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无线传输系统
基于Tinyos的无线温湿度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和实现

势 . 这 些 应 用 中 , 度 和 湿 度 是 最 基 本 的 参 数 在 温
指标 .
1 系统概述
图 l 示 为 一 个 典 型 的 传 感 器 网 络 的 系 统 结 所
构 J 包 括 分 布 式 传 感 器 节 点 ( ) 汇 聚 节 点 和 管 , 群 、 理 节 点 . 量 的 传 感 器 节 点 随 机 布 署 在 监 测 区 域 内 大 部 , 够 通 过 自组 织 方 式 构 成 网 络 . 感 器 节 点 采 集 能 传 的 数 据 沿 着 其 他 传 感 器 逐 跳 进 行 传 输 , 过 多 跳 后 经 路 由 到 汇 聚 节 点 。 后 通 过 互 联 网 或 者 卫 星 网 到 达 最
p r uea dh mdt bsdowrl s esr e o ( N) ic dn ad a os utn tea ht tr o i o n ee p ea r n u i y ae f i e no nt r WS , l ig rw r cnt co , r i c e f n s ddvl - t i ess w k nu h e r i h c eu T y a o
Ab t a t s r c :W i ls e s r ew r n e r td mir . lcr — c a i s n o n i l s o r e s s n o s n t o k it ga e c o ee t me h n s e s r d w r e sc mmu ia in t c n lg S an v l e h e o m a e n c t e h oo y i o e c — o t n l g b u c u r g a d p o e sn f r t n a d h sw d p l a in a e . oi t d c h eal f y tm o n trn e oo a o t q i n n r c s ig i o mai n a i ea p i t r a T n r u et ed ti o s s y a i n o c o o s a e fr mo i i gt m— o
仁科光照温湿度变送器(WIFI型)使用说明书

光照温湿度变送器使用说明书(WIFI型)文档版本:V1.0目录1.产品介绍 (4)1.1产品概述 (4)1.2功能特点 (4)1.3主要技术指标 (4)1.4产品选型 (5)1.5设备信息 (5)1.6产品拓扑图 (6)2.设备安装及使用 (7)2.1设备安装说明 (7)2.2设备使用 (8)3.监控平台介绍 (11)4.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2)5.注意事项 (12)6.联系方式 (13)7.文档历史 (13)8.附录 (14)1.1产品概述RS-GZ-WIFI-2是一款WIFI无线数据传输的工业级通用光照度变送器,该变送器采用高精度感光元件,反应迅速灵敏。
采集数据并通过WIFI方式上传到服务器。
本产品充分利用已架设好的WIFI通讯网络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达到数据集中监控的目的。
可大大减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和维护成本。
设备10-30V宽压供电,外壳防护等级高,能适应现场各种恶劣条件。
1.2功能特点RS-公司代号GZ/GZWS-光照度变送器WIFI-WIFI型2壁挂王字壳1.5设备信息尺寸产品外观及示意序号名称内容①设备贴膜上面带有产品logo以及名称②NFC感应区域使用NFC配置软件配置时,手机NFC触碰此区域【注意】读取及下发参数时,需等待APP提示成功/失败后,再拿开手机③安装孔位使用配件膨胀螺丝包,将设备安装至墙面等需要安装的位置④精装护套⑤电源线DC5.5*2.1规格;使用配件电源适配器插入供电包装内容主设备×1产品合格证、保修卡×1膨胀螺丝包(含2个自攻螺丝及2个膨胀塞)×112V电源适配器×1USB转485(选配)×11.6产品拓扑图云平台完全免费2.设备安装及使用2.1设备安装说明设备主体的安装2.2设备使用接通电源将电源适配器连接至设备的供电接口,再接通电源连接至网络1下载配置工具,使用QQ扫描二维码(仅限安卓手机),点击“客户端本地下载”,下载完成后根据手机提示将APP安装。
ZStack的无线数据(温湿度)传输实验

Periodic消息是通过ZigBee在组建/加入网络成功后,开启定时器来完成地,因此在
SampleApp_ProcessEvent事件处理函数中有如下定时器代码:jLBHrnAiLg
-SAMPLEAPP_SEND_PERIODIC_MSG_EVT,
SAMPLEAPP SEND PERIODIC MSG TIMEOUT >。
}
else
{
// Device is no Ion ger in the n etwork
}
break。
default:
break。
}
// Release the memory
}
break。
当设备加入到网络后,其状态就会变化,对所有任务触发ZDO_STATE_CHANG件,开启一个定时器.当
定时时间一到,就触发periodic消息事件,触发事件SAMPLEAPP_SEND_PERIODIC_MSGj相应任务为
SampleApp_TaskID,于是再次调用SampleApp_ProcessEvent(>处理SAMPLEAPP_SEND_PERIODIC_MSG_EVT事件,该事件处理函数调用SampleApp_SendPeriodicMessage(>来发送周期信息.dvzfvkwMIi
