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胺的合成

合集下载

6-氯-2-嘧啶氧基苄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6-氯-2-嘧啶氧基苄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氯一 一 2 嘧啶氧基苄胺类化合物。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 明, 7 ./ m 用量下,4种化合物都具有 良好的除草活性。 在 5ga . 。 ih 2 关键词 :一 2 嘧啶氧基苄胺 ; 6 氯一 一 酶抑制剂 ; 合成 ; 除草活性 中图分类号 :4 1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16 (0 00 — 0 9 0 17 — 1 1 1)8 0 1— 7 2
1 i 。 丫 。
K 2 CO3 ' F fH T

C z . N"Y O - - S I ."  ̄ r
c‘ 。 。 Y
OM e
詈。 嚎Y c c 詈 l
下缓 慢 滴加 氢 氧化 钾 7g 水 56g搅拌 过 夜 ; 酸 和 . , 盐
人盛 有 5 L D O的 10mLj 口烧瓶 中 , 冰 浴 0m MS 5 三 在
烧瓶 中, 回流 下搅 拌 4h 过 滤 , 溶 , 甲醇结 晶或 , 脱 用 者硅 胶层 析分 离 , 获得 目标 产物 Ⅷ f。 l 0 ]
1 . 结果 与讨论 3
或浅黄色时, 脱溶 , 加水 2 L 用氯仿 (0 L萃取 3 0m , 3 ) m 次, 合并萃取液 , , , , 干燥 过滤 脱溶 得中间体Ⅲ[ 删。 取 00 o 中 间体 Ⅲ , 于 5 L单 口烧 瓶 中 , .1m l 置 0m 再加入 3 L四氢 呋喃 、. o 4 取代 一 一 0m 01 l一 O m 6 甲氧 基一 一 2 甲磺酰基嘧啶 和 0 5g0 2m 1碳 酸钾 。 . (. o ) 7 0 回 流搅拌 4h过滤 , , 脱溶 , 甲醇结晶或者硅胶层析分 用
1 6 氯一 一 一 2 嘧啶氧基苄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11 主要仪 器 .

药品生产技术《头孢氨苄合成方案——酰氯法》

药品生产技术《头孢氨苄合成方案——酰氯法》

头孢氨苄合成方案——酰氯法头孢氨苄〔Cefalein〕属于第一代可口服的头孢菌素。

其结构式如下:3,H2O化学名为〔6R,7R〕-3-甲基-7--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辛-2-烯-2-甲酸一水合物。

其合成可以7-ACA为母核,将苯甘氨酸和7-ACA进行缩合,将C-3位乙酰氧基甲基换成甲基;也可以7-ADCA为母核,进行酰化得到。

酰化方法主要有混合酸酐法和酰氯法,这里介绍以7-ADCA为母核酰氯酰化法。

一、合成原理CH COOH2D(—)-苯甘氨酸头孢氨苄PCl5CH COClNH2, HClD(—)-盐酸苯甘氨酰氯7-ADCAH2OCH CONH23HCl二、合成方法1 生产设备浆式搅拌、氯化反响罐、计量罐、离心机、缩合反响罐、别离罐、薄膜蒸发器、双锥真空枯燥器、压缩氮气、电子称2 工艺过程第一步:D〔—〕-苯甘氨酰氯盐酸盐的制备〔氯化〕原料、试剂:D〔—〕-苯甘氨酸30.4kg、乙酸乙酯136.8L、氯化氢适量、五氯化磷58.7kg配料比:〔—〕-苯甘氨酸:乙酸乙酯:氯化氢:五氯化磷=1::适量:操作:在氯化反响罐中参加D〔—〕-苯甘氨酸和乙酸乙酯,开动搅拌,于5~10℃通氯化氢约3h;再参加五氯化磷,于15℃以下反响5h,料液转入离心机离心过滤,结晶用乙酸乙酯洗涤,甩干,得D〔—〕-苯甘氨酰氯盐酸盐。

