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考研真命题
运动训练学真题

所有重点题《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名词解释:竞技体育(杭州师范大学)答: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和取得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简答: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是什么?(杭州师范大学)答: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对抗”的本能和“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动竞技体育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从而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简答: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几个?(杭州师范大学)答:从不同实践过程,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
简答: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北京体育大学)答: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简答: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上海体育学院)答: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名词解释:运动训练(西南大学)答: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简答: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河南师范大学)答: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简答: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补充效应(西南大学)答: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子能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优势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滞后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简答:运动训练学的目的。
答:1揭示训练普遍规律;2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3使专项训练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上,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
1995年考研英语真命题(张剑)

1995年试题与分析Section ⅠUse of EnglishSleep is divided into periods of so-called REM sleep, characterized by rapid eye movements and dreaming, and longer periods of non-REM sleep. 1 kind of sleep is at all well-understood, but REM sleep is 2 to serve some restorative function of the brain. The purpose of non-REM sleep is even more 3 . The new experiments, such as these 4 for the first time at a recent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Sleep Research in Minneapolis, suggest fascinating explanations 5 of non-REM sleep.For example,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total sleep 6 is 100 percent fatal to rats, yet, 7 _examinations of the dead bodies, the animals look completely normal. A researcher has now8 the mystery of why the animals die. The rats 9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blood, 10 their immune systems—the self-protecting mechanisrn against disease—had crashed.1. [A] Either [B] Neither [C] Each [D] Any2. [A] intended [B] required [C] assumed [D] inferred3. [A] subtle [B] obvious [C] mysterious [D] doubtful4. [A] maintained [B] described [C] settled [D] afforded5. [A] in the light [B] by virtue [C] with the exception [D] for the purpose6. [A] reduction [B] destruction [C] deprivation [D] restriction7. [A] upon [B] by [C] through [D] with8. [A] paid attention to [B] caught sight of [C] laid emphasis on [D] cast light on9. [A] develop [B] produce [C] stimulate [D] induce10. [A] if [B] as if [C] only if [D] if only一、文章结构总体分析睡眠分为浅睡阶段和较长时间的深睡阶段。
XXX《运动训练学》考博真题

XXX《运动训练学》考博真题2012年XXX《运动训练学》考博真题:1、探讨机体应急与大负荷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影响因素。
(10分)2、介绍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10分)3、分析速度素质的影响因素和训练要求。
(10分)4、解释“高强度短时间向心发力项目”中力量素质的三个亚类,以及每个亚类的用力特征异同点和适宜力量训练方法。
(20分)2011年XXX《运动训练学》考博真题:1、简述制定各类训练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0分)2、介绍力量分类(按训练学作用)和概念,以及它们的训练特点。
(10分)3、解释运动技术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5分)4、阐述部分运动员适当增加参加高水平赛事获得成功的实例,探讨我国大部分运动项目竞赛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训练安排应如何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竞赛制度改革的要求。
(15分)2010年XXX博士考试题《运动训练学》考博真题:1、阐述体能和训练的基本要求。
(10分)2、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特点。
(10分)3、结合XXXXXX夺冠的现象和运动训练规律,论述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现状及如何延长“运动寿命”。
(20分)4、阐述训练适应与负荷恢复的关系,并总结出三种恢复手段、三种手段与防止过度训练的关系,介绍外部运动负荷、内部运动负荷、百分运动负荷的概念和训练的合理负荷安排。
结合国际竞技体育的特点,对传统训练理论(特别是“周期性理论”“竞技状态保持理论”)与实践的冲击,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情况及我国对应策略进行探讨。
(40分)2009年XXX《运动训练》专业考博试题:1、探讨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20分)2、分析我国北京奥运会优势项目获胜的原因,探讨如何巩固这些优势,并提出在伦敦奥运会上如何取得优异成绩的建议。
(20分)3、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并以你熟悉的一个项目为例,分析专项训练原则。
(20分)4、解释竞技状态的概念和现在对它的看法,提出你自己的看法及依据。
江汉大学346体育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体育综合编号346一、考试性质体育综合是江汉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专业课必考科目,考试对象是具备学士学位和符合我校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位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素质和培养潜能。
评估的标准是要求达到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并具有较好的体育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目标体育综合考试范围为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的实际问题。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准确地表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体育现象。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解决体育的现实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30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30分(共6题,每小题5分)判断题30分(共15题,每小题2分)单项选择题60分(共15题,每小题4分)简答题90分(共6题,每小题15分)分析论述题90分(共3题,每小题30分)5)试卷内容结构:运动训练学约100分(33.3%)运动生理学约100分(33.3%)学校体育学约100分(33.3%)四、考试内容(一)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原则;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过程及计划;运用训练学理论分析体育实践。
(二)运动生理学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各器官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考研联考逻辑解题套路训练8

