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圣才出品】

第12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分子中,既是非极性分子同时又含有π键的是()。[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

A.CH4

B.Cl2

C.C2Cl4

D.CHCl3

【答案】C

【解析】非极性分子,即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含有π键,即含有不饱和键。

2.下列不属于范德华力的作用力的是()。[中山大学2015研]

A.色散力

B.诱导力

C.氢键

D.取向力

【答案】C

【解析】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C项,氢键既有分子间氢键,也有分子内氢键,不属于范德华力。

3.按分子轨道理论,O2分子中最高能量的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是()。[暨南大学2015研]

A.π2p

B.π2p*

C.σ2p

D.σ2p*

【答案】A

4.将以下物质A.CH4,B.SiH4,C.GeH4,D.SnH4按沸点高低的顺序排列,应是()。[北京科技大学2014研]

A.A<B<C<D

B.A>B>C>D

C.A<C<B<D

D.A<B<D<C

【答案】A

【解析】ABCD四种分子晶体中,不含氢键,主要与色散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色散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

5.H2O的沸点是100℃,H2Se的沸点是-42℃,这可以用下面哪种概念来解释?()[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

A.范德华力

B.氢键

C.分子量

D.共价键

【答案】B

6.CO2和SO2分子之间存在着()。[暨南大学2014研]

A.色散力

B.色散力+诱导力

C.色散力+取向力

D.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答案】B

【解析】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取向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CO2非极性分子,SO2为极性分子。

7.晶格能的大小,常用来表示()。[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

A.共价键的强弱

B.金属键的强弱

C.离子键的强弱

D.氢键的强弱

【答案】C

【解析】晶格能是指破坏1mol晶体,使它变成完全分离的自由离子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晶格能越大,表示离子键越强,晶体越稳定。

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IF5的空间构型是()。[暨南大学2012研] A.三角双锥

B.四角锥

C.平面三角形

D.八面体

【答案】B

【解析】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Ι原子有7个价电子,5个F原子提供5个电子,据(7+5)/2=6可知,IF5的空间构型为四角锥。

9.下列氢键中最强的是()。[暨南大学2012研]

A.S—H…O

B.N—H…N

C.F—H…F

D.C—H…N

【答案】C

【解析】F的电负性最大,形成氢键最强。

10.用价键法和分子轨道法处理O2分子结构,其结果是()。[暨南大学2012、2013研]

A.键能不同

B.磁性不同

C.极性不同

D.结构不同

【答案】B

【解析】A项,价键法和分子轨道法无法判断键能大小;B项,分子中存在成单电子,呈顺磁性。价键法,O2分子中O原子两个成单的2p电子分别形成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无法判断磁性;分子轨道法,O2[KK(σ2s)2(σ*2s)2(σ2px)2(π2py)2(π2pz)2(π*

)1(π*2pz)1]存在两个成单电子,顺磁性;C项,两种方法均能得到O2是非极性分子;2py

D项,均能得到O2的分子结构为O=O。

11.下列各对分子中,键角顺序错误的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研]

A.CH4>NH3

B.BF3>BF4-

C.PH3>PF3

D.NH3>NF3

【答案】C

12.对于正八面体配合物,电子构型为d*6的高、低自旋配合物的CFSE差值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研]

A.-8Dq

B.-12Dq

C.-20Dq

D.-24Dq

【答案】C

13.(多选)下列各种含氢的化合物中含有氢键作用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3、2014研]

