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酒的文化故事古今并流共融瀚伟

合集下载

六十载征途,造文化风骨

六十载征途,造文化风骨

六十载征途,造文化风骨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俗语言:“企业的发展,十年靠管理,百年靠文化”。

缺乏文化内涵,企业便缺乏引领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为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资产和财富。

作为一家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成长的关键。

四特酒公司成立至今已经历了60载春秋,现已成为赣酒“企业航母”。

若无企业文化的凝聚、引领和激励,四特酒公司便无今日的辉煌成就。

传统与现代并流——铸企业瀚伟之姿四特酒公司成立于1952年,拥有六十年的文化底蕴。

公司在企业文化上不断丰富其价值观念,始终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内,鼓励员工投身四特,重视和培育求进步、知荣辱的价值观,对外,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保护消费者和职工合法权益,扩大社会就业,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内外兼修,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这是四特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也是四特长久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

六十年来,四特人在坚持传统企业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以推动经济发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昶提出“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现代”的企业核心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发展出“发展四个现代,坚守四个传统”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以现代人力资源观构建企业团队;以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以现代营销理念拓展企业市场;以现代品牌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坚守传统工艺为品质直奔,坚守文化精粹为品牌之根,坚守良心事业为道德之线,企业责任为担当之源的和谐之道。

坚守创新,调整战略——塑企业品牌之魂“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是四特的企业理念,四特酒领军人物廖昶带领四特团队深入研讨,扎根市场一线,深入调研。

在摸清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品牌跻一流,管理上台阶,营销成体系,效益争最佳,文化创特色”的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以及“立足省内,面向全国,张弛有度,突出重点”的营销整体战略规划和特色企业文化战略。

白酒文化的故事与传说传承

白酒文化的故事与传说传承

白酒文化的故事与传说传承白酒,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酒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千年的传统。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

白酒文化既有历史传承的故事,也有千古流传的民间传说,这些传统与传说的传承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于美食文化的情感与追求。

一、白酒的历史传承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酿造一种特殊的酒。

“夏商时期”是白酒的重要发展阶段,这时的白酒已经进入了冶金时代。

在《尚书·禹贡》中记载了夏朝时人们饮用的祭酒,可见白酒在当时已经成为重要的饮品。

而古代的诸子百家,也都涉及到了白酒的讨论。

《论衡·夫食》云:“自为酒者,饮脯酒谷酒之间,自法于黍米,有错互符之类也”。

白酒在古代文化中更是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诗词歌赋中的常见主题,延续了数千年。

二、白酒的民间传说白酒的传承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感怀的民间传说。

其中,神农尝百草、蚩尤衍九鼎等传说与白酒文化密切相关。

神农尝百草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古老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神农尝遍百草,发现麦芽的滋味最好,并用它酿成了第一杯酒。

这个传说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在酿酒技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也彰显了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

蚩尤衍九鼎是白酒文化中另一则重要的传说。

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期间,有一次酿酒失败,于是蚩尤利用残余的酒饮来表达对大禹的敬意,并将自己的情感写在九个大鼎上。

这个民间传说凝聚了古人对大禹治理洪水的致敬之情,同时也将白酒文化与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

三、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白酒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停留在古代的传说和故事中,如今的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白酒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一方面,白酒文化的传承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提倡和保护传统文化,并把白酒文化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许多企业也将白酒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品牌元素进行传播,通过举办文化节庆、制作文化宣传片等方式,将白酒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

四特酒

四特酒

品牌介绍1.1 区位简介江西四特酒产于中华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省樟树市,这里依山傍水、山川秀丽,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

知名的阁皂山被唐高宗御赐敕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著名的阁皂山被唐高宗御赐敕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水质清澈、奔腾不息的赣江则孕育了以“稻文化”为核心的神秘赣鄱文明。

1.2 酿造工艺原国家轻工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在对四特酒香味组份进行一年多的剖析研究后,确认四特酒的香味组份含量及量比关系与其它各类白酒明显不同,具有独立构成香型的特点。

1997年3月,经国家轻工总会审查并推荐,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审定批准,四特酒香型(特香型)成为全国白酒五大香型之中“其他香型”之一。

四特酒的工艺一直引领着中华酒文明,唐时就有“四特土烧”工艺,明时江西的大科学家宋应星还将四特土烧的工艺写进《天工开物》。

一篇《曲蘖》,影响了后来中国白酒的规范化酿造和规模化酿造。

如今,四特酒依然有古法工艺,以整粒大米、优质大曲为原料,汲取与阁皂山九龙泉同脉的地下矿泉酿造,精心勾兑久贮而成,以风味独特著称于世,被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先生亲自领导的专家组定义为“特香型”。

