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余热回收装置传热特性的模拟研究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一、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背景。
1、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必要性。
炼焦化学工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基础的清洁能源转化的流程工业,是炼焦煤通过干馏、实现焦炭和其关联产品的生产工艺模式,属于典型的能源流程产业。
焦炭生产过程中,配合煤在焦炉中被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生成焦炭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荒煤气。
从炼焦生产过程热平衡分布看,从焦炉炭化室推出的950℃〜1050℃红焦带出的显热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37%,650℃〜750℃焦炉荒煤气带出热(中温佘热)占焦炉支出热的36%,180℃〜230℃焦炉烟道废气带出热(低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16%,炉体表面热损失(低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11%。
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显著。
理论及实验数据表明,每生产1 吨红焦的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后至少能产生0. 1吨0. 6兆帕蒸汽,当前,我国年产焦炭约35300万吨,如其荒煤气余热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则半至少可回收3530万吨0.6兆帕蒸汽,折合标煤约380万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量993万吨,节能潜力巨大。
为实施清洁生产,持续减少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焦化行业已成为国家节能降耗方面重点关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2、我国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进程。
目前,焦化行业传统做法是喷洒大量氨水,使荒煤气温度降低,进入后续煤化工产品回收加工工段。
这样的结果是,荒煤气带出的热量被白白浪费掉,既流失了荒煤气热能,还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
炼焦荒煤气余热冋收利用技术在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
上世纪70年代,采用夹套上升管,夹套内冷却水吸收荒煤气所携带的热量而汽化,产生蒸汽,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简称为“焦炉上升管汽化冷却装置”,这一技术曾一度被多家焦化企业釆用,后因上升管的筒体焊缝拉裂、漏水、漏汽等问题,运行几年后基本停用。
后来经过改进,有的企业把冷却水换成了导热油,导热油与高温荒煤气间接换热,被加热的高温导热油用于煤焦油蒸馏、干燥入炉煤、蒸氨等。
热管技术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有序 的利用现有能源 ,和谐 的与环境相处是我 国节能技术发展 的 目标 。近年来 ,我国举 办了多次国际热管会议 ,并对热管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在节能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方面 ,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
应用。
它们 的工作 温度范 围依 次为・ ℃ 以下 ,・327 7 3 7 ̄ 7℃和 2 7 7 ̄ C以
近年来 ,随着热管技术研究 的不 断成熟与深入 ,特别是 中 温热 管与高温热 管应 用领 域的扩大,热 管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工 业 、民用和 国防等各个领域。 我 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能源的综合 利用水平较低 。 合理 、
无法解决 的传热难题…。
1热管的类型 、组成与特点
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热导 的装置 ,根据热管 的使 用温度, 可将热管分为低温热管 (ro ei h a pp ) c g nc et ie ,中温热管 ( w y 1 o t ea r ha ie e rt e et p )和高温热 管 (ih e ea r et ie 。 mp u p hg mp r ue a pp ) t t h
Sa dria o , u n z o 12 0 C ia t adzt n G a g h u5 2 , hn ) n i 0
Ab t a t h r r to au b er c v re fwa t e t n t e c e c l n u t r a Th sp p r n l s s h i a i n o se s r c :T e ea e a l fv l a l o e i so seh a h mia d s y a e . i a e ay e est t fwa t o e i h i r a t u o h a e o e n n r d c st ea p ia i n a v n e f e t i et c n q e i h n f c u e e o o ia s fe e g , n io me tl e t c v r a d ito u e h p l t d a c so a p e h i u n t e ma u a t r , c n m c l e o n r y e v r n n a r y c o h p u p o e t n a d p a t a e h iu f t e i d sra wa t e tr c v r ra h i e e c s b t e h e t p p x h n e d t e r tc i n r c i lt c q e o n u ti l se h a e o e a e .T e d f r n e e we n t e h a i e e c a g ra h o c n h y n t d t n l x h g ra eas ic s e . r i o a c a e lod s u s d a i e n r Ke wo d : e t i etc n q e wa t e t e o ey; h a i ee c a g r e o o ia s f n r y y r s h a p h i u ; p e seh a c v r r e t p x h p n e ; c n m c l eo e eg u
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共3篇

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共3篇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1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在汽车行业中,余热回收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车用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汽车排放,减少碳排放量,不仅节约能源,还可保护环境。
为了更好地研究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效果,本文开展了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首先,我们介绍了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原理。
车用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收集发动机排放出的高温废气中的能量,以供给汽车系统暖气、制动液、发动机预热以及发动机启动等多种用途。
其中,循环工质作为车用余热回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传递热量和储存能量的关键角色。
然后,我们详细介绍了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首先,我们采用热力学计算方法对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讨论了系统各部分的参数设置。
接着,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测试平台,进行现场试验,以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以及循环工质的传热特性。
