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区域及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是指有一定空间的地方,即有特定的政治、自然和经济意义的地区范围。

区域经济是经济范畴的空间组成部分,是构成国民经济(或世界经济)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的形成主要是从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相应的经济活动而整体加以考虑的,它具有组织区内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主导地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的乡村地区所组成。

2、造成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①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②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③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④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3、区域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来自网络)

区域经济采取什么方式增长,从理论看,概括起来分为两类: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均衡经济增长理论,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和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落后地区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的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向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4、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对大区域中资源的吸引力和

市场争夺力。包括:经济竞争力、政治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等。

5、简述我国四大区域板块的主题及组成

我国区域经济的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现代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台湾)

西部大开发;(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

振兴东北;(黑龙江、辽宁、吉林)

中部崛起。(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分析题

1、分散式与集中式的区位模式理论

⑴、“分散式”的区位模式。1、概念:企业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区位模式。2、原因:对选择性不强的消费品来说,供应商愿意彼此的距离远些;为了垄断资源,以原料为指向的企业选择分散式的区位模式;为了避免经济活动过分集中带来的不良结果

⑵、“集中式”区位模式。1、概念:许多行业、部门、企业的区位选择向一个区域集中的模式。2、原因:需求规模和经济活动的相互吸引;降低成本的需要,使企业总部大量集中于大城市;集中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顾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的功效。

2、国家滨海新区战略属于区域哪一类,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㈠国家区域政策的类型,主要是由区域政策的目标决定的,包括:区域发展援助政策;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区域优先发展政策。

国家滨海新区战略属于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均衡发展政策。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⑴以财政政策支持区域发展

预算政策:通过预算支持区域政策意图

公共支出政策:购买支出政策,包括:政府投资(直接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重点产业布局项目)和政府消费;转移支出政策,支援困难地区,实现均衡发展。税收政策,对于需要支持的地区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待。

⑵货币政策体现的区域政策

投资——通过政策性银行加大区域性投资,控制投资的区域布局;

贷款——按照区域政策要求,对符合政策意图的项目优先贷款;

担保——政策银行可为其支持的区域内机构的贷款提供担保,为特定区域的发展提供便利;

共同基金——建立国家区域发展共同基金,为区域发展提供投资基本农田、公共设施、培训、企业补贴的资金来源。

⑶区域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⑷区域贸易与对外开放政策:对需要支持的区域减免进出口关税;放宽地方政府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的审批权;下放边境贸易管理权。

㈡近两年的“中部崛起”和“滨海新区战略”也体现出中央强烈的区域均衡发展意图。产业和人口的过度集中既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又制约了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会使原材料产地与制造业中心在空间上产生较大的距离,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的差距过大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产业和人口过分集中,容易成为核打击的目标,不

利于国家安全。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国家将区域均衡发展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

论述题

1、试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哪一种模式

㈠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

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三种模式。

⑴城市工业导向模式:以城市工业为中心,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工业利润不断再投资,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农业劳动者收入与工业劳动者收入相等;劳动力无限供给结束,经济进入现代化。

⑵小城镇发展模式:在农村地区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为节点,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小城镇的发展与大城市发展相互配合;形成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⑶农村综合发展模式: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兴办教育,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差别;改善城乡收入不平衡的状况;发展实用性强的中级职业教育,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人才。

㈢首先,区域内由于不同区位的资源禀赋不同、对本区位内外资源支配能力不同和区位条件不同,从而导致了若干地区具有率先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企业和产业发展中,企业会寻求共同的基础设施费用分摊,寻求共同的产业配套和企业之间的互动,从而出现企业集群,通常发达地区具有更优越的集群条件。以上说明经济发展首先具有不断导致城乡不断扩

大的经济规律。其次,伴随经济发展,对于一些产业和企业来说,优先发展的区位的扩散因子的影响逐渐大于集聚因子的影响。另一方面伴随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市场容量也不断扩大,交通不断改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地区政策也不断优化,从而其区位吸引力不断提高,最终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中心地区和外围地区由于资源要素和市场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根据新贸易理论,在产业迁移和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周边扩散过程中,一个区域中心与其他区域中心之间,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可以说最高级别的区域中心最后不再是依靠对其他区域的掠夺实现发展,而是只有依靠新的产业创新创造新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只有依靠通过融入与其他最高等级的区域中心实现互动来实现发展。因此进入这个阶段后,区域中心对外围地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一种经济引领作用,从而实现城乡的一体化。

㈣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其客观规律性:(1)城乡二元结构是必经的发展阶段;(2)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尽管这种发展首先将扩大城乡差别,但是只有这种发展才能为后续促进城乡一体化积聚各个经济中心的经济辐射能力,才能为城乡一体化积累充分的经济条件;(3)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和各个区域中心的实力、和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循序渐进,否则尽管带来一时的城乡差别下降,却可能使各经济增长极失去足够的经济发展动力;(4)最后区域的发展既离不开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更离不开区域中心与外围地区的互动关系,因为只有后者才能形成具有根植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㈤未来的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和区域的完全均等化和产业的完全同构化,而是基于人口、资金、技术自由流动基础上,实现区域内部有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