case ZDO_STATE_CHANGE:
SampleApp_NwkState = (devStates_t>(MSGpkt->hdr.status> if ( (SampleApp_NwkState == DEV_ZB_COORD>
、WIFI型温湿度变送器使用说明书

-20℃~+60℃,0%RH~80%RH
-40℃~+120℃,默认-40℃~+80℃
0%RH-100%RH 0.1℃
湿度
0.1%RH 1s ≤1%RH/y
温度
≤0.1℃/y
湿度
≤8s(1m/s 风速)
温度
≤25s(1m/s 风速)
默认 2S/次,1S~10000S 可设
仁硕公司代号
温湿度变送、传感器
WIFI通信参数 WIFI加密性能
标准 WIFI 无线(2.4GHZ) 支持静态IP地址、IP地址自动获取功能、支持跨网关、
域名解析,支持广域网连接
支持802.11b/g/n无线标准 支持支持 WPA/WPA2 安全模式
A 准精度
B 准精度 (默认)
湿度 温度 湿度 温度
±2%RH(5%RH~95%RH,25℃) ±0.4℃(25℃)
证了产品的优异测量性能。
本系列产品在机房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安防工程、医疗卫生监控、能耗监控系统、
智能家居等领域广泛应用。
1.1 功能特点
瑞士进口原装高品质温湿度测量单元,探头可外置,探头线最长可达 30 米 通过 WIFI 方式上传数据,支持局域网内通信、跨网关广域网通信,支持二次开发 支持动态域名解析 DNS 设备参数通过 485 配置,简单方便 温湿度采集频率 2S/次,数据上传频率 1S~10000 S/次可设 内置报警功能,可进行报警的上下限值及回差值设置
2. 外形尺寸................................................................................................................................ 5 3. 面板及配置说明....................................................................................................................6
基于nRF905的温湿度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明 : 系统使用灵活 、 该 成本低廉 ,具有较强 的抗干扰能力 , 可方便地嵌入到无线监测 系统 中。
a hesm e tm ea hes t m a r ns iso itnc s1 0 ee . tt a i ,nd t yse m x ta m si n dsa ei 0 0 m t r
Ke w 0 d : P n ef c ;t mp rt r n u dt e s rm e t wiees r n mi i n;n y r s S I t r e e ea e a d h mi i m au e n ; i a u y rls ta s s o s RF 0 95
U sng SPIc m m un c ton pr t o o aa e h ng t e n I 9 2 a i o i ai o oc lf r d t xc a e bew e O of8 S5 nd nR F9 05. t rns ison a d t daa ta m si n he r c p i n o rl s daata m ison s se r o pltd.The e pe m e tlrs ts e e to fwiees t rns si y tm a e c m e e x r i n a eul howst a he s t m d be tr h tt yse ha te
Abs r c :To i ta t mpr v h e e au e a d h mi i e s r m e te fc e y a d r d c y t m O t a a o e t e t mp rt r n u d t m a u e n f inc n e u e s se C S,a d t y i ta s s o s m f e e au ea d h mii ae n wiees e h o o y i p o o e . es s m s s rn mi i n s t s y e o mp rt r n u d t b s d o r ls t c n l g r p s d Th t u e t y s y e AT8 S 2a 9 5 s t ec n r l h p c n r l n mp rt r n u ii e s rS h o to i , o t l g t c o i e e au ea d h m d t sn o HT1 c iv s e eau e a d h mi i au e e t y 0 a h e e mp rt r n u dt me s rm n , t y
WIFI型温湿度变送器使用说明

RS-WS-WIFI-6 系列
WIFI 型温湿度变送器 用户手册
文档版本:V1.0
济南仁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
RS-WS-WIFI-6 系列温湿度变送器使用说明 V1.0
济南仁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
序号
说明
序号
说明
1 电源正(10~30V DC) 5
485-A(配置 A 线)
2
电源负
6
485-B(配置 B 线)
3
第一路继电器常开点
7
第二路继电器常开点
4
8
特别说明:
1)电源插孔供电或免螺丝端子处供电均可。 2)两路继电器为常开触点输出,可任意关联报警事项,具体见说明书按键设置部分。
4.3 安装说明
