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总结

合集下载

优质专用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优质专用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株/ 6 6 7 m ; 插后 2 ~ 3 d , 及时检查 , 防止地 老虎等害虫危
害, 入 汛 前 后 各 中耕 除 草 1 次, 8 - 9月 份 各 提蔓 和 防 治 甘 薯小象 甲 、 麦蛾 等 害虫 2次 , 其他管 理 同一般 大 田。 1 . 2 参试 品种
Hale Waihona Puke 1 - 3 试验设计基 金项 目: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产业临沂综合试验站( S D A 1 T 1 0 - 0 1 1 - 1 7) ; 临沂市 科技 发展计 划项 目( 2 0 1 3 1 2 0 3 1 )
量小 区所有 薯 块计 产 ; 烘 干率 在 收 获后 进行 , 各 小 区称 取鲜 薯 3 0 0 ~ 5 0 0 g左 右 , 切成 O . 5 c m厚 的 长 条 , 置 烘 箱
1 . 4 调 查记 载 项 目 对 参试 品种 及 时进行 特 征特性 及 经济 l 生状 等方 面 的观察 记载 。其 中叶色 、 叶脉 色 、 茎色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验地概况 试 验 地 点 在 临 沂市 农 科 院 , 试验 田
叶型等在封垄 期调查 ; 主蔓 长 、 茎粗 、 分 枝数等在栽后
丘陵、 山地 、 平原 等不 同生态区域可 因地制宜灵活选择种植 , 能获 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建议今后作为主栽品种扩大推广种植。 关键词 : 甘薯 ; 引进 ; 试验
1 3日天气 晴朗 , 以斜插浅栽方式栽 插薯苗 , 浇足还 苗
水, 压 土培 实 , 提 高成 活 率 , 株距 2 5 c m, 密度为 4 0 0 0
薯 干每 l 1 n 1 产 量 分 别达 到 1 3 1 3 0 . 1 Z g 、1 1 3 8 8 . 8 k g 和 1 1 0 1 2 . 3 k g , 干 物 率 均在 3 1 . 2 % 以上 , 适 合提 取 淀粉 或 作 工业 加工 等 用途 。在 临沂 市

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Ab s t r a c t :F r e s h a n d d i r e d t u b e r y i e l d s ,s t a r c h c o n t e n t ,a n d t u b e r i z a t i o n o f s i n g l e p l a n t o f 1 1 i n t r o d u c e d s w e e t p o t a t o v a r i e —
6 日收获 ,收获 时在每 小 区生 长 均匀 处 连 续挖 收 1 0
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 ,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优质高 产 甘薯提 供科 学依 据 。现将试 验情 况 总结如1 试 验地概 况
株 ,考查 各 品种农 艺性 状 ,并 称 取鲜 重 。干 率 为 各 品种 分别 称取 1 k g鲜薯 块切 丝用 恒 温箱 8 0~I O 0  ̄ C 烘 至恒重 ,计 算干 率和 薯 干产 量 ;淀 粉率 为 各 品种 称取 1 k g鲜薯 块 切 丝磨 浆 ,用 小 样 本 制 粉 法 测 定 。 试验 数据 采用 D P S软件进 行 统计 。
1 . 3 试验 方 法
2 0 1 2年 6月 2 8 日扦 插 ,7月 1 7 日施 夹 边 肥 ,
每6 6 7 m 。 用硫酸钾型复合肥 ( 1 5— 1 5— 1 5 )4 0 k g 、
3 % 辛硫磷 颗粒 剂 2 k g( 防 治小 象 虫 ) ;1 0月 1 2 E t 每6 6 7 m 用2 0 % 氯 虫 苯 甲酰 胺 悬 浮剂 1 0 m L对 水 3 0 喷 施 防 治 虫 害。 生 育 期 间 做 好 排 水 、除 草 、 提蔓 等 田管工作 ,观察茎 蔓生 长 与结薯 状况 。1 2月
榕薯 8 1 9 、榕薯 7 5 6 、金薯 3 号 、广薯 8 7 ,以金 山 5 7 为对照。试验甘薯品种均为福州市农技站提供。 每个 品种为 1个处 理 ,重 复 3次 ,采用 随机 区

地瓜引种实验报告总结(3篇)

地瓜引种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种类,丰富人们的生活,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各类作物引种实验。

地瓜,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实验旨在探究地瓜在我国某地区的引种适应性及其产量表现,为地瓜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引种地瓜品种:选择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地瓜品种,如‘徐薯22号’、‘红富士’等。

- 实验地点:选择我国某地区,具备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2. 实验方法:- 播种时间:于每年的3月份进行播种。