1.3 产品分类目前,四特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融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大型酿酒企业。

主要产品有“珍藏四特、15年陈酿、四特东方韵、10年陈酿、5年陈酿、四特老窖等100多个品种,形成了覆盖高中低档、高中低度的产品结构。

是江西的最大酒类品牌,中国名牌。

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誉为“江南第一名酒”。

五千年的四特酒史,汲取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印证了中国酒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脚印。

在新时代面前,创新的四特酒正以“王道之酒”的姿态屹立在中国名酒之林。

1.4 行业地位2012年度蝉联江西省第一名,位于全国白酒行业第十五(2011年为第二十位)。

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经“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的品牌价值为88.59亿元。

四特酒美誉

四特酒美誉

四特酒来历:
4000年酒文化底蕴为中国名酒--"四特酒"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四特酒是一种特香型
白酒,具有清、香、醇、纯四大特点。

产于江西省樟树市。

清光绪年间,樟树娄源隆酒店在继承樟树传统小曲酿造蒸馏白酒工艺的基础上,吸取山西
汾酒和湖北汉汾酒的工艺,酿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优质白酒,大受欢迎。

娄源隆酒
店一时声名大振。

为区别其它白酒,1930年,娄源隆的分号天成酒店,首先在酒缸和酒坛上贴上两个"特"字,稍后又用大鹏商标贴出四个"特"字,以示特优,"四特酒"从此诞生.
最美四特酒: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飘远的赣鄱稻香、被奉为“仙水”的阁皂山泉和悠悠赣江造就
了四特的千年流芳。

四特酒沿袭千年古法酿造,“整粒大米为原料,大粬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香具备犹不靠”,形成“浓头酱尾清中间”的“特香型”,这是
四特酒独有的称誉。

四特酒以其“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口感,被誉为“味道独特”的“酒中佳品”!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誉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有人认为这也是“四特酒”名称的来源之一);1972年,邓小平同志在樟树考察时,
赞扬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2001年6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南昌品赏四特酒后,满意的赞之“名不虚传、上等好酒”。

江西四特酒配方

江西四特酒配方

四特酒的做法∙∙四特牌四特酒(优级)是江西省樟树四特酒厂的产品。

1963年、1980年、1986年均被命名为江西省名酒,1980年、1986年又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1988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

樟树市原属清江县。

四特酒厂位于赣江与袁水会流处的樟树镇。

该地酿酒历史悠久,在樟树镇附近的多处古文化遗址中,有商代早期的酒器,如青铜器的觚、原始瓷釉的樽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元、明两代,樟树镇以药业和酒业著称于世,为当时全国33个著名的大工商城镇之一,镇中的望津楼是有名的酒肆茶楼,为酒翁骚客必登之处。

不但酒家酿酒,连民间亦有佳酿,称之“谷酒”。

在《清江县志》中载有:“稻,种类不一……有早糯、晚糯,并堪酿酒。

”明清时,四特酒原名高梁酒,因按酒质分级,以四个特字标民为最优之品,畅销于湖、广、浙、闽等地。

1933年,酒产量达到40余万斤,较有声望的酒坊有集义、万成栈、娄源隆、吴万成等10余家,尤以集义、娄源隆两家酒质最佳、产量最大,远销省内外各地,并在长沙、汉口等地设有分店。

但解放前夕,酒业萧条,濒于停产。

1952年成立樟树酒厂,请回了散失的酿酒技师,于1958年正式恢复四特酒生产。

1959年周恩来总理品尝四特酒后称赞道:“清香醇纯,回味无穷。

”1983年易为现厂名。

樟树镇东南隅有闔皂山,素以“泉杂两则,香闻四处”闻名天下,以九龙泉、漱玉泉、玉华泉等泉水最佳,清洌甘爽,终年不涸,历来为酒家酿酒用水,现四特酒厂所用之水系来自闔皂山泉之水脉。

该酒选用肥硕大米或糯米、高粱为原料,以优质小麦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伏曲,经地窖发酵,醅香蒸酒,摘取酒身,贮存陈酿,老酒为底,精心勾兑,调味装瓶等工序而成。

四特酒其香闻之清雅,饮后浓郁,回香独特,其味入口醇甜绵软,味感绵长,酒体香味物质协调,饮之不干口、不上头,且香气喷发,溢满于室,回味恰到好处,嗝香愉快,有心旷神怡之快感。

四特酒的历史渊源与品牌定位

四特酒的历史渊源与品牌定位

四特酒的历史渊源与品牌定位四特酒是中国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白酒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介绍四特酒的历史渊源以及该品牌的市场定位。

