立基础,本节就主要讲解普通独立基础的钢筋构造。

表5.7 独立基础的钢筋种类

2.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构造情况,见表5.8。

表5.8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情况

矩形独立基础一般情况如下:

(1)钢筋构造要点

矩形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的一般构造如5.12所示,钢筋的计算长度和根数,其构造要点分别为:

①长度构造要点

“c”是钢筋端部保护层,取值参见《G101-6》第39页。

②根数计算要点:

“s”是钢筋间距,第一根钢筋布置的位置距构件边缘的距离是“起步距离”,独立基础底部钢筋的起步距离不大于75mm且不大于s/2,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min(75, s/2)。

(2)钢筋计算公式(以X向钢筋为例)

钢筋长度=x-2c

钢筋根数=【y-2×min(75, s/2)】/s+1

(3)钢筋效果图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的一般构造的施工效果图见5.12。

5.12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效果图

3. 短向采用两种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的第二种情况是: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一种配置较大,一种配置较小。其构造要点见图5.13。

配置较大的短向钢筋布置在长边中部,布置范围=短边尺寸

配置较小的短向钢筋布置在长边两端,布置范围=(场边尺寸-短边尺寸)/2

图5.13短向采用两种配筋

由于学习时限,对于长度缩减和多柱独立基础底板钢筋等较复杂的构造特点这里不予阐述。

第二节条形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认识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一般位于砖墙或混凝土墙下,用以支撑墙体构件,见图5.14。

图5.14 条形基础示意图

条形基础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两大类,见表5.9。

表5.9 条形基础分类

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识图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 5.15。一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几种表发方式,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5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 《G101-6》条形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G101-6》第21~30页讲述的是条形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0所示。

表5.10 《G101-6》条形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3. 条形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条形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学习平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直接在条形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16所示。

图5.16 条形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是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

三、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

条形基础基础梁分为“基础梁”和“基础圈梁”两种,此外先学习条形基础基础梁的平法识图。

1.集中标注

(1)基础梁集中标注示意图

基础梁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17所示。

图5.17基础梁集中标注示意图

(2)基础梁编号识图

①基础梁编号表示方法(《G101-6》第21页)

基础梁集中标注和第一项必注的内容是基础梁编号,有“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组成。见图5.18。

图5.18 基础梁编号平法标注

基础梁编号中的“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符号的具体表示方法见表5.11所示。

表5.11 基础梁编号识图

②基础梁“编号”识图实例

基础梁“编号”识图实例见表5.12。

表5.12 基础梁“编号”实例

(3)基础梁截面尺寸识图(《G101-6》第22页)

基础梁截面尺寸用b×h表示截面宽度和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分别见图5.19和5.20。

图 5.19 基础梁截面尺寸图 5.20 基础梁截面尺寸(加腋)

(4) 基础梁配筋识图(《G101-6》第22~23页)

①基础梁配筋标注内容

基础梁集中标注的第三项必注内容是配筋,配筋有三项内容,如图5.21所示。

图5.21基础梁配筋标注内容

②箍筋

基础梁箍筋表示方法的平法识图,见表5.13。

表5.13基础梁箍筋识图

续表

③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1)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区别

基础梁底部及顶部贯通筋的区别,见表5.14.,底部贯通纵筋根据需要,多一种带架立筋的表示方法。

表5.14 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识图

2)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图

基础梁底部以字母“B”打头,顶部贯通纵筋以字母“T”打头,具体表示方法的平法识图,见表5.15。

表5.15 基础梁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图

3)认识架立筋

当基础梁底部跨中钢筋的根数少于箍筋的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增设梁底部架立筋以固定箍筋,见图5.22,为更好的帮助理解架立筋,参看效果图5.23。

图5.22 基础梁底部架立筋识图图5.23 基础梁底部架立筋施工效果图

集中标注底部钢筋为2B25,底部端部原位标注为4B25,即表示段不由2B25的非贯通筋,而梁的箍筋肢数为四肢,因此,在梁底部跨中区域就需要增设架立筋,用以固定箍筋。

④侧部钢筋

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两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总配筋值,见图5.24和图 5.25。侧部纵向构造钢筋的拉筋不进行标注,按构造要求

(《G101-6》第57页对基础梁侧部纵向构造筋的拉筋构造要求为“,间距是箍筋的两倍)进行配置即可。

图5.24 基础梁侧部钢筋平法表示方法

图5.25 基础梁侧部钢筋施工效果图

2. 原位标注识图

(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全部纵筋

①认识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全部纵筋

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是指标注该位置的所有纵筋,包括集中标注的底部贯通纵筋,见图 5.26,一定要理解原位标注的纵筋与集中标注纵筋的关系。