-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方式,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

-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 数据收集:记录地瓜的生长发育情况、产量表现、抗病性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发育情况:- 引种地瓜品种在当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生长速度较快,叶片繁茂,植株健壮。

- 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地瓜植株能顺利度过整个生长周期。

2. 产量表现:-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引种地瓜品种在当地产量较高,平均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

- 与当地传统地瓜品种相比,引种品种产量提高了30%以上。

3. 抗病性:- 引种地瓜品种在当地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对地瓜黑斑病、蔓割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病率较低。

4. 经济效益:- 引种地瓜品种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显著。

- 通过推广种植,有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引种地瓜品种在当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产量较高,抗病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 建议:- 加强对引种地瓜品种的推广力度,扩大种植面积。

-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地瓜产量和品质。

- 开展地瓜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地瓜的综合利用率。

- 加强地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降低病虫害对地瓜产业的影响。

五、实验总结本次地瓜引种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地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个紫色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4个紫色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择。 如 美 国从 1 9 9 5年起在 燃 料油 中加 入 1 / 3的 酒精 , 巴西在
燃 料油 中加入 2 5 %的酒精 。 中国也正在 推广 1 0 %的车 用乙 醇 汽油。 甘 薯 作为 新型 、 环保 、 可再 生 的高效 生 物质 能源 作 物 . 其 生 产 和 利 用均 能 达 到温 室 气体 “ 零排放” 标准 。 有 利 于 生
甘薯 又名 红 薯 、 白薯 、 山芋 、 地瓜 等 , 为 旋花 科 一年 生 草 本植 物f 】 】 , 具 有适 应性 广 、 耐 瘠薄 、 耐干 旱 、 耐 盐碱 等 特点 , 适 合 在 山 区或 滩涂 种植 , 产量 高 、 淀 粉含 量 高 、 酒精 转化 率高 ,
在 生物 质能源 的开发 和 利 用中重 要性 十 分突 出 ,但 由于 薯
1 . 4 调 查 内容 与 方 法 按种植甘薯 8 . 4万株/ h m 计算( 行距 5 0 c m, 株距 2 3 ~
态 环 境 的保 护 和 农 业 的可 持 续 发展 。 娄 底 地 处湘 中 , 属 中
亚热 带季 风 湿润 气 候 区 , 四季分明 , 日照 充 足 , 光、 热、 水 基
节, 其抗 旱性 好 , 成 活 率高 , 可控 制结 薯个 数 , 促 进 长大 薯阎 。 充分 利用 春夏 多 雨 的有利 条件 快 速生 长 , 便 于增 产 。 夏 秋 昼
夜 温 差 使 块根 积 累 糖分 并 转 化 为淀 粉 。 注 意合 理 施 肥 , 配 合使 用 氮磷 。 在 紫 薯 薯块 膨 大 较快 的 中期 , 喷施 多效 唑 等 , 促进 淀 粉 积 累 : 进 而 显 著 增加 淀 粉 产 量 和 块根 产 量旧 。 甘 薯

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连城点)小结

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连城点)小结

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连城点)小结
吴海明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2016年连城县良种繁殖场承担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任务.试验结果表明:在紫肉型、鲜食加工兼用型、食用淀粉型3组品种中的紫薯404、福薯604、龙薯31号均比相应对照品种表现好,其中:紫薯404和福薯604两品种可作为连城县甘薯加工产业的后续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龙薯31号可作为淀粉型品种种植.【总页数】4页(P8-11)
【作者】吴海明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良种繁殖场 3662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宁德点区域试验 [J], 陈芦根;潘祥华;黄丽玲;卓敏;王少华
2.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宁德点区域试验 [J], 陈芦根;潘祥华;黄丽玲;卓敏;王少华
3.福建省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尤溪点小结 [J], 严少妹
4.2011年福建省杂交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小结 [J], 吴厚赏
5.连城县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引进鉴定试验 [J], 邹海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评价

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评价
2 1 5 .
合表 现 进 行分 析 ,商薯 7号 各种 大 小 的薯 块 出苗 率 均较高 , 且其大 薯块的百苗重 、 苗率 、 粗 、 而 壮 茎 株
高 、 数 等指 标 也 均是 4个 品种 中较 高 的 , 节 商薯 7号 在保 证 薯 苗 数量 的基 础上 确 保 薯苗 的质 量 。能较 好 地保 证 为大 田移 栽提 供优 质 的壮 苗 。
来。 宁德 市 淀 粉加 工 型 品种 包 括 湘薯 7 — 5等 品种 , 55
7个 鉴定 品种 的选 育 f 进)单 位 及 亲本组 合 见 引
这 些 品种 适 应 性 好 , 出粉 率 高 , 受 加 工 企 业 欢 迎 表 1 深 。 由于 长年 种 植 造成 品种 退化 。 植 产 量低 , 种 薯农 种 植 12 试 验 方 法 _