A.HNO3

B.HCHO

C.HCOOH

D.HBr

【答案】AC

【解析】分子中与高电负性原子(N、O、F)以共价键相连的H原子和另一分子中一个高电负性原子(N、O、F)之间会形成氢键。

14.(多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

A.相同原子间的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

B.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C.没有电子的空的原子轨道也能参加杂化

D.H原子的3s轨道和3p轨道能量相等,而Cl原子的3s轨道和3p轨道能量不相等【答案】AB

【解析】A项,相同原子间的双键键能比单键键能的两倍要小;B项,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杂化态未成对电子数。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现代哲学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四编现代哲学 一、名词解释 1.大同书[清华大学2014研;中山大学2013研] 答:《大同书》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著作。他在书阐发理想的社会与政治纲领。书中倡导托古改制,借公羊学创“大同”学说,主张维新变法,由“小康”而进“大同”。他认为只有在政治、经济、生活富足的“大同”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大同”理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向西方探寻真理的积极成果,超过了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但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也只是一种空想,最终没有实现。 2.“全变”[武汉大学2014研] 答:“全变”是康有为根据《周易》的“变易”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而提出的概念。他的“天道尚变”的宇宙发展观认为天、地、人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他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传统观念,突破了“器可变,道不可变”的局限性,为进行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变法的内容包括:①变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变事,发展近代工商业;③变政,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④变法,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康有为的“全变”思想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超过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突破了早期改良思想家的局限,富有积极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以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物质,泛指晴天或上层大气,是物质构成的一种元素。谭嗣同以“以太”为“仁”,为万物之本原;康有为以“以太”为不忍

人之心;章炳麟认“以太”为“原子”;孙中山则以之为“太极”,为宇宙生成之初的物质? 二、简答题 1.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南开大学2015研] 答:“知难行易”说是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的认识论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 (1)提出背景 通过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孙中山深感“知易行难”的传统旧说,不但不能激励人们的进取精神,反而助长畏难苟安的心理。“不知固不欲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矣。”他认为这是中国近代积弱衰败、革命事业不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破除这种传统观念,鼓舞人们“无所畏而乐于行”,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说。 (2)具体内容 ①孙中山对知、行范畴作了新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知、行范畴往往局限于对道德的体认和践履。 a.“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 b.“行”是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这就突破了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狭隘性,而具有近代认识论的特点。 ②孙中山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a.为不知而行之时期,这一时期以实践作为认识的起点; b.为行而后知之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实践而获得知识; c.为知而后行之时期,这一时期是科学昌明时代以“真知特识”指导实践。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讲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考纲要求】 1.理解有关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概念 2.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的方法,并能正确写出常见物质和微粒的电子 式,结构式。 3.掌握影响各类化学键强弱的因素,以及化学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与学方案 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键: (1)概念:。 (2)种类:、、。 2.离子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MgCl2为例):。 (3)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4)离子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共价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CO2为例):。 (3)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 (4)共价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分析方法:。 (6)共价键极性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配位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NH4+为例):。 (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 (4)配位键属于键,但在指出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时必须单独指出。 5.金属键:失去价电子的金属阳离子与在晶体内自由移动的价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金属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的多少。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原子半径 越小,价电子越多,则金属键,金属的熔沸点就,硬度就。

三、八电子稳定结构问题:准确判断分子结构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是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如何判断才能既简单又无误呢?这里介绍一种简捷的判断方法。 (1)分子中含氢元素时,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分子中无氢元素时,可根据化合价进行判断:某元素在该分子中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否则就不满足8 四、分子的性质(溶解性、手性和含氧酸的酸性) 1、溶解性——相似相溶原理 2、手性——手性分子的判断方法是通过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必须互不相同。 3、含氧酸的酸性: (1)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2)如果把含氧酸的通式写成(HO)mROn的形式,成酸的元素R相同时,则n值越大,酸性也就越强。 二、自我演练: 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Na2O: AlF3: Mg3N2: N2:、NH3: CS2:、BF3: CCl4:、PCl3: PCl5:、H3O+:。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S:、NF3:、H2O2:、NaOH:、NaHS:、Na2O2:、FeS2:、CaC2:、NH4Cl:、KCN:、HCOOH:、—OH:、CH3COO-:、CH3-:、CH3+:。 .【例题解析】 [例1]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1)含18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8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 含18个电子的单质分子. 解题思路:。 [例2] 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每摩AB2分子中含有54摩电子,根据下列反应: ①H2+B2→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 Z有漂白作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___________X_________Y_________

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清华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 中哲题目: 一、名词解释(7*10) 1.三生万物。 2.复性说。 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4.黄宗羲。 5.缘起性空。 6.还有一道明代以后的题。 7. 太久远了,不好意思,欢迎补充。 二、论述(2*10) 1.易经。 2.中庸的“诚”的论述。 三、标注标点。 四、论述题(1*40)

