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构成之音乐韵律美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节奏与韵律PPT精选文档

平面构成节奏与韵律PPT精选文档

节奏与韵律之渐变构成
作 品 欣 赏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 Graphic Composition 】
节奏与韵律之渐变构成
作 品 欣 赏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 Graphic Composition 】
节奏与韵律之渐变构成
作 品 欣 赏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 Graphic Composition 】
节奏与韵律之发射构成 三、发射构成的种类
4)多心式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以多个点进行发射,有的是发射线互相衔接,组成单纯性发射构成,这种构成效果,具有 明显的起伏状,空间感较强。
【 Graphic Composition 】
节奏与韵律之发射构成 三、发射构成的种类
5)螺旋式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螺旋的基本型是以旋转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转的基本型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形象的渐变

螺旋式发射
【 Graphic Composition 】
平面 构成
单纯与齐一 也称整齐一律,单纯是简化与明确,齐一是整齐与重复。 通过夸张、省略、概括的手法,加强对形态的认识,用简化的结 构创造丰富的形象。
【 Graphic Composition 】
【 Graphic Composition 】
节奏与韵律之渐变构成 2、渐变构成的种类
4)形象的渐变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例如在上图中的形象渐变形式,奇妙的构思想象增加了画面的风趣感。
【 Graphic Composition 】
节奏与韵律之渐变构成
作 品 欣 赏
平平面面 构构成成
【 Graphic Composition 】

项目二 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项目二 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第二章 形态基本元素 第三章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第四章 平面构成造型技法 第五章 平面构成综合表现
平面构成
第三章 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任务一
节奏
平面构成
任务二
韵律
任务一
留白
任务二
方向
一 节奏
平面构成
1、节奏的概念
平面构成
摄影中的留白更多的时候 表现为一种取舍的过程,即如 何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简洁有力, 富有意境。
这名男子从路之地平线走过,对照着紫色的天空,他看上去是那样的孤单。
将景物置于照片最底端,而背景是大片天空时,确实景物会让人陡生一种“遥远”的感觉。
这幅由unclefuz拍摄的幽默照片表明留白确实能够给摄影作品增添喜剧效果。
动线条融合在一起,每个空间跟其他空间都是无缝对接。
• 北京银河SOHO
平面构成
• 建筑外观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 木质流畅的韵律的波士顿Banq餐厅
平面构成
• 上海环贸广场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 动感家庭办公空间——扎哈.哈迪德
这是一个家庭办公空间的室内设计,位于 英国。客户是一位私人投资顾问,他希望这个 狭小空间的设计方案能够兼顾分散与雕塑美感。 设计师的答案是在正交排列的办公设备上悬垂 一个动感的表面。
平面构成
• 建筑内部空间的节奏
平面构成
• 室外景观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 家具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平面构成
• 木制首饰的节奏与韵律平面Biblioteka 成• OLFA 裁纸刀平面广告

音乐韵律教研课教案设计(3篇)

音乐韵律教研课教案设计(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音乐韵律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韵律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韵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音乐韵律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音乐韵律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音乐韵律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2.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韵律。

2. 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音乐中的韵律是怎样的?二、新授1. 教师讲解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音乐韵律:音乐中的一种节奏、音高、音色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音乐形式。

- 特征:节奏性、旋律性、和声性、表现性。

2. 教师示范音乐韵律的基本技巧。

- 节奏性:通过强弱、快慢等节奏变化,使音乐具有鲜明的韵律感。

- 旋律性:通过音高、音程、音色等元素的变化,使音乐具有优美的旋律。

- 和声性:通过和弦、和声进行等和声元素的变化,使音乐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

- 表现性:通过音乐韵律的表现,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音乐韵律的实践。

2. 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进行音乐韵律的表现。

3.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音乐韵律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展示1. 各组展示自己的音乐韵律表现。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韵律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韵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了音乐韵律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韵律的魅力。

