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设计+开题+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设计+开题+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会计学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一直是证券市场各方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其中的盈余信息又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盈余管理问题备受瞩目,盈余管理时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会影响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客观性、可靠性,不能公允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998年我国证券交易所实施ST制度以来,ST上市公司就成为了证券市场独特的一份子。所谓ST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y under special treatment)是指我国证券市场中由于出现财务状况或者其他异常状况而被证交所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被ST的原因主要有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的净利润为负值,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若上市公司第三个会计年度仍然亏损,证监会就会暂停其股票上市。在面临退市的压力下,ST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目前, 我国学者对ST 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表明: 盈余管理行为广泛存在于ST 公司的经营活动中, 其对盈余指标的影响程度也能被大致计量。但传统的实证研究手段却无法解释这样的一个问题: 被盈余管理修饰过的盈余指标的确会影响其披露的信息质量, 即出现会计信息失真, 但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却不一定是负面的。在对ST 公司盈余管理的分析中不难看到, 必要的、有效的盈余管理不仅可以规避中国证监会的处罚, 同时也为企业摘掉“ST”的帽子奠定了基础。如果ST 公司能成功的解除退市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看, 不但可以保住非常珍贵的“壳”资源, 防止债权人在破产清算时受到损失, 而且可以维持其股价, 避免影响投资人的利益; 从宏观层面来看, 还可以避免ST 公司的退市对资本市场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 当ST 公司能有效地利用盈余管理时, 很有可能出现同时符合多方利益的结果。

ST上市公司游走于破产、退市边缘,对于这样特殊的群体更应该从主体经营业务上提升业绩,不管其盈余管理的手段、动机如何复杂,如果目光短视,围

绕盈余管理对财务内容进行改造,确实能获得短期利益,但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当投资者和债权人知道企业的真实状况,将会失去投资信心,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自身利益。

将盈余管理和ST上市公司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ST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完善我国ST制度提供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如从资产减值,重组,公司治理,审计意见,高管薪酬,内部控制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设性观点和意见。当然,也不少人更多的是利用实证研究,运用适当的财务指标,选择合适的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自己的立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然也不少学者选取某个案例进行专门的实证分析。盈余管理手段至始至终都是研究的焦点,不少学者在盈余管理的各种假设条件基础的相关性研究上,多数选用了SPSS统计软件进行Lgsioitc回归性分析。也有学者用Excel等数据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虽然盈余管理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盈余管理会不断呈现出特定时期的特点。当然在总体环境变化不大下,还是有一定延续性、相关性。不少学者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进一步转入对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琼斯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等进行数据分析,进行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近年来很多文献围绕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的是上市公司这个大的背景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多数是2007年以前的,围绕ST板块的专门性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选取近几年的更是少之又少。

本文拟选取截止2009年止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进行交易的曾受到过退市风险处理ST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运用修正的现金流量琼斯模型来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选定前一年为ST当年为非ST或前一年为非ST当年为ST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其前后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论文框架:

1.引言

1.1 ST制度及盈余管理的背景

2 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2.1 盈余管理动机

2.1.1契约动机

2.1.2资本市场动机

2.1.3监管动机

2.2盈余管理手段

2.2.1资产减值

2.2.2资产重组

2.2.3关联交易

2.2.4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

3.研究分析

3.1问题提出

3.2涉及的修正现金流量模型

3.3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3.4样本的每股收益

3.4.1t-1年为非ST,t年为ST

3.4.2 t-1年为ST,t年为非ST

4统计检验及结果分析

4.1 t-1年为非ST,t年为ST样本回归4.1.1t-1年回归结果

4.1.2 t-1年回归结果

4.1.3 两年回归结果比较

4.2 t-1年为ST,t年为非ST样本回归4.2.1t-1年回归结果

4.2.2 t-1年回归结果

4.2.3 两年回归结果比较

4.3盈余管理动向分析

5总结与建议

5.1结论

5.2相关建议

5.2.1完善会计准则

5.2.2完善ST制度

5.2.3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5.2.4投资者增强自身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5.2.5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将主要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来研究主题,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检索法通过网络、图书馆电子数据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研究前人的优点、缺点,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研究。