程朱陆王的格物致知说。 西哲(5*30)。 一、柏拉图的知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三、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之间观点的异同(大致这个意思吧)。 四、休谟的因果论貌似(总之是休谟)。 五、康德的道德论。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6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4课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 熟悉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特征、类型。能联系杂化轨道理论(s-p型)说明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2. 了解分子电偶极矩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熟悉分子间力的类型。了解氢键的形成。 教学重点 1. 价键理论要点 2. 共价键的特征及类型 3.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 4. 分子间力与氢键 5.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教学难点 1. 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本质 2. σ键和π键 3. 杂化轨道的形成 4. 内轨型、外轨型配合物 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讲述法、模型演示、动画模拟、课堂讨论相结合 2. 注意问题:本章有的内容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使同学都能逐步掌握本章知识。要将每一个知识点给同学尽量的讲详细。 主要教学内容 第 6 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apter 6 Chemical bond & Molecular structure 6.1 离子键与离子的结构(Ionic bond and structure of ion) 6.1.1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性 德国科学家柯塞尔根据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稳定的事实,首先提出了离子键理论。用以说明电负性差别较大的元素间所形成的化学键。 电负性较小的活波金属和电负性较大的活波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互接近时,前者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后者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联系起来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例:NaCl 分子 11Na (X=1.01) 1s2 2s2 2p6 3s1 Na+ 1s2 2s2 2p6 17Cl (X=3.16) 1s2 2s2 2p6 3s2 3p5Cl- 1s2 2s2 2p6 3s2 3p6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特征 1)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只有电负性相差较大的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六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一、 教学重点: 1. 现代价键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并应用上述理论解释部分典型共价分子 的形成过程、结构特性; 2. 共价键的键参数及其与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 分子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 二、 内容提要 1. 离子键:原子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 化学键。 (1)、形成条件;典型金属与典型非金属,电负性差值大于 1.7,此时化学键离子性大于50%。 (2)、离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力。 (3)、离子键的特征:无方向性与饱和性。 (4)、晶格能:298.15K、105Pa时,气态阴、阳离子结合形成1摩尔固态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晶格能数值愈大,则表示形成的离子晶体愈稳定,离子键愈强。 2、现代价键理论 (1)、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第一、参与成键的原子其价电子层必须有未成对的单电子,且要求参与配对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两两偶合成对时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某个成单电子一经与另一单电子配对就再也不能与第三个成单电子去配对成键了,此点体现了共价键的饱和性;第二、电子的配对过程实为单电子所在原子轨道的相互部分重叠,而原子轨道的重叠须满足对称匹配和最大重叠原则,原子轨道尽可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成键原子核间电子云密度愈大,形成的共价键愈稳定,此点体现了共价键形成的方向性。 (2)、共价键的特性:方向性和饱和性。 (3)、共价键的类型 σ键:原子轨道沿原子核连线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而形成的键,共价单键均为该类键型。 π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平行重叠而形成的共价键,共价双键和共价叁键中除一个σ键外其余均为π键。 π键的重叠程度比σ键的重叠程度小,π键上的电子对比σ键上的电子活泼,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含双键和叁键的化合物易发生加成等反应,化学性质较活泼。 (4)、键参数 键的极性 相同原子成键,X A-X B= 0 键无极性(X为电负性)

精彩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简答论述题 中国哲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一》 1 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有什么意义? 变化:1、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2、他把商人上帝和宗祖神结合的一神论到分离的三神论;3、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4、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 5、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意义:1、用德政巩固了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的专政;2、在伦理方面维系了建筑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世袭制,保持了周奴隶主贵族内部的团结,3、体现了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萌芽。 2 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

