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汪海江

合集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汪敏

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汪敏

浅谈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汪敏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试验总结发现,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在生产和设计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1导言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应用及完善,除了有效地提高建筑工基坑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也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

因此,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推广、应用。

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水平以及很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还一定要加大对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

2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简介2.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含义建筑基坑是一种建筑行业内的临时性的建筑手段,对于深基坑建设的相关事宜,就字面理解,深基坑就是开挖程度较深的基坑,在深基坑工程中,具有一定复杂性特点。

对于基坑支护技术,需要多方面进行解释,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主要对高层建设和地下室建设能够发挥作用,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高质量以及使用程度。

2.2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特点2.2.1 施工条件更加复杂就目前而言,深基坑支护技术相比较过去更为复杂,尤其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沿海地区的地形特殊,地质构造相对比较复杂,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经常会影响到建筑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建筑,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给周边建筑的安全构成威胁,这样一来会大大缩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铺设管道的工作也绝非易事,这是因为一些陈旧老化的建筑物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更新,这会涉及到大面积改造和成本的考虑,使得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会大打折扣。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解析_9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解析_9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解析发布时间:2021-11-24T05:50:03.12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9期作者:汪永胜[导读] 建筑工程之所以能够长期得到使用,而且质量有保证,是因地基施工满足规范要求,为房屋建筑打好的基础。

汪永胜身份证号码:23210319711115****摘要:建筑工程之所以能够长期得到使用,而且质量有保证,是因地基施工满足规范要求,为房屋建筑打好的基础。

因此,地基作为房建工程的基础,是开始施工建设的根本,更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

各个地区地质条件不同,房建施工受到复杂地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增加了地基沉降与塌陷等不良隐患发生概率。

为此,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根据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自身情况及高效施工要求,注重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有利于增强工程基础施工效果,提高基础结构应用安全性及稳定性,更好地促进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建设事业发展。

因此,在加强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建设、实现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制定并实施符合实际要求的地基处理计划,为工程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对地基处理技术的科学应用。

1地基施工的特征房建施工中的地基基础一般采用特殊方法进行处理,可避免地基沉降,加强房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承载力。

由于各个地区地形不同,地理环境也十分复杂,导致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的差异明显。

正因如此,房建施工难免面临地质灾害影响,使得地基施工难度多,面临较多问题。

另外,房建施工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但实际上现场施工极易发生一些细小的失误,且十分隐蔽,不能从视觉上明显的发现。

若地基基础处理时有漏洞,便会对整体施工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2强化地基处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社会的进步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建筑的数量还是其建设规模相较以往均有了明显提升。

我国幅员辽阔的特征使得水文地质条件具有多样性特点,且不同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水文地质数据难以保证其完善性,继而增大了建筑建设环节的地基处理难度。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汪强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汪强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汪强发表时间:2018-08-07T10:07:44.2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汪强[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工程建筑进度和建筑质量,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41摘要: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工程建筑进度和建筑质量,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高效地推进,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降本增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文章将从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入手,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技术;施工现场管理1引言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一个工程质量如何,与其施工建设中所使用的技术与是否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有直接关系,尽管不少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都加大了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但依然不能避免不良问题的出现,因此,应进一步研究该问题。

2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第一,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完善施工管理组织,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

从专业技术管理的入手,本着规范和标准的原则规划施工流程与施工工序,明确施工质量检测标准,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

标准的制定应与工程的实际要求和工程特点紧密结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运用到施工管理实践中,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有利于达到工程预期的目标。

任何工程项目开展之前都会制定适当的工程预期目标,但是一旦缺乏必要的施工管理工作,将不会保障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和完成,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让施工人员在约束下开展施工,严格按照要求和规定施工,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此外,一旦施工人员在操作中出现失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能够理解发现并指出,使得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改正,让工程预期的目标得到正常的实现。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汪海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汪海

