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基本知识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道岔
第一节 道岔的作用与分类
一、道岔的作用 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轨
道的设备。 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向另一
条线路的过渡设备。 二、道岔的分类 道岔分为:单式道岔、复式道岔、交分道岔、
渡线等。
(一)单式道岔
使一条线路通向两条线路的道岔叫单式道岔。 1.普通单开道岔:这种道岔保持主线是直线,
侧线在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岔出。
主线
侧线
2.对称道岔(又称双开道岔)
(1)即自主线向左右两侧对称岔出两条线路的道岔, 两辙叉角相等。
(2)异侧不对称道岔(又称异向道岔):自主线向 左右两侧不对称岔出两条线路的道岔
侧线
主线


(二)复式道岔
把一组道岔缴入另一组道岔内,便形成复式道 岔.
1.复式对称道岔:有两对尖轨和三副辙叉。
主线
Ⅱ 侧线
a
b


2.复式异侧不对称道岔:是中间的一副辙叉 位于主线的一侧,后面两副辙叉的辙叉角可 相等也可不相等。
3.复式同侧不对称道岔:两条侧线从主线的 一侧岔出。
(三)交分道岔
两条线路相互交叉,列车不仅能够沿着直线 方向运行,而且能够由一直线转入另一直线, 这种道岔叫交分道岔。
1.单式交分道岔:两条线路相交,中间增添 两副转辙器和一副连接曲线,列车可沿某一 侧由一条线路转入另一条线路。 2.复式交分道岔:两条线路相交,中间增添 四副转辙器和两副连接曲线,列车沿任何某 一侧一条线路转入另一条线路。
第二节 普通单开道岔的构造
一组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 分及岔枕组成。
转辙器部分
连接部分
辙叉及护轨部分
一、转辙器
组成部分: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联结零件 (如:滑床板、顶铁、拉杆、连接杆、跟端 结构等)及转辙机械等。
(一)基本轨
1.道岔基本轨用12.5m或25.00mm的标准轨制成, 有切底和不切底两种形式。7.7米长的尖轨尖 端轨距加宽10mm。6.25米长轨尖尖端轨距加 宽15mm。
2.尖轨各个断面的高度:由于尖轨尖端比较 薄弱,要使车轮由基本轨逐渐过渡到尖轨而 不损伤尖轨,必须使尖轨在顶宁20mm以前不 受车轮压力,顶宽50mm以后才能全部承受车 轮压力。在尖轨顶宽20~30mm处,车轮由基 本轨逐渐过渡到尖轨上,尖轨顶宽50mm处高 出基本轨2mm,以后逐渐达到比基本轨高出 6mm。
(二)转辙器各部分间隔尺寸
1.尖轨跟端轮缘槽宽度
在直线尖轨转辙器中,并使尖轨在左右开的
道岔上都能使用。
(1)尖轨跟端轮缘槽的宽度 ,应能保证 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当轮对一侧车轮轮缘 紧贴一股尖轨作用面时,另一侧车轮缘可 以自由地通过而不冲击尖轨跟端。
t跟 (s跟 a b) (Tmin c) dmin
W拉
W尖 拉杆
t跟 s跟
s跟 我国定型的9、12号单开道岔尖轨跟部轨 距一律采用1439mm。 a-在荷载作用下,考虑轨距的弹性挤开量, 采用2mm。 b-道岔轨距允许增大值,采用2mm。 c-考虑车辆在荷载作用下,车轴上弯,轮对 内侧距减少值为2mm。 Tmin-最小轮对内侧距为1350mm。 dmin 最薄轮缘厚度为22mm。
t跟 (1439 2 3) (1350 2) 22=74mm
(2)当尖轨扳开后,开口宽度应保证车轮对 尖轨背面不产生侧向挤压力的现象,则:
W尖 t跟+b+(s尖 s跟 )
w尖-尖轨尖端开口宽度; S尖-尖轨尖端处轨距; s跟-尖轨跟端处轨距; b-轨头宽度。
例1:我国定型12号道岔,s尖=1445mm; t跟=74mm;b=70mm; s跟=1439mm;代入得: w尖 74+70+(1445-1439)=150mm
2.尖轨拉杆处动程
在道岔拉杆中心处测量,则:
W拉

W尖
(L L
l)
式中:W拉 道岔拉杆处动程.
l -尖轨长度.
W尖 尖轨尖端开口宽度. 例5-2题:W尖 150mm; L 7700mm;l 380mm, 得 :
W拉