71—
_ 舭枇桃 l
地 前 每公 顷施 复合 肥 3 0k 0 g为 基 肥 , 7月 1 3 F施 2 结 果与 分 析 - t 用 夹边肥 , 公 顷施 尿 素 2 0k 及 硫酸 钾 3 0k 。 每 0 g 0 g 1 . 试验 于收 获期 测 定 鲜薯 产 量 、 出粉 率 等 指标 .2 2 产 量方 差分 析采 用 D S分 析软 件进行 。 P
面进 行 综合鉴 定评价 。 以期从 中筛选 出优 良品种服 务 于 生产 。
关键 词 : 高淀 粉 ; 甘薯 ; 品种 ; 新 引进 ; 定 ; 究 鉴 研
宁德 市 是 福建 省 甘薯 主产 区 之 一 ,也 是 福 建 省 价 , 以期从 中筛 选 出优 良品种 服 务 于生产 。 传 统 的甘 薯淀 粉加 工 产业 区 。常年 种植 面 积 3 0万 亩 1 材 料 与 方 法 左 右 。淀 粉加 工 是 宁德 市 甘薯 的主 要用 途 ,长 期 以 11 鉴 定 品 种 及 来 源 .

关中东部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关中东部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关中东部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作者:杨世选张倩香赵婷峰辛梅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22年第05期摘要引进12个甘薯新品种在陕西关中东部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食味性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济薯29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 869.33 kg/亩,比对照增产4.15%,食味评分79.57分;济农1039食味评分最高,为83分,虽然较对照减产10.55%,但差异不显著,建议引进济薯29号和济农1039甘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关键词甘薯;产量;食味性;新品种;示范推广甘薯又名红薯、红苕等,旋花科甘薯属,短日照喜光作物,根系发达,较耐旱,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

甘薯不仅产量高,每亩可生产3 000~3 500 kg,而且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除宿瘀脏毒等,被誉为“抗癌之王”,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

上世纪60—70年代,陕西渭北地区粮食生产水平低,政府号召大面积栽种甘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单产,既解决了当时群众“饿肚子”的难题,又新创了拔丝红苕、红苕甜饭、红苕蒸碗等美味佳肴,以及红苕、红苕削削、红苕窝窝等特色小吃,烤红薯更是广大市民喜爱的方便热销食品,加工的红薯粉条已经成为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甘薯的保健作用越来越重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上迫切需要优质、高产、广适的甘薯新品种。

通過引进12个甘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丰产性、食味性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筛选适合关中东部生产、推广的甘薯新品种,为满足市场需要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是济薯25号、川紫薯6号、济农1039、商紫薯3号、秦紫薯2号、商薯17、济农52、黄金玉1号、商薯19、商紫薯2号、秦薯5号、济薯29号,均由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其中秦薯5号为对照品种。

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

甘薯新品种对比试验

r s l h w d t a e h tb r il f is a 6 9 w sh g e a h t fc n r 1 t db e q ai sas o d oi w s e ut s o e h t r s e ed o n h n 7 a ih rt n ta o t .Ise i l u l ywa o g o .S t a s f u y J h o o t l
松 港街 道是 霞浦县 的甘薯 主 产 区 ,年 种 植 甘薯
7 0h 5 m ,当家 品种 为金 山 5 ,该 品种 已种 植 多年 , 7 种性 退 化 严 重 ,产 量 波 动 大 。为 加 快 甘 薯 品 种 更
区 ,采 取 随 机 区 组 设 计 ,小 区 面 积 为 2 。 0 m ,每 67m 种植 4 0 6 0 0株 ,四周 设保 护行 。
Ab t a t h o a i n e p r n s o e e e s e o ao v r t s a d l c l o n n a it e e c n u td h e sr c :T e c mp r o x e me t fs v n H w we tp t t a i i n o a mi a tv rey w r o d c e .T s i ee d
1 4 试 验过 程 .
新 ,在市 、县农 业部 门 的支持 下 ,引 进 7个 甘 薯新 品种 进行对 比试 验 ,以期 筛选 适 宜本 地 推广 种 植 的
甘薯 新 品种 。
试 验地 于 5月 2 3日翻犁 ,5月 2 t 4 E翻畦 作垄 ,
垄高 约 3 m,垄 宽 带 沟 10c 0c 0 m,5月 2 5日插植 。 插 后 每 6 7m 即用复合 肥 1. g 定 根基肥 浇施 , 6 25k 作 6月 2 0日结合 中耕 除草 ,每 67m 用复 合肥 4 g 6 0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总结
作者:杨从会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第8期
杨从会
一、试验目的
甘薯是唐河县重要的秋作物之一。