〔母液回收处理。

〕第二步:头孢氨苄的制备〔缩合〕原料、试剂:7-ADCA 、盐酸苯甘氨酰氯、二氯乙烷、碳酸氢钠、乙醚、pH试纸配料比:7-ADCA:盐酸苯甘氨酰氯:碳酸氢钠:二氯乙烷:乙醚=1:::9:4〔体积比〕操作:将二氯乙烷参加缩合反响罐,搅拌下冷却到0℃,参加7-ADCA ,再参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解于水中得到〕和的盐酸苯甘氨酰氯,加毕,0℃反响1h,15~2021应2h,反响过程中维持~,反响结束,料液静置分层,将下层二氯乙烷层转入薄膜蒸发器浓缩,剩余物加乙醚,搅拌下析出缩合物结晶。

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 的合成

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 的合成

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的合成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药物合成、生物化学和有机合成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合成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为主题,详细介绍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步骤。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βAlaHisDABbenzylamide)是由β丙氨酰氨基乙酸(βAla)和组合氨基酸组成的,氨基乙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分子中的β氨基酸。

而组合氨基酸是由组合胸腺素(His)和二氨基丁酸(DAB)组成的。

胸腺素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氨基酸,在生物体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而二氨基丁酸是一种含有两个氨基和一个丁酸基团的化合物。

苄基酰胺是由苄基和酰胺基团组成的,苄基是苯甲醛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的基团,而酰胺基团则是由酰化反应得到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的合成方法和步骤。

该化合物的合成可以采用多步合成的方法。

第一步是合成β丙氨酰氨基乙酸(βAla)和组合氨基酸的中间体。

βAla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常用的方法是通过β氨基酸脱羧反应得到。

βAla和组合氨基酸的中间体可以通过分段合成法得到,分别合成组合胸腺素和二氨基丁酸,然后将两者与βAla进行缩合反应,得到βAlaHisDAB。

第二步是合成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

首先,将苄基加到βAlaHisDAB上,得到带有苄基的中间体。

接下来,对中间体进行酰胺化反应,将酰胺基团引入到中间体中,得到最终的产物β丙氨酰羟脯氨酰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

在上述的合成过程中,合成反应的条件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在缩合反应中,可以选择适当的缩合剂和溶剂,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在酰胺化反应中,也可以选择适当的酰化试剂和催化剂,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温度,以确保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合成。

苯胺与甲醇反应方程式

苯胺与甲醇反应方程式

苯胺与甲醇反应方程式苯胺与甲醇反应的方程式如下:C6H5NH2 + CH3OH → C6H5NHCH3 + H2O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芳香味道,常用于医药、染料和合成材料的生产中。

而甲醇是一种无色液体,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

当苯胺与甲醇反应时,它们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苄胺和水。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首先,苯胺和甲醇在适当的温度下混合。

温度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产率。

然后,添加催化剂,通常是一种酸性物质,如硫酸或盐酸。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能量要求。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胺中的氨基(-NH2)与甲醇中的羟基(-OH)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氨基上的一个氢被甲醇中的羟基取代,生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苄胺。

同时,反应前后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由于水的生成,反应体系的乳液相内部可能会有液滴或乳状物形成。

这个反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药领域,苄胺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抗生素、镇痛药和抗癌药物。

在染料和合成材料的生产中,苄胺也常被用作反应中间体,用于合成有机颜料和高分子聚合物。

此外,苯胺与甲醇的反应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应该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副反应和低产率。

同时,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关键,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总而言之,苯胺与甲醇的反应方程式代表了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其产物苄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了解和研究这个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控制条件,进一步拓展有机合成的应用和发展。

二甲基苄胺结构式

二甲基苄胺结构式

二甲基苄胺(N,N-Dimethylbenzylamine)1. 介绍二甲基苄胺(N,N-Dimethylbenzylam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9H13N。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氨臭味。

二甲基苄胺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催化剂、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

2. 结构式二甲基苄胺的结构式如下所示:3. 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液体•分子量:135.21 g/mol•熔点:-32°C•沸点:198°C•密度:0.90 g/cm³•折射率:1.4974. 合成方法4.1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法二甲基苄胺可以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

具体步骤如下:1.将苯乙烯和二甲胺加入反应瓶中。

2.在低温下滴加硫酸作为催化剂。

3.加热反应混合物,使其发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4.冷却反应混合物,得到二甲基苄胺产物。