4.设备安装说明
4.1 设备安装前检查
■ 温湿度变送器设备 1 台 ■ 12V/2A 防水电源 1 台 ■ USB 转 485 ■ 合格证、保修卡、售后服务卡等 ■ 自攻丝,膨胀螺丝,挂钩等配件 ■ 声光报警器(选配)
济南仁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
4.2 接口说明
RS-WS-WIFI-6 系列温湿度变送器使用说明 V1.0
标准 WIFI 无线(2.4GHZ) 支持静态IP地址、IP地址自动获取功能、支持跨网关、
域名解析,支持广域网连接
支持802.11b/g/n无线标准 支持支持 WPA/WPA2 安全模式
A 准精度
B 准精度 (默认) 变送器电路工作温度
湿度 温度 湿度 温度
±2%RH(5%RH~95%RH,25℃) ±0.4℃(25℃)
RS-WS-WIFI-6 系列温湿度变送器使用说明 V1.0
通过LoRa实现无线温湿度监测的步骤和技巧

通过LoRa实现无线温湿度监测的步骤和技巧无线温湿度监测是一种利用LoRa技术实现的先进的数据传输和监测系统。
本文将介绍使用LoRa技术实现无线温湿度监测的步骤和技巧,并探讨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LoRa技术概述LoRa技术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通信技术,具有远距离传输、低功耗、高可靠性的特点。
其在物联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低功耗、远距离传输的场景。
二、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组成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节点、网关和云平台组成。
传感器节点用于实时采集环境的温湿度数据,网关负责数据的接收和传输,云平台用于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三、传感器节点的选择和布置在选择传感器节点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功耗、通信协议等因素。
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DHT11、DHT22等。
传感器节点的布置需要根据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传感器的覆盖范围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四、网关的配置和设置网关是传感器节点与云平台之间的桥梁,负责数据的接收和传输。
在配置和设置网关时,首先需要确定网关的通信方式和参数,然后进行相应的网络配置,确保网关能够正常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五、云平台的建立和管理云平台是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分析中心,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接收、存储、处理和展示。
在建立云平台时,可以选择使用开源的物联网平台,如ThingsBoard、OpenIoT等,也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开发。
云平台的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分析和报警设置等。
六、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在LoRa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方式将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发送到网关,网关再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
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加密和压缩,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减少传输的带宽。
七、应用和发展前景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在农业、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湿度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基于nRF905的无线温湿度检测与传输系统设计

外 , 要注 意 S I 口只 有在 掉 电和 Sa d y模式 需 P接 t b n 下 处 于工作 状态 。
只需 对程 序稍 加 修 改 便 可 实 现 系 统 的灵 活扩 展 。 显 示 部分 由性 价 比高 、 耗 低 的 L D10 功 C 6 2液 晶 显 示 模块 组成 , 模块 的 数据接 口与 A 8 S 2的 P 该 T95 1 口相 连接 , 中 P . P . 其 12、 1 3分 别 用 于 控 制 液 晶屏 的读 写操 作 , 温 湿 度 数 据 通 过 单 片 机 P 口的 而 o
S T 1的 D T H 1 A A线 接 到 A 8 S 2的 P . T95 1 0口, C SK 时钟线 连 接 到 P. 1 1口 , 时 在 D T 线 上 加 同 AA
P 2 2.