考研联考逻辑解题套路训练81.去年,美国费城由妇女控告的***案率增加了2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数字是由女权运动组织在年度报告中以赞许的口气公布的。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能逻辑地解释上述女权运动组织看来不合情理的赞许态度?A.市政府鼓励受害妇女控告***的新法案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受害妇女不敢控告的情况。
B.近三年来,这个城市***案在刑事案中之比例逐年上升。
C.女权组织的领导人一直把预防***案的发生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D.这个城市受害妇女控告的*** 案发生率最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的三个邻近街区。
E.这个城市对***犯的法律惩治越来越严厉。
2.近七年来,家庭收入用于娱乐消费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0%左右。
这个比例不会因为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而扩大。
因此,随着电视录像这种娱乐形式的兴旺,电影院的票房收入会随之减少。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动摇上述论证?A.录像带的祖金要比电影票便宜。
B.电影制片商依靠出售电影版权从录像业分得一部分利润。
C.录像业虽逐年兴旺,但远不能完全取代电影。
D.由于录像业的兴起,人们用于电影和电视录像以外的娱乐消费明显减少。
E.某些不适合于电影院放映的影片适合于以录像形式放映。
3~4基于以下题干:政府用于支持纯理论研究的投入经常被认为是浪费,似乎只有直接的技术应用可以证明科学的价值。
但是,如果没有纯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终将成为日渐枯竭的无源之水。
今天的纯理论研究可能看来没什么用,但是谁也说不准某一天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应用奇迹。
这正如人们完全可以问:"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3.上述议论基于以下哪项假设?I理论发现和它的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差距。
II纯理论研究比技术应用更费时间和金钱。
III 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时间越长,这种理论就越有价值。
A.仅仅I。
B.仅仅II。
C.仅仅III。
D.仅仅I和III。
E.I、II和III。
4.上述论证把"新生婴儿"比作以下哪项?A.基于纯理论的一种新技术突破。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清华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清华大学346体育综合考试科目,2020年考研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8:30-11:30进行笔试,清华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清华大学070社会科学学院045200体育专业学位。
二、考研参考书目清华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田麦久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邓树勋等主编,《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步标等主编,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清华大学346体育综合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运动生理学1. 内环境的稳定及其调控;2.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3. 骨骼肌与运动;4.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5.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及其影响;6. 呼吸的过程及呼吸机能与运动;7.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评价、训练;运动与激素调节;8.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9.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及其评定、训练;10.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11. 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年龄、性别、环境与体育运动。
建议收藏:2021专硕考研199综合逻辑题—直言命题练习

2020考研199逻辑题-直言命题(1)1.期终考试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
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们班同学们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吧”。
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
(B)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有些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下。
(C)如果研究生的课程75分才算及格,那么肯定有的同学成绩不及格。
(D)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E)这次考试太容易,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都在80分以上。
答案:C。
解析:解读老师说的话,“前半句话不错”,意指“这次考试不太难”;“后半句话不对”,即“并非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这句话等价于“我们班有的同学的成绩不是70分以上”。
由差等关系可知,I、O命题为真时,无法判断全称命题A、E的真假。
“我们班有的同学的成绩不是70分以上”是一个为真的O命题,此时,选项B的前半句话无法判断真假。
而且,该选项的后半句话事实上也真假不定,试想,如果不是70分以上的同学,成绩恰好都是70分呢?这后半句话也就是错误的了。
既然问题要求找“必为事实”的选项,B就不能选。
C选项补充了一个条件“75分及格”,既然必然有“不是70分以上”的同学,则意味着必然有不及格的同学。
A项作出的“多数”、“少数"的判断是没有根据的:D项是一个价值判断,无法从题干中得到印证;E项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2.张经理在公司大会结束后宣布:“此次提出的方案得到一致赞同,全体通过。
”会后,小陈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张经理所言并非是事实。
如果小陈的发现为真,以下哪项也必然为真?(A)有少数人未发表意见。
(B)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
(C)至少有人不赞同。
(D)至少有人赞同。
(E)大家都不赞同。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张经理说的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否定全称肯定命题,就要找相应的特称否定命题,“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有人不赞同”,即C项成立。
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真题