150 (7700 380) 7700
143mm
《维规》规定,尖轨的最小动程,直尖轨应不
少于142mm。曲线尖轨不少于152mm。
3.尖轨跟端结构 也称活接头,是转辙器中的一个重要连接 点,它应保证尖轨由一个位置转换至另一 个位置时摆动灵活,列车通过时稳定而无 纵向及横向移动,并要保证与基本轨的连 接牢固可靠,其构造简单,维修方便。目 前我国的单开道岔所采用的尖轨跟端结构 大多采用夹板式间隔铁。
间隔铁
夹板
基本轨
尖轨 弯折夹板 套管
6mm
套管
桥型垫板
轨撑
绝缘材料
顶铁
锥形顶铁
绝缘套筒
轨撑
2道缝
3道缝
基本轨
1道缝
基本轨
滑床板
尖轨
尖轨底与滑床 板不密贴
二、辙叉及护轨
(一)辙叉的构造
辙叉心轨理论尖端
翼轨
心轨 翼轨
46
辙叉跟宽
辙叉是轨道平面交叉的设备,它的作用是 使列车按确定的方向,通过平面交叉处。
辙叉是由心轨、翼轨、护轨及其它零配件 组成。心轨与翼轨之间保持一定宽度的轮缘 槽,使车轮轮缘能够顺利通过,两翼轨工作 边相距最近处称为辙叉咽喉。辙叉心轨工作 边的延长线交点称为辙叉心轨理论尖端,由 于制造工艺关系,实际上尖端有6~10mm的宽 度,此处称为辙叉心轨尖端。
从辙叉咽喉至辙叉心轨尖端之间钢轨工作 边中断,称为“有害空间”。
(二)辙叉各部分尺寸和间隔的计算
1435+3
t咽
(1350-2)-22
1.辙叉咽喉轮缘槽 辙叉咽喉轮缘槽宽度,应保证在最不利
条件下,即轮对一侧车轮轮缘紧贴基 本轨时,另一侧车轮轮缘能够顺利通 过,而不冲击翼轨咽喉弯折点。
t跟 (s叉 ) (Tmin T ) dmin
t咽 辙叉咽喉轮缘槽宽度; s叉 辙叉轨距为1435mm;
T 车轴上弯后轮对内侧距减小值采用2mm;
Tmin 轮对内侧距最小值为1350mm;
道岔允许最大误差为3mm;
dmin 轮缘最薄厚度为22mm.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得:
t咽 (1435 3) (1350 2) 22 68mm
2.辙叉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
1348
1391
(1)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称为护轨 与心轨的查照间隔。此间隔应保证车轮对在最不利 的条件下,借护轮轨制约一侧车轮,而不使另一侧 车轮冲击辙叉心。辙叉查照间隔是辙叉与护轨相互 间保持着一定距离的两个控制尺寸。
D x
(Tmax
T ) dmax
式中:Dx 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距离;
Tmax 轮对最大内侧距离为1356mm;
T 车轴下弯使轮对内侧距增大值采用2mm;
dmax 轮缘容许最大厚度为33mm;
Dx (1350 2) 33 1391mm
Dx的容许误差范围为1391 : 1394mm.
(2)辙叉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称为护背距 离。这一距离应保证车轮对在最不利条件下,不被翼 轨和护轨卡住。
Dx Tmin T
式中 : Dy 辙叉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 Tmin 轮对内侧距最小值为1350mm;
T 车轴上弯使轮对内侧距减少值采用2mm.
Dy 1350 2 1348mm Dy的容许误差范围为1346 : 1348mm.
3.护轨的作用
(1)护轮轨一般用与道岔同类型普通钢轨弯 折制成,它的中间部分与基本轨平行,称 为平直段。
(2)主要作用在于制约车轮子走行方向,使 之安全通过“有害空间”避免车轮走向异 侧或碰撞心轨。
因此,该平直段长度应于辙叉咽喉至心轨 宽50mm范围对应。为安全起见,其两端各 延长150~300mm。
开口段 缓冲段
平直段
缓冲段 开口段
90 68 42 68 46 50
100~300
为确保护轨与心轨作用边距离不小于1391mm,护 轨平直段的轮缘槽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t护 S Dx 2 式中:t护 护轨轮缘槽平直段宽度; S 辙叉轨距为1435mm; DX 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
边的距离为1439mm; 2-护轨侧面磨耗允许值.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得:
t护 1435 1391 2 42mm
《维规》规定,护轨轮缘槽平直段为42mm, 如侧向轨距为1441mm时,则侧向轮缘槽标 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3、-1mm。 为使车轮轮缘够顺利进入护轨轮槽内,在 护轨平直段两端各设置了缓冲段,缓冲段 的角度与尖轨冲击角相同。缓冲段的末端 轮缘槽与辙叉咽喉宽度相同,即
我国标准9、12、18号单开道岔的护轨全长 分别为3.9m、4.5m、及4.8m。
4.翼轨及辙叉轮缘槽
辙叉轮缘槽,在护轮轨平直段轮缘槽 确定下,
应能使具有最小轮背距的轮对自由地通过,以满
足护轨距离 Dy 的要求。
n
m
46
辙叉轮缘槽,在护轨平直段轮轨缘槽
t护确定的条件下,应能使具有最小轮背距的轮对 自由地通过,以满足护背距离Dy的要求.则 : t叉 S叉 (Dy t护) 式中: t叉 辙叉轮缘槽; S叉 辙叉轨距为1435mm; t护 护轨轮缘槽为42mm; Dy 辙叉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工作边的距离为1438mm. 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则:
t叉 1435 (1348 42) 45mm
考虑到制造时可能出现负公差,我国定型道岔采
用46mm。《维规》规定45~49mm。
从辙叉心轨尖端至辙叉心轨宽50mm断面以后弯折 成缓冲段,缓冲段外端设开中段,其长度、轮缘槽 宽度与护轨完全相同。
翼轨的作用是双重的,除引导车轮轮缘进入辙叉 轮缘槽外,当车轮经由“有害空间”过渡到心轨全 部承载车轮以前,还起支承车轮的作用。
(三)辙叉号数
我国道岔号数是以辙叉号数N来表示的。辙叉的 号数是以辙叉角的大小来衡量的。辙叉角愈大,辙 叉号愈小。
1.辙叉号数的计算方法 直线辙叉号数,如图所示
道岔号 辙叉角
9
6°20′25″
12
4°45′49″
18
3°10′12.5″
30
1°54′33″
A
N AE ctg
CE 式中: N 辙叉号码(道岔号码);
E a
C
辙叉角;
CE-叉心工作边上任一点至另一工作边的垂直距离;
AE-由辙叉理论尖端沿工作边至垂足的长度.
2.辙叉角与道岔号码成反比,道岔号码愈大, 辙叉角就愈小,连接部分的导曲线半径也愈大, 允许列车侧向通过道岔的速度也愈高,列车通 过道岔时就愈平稳、安全。
R
道岔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项目
作业标准(mm)
经常保养(mm)
临时补修(mm)
160≥V> 120
正线
120≥V >100
正线
V≤100
正线及 到发线
其他 站线
160≥V >120
正线
120≥V >100
正线
V≤100
正线及 到发线
其他 站线
160≥V >120
正线
120≥V >100
正线
V≤100
正线及 到发线
其他 站线
轨距 3
3
334
5
5
5
6
6
66
-2 -2 -2 -2 -2 -3 -3 -3 -2 -3 -3 -3
水平 4 4 4 6 5 6 6 8 8 8 9 10
高低 4 4 4 6 5 6 6 8 8 8 9 10
直线 4
4
465
6
6
8
8
8
9 10