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汪海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较快的发展,钢结构施工是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钢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而且使用十分灵活,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和钢模板,施工过程不会有噪音和污染产生,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好安装和拼装工作,以保证钢结构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一、高层建筑中钢结构运用的优劣分析1.优势(1)钢结构建筑的施工中所用周期比较短,钢结构建筑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流水线技术,生产过程中因为流水线生产规模很大,施工过程中现场轻松安装工作,施工工期很短,施工成本很低。

(2)钢结构建筑的性能很好,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钢结构,具有很大的优点,钢结构的柔韧性很好,承载能力比混凝土好,在使用方面具有很好的抗震功能,钢结构承载能力比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高,钢结构的截面很小,可以实现对空间的有效利用。

(3)钢结构在使用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钢结构建筑主要使用大量的钢材料建造成的,钢材是可回收物品,减少建筑垃圾的出现。

2.劣势(1)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原材料是钢材,导热性能很好,钢结构建筑在出现超出钢材本身最大熔点的时候,钢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就会下降,对建筑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钢结构建筑设计的时候应有配套的防火设计。

(2)钢结构建筑的耐腐蚀性能很差,钢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铁,铁的抗腐蚀性很差,所以钢材使用与空气和水分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考虑,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二、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前期准备1.严格的审核施工技术图纸。

施工技术图纸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开展的基础以及依据,对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而言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视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

会审工作开始之前,要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会审工作,会审工作中相关人员要仔细的审核施工图纸是否符合项目建设的要求,其中使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是否成熟等方面的细节,并对设计意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浅析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2

浅析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2

浅析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5-26T02:33:48.834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2月第3期作者:鲍政君姚典宏方翔[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楼大厦也随处可见。

随鲍政君姚典宏方翔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 528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楼大厦也随处可见。

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和建筑风格的复杂化,设计阶段开始前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建筑基坑的开挖和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在后期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人们在工程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深基坑进行地下开挖和设计,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基坑的开挖,施工安全主要是地下的,因此不得采取周围结构和支撑措施。

此外,还包括基坑开挖、工程机械的使用、防水、防水等,共同构成建筑物。

该工程地下基坑支护的全部内容。

目前,在承重结构的保护下,边坡开挖和开挖是两种最常用的技术。

边坡开挖适用于开挖深度较低、土质较好的边坡。

根据不同的技术实践,选择合理的开挖和支护方法,在选定的辅助条件下设计和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

由于基坑工程的环境复杂性和支护结构的施工,基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可变因素,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存在诸多问题。

1当前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忽视了对环境因素的把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作业的第一步是开挖土层。

对于挖掘施工而言,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施工工作。

作业前,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地下设施等环境因素。

如果在开挖前没有充分确定具体情况,不准确的测量数据的计算将严重影响基坑支护的质量。

此外,在高水位地区的基坑支护作业中,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防止地下水渗入对基坑开挖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设计基坑支护设计。

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李军

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李军

建筑施工中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李军发表时间:2018-01-18T14:40:58.1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作者:李军[导读] 建筑工程中基础施工是一个整个建筑物建设关键的环节,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要求各有不同。

青海远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基础施工是一个整个建筑物建设关键的环节,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基础施工技术也要做相应的变化。

本文主要对几种建筑基础的不同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中的特点,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基础施工技术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浅基础深基础施工目前我国现代建筑中多为多层或高层建筑为主,在这些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几种建筑基础类型,现在就这几种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以及技术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1.箱形基础 1.1箱形基础的常见问题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大多修建人防及地下停车库,箱形基础作为最佳选择被大量采用。

但箱形基础由于温差、收缩和外部约束等原因使许多箱形基础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和渗漏现象,这多是由箱形基础的浇筑特点造成的,一般箱形基础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且底板较厚,底板浇筑后,由于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在混凝土浇筑完后3~4d内,板内温升达到最大。

这时底板的表面混凝土已凝固,当表面温度与板内温度差超过一定限度,表面即产生不规则裂缝。

顶板不规则的裂缝一般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施工中内要振密实、实时养护,这类裂缝是可以避免的。