第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章节要点及习题

第3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章节要点】 价键基础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核之间共用电子平衡吸引力和排斥力而形成的。在H2中,这使得两个H原子距离为74pm 时能量最低。这个距离就被称为键长。这个距离的分子和孤立原子之间的能量差就称为键能。H2中的单键是一个σ键,关于键轴旋转对称。在简单的双原子分子例如O2,F2中,可以用含有单电子的原子轨道的重叠来描述键的形成。当双原子分子中两个原子不同时,电子对趋向于被其中一个原子所吸引,导致电子共享的不平均,由此产生了极性共价键。电子的不平均共享是分子中不同原子电负性不同的结果。原子之间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大。对于同一周期的原子,电负性一般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族的原子,电负性一般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少。 离子键 电负性差别较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比较适合形成离子型分子。离子型化合物一般由交替的正负离子组成,通过正负离子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离子所带的电荷及离子间的距离和一些其它因素。将晶体点阵打破变成气态离子所需的总能量称为晶格能。离子化合物中晶格能的变化趋势可以用离子电荷和距离来解释。 路易斯结构 路易斯结构给出了分子中价层电子的分布。成键的电子在单键(1对电子)、双键(2对电子)、三键(3对电子)中出现,分别在成键原子之间用1,2,3条横线描述。非成键电子被称为孤对电子,用圆点表示于元素符号旁边。路易斯结构可用以下五个步骤画出: 第一步数出价层电子数。 第二步用单键组成键的框架。 第三步在每一个外部的原子放上3对孤对电子,H除外。 第四步将剩余的价层电子分配给内部的原子。 第五步将所有原子的形式上的电荷减至最小。 被4对原子包围的原子是八隅体结构的。这种排布通常在第二周期的元素中比较常见。当电子排布有多种时,使所有原子所带形式电荷减小的结构更优。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分子可以画出两种或者更多的能量等价的路易斯结构,差别仅仅是电子对的位置不同。这种结构被称为共振结构。当然也存在能量不等的共振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带有最少形式电荷的结构依然是最优的。 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 VSEPR理论认为分子采用电子对排斥力最小的一种构型。通过将电子对放置在尽可能远的地方可以实现。通常通过如下三个步骤预测分子的结构: 画出分子的路易斯结构。 数出中心原子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对的数目,用下表确定电子对对数最适合的几何构型。 如有必要,通过考察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修改分子几何构型。排斥力主要取决于电子对是成键电子(BP)还是孤对电子(LP)。排斥力的顺序如下: LP—LP>BP—LP>BP—BP 当孤对电子对存在时,电子对的理想几何构型将会有轻微变形,因为孤对电子对比成键电子对占据更多的空间。

复旦中哲考题总结(考研考博历年试题按哲学史顺序)

?先秦儒家到法家: 注:F为复旦,Y为考研试题,B为考博试题,05,10……为考试年份,后面是分值●中国哲学的特征。(FB05,20’) ●道器(FY10,5’) ●《论语》中关于正名的一段。 ●正名是什么?分析孔子正名思想的意义和价值。(FB10,10’) ●孔子的仁与礼(FB12,20’)孔子“仁”的特点是?它与“礼”的关系如何?(10FY,20’) 试评述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的思想。(FY02,15’)孔子关于仁与礼的思想。(FY08,15’) ●《国语·郑语》,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 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翻译) ●孟子的良心(FB12,5’) ●万物皆备于我(FY05,10’)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 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16)之悦我口。”(原著题FB09,10) ●解释孟子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10F Y,8’) ●仁政(10分)(09FY) ●谈谈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源及其哲学意义(FY07,15’)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 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⑤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⑥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⑦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⑧,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⑨,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⑩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名校考研中哲试题汇总

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分析 【名解1】 √白马非马(人大9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南开00);浩然之气(武大00);绝地天通(厦大99);否极泰来(厦大99);温故知新(厦大99); 道法自然(厦大99、南开01、浙大99/00);虚壹而静(厦大99、人大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武大00);三表(人大97、复旦99、浙大98);效验(人大99);无为(人大00);中庸(吉大00);有无(复旦97);离坚白(吉大00);道统论(复旦97);抱法处势(南开00);五德始终(复旦97);化性起伪(复旦97、浙大98);天人相分(复旦99);仁(北师大01);不忍人之心(北师大01);和而不同(北师大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厦大01);涤除玄览(厦大01);克己复礼为仁(厦大01);尽心知性知天(浙大98);参验(浙大98);制天命而用之(浙大98);兼爱(浙大99);天人合一(浙大00);有待无待(人大01);名实(浙大01);三玄(浙大01) 【简答1】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论述1】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名解2】 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人大98);相竞以器(人大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人大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人大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人大00);唯识无境(人大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人大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人大01)【简答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 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 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 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