数据相关性分析,建立相关模型,获取真实的数据,定量分析。比较前后两年上市公司戴帽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变化,得出相关结论。

通过比较结果找出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2日前):确定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论文题目,师生双向选题,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前期工作。(二)开题阶段(2010年12月10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5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毕业论文的审阅和修改完善。

(四)答辩阶段(2011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一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绩输入。

(五)答辩阶段(2011年6月5日前):毕业论文的第二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

成绩评定及成绩输入。

(六)评价阶段(2011年6月17日前):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总结、评估和评优、材料归档。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6;65—68

[2]王跃堂、周雪、张莉.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J].会计研究,2005,8;30—36

[3]杨智、贺勇.因子分析法应用于我国ST、*ST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4;38—41

[4]沈亚军.我国ST上市公司治理缺陷与董事问责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20;49—53

[5]吕长江、赵宇恒.ST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2(4);44—51

[6]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3;11—17

[7]孙志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6,2;86—87

[8]余菊、黄万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成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0;322—323

[9]李斌、孙月静.公司治理预警——基于ST上市公司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6,12;36—40

[10]黄新建、吴江.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我国ST公司的经验数据[J].生态经济,2007,1;78—82

[11]王兵.独立董事监督了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视角[J].金融研究,2007,1;109—120

[12]吕长江、赵恒宇.ST公司重组的生存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6;86—91

[13]东伟.ST公司的中国式重组[J].商界:评论,2008,1;36—38

[14]季春.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08,8;85—87

[15]卜华、张宇扬.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

37—39

[16]秦志敏、朱冬兴.盈余边缘上市公司的特征研究及其警示[J].财会学习,2009,12;36—38

[17]陈云霏.浅议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南北桥,2009,10;12—12

[18]余应敏、王楠.ST公司重组:缘何“屡败屡战”?[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9,4;24—25

[19]张有达、李霞.浅析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J].财会研究,2009,24;59—60

[20]邓红艳.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7;36—37,46

[21]鄢波、杜勇.新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对ST公司财务的影响——以ST东方通信为例[J].北方经贸,2010,2;78—80

[22]龙静、杨帆、陈明.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42—44

[23]熊黎、田野.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10,1;123—124

[24]Jensen,M.Agency costs of overvalued equity[J].Financial Management,2005,34:5-19

[25]Burgstahler.D.L.Hail and C.Leuz.The importance of reporting incentives:Earnings mangement in European private and public firm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81;983-1016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

自从1998年实行上市公司异常状况特殊处理(special treatment)以来,ST上市公司便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ST上市公司顾名思义,即财务状况差,经营业绩不好,面临退市危机的公司。为了保住稀有的壳资源,自然会使出浑身解数,避免身陷囹圄。而盈余管理也顺其自然成了不少ST上市公司避免退市,摘掉帽子的不二法门。吕长江、赵宇恒(2006)就通过对ST戴帽,脱帽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了ST普遍存在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情况的结论。很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如从资产减值、资产重组、公司治理、关联交易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设性观点和意见。当然,也不少人更多的是利用应计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自己理论提供支持。尽管Stephen R. Stubben(2010)指出收入模型比应计模型更具有可靠性,但这些利用应计模型的实证研究帮助我们对盈余管理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一、盈余管理动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在会计准则、制度、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交易的规划等手段调节控制企业的盈余,以使会计报表数据达到期望的效果。盈余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企业向相关利益者传递的最重要信息。现实世界中,衡量公司盈余的指标主要由经营利润,税后利润,税前利润等。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盈余又派生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盈余管理的合法性