平面构成节奏与韵律ppt课件

平面构成节奏与韵律ppt课件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 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
3
的运动感。
平面 构成
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
1、什么是节奏
也可以说节奏是画面上对比双方的交替形式,如明暗、强弱、粗细、软硬、冷 暖、方圆、大小、疏密、紧松、急缓等对比因素,其搭配与反复出现的频率与
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 于画面的中央: 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 使所有的图形向中心集中或者由中心向四周扩 散。
27
节奏与韵律之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
四 散 的 光 芒
平面 构成
28
节奏与韵律之发射构成
发射构成
鲜 花 的 结 构
平面 构成
29
平面 构成
节奏与韵律之发射构成 二、发射构成形成
2、什么是韵律
韵律美是一种以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美的形式。 借助韵律,既可加强整体的统一性,又可以求得丰富多彩的变化。
8
平面 构成
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 在平面设计中,节奏和韵律包含在各种构成 形式中,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表现在“渐变构 成”和“发射构成”两种形式中。
9
平面 构成
平面 构成
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
2、什么是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 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7 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穿针引线。
平面 构成
形式美法则—节奏与韵律
1)发射骨格的构成因素 发射骨格的构成因素有两方面: 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一幅发射构成作品,它

色彩构成—第七讲(调和)

色彩构成—第七讲(调和)

中国美术金彩奖
汇通恒能资产管理
• 六、互相混合调和构成 对比之色,特别是互补色构成,往往各色个性突出, 难以协调。如果采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互相混 合,可以逐步减弱矛盾,达到调和之目的。例如: • 1.无彩色互混 无彩色黑白构成是明度的强烈对比。如果采用相混合 ,增加若干明度不同的灰色系列,那么灰色从中起到一 定的过渡作用,不仅改善了黑白明度强烈的对比关系, 而且还增加了色彩的明暗层次感觉。 • 2.补色互混 红、绿互补色构成,如果红色中混合绿,绿中混合红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若干纯度不同的红灰、绿灰系列 ,那么,红灰和绿灰在红、绿补色构成中必定起到协调 的作用。如果按照一定秩序进行渐变构成的话,那么, 红、绿补色的强烈对比就能进一步得到缓和而趋向调和 。
• 秩序调和构成有如下几种形式: • 1.色相秩序构成 • 是指按照光谱序列的构成。 • 其构成形式有类似色相序列构成、对比色相序列构成、互补 色相序列构成、全色相序列构成(即完整的光谱色序列)。 • 色相秩序构成具有色相感强、鲜明而强烈又不失调和之美。 • 2.明度秩序构成 • 是指按照明度序列的构成。 • 其构成的形式有深一中一浅、深一中一浅一中一深一中—浅 ,后者为循环交替的秩序构成,具有变化节奏的韵律美。 • 明度秩序构成最富有色彩的层次感。 • 3.纯度秩序构成 • 是指按照纯度序列的构成。 • 其构成形式有灰一艳、灰一艳一灰一艳—灰。 • 以纯度秩序为主的色彩构成,色调变化非常微妙含蓄,但容 易含糊不清,缺少个性。
混合同一种冷色
混合同一种暖色
同时加白
同时加白
同时加灰
同时加灰
同时混合蓝绿, 形成蓝绿调。
同时混合红, 形成红色调。
同时混合黄绿色, 形成黄绿色调。
同时加白

人教版初三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的韵律美的鉴赏与欣赏

人教版初三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的韵律美的鉴赏与欣赏

人教版初三音乐世界民族音乐的韵律美的鉴赏与欣赏人们常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民族音乐。

作为一种古老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韵律美让人们陶醉其中。

今天,我们将通过对人教版初三音乐世界中民族音乐的韵律美进行鉴赏和欣赏,一起来领略这样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音乐之美。

一、非洲音乐的韵律美非洲音乐以其独特的鼓点和节奏而闻名于世。

在非洲大陆上,各个部落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风格和舞蹈形式。

比如,马拉维湖畔的瓦约族人,他们的音乐以快节奏和复杂的鼓点为特点,带有浓厚的原始野性,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此外,非洲的一些民族音乐还注重口传的方式,将故事、传统和价值观融入音乐之中,充分展现了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亚洲音乐的韵律美亚洲的民族音乐也各具特色,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莫过于中国的民族音乐。

中国古代的音乐传统悠久而丰富多样,包括了云南的傣族舞曲、西北的葫芦丝演奏等等。

这些音乐在节奏和旋律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歌唱的声腔,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此外,印度的音乐也非常有名,它使用的乐器多种多样,在旋律上则充满了复杂的变化和细腻的情感。