最后,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结果表明,以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但R123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循环工质。
综上所述,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为车用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也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热力学计算方法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我们对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研究。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能源资源的稀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高效利用能源和减少能源消耗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热回收技
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它能够回收废热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热能,实现能源的高
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是一种将烟气余
热回收的高效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包括选择热管和换热管材料、热管和换热管的尺寸、热管和换热管的布局等;2)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的性能评估,包括热效率、压降、强度等性能参数的检测和分析;3)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的优化设计,包括热管和换热管的优化、热管布局的优化等。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和制造热管式热回收机组,并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机组的性能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机组
的性能进行评估,并进行优化设计。
预期结果:
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制造一个效率高、性能稳定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
预期结果包括:1)成功设计和制造高效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2)得到机组的性能参数,包括热效率、压降、强度等;3)基于实验数据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性能更优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可以回收工业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于解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本研究
将对热管和换热器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题报告

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主题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二、研究背景目前,环保意识逐渐高涨,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许多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余热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回收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余热回收是一种使用废热作为能源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众多余热回收技术中,双效双温技术因其能够实现多级能量回收和不同温度级别的回收而备受瞩目。
该技术通过将废热进行多次回收,将其从高温状态逐步降低至最终排放要求的低温状态,使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关键技术,为企业实现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计划通过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等方式,深入研究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研究;2. 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中传热、传质及流体动力学等关键问题的分析研究;3. 基于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的实验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温度下的余热回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4.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企业实现废热回收和能源节约提供技术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方案,优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相关的理论、技术等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方法,探究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中传热、传质及流体动力学等关键问题,并分析不同温度下的余热回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计划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提出针对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企业实现废热回收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工作原理

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工作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热管余热回收装置是一种高效能的余热回收技术,通过利用热管的传热特性,将工业设备产生的余热有效地回收利用,达到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热管热回收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热管热回收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热管热回收装置;空调系统;应用一、热管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在现在大力提倡低碳节能的时代,空调热回收技术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
热管热回收装置是节能减排的具体表现。
热回收技术是一个是对排风热量、冷凝器排除的热量及内区热量进行回收,再次利用的过程[1]。
热管的热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
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
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
热管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即工质),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
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
热管一端为蒸发段(简称热端),另外一端为冷凝段(简称冷端),当热管蒸发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