舞弊与盈余管理不同,宁亚平(2005)指出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增殖性。这无疑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口。会计盈余信息与市场监管和公司价值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决定了盈余管理的愈演愈烈。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无外乎是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其合法的外衣助长了ST上市公司选择盈余管理避免退市。也就是说ST上市公司是避免账面发生亏损而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

2、契约动机

刘睿智(2009)得出以下结论: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高管操纵盈余的动机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了管理者可能从利己的角

度出发,选择盈余管理。同时,资金是上市公司的血液,公司往往拥有大量的债务契约。杨智、贺勇(2006)通过对ST、*ST上市公司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揭示了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此类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为ST提高利润,避免退市提供了支持。

3、资本市场动机

而根据Jensen(2005)提出的价值高估代理理论,即上市公司价值被高估,管理者可能有两种行为出现:一是真实绩效报告低于市场预期的盈余,二是人为夸大公司的报告盈余,以暂时满足市场的预期。追其企业管理当局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无疑也成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Hail 和Leuz(2006)认为市场压力和机构因素迫使管理层报告反映公司经济状况的会计盈余。Anne Beyer(2009)分析了资本市场价格、管理预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经理会关注他们在盈余预测的错误程度及并作出利于资本市场价格的盈余管理。

微利上市公司与ST上市公司天堂与地狱仅有一线之隔。如果微利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退回去就会被ST,这反而说明了其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卜华、张宇扬(2008)选取了2002到2005我国制造业微利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每股收益密度函数后,得出我国制造亏损行业确实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秦志敏、朱东兴(2009)指出许多盈亏边缘上市公司现在正戴帽,或已经脱帽。盈亏边缘上市公司很可能利用各种手段逃过ST,这为ST制度提出了挑战。

4、监管动机

由于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被证券交易所依法实施ST的公司。根据有关法规,当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后,公司不仅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股票投资价值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同时公司还将面临被暂停上市以至终止上市的风险因此,对公司本身及其管理层而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强烈的摆脱特别处理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当企业经营业绩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根本好转时,公司的管理层很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亏损,公司形象及其股价均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公司的发展及进一步融资,还有可能会继续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或暂停上市。

二、盈余管理手段

盈余管理手段至始至终都是研究的焦点。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呈现出特定时期的特点。当然在总体环境变化不大下,还是有一定延续性、相关性。

1、ST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2006年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2007年实施,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不得

在以后期间转回。在这新旧政策交替期间,不少学者针对这种变化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众所周知,我国会计准备与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点上却采取了与IASB 不同做法,自然有其深意。

其实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如王跃堂、周雪、张莉(2005)就曾质疑长期资产减值的主观性,尤其是追溯调整方面,并没有体现公允价值的优良特性,反而充当了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赵春光(2006)通过反面思考,即从允许转回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解读了这一政策。结果论证了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避亏,从而支持了不转回政策符合我国国情的观点。张有达,李霞(2009)则进一步指出,新政策并未明确指出针对存货、短期投资等项目的资产减值是否可以冲回,这也为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契机。邓红艳(2009)针对这一点,考虑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少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多计提短期投资等减值准备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进而设定了相关假设,实证研究了新准则实施前后长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量变化情况,发现盈余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新准则前以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主,准则后则转为加大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

李刚(2008)特地选择了1999-2003年间的30家ST上市公司组成专门样本,并将相关样本依据假设,划分为四个时间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T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各种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其中以存货减值准备居多。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模式表现为:被ST前,少提减值准备;不得不披露时,则利用较高的资产减值巨额冲销;亏损不可避免,被ST时盈余管理行为加剧;为免摘牌,进行资产减值转回调整利润。

鄢波、杜勇(2010)则以ST东方通信为具体案例,利用财务报告数据,分析了新资产减值政策的实施,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效果。数据选取的是从2005年到2007连续三年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数和计提数及其对利润的影响。同样得出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成为新准则后主要转回对象。当然无可否认,新准则的实施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效果。