图5.26 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

施工效果图见图5.27。

图5.27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施工效果图

②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识图见表5.16。

表5.16 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识图

续表

(2)附加箍筋或吊筋

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无柱时,应配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平法标注是直接在平面图相应位置,引注总配筋图。

①附加箍筋

附加箍筋的平法标注,见图5.28.,表示每边各加四根,共八根附加箍筋。

②附加吊筋

附加吊筋的平法标注,见图5.29。效果图见图5.30。

图 5.28 附加箍筋平法标注图5.29 附加吊筋平法标注

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案例

一、现浇混凝土及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 5.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 2.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 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 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3.液压滑升钢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塔身、贮仓等,均按砼体积以m3计算。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模板按砼体积以m3计算。 4.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组装、提升、就位,按不同容积以座计算。 四、混凝土模板项目工程量计算举例 1、如图所示,求100块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模板工程量。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 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 2. 箍筋的弯勾长度: 平钩(180 °)6.25d ; 直钩(90 °) 3.5d ; 斜钩(135 °)4.9d 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30 °:0.268H0; 45 °:0.41H0; 60 °:0.585H0 4. 箍筋长度:

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 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 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 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 基础 (一)条形基础 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独立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如图2-5示。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

第5章基础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本章将主要讲解的是常见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一节 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1)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5.1。一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几种表达方式,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立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所示。 表5.1 《G101-6》独立基础

2. 《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认识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独立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讲解平面注写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直接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2所示。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面标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不知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图 5.2 图5.3 (2)集中标注 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示意图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3。2)独立基础编号

双层双向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双层双向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双层双向钢筋是一种常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布置方式。它在横向和纵向都有钢筋,能够有效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工程量计算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双层双向钢筋的工程量计算,包括计算钢筋数量、钢筋长度、钢筋重量等。下面将通过一个例题详细介绍双层双向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 例题: 已知一平面尺寸为6m x 8m的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为0.2m。需根据设计要求在横向和纵向双层布置钢筋,横向钢筋间距为150mm,纵向钢筋间距为300mm。钢筋直径分别为10mm,20mm,30mm。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这个钢筋混凝土板所需的钢筋数量、钢筋长度和钢筋重量。 解析: 1.计算横向钢筋数量和长度: 横向钢筋距离为150mm,根据板的尺寸可知,在横向上一共需要布置(6m / 0.15m)+ 1 = 41根钢筋。因为是双层布置,所以横向钢筋总共需要的量为 41根 * 2 = 82根。钢筋的长度等于板的宽度,所以横向钢筋的总长度为 82根 * 8m = 656m。 2.计算纵向钢筋数量和长度: 纵向钢筋距离为300mm,根据板的尺寸可知,在纵向上一共需要布置(8m / 0.3m)+ 1 = 28根钢筋。因为是双层布置,所以纵向钢筋总共需要的量为 28根 * 2 = 56根。钢筋的长度等于板的长度,所以纵向钢筋的总长度为 56根 * 6m = 336m。

3.计算钢筋重量: 钢筋的重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公式为:钢筋重量 = 钢筋长度 * 钢筋截面积 * 钢筋单位重量。在本例中,钢筋直径为10mm的单位重量为0.617kg/m,钢筋直径为20mm的单位重量为2.469kg/m,钢筋直径为30mm 的单位重量为5.559kg/m。所以,可以得出横向钢筋的总重量为:656m * π * (10mm/2)^2 * 0.617kg/m + 656m * π * (20mm/2)^2 * 2.469kg/m + 656m * π * (30mm/2)^2 * 5.559kg/m。纵向钢筋的总重量为:336m * π * (10mm/2)^2 * 0.617kg/m + 336m * π * (20mm/2)^2 * 2.469kg/m + 336m * π * (30mm/2)^2 * 5.559kg/m。将上述两项相加即可得到钢筋混凝土板的总重量。 综上所述,根据给定的尺寸和布置要求,可以计算出这个双层双向钢筋混凝土板所需的钢筋数量、钢筋长度和钢筋重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一个例题,实际工程量计算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钢筋的弯曲和连接。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详细的计算和校核。

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砼带形基础...

例题6: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砼带形基础工程量。 解: 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 (长+宽)×2+8e (5.4+4.5+3.3+4.2)×2+8×0.06=35.28m 内墙基础净长: (5.4+4.5-1.14×2)+(3.3+4.2-1.14×2-1.8)=11.04m 外墙基础断面面积: (0.46+2.4)×0.25×1/2+0.25×2.4=0.96m2 内墙基础断面面积: (0.34+1.8)×0.25×1/2+0.25×1.8=0.72m2 外墙基础体积: V 外=35.28 ×0.96=33.78 m3 内墙基础体积: V 内= 11.04 ×0.72=7.92 m3 交接处增加体积: V 搭=1/6 ×(1.14-0.12-0.05) ×0.25 ×(2 ×0.34+1.8)×4 + 1/6 ×(0.9-0.12-0.05) ×0.25 ×(2 ×0.34+1.8) ×2=0.552 m3 带形基础体积合计: V= V 外+ V 内+ V 搭= 33.78+7.92+0.552=42.25 m3 1、搅拌站制作泵送 2、商品混凝土输送泵送 3、商品混凝土输送泵车送 4、商品混凝土非泵送 5、搅拌站制作非泵送 )2(6 1 1b B h L V +=搭搭