4.2 还原胺化法二甲基苄胺还可以通过还原胺化法合成。

具体步骤如下:1.将苯乙酮和氨加入反应瓶中。

2.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还原胺化反应。

3.过滤得到二甲基苄胺产物。

5. 应用领域5.1 催化剂二甲基苄胺作为有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它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如亲核取代、氧化、还原等。

二甲基苄胺在有机合成中起到催化剂和中间体的作用,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并提高产率和选择性。

5.2 溶剂由于二甲基苄胺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溶解性,因此常被用作溶剂。

它可以与许多有机物相溶,提供良好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二甲基苄胺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颜料、染料、涂料和胶粘剂等行业。

5.3 表面活性剂二甲基苄胺还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

它具有良好的表面张力调节能力,可用于乳化、分散和稳定液体体系。

二甲基苄胺在某些工业领域中被用作乳化剂、分散剂和防锈剂等。

6. 安全注意事项•二甲基苄胺具有刺激性,接触皮肤和眼睛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使用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2-(苄基氨基)丙酸乙酯降解

2-(苄基氨基)丙酸乙酯降解

2-(苄基氨基)丙酸乙酯降解2-(苄基氨基)丙酸乙酯(简称BAP)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1H15NO2。

它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BAP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降解等方面进行介绍。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BAP的结构。

BAP分子由一个丙酸乙酯基团和一个苄基氨基基团组成。

丙酸乙酯基团由一个丙烯酸基团和一个乙酯基团连接而成,而苄基氨基基团则由一个苄基和一个氨基连接而成。

这种结构使得BAP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BAP的性质。

BAP是一种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香气。

它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和二氯甲烷,但不溶于水。

BAP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闪点,属于易燃液体。

此外,BAP还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那么,BAP是如何合成的呢?常见的合成方法是通过苄胺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进行反应得到。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适当的温度下,加入碱性催化剂,使苄胺和丙烯酸乙酯反应生成2-(苄基氨基)丙酸乙酯。

反应完成后,通过酸化处理得到目标产物BAP。

这种合成方法简单、高效,可用于工业生产。

BAP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其次,BAP还可以用作医药领域的原料,用于合成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此外,BAP还可以用于农药、染料、香料等领域。

我们来了解一下BAP的降解过程。

BAP在环境中会经历一系列的降解反应。

首先,它可以通过光解反应被紫外光降解为较小的分子。

其次,BAP还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微生物会利用BAP作为碳源进行生长和代谢。

此外,BAP还可能通过化学反应,如氧化、加热等进行降解。

2-(苄基氨基)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我们通过了解其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降解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化合物。

在使用和处理BAP时,需要注意安全性和环境保护,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法规。

对氯苄胺合成方法

对氯苄胺合成方法

对氯苄胺合成方法(最新版4篇)篇1 目录一、氯苄胺的重要性二、氯苄胺的合成方法1.氢氰酸法2.氨解法3.加成法三、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四、未来发展趋势篇1正文氯苄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氯苄胺的合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本文将对氯苄胺的合成方法进行概述,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氢氰酸法是氯苄胺最早的合成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成本较低,但同时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设备和操作人员危害较大的问题。

因此,氢氰酸法逐渐被其他更环保、更安全的方法所取代。

氨解法是一种以氨为溶剂,通过加热和搅拌使氯苄胺生成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环境友好,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有害物质。

然而,氨解法的缺点是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对设备要求较高,因此尚未广泛应用。

加成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氯苄胺合成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氯苄和另一种原料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苄胺。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原料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催化剂选择困难、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

在未来,氯苄胺的合成方法将继续朝着高效、环保、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加成法等新型合成方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随着绿色化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合成方法的环保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开发更环保、更安全的氯苄胺合成方法将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总之,氯苄胺的合成方法经历了从氢氰酸法到氨解法、加成法等新型方法的发展过程。

篇2 目录一、引言二、氯苄胺的背景和应用三、氯苄胺的合成方法1.氢氰酸法2.氨解法3.加成法四、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比较五、结论篇2正文一、引言氯苄胺,化学式 C7H8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农药、染料等领域均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氯苄胺的合成方法进行探讨。