2、ST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公司治理结构应运而生。其目的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而有效的公司治理往往对公司盈余质量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

龙静、杨帆、陈明(2010)以辽宁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不一定直接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关联次数交易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关联交易

金额则与则正相关。

黄新建、吴江(2007)则选取了1999到2004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披露的ST 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密切关系。国家股、法人股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不显著。原因可能是股权分类不清造成的。流通股与盈余管理关系亦不显著。股权集中度水平显著,与盈余管理成正相关。董事会与监事会作用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权合一不显著。而独立董事超过了显著水平,说明独立董事数量与盈余管理成反向关系。进一步指出了所有权高度集中下,控股股东出于自身利益,易于出现盈余管理。独立董事则有利于抑制盈余管理,监事会对盈余管理作用甚微。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重要部分,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相当重要。王兵(2007)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视角,去检验独立董事监督程度。通过利用DD会计模型衡量应计利润配比经营现金流量的程度来检验。独立董事比例不断提高,但并没有改善盈余质量。配备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有助于提高盈余质量。而公司津贴、独立董事简直数量与盈余质量成反向关系。这警示了独立董事发挥作用有限,还要加以规范和完善。

而ST本身存在诸多问题,这更与它自身的公司治理脱不了关系。李斌、孙月静(2006)从公司治理预警的角度,对比ST和非ST上市公司,研究了ST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得出ST比非ST在公司治理的很多方面差的结论。如其中包括ST上市公司参与度低于非ST市公司参与度高,ST的平均独立董事个数比例少于非ST上市公司,而ST的平均监事个数同样少于非ST上市公司等。

ST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实令人堪忧,这为盈余管理埋下了重大隐患。沈亚军(2006)独辟蹊径从我国ST上市公司治理缺陷与董事问责制关系进行了研究假设。通过对2001年到2004年间董事受到证交所公开谴责的ST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指出,董事问责制缺乏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缺陷,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提供了参考。

3、ST重组盈余管理

随着2007年《破产法》扩大其面向范围,破产成了经营不善、走投无路的上市公司无奈选择。而ST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更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连续的业绩不佳,连年的亏损,使它不得不面对更惨烈的选择,。由于上市资格名额的稀缺性,更赋予上市资格以中国特色的壳效应。有了壳,才能圈更多的钱,没了壳,就失去了在资本市场集资的先天优势。为了突出重围,ST公司选择资产重组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东伟(2008)就ST公司的中国式重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十个重组有九个失败。余应敏、王楠(2009)也提出了ST公司屡战屡败背后潜藏的暗流。ST公司通过过分包装,粉饰

报表,年末突击重组,并非战略上的考虑,而是为了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陈云霏(2009)指出新准则明确了债务重组计作当期营业外收入后,对债务负担沉重的上市公司增加了利润,不排除利用这一手段进行操控利润的可能。吕长江、赵宇恒(2007)选取1999年到2001年78家戴帽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重组活动对ST生存起到重大影响,而深入的重组则起到了改善盈利业绩,脱掉帽子,恢复正常的显著效果。

4、ST关联交易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与其附属子公司及关联方之间特殊的关系,为关联交易营造了土壤,也让ST 上市公司危机时刻,提供了救命稻草。

季春(2008)就提到了ST上市公司通过为了避免退市、破产,保住壳资源运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孙志国(2006)选取2004年沪深上市公司A股披露重大关联交易并出示无保留意见为样本,对净资产收益率总体分布及关联交易分组进行分析,不仅得出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还得出ST关联交易更为明显的结论。于菊、黄万才(2006)则选取了2001到2002年深市A股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主要成分,其中ST公司当年大多进行的是盈余利润输出。熊黎、田野(2010)选定非线性Logit 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关联方交易成为ST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有效盈余管理手段。