《教育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 教育2教学3五步教学法4 启发性教学原则5活动课程论6形成性评价7 演示法8学校教育9教育影响10教育功能11学校教育体制12癸卯学制13校本课程14教学设计15教学策略16教育目的17高等教育大众化18班级授课制19最近发展区20实验教育学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教育的要素及其关系。
2阐述能业社会效益的特征。
3简要说明教育的现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4简述我过现性教育制度的形态。
5简要说明教材的作用。
6我国新世纪课程改革出现了哪些新趋势7为什么说“教师即研究者”8建树我经过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三论述题1 我国素质教育实践已有十余年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国务院`教育部于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对素质教育进行调查研究。
如果需要调查“研究性学习”在上海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施,请你以此为例,撰写一份研究方案,方案需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进程等。
2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养育,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强盗”对此你有何看法?4国际21世纪教委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结合我国的素质教育分析这一观点。
5联系实际论述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之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6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家庭将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教育将逐渐消亡。
对此有何看法。
7论述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8论述经验主义课程论。
9论述行为主义教学论。
10论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1论述全民教育。
12论述社会本位论和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并予以分析评价13论述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三材料分析材料一:1988年,巴金在《改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 2003年《运动训练学》 一、 名词解释 1、 运动训练 2、 运动训练原则 3、 训练适应 4、 间歇训练法 5、 运动训练过程 二、 简答 1、 简述竞技体育的特征? 2、 简述动作要素包括的内容? 3、 简述耐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4、 以分类图的方式说明技能转移的种类? 5、 简述教练员应具备的条件? 三、 论述 1、 论述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 2、 试述速度素质的训练?
2004《运动训练学》 一、 简答 1、 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运动员训练水平包括哪些方面? 3、 简述竞技状态的定义及其表现? 4、 安排身体训练必须贯彻哪些基本要求? 5、 青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 论述 1、 以单周期为例,谈谈全年训练负荷安排的总趋势。 2、 什么训练法叫间歇训练法? 3、 它有哪些构成因素?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A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 )、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 )、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 _ 力和( ),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依据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将运动训练理论分为( )、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称为( )。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 )。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 )和移动速度。 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 )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9.( )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 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 )。 11.实效性评价和( )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12.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已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 )。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 )、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 )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 )、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 )诊断和训练负荷诊断。 17.运动员在柔韧性训练时,其被动性练习与( )练习的指标差距越大,说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潜在的能力越大。 _ 18.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 )、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19.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 ),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20.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 )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简述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22.简述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23.简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24.简述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26.试述循环训练法及其类型,举例说明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循环训练法。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将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_ 5.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称为(适宜负荷原则)。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间歇训练法)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 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9.(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 10.身体姿势是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开始姿势、动作进行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 11.实效性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12.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已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战术意识)。 13.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 14.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15.按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四种基本类型。 16.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和训练负荷诊断。 _ 17.运动员在柔韧性训练时,其被动性练习与(主动性)练习的指标差距越大,说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潜在的能力越大。 18.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19.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20.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要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类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21.简述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及儿童少年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标准答案要点: 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 (1)速度素质训练应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3分 (2)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3分 (3)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产生速度障碍,出现速度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予以克服。3分 儿童少年速度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3分 (2)由于移动速度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移动速度的发展与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儿少进行速度训练的同时, _ 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3分 22.简述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标准答案要点: (1)直观法与语言法;3分 (2)完整法与分解法;4分 (3)想象法与表象法;4分 (4)减难法与加难法;4分 23.简述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标准答案要点: (1)运动成绩释义;6分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分 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3分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3分 24.简述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标准答案要点: (1)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4分 (2)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4分 (3)熟练的专项训练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4分 (4)适应于运动队生活环境的能力。3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25.论述适时恢复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_ 标准答要点: 1)适时恢复原则释义; 5分 2)科学基础: 第一, 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 4分 第二,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4分 3)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第一,准确判别疲劳程度-----包括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和心理测试 ;5分 第二,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包括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和心理学恢复手段。7分
26.试述循环训练法及其类型,举例说明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循环训练法。 标准答案要点: 1)循环训练法释义; 5分 2)循环法的基本类型 8分 循环重复的训练方法及其特点、循环间歇训练方法及其特点和循环的持续训练方法及其特点; 3)循环训练法的应用 12分 第一,循环重复的训练方法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第二,循环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第三,循环的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范例、适用范围、应用特点 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