三、南美音乐的韵律美南美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之地,民族音乐在这里更显得热情奔放。

比如,巴西的桑巴音乐和阿根廷的探戈音乐都是南美洲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

桑巴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鼓点,以及多声部的合唱,赢得了全球乐迷的喜爱。

探戈音乐则更注重情感和表达,在旋律和舞蹈动作上都给人一种激情四溢和魅力十足的感觉,让人们无法抗拒它的诱惑。

四、欧洲的音乐韵律美欧洲拥有悠久的音乐传统,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例如,爱尔兰的民谣音乐以其欢快的曲调和琴弦的声音著称,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悠扬又坚韧的美。

而西班牙的弗拉明戈音乐则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在舞蹈和吉他的伴奏下,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炽热的太阳下,感受到音乐的热情与激昂。

五、大洋洲和北美的音乐韵律美大洋洲和北美洲的民族音乐通常较为简约和自然。

音乐的韵律如何运用节奏感提升作品品质

音乐的韵律如何运用节奏感提升作品品质

音乐的韵律如何运用节奏感提升作品品质音乐是一门富有魅力和表达力的艺术形式,而韵律和节奏感是音乐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韵律的正确运用和节奏感的准确表达可以大大提升音乐作品的品质。

本文将探讨音乐中韵律和节奏感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提升作品的品质。

一、韵律在音乐中的作用韵律是音乐中律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音乐作品节奏和动感。

韵律可以通过音符的时值、音高和音乐的整体结构来表达。

它可以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帮助音乐作品传递情感、表达意义。

合理运用韵律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节奏感在音乐中的重要性节奏感是音乐中让人感受到节奏运动的能力。

它包括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重轻等方面的表达。

节奏感是音乐的灵魂,它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节奏感和整体效果。

一个具有良好节奏感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的共振,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如何运用韵律和节奏感提升作品品质1. 创造丰富的韵律变化音乐作品中的韵律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音符时值和音高进行创造。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音符的重叠、跳跃或连续来改变节奏感。

同时,采用不同的音符组合,如三连音、四连音等,可以有效地提升音乐的韵律感。

通过创造丰富的韵律变化,音乐作品会更有层次感和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 灵活运用节奏感在音乐作品中,灵活运用节奏感可以使音乐更富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音符强度、时间长度以及重复模式来调整节奏。

此外,使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结构,如加速、减速或突出特定的节拍,也能有效地提升音乐作品的节奏感。

灵活运用节奏感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具张力和魅力。

3. 强调情感表达运用韵律和节奏感可以强调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通过合理安排音符的时值和强度,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加贴合情感需求。

例如,在表达激情或紧张的场景中,可以加快节奏和增加音符的密度来强化情感。

此外,音乐中的音符停顿和延长也可以在表达悲伤或柔情等情感时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韵律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2 适用对象适用于2024年幼儿园大班的学生。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十个章节,内容包括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活动方法、实践练习等。

第二章:音乐韵律的基本概念2.1 音乐韵律的定义介绍音乐韵律的概念,使学生了解音乐韵律的基本特征和要素。

2.2 节奏与节奏感讲解节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节奏的存在和重要性。

2.3 音乐韵律的感知通过听觉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韵律感知能力。

第三章:活动方法3.1 身体动作与音乐韵律介绍身体动作与音乐韵律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韵律。

3.2 音乐游戏设计各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韵律的魅力。

3.3 乐器演奏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通过乐器演奏感受音乐韵律。

第四章:实践练习4.1 集体舞学习简单的集体舞,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合唱练习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和协调性。

4.3 创意表演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韵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程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音乐韵律方面的进步。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5.3 教师评价第六章:音乐故事与角色扮演6.1 音乐故事介绍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音乐故事,介绍故事内容及其所蕴含的音乐韵律元素。

6.2 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故事的角色扮演,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表现故事情节,增强对音乐韵律的理解。

6.3 故事表演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故事表演,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培养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七章:音乐创作与表达7.1 音乐创作概念向学生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7.2 即兴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即兴音乐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音乐韵律知识自由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色彩构成之音乐韵
律美
“各门艺术同出一源。