例7、 解:板:V1=(9+0.15 ×2)×(6+0.125 ×2)×0.1 = 5.68 m3 主梁:V2=0.3×(0.3+0.3)×(6+0.125×2)×2= 4.15 m3 次梁:V3=0.25×0.3×(9-0.15×2–0.3×2)×3= 1.95 m3 有梁板工程量:V= V1 + V2 + V3 = 5.68 +4.15 +1.95 = 11.78 m3

案例分析:计算条形基础的工程量 文档

案例分析:计算条形基础的工程量。 一、关键词:案例分析、钢筋砼条形基础、砖基础、砼垫层、防潮层、工程量计算。 二、摘要:计算钢筋砼条形基础、砖基础、砼垫层、墙基防潮层的工程量。 三、相关知识点: 1、基础与墙身按下列原则划分: (1)基础与墙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设计室内地坪)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2)基础、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以设计室内地坪分界。 2、砖基础的工程量 砖石基础按体积(m3)计算。 外墙墙基体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内墙墙基体积=内墙基最上一步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重叠部分以及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水砂浆防潮层、通过基础单个面积在0.3m2以内孔洞所占的体积不扣除,但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亦不增加。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并入所依附的基础工程量内。 3、钢筋砼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 钢筋砼条形基础按图示尺寸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支架、螺栓孔、螺栓、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m2内的孔洞所占体积。留洞所增加工、料不再另增费用。 有梁带形混凝土基础,其梁高与梁宽之比在4∶1以内的,按有梁式带形基础计算(带形基础梁高指梁底部到上部的高度)。超过4∶1时,其基础底按无梁式带形基础计算,上部按墙计算。 4、砼垫层工程量计算。 基础垫层是指砖、石、砼、钢筋砼等基础下的垫层,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5、墙基防潮层工程量计算。 墙基防潮层按墙基顶面水平宽度乘以长度以平方米计算,有附垛时将附垛面积并入墙基内。 四、举例 某单位传达室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如下图所示,墙体厚度为240mm,室内地坪±0.00m,防潮层-0.06m,防潮层以下用M10水泥砂浆砌标准砖基础,防潮层以上为多孔砖墙身。请按《计价表》的要求完成下列工作: 1、计算钢筋砼基础、砖基础、混凝土垫层和墙基防潮层的工程量。 解: 3-1 砖基础 13.96m3 砖基础截面积(1.65-0.3)×0.24+(0.063×0.126+0.063×0.252)×2 =0.372m2 砖基础长外墙(9+5)×2=28m 内墙(5-0.24)×2=9.52m 砖基础体积 0.372×(28+9.52)=13.96m3 5-2 钢筋砼基础 6.51 m3 外墙{(9+5)×2}×{1×0.1+(0.59+1)×0.1÷2}=5.04m3 内墙(5-1)×2×1×0.1=0.8m3 (5-0.795)×2×(0.59+1)×0.1÷2=0.67m3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案例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案例蓝小波2017-09-25 08:06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案例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 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钢筋下料全套计算公式及实例 预算类2010-05-18 16:11:44 阅读8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26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 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 1)上部通长筋=通跨净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 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 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 表1-1 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 表1-2 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 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 表1-3 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 ○1轴支座筋6Ф25 4/2 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 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 ○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 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 ○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 6Ф25 4/2 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 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 上2Ф25=1/3*(7.2-0.45-0.325)*2 下2Ф25=1/4*(7.2-0.45-0.325)*2 ○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 8Ф25 4/4 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 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 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 1.3架立钢筋 ○1~○34Ф12=(1/3*(7.2-0.45-0.325) +2*0.15)*4 ○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 ○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 ○5~○64Ф12=(1/3*(7.2-0.45-0.325) +2*0.15)*4 1.4腰筋 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 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 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 2.箍筋的弯勾长度: 平钩(180°)6.25d;

直钩(90°)3.5d; 斜钩(135°)4.9d 3.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30°:0.268H0; 45°:0.41H0; 60°:0.585H0 4.箍筋长度: 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 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 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构件长-保护层)/间距+1 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 (一)条形基础 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独立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集中标注):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通长钢筋为3Φ22,下部通长钢筋为 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即原位标注)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 4Φ25 □……………………………□………………□……………………………□ 4Φ25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钢筋工程计算