盈余管理的动机决定盈余管理的手段,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其表现形式一般为利润最大化或利润平滑;基于纳税、更换总经理等目的,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亏损清洗的形式出现。然而,当盈余管理的几种动机交织在一起时,如新更换的总经理期望获得巨额贷款时,就会出现在不同的盈余管理类型中的选择问题。因此,几种类型的盈余管理是相互关联的。但是,前期的利润透支必导致后期的利润亏空,日积月累,当公司不堪利润重负,必将出现利润大幅下滑或暴亏。对证券市场而言,出现最多的盈余管理是利润最大化,也可以说是虚盈实亏。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会计制度建设、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虽然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合法的,但是盈余管理实质上违背了中立性原则,会误导利益关系人的相关决策,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应尽量缩小其空间范围。ST上市公司游走于破产、退市边缘,对于这样特殊的群体更应该从主体经营业务上提升业绩,不管其盈余管理的手段、动机如何复杂,如果目光短视,围绕盈余管理对财务内容进行

改造,确实能获得短期利益,但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当投资者和债权人知道企业的真实状况,将会失去投资信心,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姜国华、王汉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应该被“ST”吗?[J].经济研究,2005,3;100—107

[2] 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6;65—68

[3] 王跃堂、周雪、张莉.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J].会计研究,2005,8;30—36

[4] 杨智、贺勇.因子分析法应用于我国ST、*ST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4;38—41

[5] 沈亚军.我国ST上市公司治理缺陷与董事问责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20;49—53

[6] 吕长江、赵宇恒.ST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6,2(4);44—51

[7] 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3;11—17

[8] 孙志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6,2;86—87

[9] 余菊、黄万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成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0;322—323

[10] 李斌、孙月静.公司治理预警——基于ST上市公司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6,12;36—40

[11] 黄新建、吴江.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我国ST公司的经验数据[J].生态经济,2007,1;78—82

[12] 王兵.独立董事监督了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视角[J].金融研究,2007,1;109—120

[13] 吕长江、赵恒宇.ST公司重组的生存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6;86—91

[14] 东伟.ST公司的中国式重组[J].商界,2008,1;36—38

[15] 季春.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08,8;85—87

[16] 卜华、张宇扬.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37—39

[17] 秦志敏、朱冬兴.盈余边缘上市公司的特征研究及其警示[J].财会学习,2009,12;36

—38

[18] 陈云霏.浅议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南北桥,2009,10;12—12

[19] 余应敏、王楠.ST公司重组:缘何“屡败屡战”?[J].财务与会计,2009,4;24—25

[20] 张有达、李霞.浅析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J].财会研究,2009,24;59—60

[21] 邓红艳.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7;36—37,46

[22]刘睿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65—68

[23] 鄢波、杜勇.新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对ST公司财务的影响——以ST东方通信为例[J].北方经贸,2010,2;78—80

[24] 龙静、杨帆、陈明.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42—44

[25] 熊黎、田野.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企业导报,2010,1;123—124

[26]Jensen,M. Agency costs of overvalued equity[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5, 34:5-19

[27]Burgstahler. D. L. Hail and C. Leuz. The importance of reporting incentives: Earnings mangement in European private and public firm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6, 81;

[28]Anne Beyer. Capital Market Prices, Management Foreca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 6: 1713 — 1717

[29]Stephen R. Stubben. Discretionary Revenues as a Measure of Earnings Management[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 2: 695 — 699

本科毕业论文

(20_ _届)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对ST板块的重点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1.1 盈余管理的背景及ST制度 (1)

2 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2)

2.1盈余管理的动机 (2)

2.1.1 契约动机 (2)

2.1.2 资本市场动机 (3)

2.1.3监管动机 (3)

2.2盈余管理的手段 (3)

2.2.1 资产减值 (3)

2.2.2 资产重组 (4)

2.2.3 关联交易 (4)

2.2.4 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 (4)

3 研究设计 (5)

3.1 问题提出 (5)