1 _
MOS I
一
,
SI | P接 J
P 3 2.
—'
Mf S0
——
P 2 3.
P. 0 0~P . 0 7分 另 传 递 至 C 6 2的 D U 0 D10 L O~D 口 7
并 实 时显示 在 液 晶屏 幕 上 , 了解 现 场 的 温湿 为 度 情况 提供 了直观 的观 测手段 。
专 用转 换 芯 片 , 支 持 R 2 2 串行 接 口 , 全 兼 其 S3 完 容 UB. S 1 1规 范 , 有 双 向数 据 流 缓 冲器 和 片 上 具 U B 收 发 器 , 输 速 率 超 过 1 / … 。 由 于 S 传 s Mb P 20 L 3 3的输 入输 出 电压要 求 T L C S电平 , T / MO 因
构成 。上 位 机 和 下位 机 之 间通 过 n 9 5无 线 收 发 模 块 和 P 2 0 RF 0 L 3 3转 换 芯 片 完 成 数 据 的 无 线 传 输 以 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民族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电子作业题目名称:无线信号传输系统设计班级:姓名:无线信号传输系统1要求1.1基本要求(1)点对点(发射机与接收机)无线传输方式。
(2)载波频率范围在40—50MHz之间。
(3)传输距离达5米。
(4)发射功率小于20mW。
(5)传输模拟信号:单一正弦电压信号1—4kHz送达接收端,并能监听到相应声调。
(6)传输数字信号:采集30—60℃水温数据,误差±2℃,送达接收端,并显示水温数据。
2方案论证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无线收发模块,由软件设定一种结构简洁的数据传输通信协议,组合成一个低功耗无线温湿度传输系统。
该系统由一个中心站和一个基站组成。
其中主要用温度与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单片机处理,由无线收发芯片向中心站传输,中心站通过单片机对温湿度进行监控,并用液晶显示器显示,可通过键盘设置温湿度报警阈值。
一旦出现跳阈,系统就会发出警告。
实践证明该系统体积小、精度较高、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功耗低、功能易扩。
温湿度无线传输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分辨率最高可达0.0625℃。
基于测量误差0.5℃;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RH,测量误差 5%RH。
设计低功耗的温湿度传感器融温度、湿度测量于一体,具有数字式传输、数据储存、无线通信、信息显示等多种功能,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具备了一般智能化仪器的基本功能,可以作为单独的温湿度测量仪器使用,也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其它智能设备。
3系统硬件设计3.1 基站设计与实现基站功能包括:采集湿度、温度数据,将这两路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中心站。
根据这些要求,该基站原理图如图1所示。
该基站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来实现A/D转换、数据存储、控制无线收发芯片工作状态等功能。
3.2中心站设计与实现中心站功能包括:接收数据、液晶显示数据、键盘设置参数和蜂鸣监控系统。
根据这些要求,该中心站原理图如下所示(图2)。
该中心站以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由无线收发芯片收发数据,键盘模块设置报警系统的参数,从而监控基站温湿度的工作,并由液晶显示模块显示数据,一旦温湿度超出设置的参数,蜂鸣报警系统就会响应。
4系统软件设计4.1协议设计无线温湿度信号传出系统中软件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基站与中心站之间数据传输方式、保持同步的传输协议。
首先此系统功能分析得出,初步实现的功能在于基站向中心站发送采集的温湿度数据,所以先采用通信电子中的单工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构示意图如下:在此单工通信方式下,必须设定一种基本的两机通信协议实现两机间的数据传输。
这里称为自定义数据通信协议。
这里所说的数据协议是建立在物理层之上的通信数据包格式。
所谓通信的物理层就是指我们通常所用到的RS232、RS485、红外、光纤、无线等等通信方式。