二、氯苄胺的背景和应用氯苄胺,也称对氯苄胺,是一种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

在医药领域,氯苄胺可用于合成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在农药领域,氯苄胺可用于合成杀虫剂、杀菌剂等;在染料领域,氯苄胺可用于合成酸性染料等。

1-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1-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1-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工艺研究马运磊;孙学军;李朋涛;王纪元;孔德生;尤进茂【摘要】以苄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加成、环合、脱羧等反应合成了1-苄基-3-甲基-4-哌啶酮.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等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出甲醇钠作为缩合剂的反应条件,总收率由文献值60.65 %提高到66.75 %,简化了合成工艺,节省了原料和成本,利于工业生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表征.【期刊名称】《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5)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1-苄基-3-甲基-4-哌啶酮;哌啶酮衍生物;Dickmen反应;甲醇钠【作者】马运磊;孙学军;李朋涛;王纪元;孔德生;尤进茂【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山东省曲阜市;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810001,青海省西宁市【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基础科学第 35 卷第 3 期2009年 7 月曲阜师范Journal ofQufu 大学学报Normal University Vol.35 No.3July 20091 .苄基.3.甲基.4.哌啶酮的合成 T 艺研究4马运磊【 Ti 孙学军①,李朋涛④,王纪元①,孔德生①,尤进茂①②(①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73165 ,山东省曲阜市;②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810001 ,青海省西宁市)摘要:以苄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加成、环合、脱羧等反应合成了 1- 苄基 -3- 甲基 -4 -哌啶酮.对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等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出甲醇钠作为缩合剂的反应条件,总收率由文献值 60.65% 提高到 66.75% ,简化了合成工艺,节省了原料和成本,利于工业生产,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表征,关键词:1- 苄基 -3- 甲基 -4- 哌啶酮;哌啶酮衍生物; Dickmen 反应;甲醇钠中图分类号: TQ460.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1-5337(2009)03-0057-04 l 前言在医学领域哌啶酮类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广泛应用于镇痛、抗精神病、抗肿瘤 L'1-6l 等药物的合成中. 1- 苄基 -3- 甲基-4- 哌啶酮是合成强效镇定剂羟甲芬太尼的重要中间体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Single Step
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Azides to Primary Amines Using the Mild and Easily Accessible
CeCl3·7H2O/NaI SystemBy Bartoli, Giuseppe et al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73(5),
1919-1924; 2008
Experimental Procedure
General/Typical Procedure: General Procedure for the CeCl3.7H2O/NaI Reduction of Azides
(2a). To a solution of benzylazide 1a (1.0 mmol) in (9.0 mmol), and the resulting mixture was
stirred at reflux temperature for 24 h (no starting material remains as monitored by GC and
TLC).57 The reaction mixture was diluted with Et2O and treated with 3 N HCl (pH ) 2). The
organic layer was separated, and the aqueous layer was washed with Et2O. The acidic
solution was then carefully basified with a solution of 3 N NaOH (pH ) 11) and extracted with
ether. The combined organic extracts were washed with saturated aqueous NaHCO3, 5 mol %
Na2S2O3, and brine and dried over anhydrous Na2SO4. Evaporation of the solvent under
reduced pressure provided the resulting crude product 2a as an oil(65% yield) usually at >97%
purity as judged by NMR, and then column chromatography was not necessary:

1. A facile one-pot synthesis of 2-substituted-3-aminoquinolines: preparation of
benzo[b]naphthyridine-3-carbonitriles
By Wang, Yanong D.; Boschelli, Diane H.; Johnson, Steven; Honores, Erick
From Tetrahedron (2004), 60(13), 2937-2942.
A facile one-pot synthesis of 3-aminoquinolines from ortho-aminobenzaldehydes was
developed. Et 6,7-dimethoxy-3-aminoquinoline-2-carboxylate, a key intermediate for the prepn.
of a 4-anilino-benzo[b][1,5]-naphthyridine-3-carbonitrile, was efficiently prepd. by this method.
Synthetic routes to 4-anilino-benzo[b][1,5]-naphthyridine-3-carbonitrile and 4-
anilino-benzo[b][1,8]-naphthyridine-3-carbonitrile are describ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