1.2箱形基础的常见问题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根据墙板上述各种裂缝的原因,可以在设计时根据规范规定,设永久性伸缩缝,同时控制混凝土墙板长度,按照每30~40m或20~30m设宽1m左右的后浇带,可有效削弱度及收缩应力,待施工后期再将各段墙浇筑成整体。

施工中合理布置钢筋分布,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限制裂缝的发展。

浇筑混凝土要控制好配合比,并在混凝土中掺加尼龙纤维、钢纤维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水泥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尽可能缩短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少干缩裂缝。

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汪海江

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汪海江

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汪海江摘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引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数量较多,涉及的技术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对基础工程施工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实际施工中,大多的安全质量威胁多来源于施工现场,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后续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

本文就此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现状与重要性分析1.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现状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好与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物的质量,尤其是建筑物整体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尽到最大的努力尽量避免建筑物质量出现通病,同时尽最大能力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坐标存在的高误差、基础轴线位移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等问题。

①在桩基础建设的过程中,桩基础对坚固持力层的群桩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地承载高层建筑物竖向的负荷,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竖向单桩具有非常高的刚度,在受到本身荷载与重力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地基不会出现很大的沉降现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②在建筑工程桩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在液化软基层进行穿透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固定在基岩上,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建筑工程就会出现明显的沉降。

但是,桩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抗压性能与抗拔性能,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出现沉降或者是倾斜的情况;③桩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抵抗不同自然环境下建筑物出现的力矩与水平负荷的情况,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术报告1.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是指将设计方案落实为具体的物质建筑实体的过程,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环节。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专业技术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并保障工程安全。

本报告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专业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

2.施工方法与技术2.1基坑开挖技术基坑开挖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基坑开挖技术包括爆破法、挖掘机法和钻孔法等。

爆破法适用于大型基坑的开挖,通过爆破作业可以迅速开挖大面积的土方;挖掘机法适用于小型基坑的开挖,通过挖掘机的机械作业可以实现较快的挖掘速度;钻孔法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开挖,通过钻孔机进行挖掘可以有效控制挖土过程中的地基沉降。

2.2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浇筑技术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等步骤。

模板安装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模板,以确定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钢筋绑扎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绑扎,增加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是指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通过混凝土搅拌机将水泥、砂、石等原料进行混合,并倒入模板内进行浇筑。

2.3墙体砌筑技术墙体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其砌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墙体砌筑技术包括墙体布局、砌墙材料选择、砌墙工艺等方面。

墙体布局是指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砌墙材料选择是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砖块或石材进行砌筑;砌墙工艺是指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不同的砌筑方法进行施工,如全砖砌、石材墙砌、空心砌等。

2.4屋面防水技术屋面是建筑物的保护结构,其防水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屋面防水技术包括屋面防水材料选择、防水施工工艺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汪海江
发表时间:2019-08-06T17:18:34.6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汪海江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

天津津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
摘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数量较多,涉及的技术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对基础工程施工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其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在实际施工中,大多的安全质量威胁多来源于施工现场,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对后续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也是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基础。

本文就此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现状与重要性分析
1.1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现状
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好与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物的质量,尤其是建筑物整体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尽到最大的努力尽量避免建筑物质量出现通病,同时尽最大能力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过程当中,一般情况下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坐标存在的高误差、基础轴线位移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等问题。

①在桩基础建设的过程中,桩基础对坚固持力层的群桩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有效地承载高层建筑物竖向的负荷,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竖向单桩具有非常高的刚度,在受到本身荷载与重力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地基不会出现很大的沉降现象,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②在建筑工程桩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在液化软基层进行穿透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固定在基岩上,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建筑工程就会出现明显的沉降。

但是,桩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抗压性能与抗拔性能,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出现沉降或者是倾斜的情况;③桩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抵抗不同自然环境下建筑物出现的力矩与水平负荷的情况,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1.2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施工内容较为复杂的工作,而建筑施工技术则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

基础施工质量会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的安全质量,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基础施工质量,首先要提高对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只有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施工企业还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现代化建筑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新建材以及新设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就目前来说,新型的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的确可以使建筑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因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起步相对比较晚一些,而且新工艺的建造水平正处在摸索状态中,所以想要新工艺水平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效果,更好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实力,使我国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发展。