本作品使用的便是无线收发的通信方式。
在这个层面上,底层软件提供两个基本的操作函数:发送一个字节数据、接收一个字节数据。
所有的数据协议全部建立在这两个操作方法之上。
通信中的数据往往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送的,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数据包称作为一帧数据。
类似于网络通信中的TCP/IP协议一般,比较可靠的通信协议往往包含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帧头、地址信息、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块、校验码、帧尾.。
我们可以通过图11示例直观的了解本设计的基本通信协议方式。
图11传输数据整体合成引导码:要进行发射数据前要先发引导码,当接收机受到正确的引导码后就会准备数据的接收。
数据原码:确定接收的引导码后发送数据原码。
数据反码:发送完原码紧接着发送数据反码。
校验:在接收机端,将接收到的原码和反码进行对比确定数据是否受到噪音扰。
结束码:一桢数据信号传输结束标志。
编码思路:因为无编码收发模块只能收发电平信号,进行通信时要软件编码,而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中可以用边沿触发中断,所以考虑用外部中断来实现编码。
将接收模块的数据脚与接收机的P3.2脚连接,而发射模块与发射机的I/O口连接。
对发射机编程,使与发射头相连的I/O口产生周期为8ms的矩形波从而产生了引导码,接收机的P3.2脚遇到负跳变时向CPU请求中断,中断服务程序进行解码,并置数据接收位有效,准备数据接收。
当产生周期为1ms的矩形波时,接收机解码并辨别数据类型为逻辑“0”存入数据缓冲区,当产生0.5ms低电平1ms 高电平的矩形波时,接收机解码为逻辑“1”并存入数据缓冲区。
数据传输时可能会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出错,为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想到了数据反码的校验,当传完数据后就接着传数据的反码,最后等所有信号传输完毕后接收机就对接收回来的信息进行校验处理。
图12是对数据中引导码、逻辑“1”、逻辑“0”的电平表示的示意图。
图12几种单元信号说明以上给出的是本作品通信系统运作的基本雏形,虽然简单,但是可行。
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协议比这个要复杂,而且涉及到数据包响应、命令错误、延时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并且实现出较为稳定可靠的系统。
在实际系统中,问题会出现在任何地方,有些特别的问题需要特别的方法才能够对待。
如何实现一个强壮的通信系统还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
接下去围绕确定的通信方式,我们继续基站和中心站的软件设计。
4.2基站软件设计基站的主要功能是采集温湿度并将齐调制成数字信号发射出去。
基站软件设计主要就是从这三个功能入手。
首先构造这三个功能的主要流程图(图13)如下:图13站主程序接着设计主程序中的温度采集发送子程序。
本设计硬件电路中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该集成电路能将采集的模拟量直接转换成串行传输的数字量。
温度采集软件设计子程序流程图如下:图14 温度采集流程图采集完温度后是调用湿度信号采集子程序。
硬件电路设计中,湿度传感器是模拟信号的采集。
由于单片机只采集数字信号,所以设计中先将该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后再进入单片机中。
温度采集子程序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图15湿度采集流程图基站温湿度采集是主要的信息源。
而采集完成后进行编译、发送需要从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后再送入无线传输模块。
该传输流程图如下所示:图16 发射信号流程图引导码作用是一个标志位,当接收端接收到这个设定好周期的引导码时开计数器进行接收信号。
引导码后面分别发射原码以及原码的反码。
同时在一个信号里间断发射原码、反码的目的在于对发射信号进行验证。
这是一种防止信号受噪音干扰的方法。
4.3 中心站软件设计中心站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温湿度传输信号,再将其数值显示于液晶显示屏中;利用键盘可以设定温湿度的安全监控范围;利用设定的监控范围可以实时监控,待温湿度超出该监控范围时产生报警声。