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2]。
二、热管热回收装置类型(一)轮转式热回收装置轮转式热回收装置是一种蓄热蓄湿型的回收装置。
在工作过程中,新风和排风在两个半部对向通过回转着的转芯,转芯主要是由铝、石棉纸等材料制作而成的。
当转芯专项另外一边时,能量就被新风给带走了,这样既使排风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排风的回收利用。
这种回收装置的特点就是它的阻力较小,能够顺利的进行回收,因此回收效率就较高;装置本身具有自净功能,避免了清洁的步骤,使换风过程更加通畅。
但同时,这种装置存在着新风可能会被污染的可能,而且此种装置体积较大,不容易装置[3]。
(二)盘管热环式热回收装置盘管式环路热回收装置在结构设计上,在新风和排风的位置分别设置了一个换热盘管,且盘管之间有环路进行连接,盘管里面装有水等流体。
主要靠泵的巨大作用力进行工作。
此种热回收装置的优点就是新风和排风没有交叉污染。
管道布置较为灵活。
热管式通风换热器热回收的实验与研究

热管式通风换热器热回收的实验与研究摘要:针对普通住宅日常通风换气的特点设计出一台小型热虹吸管式通风换热器的样机,并利用热虹吸管换热器对房间通风系统中的冷量(热量)进行热回收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测试了该换热器在不同风量和新、排风温差条件下的热回收效率,以及新、排风的压力损失随风速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新风的温降(升)随着新、排风温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风量的增大而减小;该样机的最大热回收效率在夏季可达70%,冬季为63%,新、排风的最大阻力损失仅为25Pa,节能效果显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享受空调带给我们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却也让我们付出了许多代价。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空调带来的电能消耗让国家能源吃紧,拉闸限电在各大城市频频发生;另一方面,空调所带来的“空调综合症”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直接开窗通风换气,但这势必会增加空调负荷和采暖能耗。
现阶段,随着我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各项节能措施也相继出台。
关于建筑能耗大户的空调和供热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如果能将房间通风换气时的余热进行回收并预热新风,则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也能使室内空调负荷和采暖能耗大大地降低。
在众多热回收方式中,由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耗材少、新排风之间无交叉污染、换热效率高、压力损失小以及动力消耗少等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但目前利用热管换热器直接在普通建筑进行通风换气和热回收的应用性研究[2-3]相对较少,缺少较为真实全面的实验数据。
如果能利用热管的优点,将其应用在普通住宅通风换气时的余热回收,将能克服和改善现有的新风换气机普遍存在的换热系数不高、辅助动力过大、配套设施过多、成本过高等问题。
鉴于市场上还未有此类成型产品,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加工出一台适合于进行普通房间热回收的样机,通过实验测试其在不同的风量和室内外温差条件下的热回收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 ol f eopc n i l n n e n f ab nier gU ie i , abn10 0 , h a .Sh o o rsaeadCv g er go ri E gne n nvr t H i 50 1 C i ) A iEi i H n i sy r n
Ab t a t I r rt n l z h p r tn h r ce it so e h a x h n e fh a i e, s r c :n ode o a ay et e o e ai g c a a trsi ft e te c a g ro e tp p c h t i a e s s t e c mp t t n lfu d d n mis s fwa e t i l t h e i e Ba e n h s p p ru e h o u ai a i y a c o o l t r o smu ae t e d vc . sdo t e smu ai n o e tta se r c s ft e h a x h n e fh a ie i i e e tf r h i l t fh a r n f r p o e s o h e t e c a g r o e t pp n df r n o ms o f
V16 o 。2 . . N5
Ot 00 c 21 ・
热 管 余 热 回收 装 置 传 热 特 性 的模 拟 研 究
李朝 君 孙 丽 颖 ,
(.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哈尔滨 100 ;. 50 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航天与建 筑工 程学 院, 哈尔滨 10 0 ) 5 0 1 摘 要: 为分析热管余 热回收装置 的运行特性 , 用计算流体 力学软件 对装置进行 了数值 模拟 , 利 对热
关键词 : 余热回收; 热管 ; 算流体力 学 计
中 图分 类 号 :B 5 T 6 文献标识码 : A
.
文 章编 号 :62— 96 2 1 )5— 55— 5 17 0 4 (0 0 0 0 9 0
S ud fhe tt a s e ha a t rs is o e t e c a e fh a i t y o a r n f rc r c e itc fh a x h ng r o e tp pe
( h nete n m e ftb o c a g h u b ro u e r w,ca g h im t )a d df rn i e p rm t s h n e te da ee r n ie t n t aa ee f e l r ( hn eteil e c yo u a ) t gt h m e tr o ea n e ieet o — c ag e v l i f egs , o e tet p r ue fh iu dr f rn n h nt ot f l e a t r df c
t a f5 r ws,i c e s h p e ffu a l a s n a c h fe to e tta se . h to o n r a e t e s e d o e g s wil lo e h n e t e ef c fh a r n fr l K e r s: se h a e o e ;h a i e;c mp ain lfu d d n mis y wo d wa t e tr c v r y e tp p o utto a i y a c l
d t n ,t r w o d p ro ma c ft e wa t e tr c v r nt ii s o d a a g o e r n e o h se h a e o ey u i.Th o cu i n s u d o f e c n l so ho l b r w h t h fe to e tta se o r he h a x h n e f4 r wsi e trt a e d a t a :t e e fc fh a r n fr twadst e te c a g ro o s b t h n e
管换 热器在不 同结构形式( 变管排数、 改 改变管间距 ) 和不 同入 口参数( 改变烟 气的进 口速度 ) 时的换 热过程进行模拟 , 获得 不同情况 下预热空 气的温度 , 出余热 回收装置 的最佳运行条件. 得 模拟 结果表
明 4排 热 管布 置 时换 热 效 果 优 于 5排 , 气进 口速 度 增 大 时换 热 效 果 也 会 增 强 . 烟
L h o u U i i I a- n ,S N L. n C j yg
( .Sho o N c a c neadT cn l yo H ri ni eigU i r t,H b 50 1C ia 1 col f ul r i c n eh o g f abnE g er n esy a i 10 0 ,hn ; e S e o n n v i r n
2 卷 第5 6 期
21 年 1 月 00 0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J u n l f r i ies yo o o r a bnUnv ri fC mmec N tr l c n e dt n o Ha t re( au a S i csE io ) e i
目前 工业锅炉 是我 国主要 的热 能动 力设备 , 随 着 我国经济 快速 发 展 , 能源 消 耗 日益 增 加 , 市 大 城 气质 量 日益 恶化 的问题越 发突 出. 热能动 力方面 在 能耗 高 、 污染 高 的主 要原 因之一 就是锅 炉 的烟气排 放, 锅炉 排烟 问题一方 面在 于烟气 污染 物 的直接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