为筛选出适合唐河县种植的优良甘薯品种,研究各品种
在唐河县适宜的种植密度,唐河县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开展甘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二、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唐河县城郊乡权庄村,试验田长143?m、宽25?m,面积3600?m2,前茬作物
为西瓜,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较高。

三、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种植甘薯品种7个,分别为烟薯25、龙薯9号、济薯26、商薯19、普薯32、紫罗兰和苏薯8号(对照)。

每667?m2每个品种分别设2800株、3400株、4000株3个密度处理。

每个品种每个密度处理的种植面积为0.155?hm2,不设重复。

各种植密度处理间
设走道,地头设保护行。

四、试验栽培及管理措施
前茬西瓜收获后,冬季闲田。

4月25日旋耕整地,随整地每667?m2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2.5?kg作底肥。

4月26日栽插,采用一垄双行栽培法,垄距1.2?m,平均行距0.6?m,
株距随种植密度而定。

栽插时浇足底水,确保全苗。

全生育期未追肥、未浇水。

7月23日喷施5%甲维盐10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1次。

由于茎叶长势过旺,8月5日进行化控。

9月29日进行测产及农艺性状调查。

五、试验结果
(一)产量情况
每个处理连续取10株挖出红薯去泥称质量,统一折合成每667?m2产量进行比较。

从调查
情况来看,济薯26和烟薯25在2800株/667?m2种植密度下单株结薯多,大中薯所占比例高,
产量较另外两个种植品种都高,在所有处理中分别居第一位、第二位,说明这2个品种适合低
密度种植。

龙薯9号、商薯19、苏薯8号在3400株/
667?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在4000株/667?m2种植密度下单株结薯少,单株薯质量下降明显,产量最低,说明这3个品种适合中密度种植。

普薯32和紫罗兰在2800
株/667?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单株薯质量下降不明显,说明这2个品种适合增加种植密度,其中,普薯32试验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以4000
株/667?m2种植密度产量最高,适合高密度种植;紫罗兰以3400株/667?m2种植密度产量最高,4000株/667?m2种植密度小薯率明显增加,产量也不高,该品种适合中密度种植。

把各品种的3个密度种植产量进行平均,引进的6个品种均比对照品种苏薯8号高。

产量
排名前三位的品种分别是龙薯9号、普薯32、烟薯25,其次是济薯26、商薯19和紫罗兰。

(二)口感及品相
烟薯25中大薯率高,肉色美观漂亮,蒸煮后呈金黄色,含糖量高,口味好。

龙薯9号皮粉红,肉浅桔红,食味软甜,大薯率高,适宜烘烤,但薯皮不光滑,有条沟,薯块市场卖相不好。

苏薯8号薯块整齐,大中薯多,薯皮光滑,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可溶性糖,纤维少、
肉质细、味甜。

济薯26皮红色,肉黄色,生食脆甜,熟食口感软甜,结薯集中,大小均匀,适宜蒸、烘烤。

商薯19皮深红,肉色特白,淀粉含量高,熟食干、面、香,适宜煮、蒸。

普薯
32皮深红,肉桔红,色彩鲜艳,生食肉质脆嫩,甜度较高,生食、熟食口感俱佳,适宜煮、蒸、烘烤,商品性极佳,市场开发前景好。

紫罗兰薯块整齐,中小薯多,薯皮光滑,紫黑光亮,薯
肉深紫色,富含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硒元素和花青素含量高,营养
丰富,适合蒸煮,具特殊保健功能。

六、小结
通过试验,新引进的品种与对照相比,均表现出很好的增产性。

烟薯25和普薯32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优,适合作为鲜食品种在唐河县推广种植。

济薯26各方面表现均衡,是一个可以搭配种植的鲜食型品种。

龙薯9号产量高,但薯块过大,表皮粗糙,品相不佳,且水分大,
不宜储存。

商薯19熟食干、面、香,淀粉品质好,属食用型和淀粉型品种。

紫罗兰作为特殊保健薯品种类开发前景好。

烟薯25、济薯26适合低密度种植,普薯32适合高密度种植,龙薯9号、商薯19、紫罗兰、苏薯8号适合中密度种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