首先,对于接收无线温湿度传输信号,发送端是分时段计数信号量,在一个周期中分时段将信号传送出去。
所以接收端需要设定与发送端同步进行数据接收。
接收与发射端之间采用操作简单的编码进行通信。
具体是在基站中将测量到的数据在前端加上一个大于7.5ms小于8.5ms的矩形信号周期作为引导码。
当接收端接收到信号时,先对第一个信号进行计时,当属于引导码时间范围时才开启计数器进行数据接收。
而每个周期内的信号长度是有限的,判断接收到的信号长度达到设定后就可以关闭接收数据端口。
本设计采用外部中断计时器T1进行信号的采集工作。
单片机接收该无线信号的流程如下所示:图18中心站接收信号子程序流程图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后,基站的信号发送都是连续进行没有间断。
所以在接收子程序上,我们设定了接收信号的最小期限值。
若在这个期限内还没有接收到信号,则认定为无信号接收,无信号接收时调用显示子程序在液晶上显示无接收信号字幕。
在此期限内有接收到基站的发射信号,则转为调用分析信号子程序。
分析信号子程序主要功能是(流程图见图19: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完成分离出温度信号与湿度信号;将两个信号分别送入各自的量化大小程序中进行数值分析。
中心站分析完数据后的任务就是将分析好的数据调用显示子程序进行实时显示。
并将温湿度数值与键盘设定值进行对比,超过限定值启动报警程序。
这里采用的报警装置是蜂鸣器作为超过限定值报警响应。
(显示与报警子程序流程图见图20)图19中心站分析信号子程序流程图图20显示与报警子程序流程图5 程序代码#include<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DQ=P3^3; //定义通信端口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共阳极代码void delay(uint i){while(i--);}//初始化函数init_ds18b20(void){uchar x=0;DQ=1; //DQ复位delay(8);DQ=0; //单片机将DQ拉低delay(80);//精确延时大于480usDQ=1; //拉高总线delay(14);x=DQ; //稍作延时后如果x=0则初始化成功x=1则初始化失败delay(20);}//读一个字节readonechar(void){uchar i=0;uchar dat=0;for(i=8;i>0;i--){DQ=0; //给脉冲信号dat>>=1;DQ=1; //给脉冲信号if(DQ)dat|=0x80;delay(4);}return(dat);}//写一个字节writeonechar(uchar dat){uchar i=0;for(i=8;i>0;i--){DQ=0;DQ=dat&0x01;delay(5);DQ=1;dat>>=1;}delay(4);}//读取温度readtemperature(void){uchar a=0;uchar b=0;uchar t=0;init_ds18b20();writeonechar(0xcc);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writeonechar(0x44); //启动温度转换init_ds18b20();writeonechar(0xcc);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writeonechar(0xbe); //读取温度寄存器等(共可读9个寄存器)前两个就是温度a=readonechar(); //读取温度值低位b=readonechar(); //读取温度值高位a=a>>4; //低位右移4位,舍弃小数部分t=b<<4; //高位左移4位,舍弃符号位t=t|a;return(t);}void display_tempmain(uchar i) //主程序温度显示函数{P0=table[i/10];//十位P2=0x0e;P2=0x2e;delay(500);P0=table[i%10];//个位P2=0x0d;P2=0x2d;delay(500);P0=0xc6; //显示摄氏度P2=0x07;P2=0x27;delay(100);}void main(void){uchar temp;while(1){temp=readtemperature();display_tempmain(temp);}4设计总结在设计制作本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实践是理论运用的最好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