3.2 涉及的修正现金流量模型 (5)

3.3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6)

3.4 样本的每股收益 (7)

3.4.1 t-1年为非ST,t年为ST (7)

3.4.2 t-1年为ST,t年为非ST (8)

4 统计检验及结果分析 (9)

4.1 t-1年为非ST,t年为ST的样本回归 (9)

4.1.1 t-1年模型回归结果 (9)

4.1.2 t年模型回归结果 (10)

4.1.3 两年系数检验结果比较 (10)

4.2 t-1年为ST,t年为非ST的样本回归 (11)

4.2.1 t-1年模型回归结果 (11)

4.2.2 t年模型回归结果 (11)

4.2.3 两年系数检验结果比较 (11)

4.3 盈余管理动向分析 (12)

5 总结和建议 (13)

5.1 研究结论 (13)

5.2相关建议 (13)

5.2.1 完善会计准则 (14)

5.2.2 完善ST制度 (14)

5.2.3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14)

5.2.4 投资者增强自身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14)

5.2.5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14)

附录1表3.1 样本分布情况、表3.2第一类样本、表3.3第二类样本、表3.4 第一类样本的每股收益统计、表3.5 第二类样本的每股收益统计 (16)

附录2第一类样本回归结果表4.1、表4.2、表4.3、表4.4 (18)

附录3第二类样本回归结果表4.5、表4.6、表4.7、表4.8 (19)

参考文献 (20)

摘要:ST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群体,在盈余管理上有其特殊的需求,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资产减值、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方面,分析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探究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本文选取2001年到2009年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进行交易的ST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运用修正的现金流量琼斯模型来衡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选定t-1年为ST而t为非ST或t-1为非ST而t年为ST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其两年间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发现前一种情况,盈余管理的动向趋于对“营业收入变动额-应收账款变动额”和“固定资产总额”进行不同程度管理,后者则在趋向于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不同程度管理。

关键词:上市公司;ST板块;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Abstract:ST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special groups in listed companies , have special demand in earnings mangement . In view of this ,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 assets reorganization , associated trade, etc , analyzes ST listed companies’earnings management at present situation , and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and means of ST listed companie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 This paper intends to select ST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1 year to 2009 year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for research . Using modified cash flow JOENS model measures th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 selecting the ST companies which aren’t ST in the previous year and ST in those years or which are ST in the previous year and not ST in those years as research samples . The research of ST listed companies’ earnings mangement will put forward behavioral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years , then finds 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ST listed system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For the former case , the trend of earnings management changes tends to manage " operating income change- accounts receivable change " and " total fixed assets " for different degree management , the latter for business activities tends to manage different extent cash flow management .

Key words:Listed Company;ST plate;earnings management ;The empirical research

1 引言

自从1998年实行上市公司异常状况特殊处理(special treatment)以来,ST上市公司便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ST上市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为了保住稀有的壳资源,ST上市公司自然会使出浑身解数,避免身陷囹圄。而盈余管理也顺其自然成了不少ST上市公司避免退市,摘掉帽子的不二法门。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如从资产减值、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设性观点和建议。当然,不少人更多的是利用实证研究,运用适当的财务指标,选择合适的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为自己的立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1 盈余管理的背景及ST制度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一直是证券市场各方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其中的盈余信息又处于核心地位。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因此,盈余管理问题备受瞩目,是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会影响盈余信息的有用性、客观性、可靠性,不能公允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998年我国证券交易所实施ST制度以来,ST上市公司就成为了证券市场独特的一份子。所谓ST上市公司(Listed Company under special treatment)是指我国证券市场中由于出现财务状况或者其他异常状况而被证交所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被ST的原因主要有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的净利润为负值,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若上市公司第三个会计年度仍然亏损,证监会就会暂停其股票上市。在面临退市的压力下,ST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低劣的盈余质量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将盈余管理和ST上市公司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ST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抑制利润操纵行为,减少功能锁定障碍对提高市场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消极影响,有助于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完善我国ST制度。