一、四特酒的历史渊源四特酒创立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创始人为四特先生。

当时,四特先生在中国酿酒技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将历史悠久的酿酒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成功研制出了一种独特的白酒产品,四特酒应运而生。

四特酒的成功离不开其酿造工艺的独特之处。

四特酒采用纯粮原料,精选高质量的小麦、玉米和大米等,经过多道工序酿制而成。

酿造过程中,四特酒注重传统工艺的保留,同时融合现代技术的创新,使产品既充分展现了传统酒文化的魅力,又具备了时代特色。

二、四特酒的品牌定位1. 产品定位四特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成为了中国白酒市场的佼佼者。

其产品以独特的酒体风格和浓郁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四特酒一直坚持“品质为本”的理念,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市场定位四特酒一直以“精细化、个性化”的市场定位为目标,通过不断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精心打造各类酒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消费者需求。

四特酒还非常注重产品包装设计,以令人惊艳的外观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此外,四特酒也从不断推陈出新的角度来吸引消费者。

品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投入巨大,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并通过多种营销手段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3. 品牌文化四特酒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酒文化,致力于将中国酒文化推向世界。

品牌秉承“千年文化,四特见证”的理念,在推广中积极展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独特之处,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四特酒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体现了品牌对社会的关怀和承诺。

结论四特酒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卓越的品质,成功建立了自己在中国白酒市场的地位。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市场定位的准确把握,四特酒不仅引领了时代潮流,也赢得了国内外众多消费者的赞誉。

四特酒推销广告文案

四特酒推销广告文案

四特酒推销广告文案
尊敬的酒爱好者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创新而独特的四特酒。

这款酒汲取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精髓,经过精心酿造,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风味和品质。

首先,让我们来品味一下四特酒独特的醇厚口感。

浓郁而饱满的香气,如同微风拂过嘴唇,让人心神激荡。

入口时,酒液在舌尖上散发出丰富的层次感,丝丝回甘仿佛让时间都停滞。

而细腻顺滑的酒体,仿佛婉约的舞者在口腔内跳动,让人回味无穷。

其次,四特酒所散发的芳香不仅能满足您的味蕾,更是能唤起您对美好回忆的感觉。

透过酒杯,您可以嗅到来自大自然的气息,仿佛置身于茂盛的果园和花海之中。

这种自然而纯净的芬芳,仿佛将繁杂的尘世一扫而光,让您倍感舒适和放松。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四特酒的独特价值和品质保证。

作为一款历经岁月积淀的传统酿酒佳酿,四特酒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我们坚持使用上乘的原料,并不断完善工艺技术,确保每一瓶酒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我们也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为您提供健康和高品质的饮品选择。

无论是独饮,还是与好友相聚,在任何场合下,四特酒都会给您带来非凡的感受。

它不仅仅是一款酒,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和追求。

让我们一同享受它带来的美好时刻吧!
感谢大家的聆听,期待与您相约,与四特酒共同开启品味之旅!四特酒,尽在您的口腔间!。

四特酒

四特酒

四特:亮似钻石透如晶,芬芳扑鼻迷逗人,柔和醇甘无杂味,滋身清神类灵芝光绪年间,樟树娄源隆酒店,取众家之长,酿造出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优质白酒。

为防假冒,娄源隆贴上四个特字作为标志,四特名称由此产生。

四特中国好酒招商网以“清、香、醇、纯,回味无穷”的风格见长。

其香闻之入口醇甜绵软,味感绵长,中国好酒招商网体香味,物质协调,饮之不干口,不上头,且香气喷发,溢于满室,回味恰到好处,嗝香愉快,有心旷神怡之快感。

它溶山西汾中国好酒招商网和贵州茅台的特点于一身,人称它是“中国好酒招商网中珍品”。

属其他香型大曲中国好酒招商网,颇受欢迎。

并于1983年开始出口,供应国际市场,受到国际友人的赞扬。

并且也是广销全国各地的名中国好酒招商网。

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誉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邓小平同志在樟树考察时,赞扬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四特酒于1963年、1980年、1983年,连续被评为江西省名酒。

两次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4年,在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在2004年,四特品牌还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美、东南业、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名酒”。

话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全国闹起了饥荒,不少地方甚至饿死了人。

但由于江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但没受灾反而粮食吃不完(讲到此处“王导”无比自豪)。

周总理听说后就到江西要粮,总理要多少粮省领导不知道,省里能往外调多少粮总理不知道。

晚上省领导热情款待周总理,就拿出了江西樟树产的白酒招待,但因为全国遭灾怎么劝总理也不喝酒,省领导灵机一动对总理说,您要是能喝一杯酒我们就拿出一万担粮,总理听说后立即就干杯,而且连喝了四杯,最后也不知道是总理不忍心再喝呢,还是省领导不敢再让总理喝了,总之江西调出了四万担粮食给灾区。