北京大学西方哲学专业考研真题汇总(00-09年)

哲 人 超 级 版 主 2# 发表于 2010-3-11 09:0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大学2008西方哲学考研试题(中哲与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北京大学2008西方哲学考研试题(中哲与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道法自然形神相即一物两体至良知气者理之依 二、论述题: 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 三、名词解释: 力比多生活辩证法三阶段信仰意志命题函项译不准原理 四、论述题: 1.比较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的异同 2.维特根斯坦如何批评“私人语言” 3.分析萨特的两段话:人的绝对自由和存在先于本质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1.水是万物的本原 2.知道自己无知 3.认识就是灵魂的回忆 4.斯多亚学派 5.有知识的无知 6.自因(斯宾诺莎) 7.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8.单子 9.先验 10.自我设定非我 二、论述题: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2.如何理解笛卡尔的“清楚、明白”的标准 3.休谟对因果性和必然性联系的看法 4.康德关于统觉的学说

TOP 哲人 超级版主 3# 发表于 2010-3-11 09:03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北大西方哲学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三个世界 绵延 逻辑原子主义 信仰意志 范畴错误 自在与自为 能指与所指 作为公平的正义 二、分析论述 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大概说的是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 三、论述题 为什么对海德格尔而言,现象学的中心问题不是认识论,而是存在论。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永恒的活火 智者 四因 流溢说 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 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真观念 观念的关系和事实 物自体 绝对精神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6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讲授4学时) Chapter 6 Chemical bond & molecular structure 本章教学内容: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 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的极性,电偶极矩。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类型。 (2)能联系杂化轨道理论(s-p型)说明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3)了解分子电偶极矩的概念,能判断分子的极性。 (4)明确分子间力(以及氢键)的本质及特性。 本章教学重点: 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特征、类型; a)H 2 b)杂化轨道理论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本章习题:P1609,10,11,13,14

6.1 离子键与离子的结构(Ionic bond and structure of ion) 6.1.1离子键的形成 NaCl分子 Na (X=1.01) 1s2 2s22p63s1 Na+1s2 2s22p6 11 Cl (X=3.16) 1s2 2s22p63s23p5 Cl-1s2 2s22p63s23p6 17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6.1.2离子键的特征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只有电负性相差较大的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 子键。 ●离子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离子键是极性键。 电子失去的顺序:np-ns-(n-1)d-(n-2)f 用n+0.4l做判据,其数值越大,越易失去电子。 6.1.3各种简单离子构型(负离子anion一般仅有外层8电子结构,正离子cation有外层多种结构) 6.2共价键与分子结构(covalence bond &molecular structure) 6.2.1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1)共价键形成的本质 1)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 1927年,Heitler and London将量子力学成果应用于H 分子结构的研究, 2 使共价键的本质得到初步解决。他们的结果认为:当两个氢原子相互靠近,且它们的1s电子处于自旋状态反平行时,两个电子才能配对成键;当两个氢原子的

名校操作系统历年考研试题(含解答)

名校操作系统考研试题与解答 10.1北京大学1997年考研操作系统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进程状态 2.快表 3.目录项 4.系统调用 5.设备驱动程序 6.微内核 (二)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在等待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个。 2.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_________。 3.如果系统中的所有作业是同时到达的,则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是_________。 4.如果信号量的当前值为-4,则表示系统中在该信号量上有________个等待进程。 5.在有m个进程的系统中出现死锁时,死锁进程的个数k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6.不让死锁发生的策略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死锁避免属于_________。 7.在操作系统中,一种用空间换取时间的资源转换技术是_________。 8.为实现CPU与外部设备的并行工作,系统引入了__________硬件机制。 9.中断优先级是由硬件规定的,若要调整中断的响应次序可通过_________。 10.若使当前运行的进程总是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应选择________进程调度算法。 (三)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消息缓冲通信技术是一种高级通信机制,由Hansen首先提出。 (1)试述高级通信机制与低级通信机制P、V原语操作的主要区别。 (2)请给出消息缓冲机制(有界缓冲)的基本原理。 (3)消息缓冲通信机制(有界缓冲)中提供发送原语Send(receiver,a),调用参数a表示发送消息的内存区首地址,试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并用P、V原语操作实现Send原语。 2.在虚拟段式存储系统中,引入了段的动态链接。 (1)试说明为什么引入段的动态链接。 (2)请给出动态链接的一种实现方法。 (四)(共10分)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每个盘块为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字节。通常将文件控制块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占10字节(包括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第二部分占56字节(包括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 (1)假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试分别给出采用分解法前和分解法后,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 (2)一般地,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请给出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 (五)(共10分〉 设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资源(A、B、C)和五个进程(P1、P2、P3、P4、P5),A资源的数量为17,B 资源的数量为5,C资源的数量为20。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表1和表2所示。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实施死锁避免策略。 ①T0时刻是否为安全状态? 若是,请给出安全序列。 ②在T0时刻若进程P2请求资源(0,3,4),是否能实施资源分配? 为什么? ③在②的基础上,若进程P4请求资源(2,0,1),是否能实施资源分配? 为什么?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