因此,凡艺术都大同小异。

”这是抽象绘画鼻祖康定斯基的艺术观点,从中我们可看出他的思想已远远超过了单纯绘画的范畴。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点、线、面、色的美,也能分享到音乐旋律的美。

康定斯基可称为绘画与音乐的最佳融合者。

那么,在高校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中,是否能渗透一些音乐的美感教育,在色彩构成中体现声音、音乐的听觉美?因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家可把听到的声音或对音乐的通感,经过感悟、联想后,创造性地用色彩、线条和图形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音乐与设计的撞击过程,也是设计理念更人文、更富内涵的升华过程。

一、色彩与音乐的融通关系有一位音乐家曾和一些画家、设计家做过这样的尝试,即先由画家即兴作画,再由他本人(音乐家)即兴作曲,再由设计家即兴创意……如此继续反复几次,可以构成奥妙无穷的“气场循环”。

我们从这一“行为艺术”中,可领悟到音乐与设计皆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传递美感的,它们之间在听觉和视觉上有着强烈的情感共振和形式上的融通关系。

色彩构成是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到色彩丰富的表现性和色彩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色彩还助人们识别对象,从曾经见过的形象中去想象从未直接接触过的形象。

总之,色彩的物理刺激直接导致人的某些心理体验,然后又产生知觉中其他感受,以至形成一连串的心理效应。

所以,色彩构成中所涵盖的点、线、面都是富有张力的生命体,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彩构成表现形式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音乐的内涵,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组成的,音乐中的每首乐曲,每一个音符都有着它自己的魂灵。

它是充满灵性的,只有具备文化、具备天性、具备敏感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它、体验它,进而表现它。

从这一点看,音乐与设计在价值定位上是很有共同点的。

形式融通在于,视觉与听觉艺术都是易于抽象化的语言。

色彩构成能产生声音、音乐的抽象美。

那么,色彩构成的人性化表现更是具有较
大的抽象展示空间的,声音虽不能与它本身的发源体相脱离,但由于人的声音是有个性的,人的声音还由于环境、心情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减弱发音本体的印象,把注意力引向其抽象性的表现上。

如声音的高低可用色彩的明、暗程度来表示,高的音具有明亮感,低的音具有黑暗感,吐词清晰的声音用纯度高的色彩表现,含糊的声音用纯度低的色彩表现。

而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声音本身音色和力度上的强弱变化。

因为声音的强弱变化、速度快慢是阐释乐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色彩构成中如何表现音乐的韵律美色彩构成练习中要渗透和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只有当几个音或音群组成的旋律线条结合起来,并产生与之相应的节奏和调性,才能表现一定乐感。

其中,节奏是作为完形来把握的。

在旋律中由于有一个音在发生变化的印象,所以先后出现的音能保持一种连续存在性。

这就是音乐的“冲击力”。

当然,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们来说不是对象。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培养自己的审美。

”①而优秀的设计师受到音乐的震撼和启发后,会抓住对音乐的主要感受,体会乐曲是抒情的、轻快的或是凄凉的、忧伤的……同时还要觉察乐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家的个性和风格,力求达到一种与音乐家创作时十分相似的情感境界。

我们知道点是一个跃动的因子,在音乐视觉化的平面设计中,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

它的大小形态是随着音响的高低变化而变化的。

线是二点之间的移动形成的。

音乐中只要有“声部”间的横向运动,无论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只要音的点在连续在进行在运动,即成了自身的“线”。

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浓淡和线的方向还能体现人类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平面设计中“面”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徒手形和意外不规则形。

而音乐中的“和声学”就是随着“面之乐”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

这些“面”的形态是决定音乐主旋律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师眼里音乐与平面设计都有和谐的比例,
音乐的和声美就是设计的形态美,不同形态的“面”能给人以迥然的视觉观感和心理影响。

所以设计师以“面”来体现对音乐的通感,起到一个整体控制的作用。

同时我们还能把对乐曲的通感用色彩三要素来表现,高亢激越的乐曲有一种振奋精神的感觉,可用高明度鲜亮的色彩表现;嘈杂不和谐的音乐则有一种不鲜明的浑浊感,可用纯度较低的色彩来表现;而情感变化丰富、华美的乐章则用丰富的色相来体现。

炽热奔放的乐曲可用暖色表现,神秘悠远的乐曲可用冷色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