2 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盈余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企业向相关利益者传递的最重要会计信息。现实世界中,衡量公司盈余的指标主要由经营利润、税后利润、税前利润等。而上市公司的年度会计盈余又派生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政策上来讲,会计盈余信息被各国立法和行政机构广泛使用,对上市公司从招股上市到摘牌退市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和监管。这包括上市资格的认定、上市发行价格的确定、配股条件、股票交易的特别处理、暂停上市和摘牌退市等。从市场上来讲,广大投资者投资决策前,需要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风险分析、做出投资决策。现代财务理论所

建立的各种公司价值评估模型,也是建立在会计盈余信息的基础上的。正因为会计盈余信息与市场监管和公司价值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复杂。

2.1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在会计准则、制度、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交易的规划等手段调节控制企业的盈余,以使会计报表数据达到期望的效果。宁亚平(2005)指出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增值性。会计盈余信息与市场监管和公司价值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决定了盈余管理的愈演愈烈。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无外乎是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其合法的外衣助长了ST上市公司选择盈余管理避免退市。也就是说ST上市公司是避免账面发生亏损而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

2.1.1 契约动机

由于董事会作为股东利益代表不直接监督经营者的活动,而是通过与经营者签订了基于经营成果的报酬契约,以此约束经营者行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这里的经营成果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一旦达不到契约要求的标准,就会影响到经营者的薪酬。而现代会计中,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主要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税前利润、税后利润,这些利润指标的计算有一定弹性,从而为内部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而刘睿智(2009)得出以下结论:操纵性应计利润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高管操纵盈余的动机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了管理者可能从利己的角度出发,选择盈余管理。同时,资金是上市公司的血液,公司往往拥有大量的债务契约。杨智、贺勇(2006)通过对ST、*ST上市公司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揭示了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此类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巨额的债务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还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企业违约会付出严重的代价,管理当局必然十分重视财务报告的盈余信息,当发现会计报表显示违约条款时,便对盈余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说,企业内部契约中的报酬计划与债务契约直接催生了盈余管理。

2.1.2 资本市场动机

根据Jensen(2005)提出的价值高估代理理论,即上市公司价值被高估,管理者可能有两种行为出现:一是真实绩效报告低于市场预期的盈余,二是人为夸大公司的报告盈余,以暂时满足市场的预期。追求企业管理当局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无疑也成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Hail 和Leuz(2006)认为市场压力和机构因素迫使管理层报告反映公司经济状况的会计盈余。Anne Beyer(2009)分析了资本市场价格、管理预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经理会关注他们在盈余预测的错误程度并作出利于资本市场价格的盈余管理。

企业管理者经常可获得一些独有的内部信息,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当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未经管理前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于是就出现了第一种行为,管理者会主动采取盈余管理行为,调整盈余(主要是应计利润额),以此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价值信号,稳定股价。当然也有可能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确实较差,一旦出现不好的盈余数据,投资者认清公司状况

会失去信心,为了暂时满足市场要求,管理者会出现第二种行为。因此,管理人员管理盈余的行为,有可能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也有可能为了暂时的利益。当然过度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对公司的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的风险,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

2.1.3监管动机

我国资本市场的暂停上市制度规定:“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退市规定为,“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并于规定时间内未消除。”由此可以想象,已经连续亏损两年的上市公司面临很大的压力。

由于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被证券交易所依法实施ST的公司。当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后,公司不仅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股票投资价值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同时公司还将面临被暂停上市以至终止上市的风险因此,对公司本身及其管理层而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强烈的摆脱特别处理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是无法实现公司主营业务业绩突破性进展的,唯有“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了。因此,大批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突击性盈余管理。这些公司得以盈利的方式基本是通过盈余管理,没有一家公司是由于经营业绩好转实现的。即上市公司很显著是为迎合监管从事了盈余管理的行为。