北大西哲考研真题汇总之现代西方哲学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缺,06, 1998 现代西方哲学 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 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 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 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 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 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 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 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 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 2000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 五、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 六、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 2001年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外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 2、唯意志主义 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 4、摹状词 5、加谬的“荒谬” 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 问题论述 7选4, 20分 1、穆勒关于个人和权利的关系的观点 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7、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 子结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90280741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 (2)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的统计性规律的结果。 (3)波函数,即电子波的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1)(2)(3)(4) 2. 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 2 (1)2p (2) 4s (3) 5d 3.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 (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 3. (1)存在,为3d 的一条轨道; (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 或n=2时l=0 m=0 m s=+1/2或-1/2; l=1 m=0或±1,m s=+1/2或-1/2; (4)m s=1/2或–1/2 ; (5)l不可能有负值; (6)当l=0时,m只能为0 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是错误的? (1)1s22s2 (2) 1s22s12d1 (3) 1s22s12p2 (4) 1s22s22p13s1 (5) 1s22s42p2 (6) 1s22s22p63s23p63d1

北京大学中哲真题

北京大学中哲真题(94年到07年) 94 中哲(中西同题) 名解 绝四、三表、四德、四几、玄同、奇正相生、人副天数、形神相即、凡象皆气、宙轮于宇 问答1、比较王弼、郭象、森肇(看不清楚了)2、比较罗钦顺、王挺相、王夫之、颜元的人性论 96 中哲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 标点(略) 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 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1999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名词解释5分 1、四根说 2、波菲利问题 3、单子 4、先验幻想 简答8分 1、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 2、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

神学真理(托马斯)3、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砂)4、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 论述24分 1、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 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1998 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 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 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 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 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1998 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填空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1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 1.柏拉图 2.西塞罗 3.马基雅维利 4.孟德斯鸠 5.托克维尔 二、简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2.试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参考答案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 1.柏拉图 答: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主要代表作是《理想国》。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的理念。他认为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 ②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柏拉图把哲学家执政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

③政体思想。柏拉图把政体区分为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五种政体类型。他对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的批评最为激烈,认为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 2.西塞罗 答: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他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他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他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学哲学介绍到罗马;另一方面是对罗马共和制度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其主要代表作《论国家》和《论法律》。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观念。他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属于人民,国家为人民所有。西塞罗在国家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繁荣纽带是国家的实质。 ②法律思想。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它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 3.马基雅维利 答: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在中世纪后期的政治思想家中,他是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君主论》。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观。他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②共和思想和君主专制思想。他主张拥护君主制度,实际上是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