因为贡献了这四万担粮食,从此把总理喝过的酒也就取名为“四特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樟树的酿酒史源远流长,向上可追溯到3500—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殷商时代,从樟树市筑卫城遗址、吴城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原始陶皿和青铜酒器,精美的酒器,打破了“商不过长江”的历史论断,至今还默默地印证着远古时期樟树酒文化的辉煌。

佳酿祭祖,四特得名
四特酒的身世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自“仪狄”在这里酿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滴酒开始,樟树5000年的酿酒历史一直从未间断。

商灭夏后,“吴王”寻访先祖遗迹,得“仪狄酿酒图谱”,依图取阁皂山九龙泉水和当地优质稻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方才酿出一斗甘醇美酒。

同时,杀四头健壮的公牛,以美酒祭祀先祖神灵。

时有酿酒官询问酒为何名吴王答曰:此酒和四特同等珍贵,即名“四特”(古时,将健壮的公牛称为“特”,四头健壮的公牛即为四特)。

四特酒因此得名。

美酒传承,诗词绝唱
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着名诗人白居易就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在这里一住就是四年。

在此期间,白居易尤其醉心于“四特酒”。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天,这年天气寒冷,有人给白居易送来一坛“四特新酒”。

白居易于是给好友刘十九写了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作为请柬。

白居易的后人便在“酒都”樟树之旁定居下来,繁衍生息。

至今,这些白氏后人仍居住在樟树的东乡县黎圩镇侯桥村。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另外一个大文豪、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韩愈也来到了江西,就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韩愈是好酒之人,曾有“有酒不饮奈明何”的千古名句。

南宋着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到江西任职,期间,他公正不阿,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好事。

他们听说陆游有一个边喝酒边做事的雅号,于是,立刻从樟树买来一坛上等的好酒,送给这个“父母官”,陆游喝过之以后亲题引唱:“名酒来清江,嫩色如新鹅”的诗句。

(清江指樟树市前身为清江县)
到了明代,樟树酿酒业更为繁盛,樟树酒已远销湘、浙、闽、粤等地。

大科学家宋应星更以“四特土烧”为原型,将其载入世界第一部农业和手工综合着作《天工开物》,奠定了四特酒在后来中国白酒历史发展中的崇高地位。

娄式小伙,贴“特”防伪
清代,樟树的酿酒技艺渐入佳境,酒坊遍布城中,各地前来购酒者络绎不绝,成为享誉江南的“酒乡”,其中久负盛名一家叫“娄源隆”。

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娄德清的小伙子,在当时樟树镇的“万成酒店”当学徒。

他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四特土烧”的传统酿造技术。

随后开了“娄源隆”酒店。

娄德清从传统酿造法中挖掘,不断研究借鉴,进一步改进了制粬、发酵、蒸馏等工艺。

凭借着新改进的
优质四特酒,“娄源隆”的顾客越来越多,销路激增,名声大振,一跃而成为樟树镇的酒业巨头。

随着“娄源隆”的壮大,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冒充“娄源隆”名号出售的四特酒。

为了与这些假冒产品区别开来,娄德清便在“娄源隆”的酒坛上贴上四个“特”字,表明这是真正纯正的“四特酒”,又表明此酒特别优质。

从此,“娄源隆”成为了千年酒都樟树四特酒酿造的代表者。

“娄源隆”的四特酒销路越来越好,业务迅速扩展到江南各省,成为江南首屈一指的卖酒大商号,并在南昌、湖南、湖北、福建、浙江等地设了十多家分店。

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娄源隆”的四特酒年产量已经高达几十万斤。

承前启后,改进工艺
经过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和八年的抗日战争,娄源隆的销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到建国前,市场范围基本上收缩到了江西省内,但是四特酒的独特酿造工艺仍然保存了下来。

1952年,为挖掘和恢复传统名产四特酒,樟树市国营烟酒专卖公司成立,对“娄源隆”实行赎买政策,筹建了樟树酒厂,开始重新发掘、研制和扩大四特酒的生产。

创业初期的条件是艰苦的,物资匮乏、设备简陋,几位创业者在艰难中创造着奇迹。

1958年,几位师傅酿成了完全符合传统风味和质量的四特酒。

1959年,开始投入大量生产,达到年产四特酒100吨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酒的质量和改善酒的口味,20世纪60年代,厂里委派几位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对四特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在保持传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些新工艺,最终形成了现在四特酒独有的白酒酿造工艺:以整粒大米为原料固体发酵,麦麸、面粉加酒糟做大粬,使用红条石做酒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