2、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特点
通常条件下,建筑工程竣工并开始工作后,万一地基产生问题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都是毁灭性的损害,会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遭受很大的损失。

在地基基础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后,地基稳定性就会降低,建筑整体结构也会失稳,整个建筑工程可能会因此被废弃。

所以,一定要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就保证各项工作程序的高质量。

而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又属于多震、高震级的国家,这些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以及工程施工增加很大的难度。

2.1.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1)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能,如将其在吹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提高固结加速吹填土的速度,并起到加固处理费用的有效降低及工期缩短的作用。

其施工方式就是遵循一定比例,将淤泥、粉煤灰吹填入地基内部,提高地基整体的均匀性,最终使其固结性大大增强。

(2)换填垫层法
如果地基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则最好使用换填垫层法。

其施工步骤为:依据有关标准挖掉一定深度的土层,并使用硬度好的砂、砂石回填,在分层夯实之后,地基强度便能够大大提高。

这一方式由于施工简便且对工作环境没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3)DDC灰土挤密法
这一方式的主要工作压力就是对孔内的深层开展强夯以增大其密度。

要借助螺旋钻机将灰土灌入孔内,每注入一层就夯实一层,多次反复后,桩的直径便会增加,最终便能产生复合地基。

这种地基能够使湿陷性地基土的承载性能大大提高,而且能够很好的预防地基土发生形变。

有关调查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其承载能力至少能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可以达到六倍。

一般条件下,地基深度在5~40m时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2.2桩基施工技术
2.2.1灌注桩施工技术
首先同样要选好点位,在正确的点位上钻孔,完成钻孔以后把混凝土和钢筋笼都放在钻孔中,成孔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实际操作中比较常用的是干作业成孔,这种方法将人工挖孔与机械钻孔有效结合起来,人工挖孔时要注意不能挖碎土或者砂石土,深度要控制在0.9米至1米之间,完成后将钢筋笼置于孔内,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凝结后就会形成灌注桩。

这种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施工前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如果当地岩溶地貌相对发达,就容易出现偏孔或者卡孔问题,这是由于各个岩层强度不一造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控制好冲击钻的冲程,尽量避免偏孔问题的产生,钻机最好钻到溶洞顶部0.5米左右。

2.2.2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时首先要选好点位,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桩体打入到该点位中,成桩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式都有优势和缺点,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成桩方法,例如,振动法与锤击法都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较高的噪音,但是施工速度较快,其中振动法会对地基土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锤击法会对桩身本身产生影响;水冲法的振动效果小,噪音相对较低,但是施工速度缓慢,且工艺流程相对复杂,同时影响桩的承载力,在使用水冲法时,要根据桩的材料和类型来决定是使用内射法还是外射法,如果是敞口的钢管桩、混凝土桩,就可以使用内射法,如果是混凝土方桩或者是H型钢桩,就可以使用外射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在桩顶2米处停止射水,然后再用锤击法使桩达到设计的高度;相对来说静力压桩法的应用比较普遍,与前几种方法相比几乎没有振动和噪音,但是对场地条件有一定要求,如果夹砂层的厚度超过两米就不能采取这种方法。

如果预制桩采用静力压桩法,首先要确定好入桩路线,严密监控入桩过程,使桩不偏离预设的路线,防止出现地基、桩基上溢或者挤土现象的发生,压桩过程中要保护好桩基,压装的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米左右,这一速度能够保证桩基在下压过程中接触到所有土层,将抗剪预应力释放出来。

压装过程中还要注意将桩基下段钢筋对准预留孔,使上下节桩基的接触面保持在5毫米至10毫米之间,确保没有问题后再继续施工,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3、结束语
总之,建设项目包括多个链接,每个连接之间的联系,混凝土结构非常复杂,部分是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尽量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要求建筑企业改善自身条件,优化施工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使我国建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01:202~203+205.
[2]黄发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2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