中哲西哲考研复习做笔记的黄金规则

中哲和西哲复习做笔记的黄金规则 有一些人买了我的哲学笔记,买了的,好好按照笔记上面背诵就可以了,笔记有10万字还多,可以保证你考场上发挥,考场上不是思考的地方,没有那个时间,大家只有写字的时间,把你们背过的资料,全部写上去就可以了,可以保证字数和质量,考研需要的名词解释和重点和非重点,都准备的差不多,至于没有买笔记的,我今天就专门给大家讲讲做笔记的重点和方法。 因为名校哲学考研,考了这么多年,老师们出题也出累了,一般不会出我们复习的重点,可是有时候又会出重点,比如朱熹、王阳明、陆九渊等,一般不怎么考,但是有时候还是会考,当然我们准备这些大哲学家,一般都还可以,还有一些就是比较冷的了,我看了很多名校考题,发现有些学校很变态,出些很变态的题目,因为实在没的出了,拿名词解释举例山大12年考题,性三品说,很多初学者以为是董仲舒的,其实不光是董仲舒讲过这个观点,还有韩愈也有这个观点,所以这十分不是好拿的,必须答完这两个人的,才会给分;不以是非为是非,这个名解也不算是主流的重点啊,我交流了很多12年的考生,他们多半是跨考,根本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这样的有很多,比如05年的三张伪法(参考书只介绍了几句,坑爹啊)08年知识就是加减(至今还是模糊啊)03年的习与性成08年的准则学04年双重经验等等太多了,我分析了历年的真题,这样的套路已经不是一年了,当然在老师眼里,是不存在什么重点与非重点的,可是对于一个初学哲学的人,肯定有感觉的,教材介绍多的,当时是重点了,教材介绍一点点的当然是非重点了,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每年考山大的人也很多,上线的没几个,在刷几个,就没什么人了,你问考上的学长,他们会告诉你狠简单,你考就可以上,其实事实没有那么简单,必须下很大的决心和准备,才可以上的 名词解释总结:名词解释的量必须很大,参考书有的重点准备,参考书上没有的,找哲学字典,全部要知道,至少能写出东西来,不能一点不会,因为考研题少,分高,二道题不会,就差不多重考,一年的青春伤不起,你翻翻山大和其他名校的考题,就知道,名词解释每年都有几个很怪异的,而且都是考的非主流,主流的考的太多了,没难度,没区分度,你们复习完一遍书的时候,就会发现考题上的题目,有些是书上根本找不到的,中西哲都是这样,连介绍都没有,这对于本科非哲学的,几乎是挑战,连谁的观点都不知道,还答什么,直接0分,这就可以把业余的专业的区分开,当然你有实力也行,所以名词解释的准备是T字型,T字上面一横代表你复习要广,T字一竖代表参考书有的要深,这样才能把握好,这里提醒拿到我笔记的那些人,有些名词解释写的不多,就是这个原因。 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我去年是这么准备的模式,最后效果还可以,借鉴给大家) A:必须答出处,是哪位哲学家,出自什么著作,那句原典,还可以补充名词的来历(如果知道的话) B:仔细写出名词的哲学意思,开始深挖出重点含义,这边写的越细致越好,越多越好,越深入越好 C: 拓展哲学含义,可以稍微分析下,这个名词解释的延伸意义,最好从哲学家本人来拓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字数,另一方面也可以混淆老师视线,以为你是哲学本科 D:这条最核心,就是加上自己的见解,学生以为:开始讲解名词的现代意义。注释:拿到我笔记的人,前面三条差不多都有了,唯独没有这条,这条要谨记,大家上考场的时候要写,再次给老师你专业的感觉。 经过这四个步骤,你的名词解释的字数至少350以上,差不多可以到400字(最多五百字),每行20个字算的话,那就要15行20行,字的数量和深度都达到要求了,才可以高分。本人考研中哲132,西哲141,很大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呵呵。希望给学弟们一些信心,也希望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下面介绍下简答题 简单题其实比名词解释容易多了,因为解答题每年考的还不算太偏,还算比较规矩的,这个范围不会向名词解释那样随意,而是必在课本上,当然是否是课本上的重点哲学家呢,就两说了,一般是先秦一个,宋明一个,差不多还算是重点哲学家,考考哲学思想的区别啊,考考某个哲学家的思想。但是拿分还是挑战啊,有很多人会答,但是分数未必高。 简答题的答题模式(仅供参考,仅仅是提供意见) A:对于某个哲学家完整思想类型的考题答题模式 必须自己先列举出这个哲学家所有的思想,思考模式按这个来:按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以及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把简答题分解成名词解释题目来答的,模式还是可以套用上面那个模式,答题切记系统、全面。字数在800到1000字。 B:对于对比两个哲学家的思想答题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