钢筋工程计价 一、基本问题 (一)常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分类 (1)受力钢筋,又叫主筋,配置在构件的受弯、受拉、偏心受压或受拉区以承受拉力。 (2)架立钢筋,又叫构造筋,一般不需要计算而按构造要求配置,如2Φ12,用来固定箍筋以形成钢筋骨架,一般在梁上部。 (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w 钢筋外皮至最近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混凝土层就叫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一般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bh c)见表10.1。 (三)钢筋的弯钩 (1)绑扎钢筋骨架的受力钢筋应在末端做弯钩,但是下列钢筋可以不做弯钩: ①螺纹、人字纹等带肋钢筋; ②焊接骨架和焊接网中的光圆钢筋; ③绑扎骨架中受压的光圆钢筋; ④梁、柱中的附加钢筋及梁的架立钢筋; ⑤板的分布钢筋。

(2)钢筋弯钩的形式: ①斜弯钩;②带有平直部分的半圆弯钩;③直弯钩; w 预算中计算钢筋的工程量时,弯钩的长度可不扣加工时钢筋的延伸率。常用的弯钩长度: (四)弯起钢筋的斜长增加值(ΔL) w 常用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30°、45°、60°三种,其斜长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ΔL)。 (五)钢筋的接头 w 一般钢筋出厂时,为了便于运输,除小直径的盘圆钢筋外,每根长度多为10~12m左右,在实际使用时,有时要求成型钢筋总长超过原材料长度,或者为了节约材料,需利用被剪断的剩余短料接长使用,就有了接头。为了保证两根钢筋的接头能起到整体传力作用,有下列规定: (1)焊接接头。钢筋的接头最好采用焊接,采用焊接接头受力可靠,便于布置钢筋,并且可以减少钢筋加工工作量和节约钢筋。焊接接头主要有闪光对焊和电弧焊两种。 (2)绑扎接头。它是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用铁丝绑扎而成,绑扎接头操作方便,但不结实,因此接头要长一些,要多消耗钢材,所以除了没有焊接设备或操作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一般不采用绑扎接头。

桩基础钢筋计算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

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 +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 度>800mm 夹角=60°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含实例

第一节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一、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4.1和表4.1。 图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 表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 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见表4.2: 表4.2 柱的类型

二、截面注写方式 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4.2。 图4.2 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图4.2中,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 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x700(高); 26二级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 φ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第二节柱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见图4.3 图4.3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 二、柱纵筋的计算规则 (一)基础层纵筋计算 ①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 情况一: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4.4;

图4.4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从图4.4可知: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 1+非连接区h n /3+L IE 式中,a的取值由h 1和锚固长度L aE 决定; h 1 指基础高度h—基础保护层厚度; h n 指基础相邻层的净高(层高—梁高); L IE 指搭接长度(搭接率为50%时,搭接长度L IE = 1.4L aE ;搭接率为25% 时,搭接长度L IE = 1.2L aE 。 情况二:基础板厚度大于等于2m,见图4.5; 图4.5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 从图4.5可知,这种情况基础插筋不插到基础底部,只插到基础中部,这样,只 是竖直长度h 1发生变化(h 1 根据具体图纸计算),计算方法同上。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 1+非连接区h n /3+L IE ②柱生根于基础梁上,也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下平上不平(基础梁底和基础板底平),见图4.6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章基础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故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 载传给地基。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 础等。本5将主耍讲解的是常见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一节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來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5. 1。一是该构件按半法制图有儿种表达方式, 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SH描该构件按平法刚的茨达方朮比 如独立JK曲平面回和ifi面删磐过躍彳折该构件«标拄的««頊,比力 1任丸X如编号、配筋誓达方式J Z 1 标注方式 抵坝的标注方式,比如 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 (06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06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立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 1所示。 表5. 1《06G101-6》独立基础

[休<遶住' 06的文字住《 必*的丈半宦・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认识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独立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讲解平 面注写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宜接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 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 2所示。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而竖向尺寸、配筋 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ffi 标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髙高差和必 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而不知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而尺寸。 图 5.2 图5. 3 (n\ 血比垛比 1)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示意图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 3。 2) 独立基础编号 tt 立 KMiAffittm* 1 (06GKHY 》K 啣 平tt 宾诂方式 •■注4力虫 <«u ;//式 *19K * 6*-Zv M «9 ^―-- ■«尺寸 ) K* __________________ ---- ----- 般磁十沁 1 1 4 Y«l4u2f>? T 5 1 p* j 5 1 r* -— 一■ 斗 f . — ! i y 1 r* 1 d 一 r* 9位标注 3S0Q ___________ i ①tt 宦站《«号 ■ 中 ■位怀注 ftAftf 尺寸 爹柱■的 «12" WK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