2.2盈余管理的手段

盈余管理的动机决定了盈余管理的手段。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何种盈余管理手段取决于其面临的各种因素,当不同动机交织在一起时,也可能选择多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当然,管理当局自然选择的是最有利于自身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2.2.1 资产减值

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期间转回。在这新旧政策交替期间,不少学者针对这种变化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研究了这个问题。如王跃堂、周雪、张莉(2005)就曾质疑长期资产减值的主观性,尤其是追溯调整方面,并没有体现公允价值的优良特性,反而充当了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赵春光(2006)通过反面思考,即从允许转回对盈余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解读了这一政策。结果论证了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避亏,从而支持了不转回政策符合我国国情的观点。

张有达,李霞(2009)则进一步指出,新政策并未明确指出针对存货、短期投资等项目的资产减值是否可以冲回,这也为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契机。邓红艳(2009)针对这一点,考虑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少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多计提短期投资等减值准备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进而设定了相关假设,实证研究了新准则实施前后长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量变化情况,发现盈余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新准则前以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主,准则后则转为加大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

李刚(2008)特地选择了1999-2003年间的30家ST上市公司组成专门样本,并将相关样本依据假设,划分为四个时间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T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各种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其中以存货减值准备居多。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模式表现为:被ST前,少提减值准备;不得不披露时,则利用较高的资产减值巨额冲销;亏损不可避

免,被ST时盈余管理行为加剧;为免摘牌,进行资产减值转回调整利润。

鄢波、杜勇(2010)则以ST东方通信为具体案例,利用财务报告数据,分析了新资产减值政策的实施,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效果。数据选取的是从2005年到2007连续三年的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数和计提数及其对利润的影响。同样得出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成为新准则后主要转回对象。当然无可否认,新准则的实施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效果。

2.2.2 资产重组

东伟(2008)就ST公司的中国式重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十个重组有九个失败。余应敏、王楠(2009)也提出了ST公司屡战屡败背后潜藏的暗流。ST公司通过过分包装,粉饰报表,年末突击重组,并非战略上的考虑,而是为了通过盈余管理达到暂时的盈利目的。陈云霏(2009)指出新准则明确了债务重组计作当期营业外收入后,对债务负担沉重的上市公司增加了利润,不排除利用这一手段进行操控利润的可能。吕长江、赵宇恒(2007)选取1999年到2001年78家戴帽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重组活动对ST生存起到重大影响,而深入的重组则起到了改善盈利业绩,脱掉帽子,恢复正常的显著效果。

2.2.3 关联交易

不少上市公司与母公司有供产销及其他服务关系,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特殊的关系,为关联交易营造了土壤。关联方之间往往有多种交易价格,为盈余管理营造了土壤。季春(2008)就提到了ST上市公司通过为了避免退市、破产,保住壳资源运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孙志国(2006)选取2004年沪深上市公司A股披露重大关联交易并出示无保留意见为样本,对净资产收益率总体分布及关联交易分组进行分析,不仅得出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还得出ST关联交易更为明显的结论。于菊、黄万才(2006)则选取了2001到2002年深市A股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成分,其中ST公司当年大多进行的是盈余利润输出。熊黎、田野(2010)选定非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关联方交易成为ST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有效盈余管理手段。

2.2.4 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

地方政府为上市公司直接提供财政补贴支持屡见不鲜。我国上市公司名额有限,为了保住稀有的“壳资源”,考虑到本地经济的发展,地方税收,地方政府从本地经济利益出发会给予上市公司很多的优惠。当上市公司面临摘牌时,往往通过减免税赋、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减免利息、给予资产价值方面的优惠以及给予各种行政支持。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缓解了上市公司的压力,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这些公司走出财务困境。

3 研究设计

通过以上盈余管理行为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围绕着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方面出发,这两个方面具体的角度上是有差别的。盈余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