支距 2
2
223
3
3
4
4
4
44
钢轨
43kg/m 50kg/m
直向过岔最高速度km/h
尖轨类型
普通钢轨尖轨 普通钢轨尖轨
辙叉类型 9
高锰钢整铸 85 高锰钢整铸 90
道岔号数
12
18 30
95

110 120
50kg/m AT弹性可弯尖轨 高锰钢整铸

120

50kg/m AT弹性可弯尖轨
可动心轨

160

60kg/m 普通钢轨尖轨
高锰钢整铸 100 110

60kg/m AT弹性可弯尖轨 高锰钢整铸

120

60kg/m AT弹性可弯尖轨 高锰钢整铸 140 160

(提速道岔)
60kg/m AT弹性可弯尖轨
可动心轨
— 160 160 200 200
侧向过岔最高速度(km/h)
尖轨类型
道岔号数 8 9 10 11 12 18 30
普通钢轨尖轨 25 30 35 40 45 80
AT弹性可弯尖轨
80 140
尖轨尖端 导曲线起点
普通单开道岔
道岔始端
a0 q 道岔前长(a) 2
道岔全长(L) 道岔后长(b)
O 道岔中心
道岔终端
a0 2
1.5m
12
3
4
5
6 7
8
10 17 9
11 12
16
15
13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