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合集下载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策扶持
国家针对西部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旨在推动西部 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 对滞后,如道路、水利、电力
等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农业生产方式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单一,以 传统农业为主,缺乏现代化农业 技术和设备支持,农业生产效益 低下。
生态环境方面策略与建议
总结词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详细描述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需要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 时,应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水平 。为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土地退化
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西部地区农村 土地退化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 。
03
应对策略与建议
经济方面策略与建议
总结词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村市场主体、推 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详细描述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 、水利、电力等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 平。同时,应培育和壮大农村市场主体,引导农民合作 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发展,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 力。此外,还应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生态农业等,提高农村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提高农 民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应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方面策略与建议
总结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6 年代和 7 0 0年代修建的,大部分 已经老化或年久失修 ,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
键 因素。据研究 ,该地区约有 12左右 的水库带病运行 ;灌溉渠工程基本完好率仅 占 3%左右 , / 0 7 %的排灌工程设施急需维修 。结果导致许多河道淤积 ,防洪排 涝能力 降低 ,防洪设施的标准下 0
共服务整治机制既 有必要性 ,也有可行性 。
关键词 :西部 边疆 少数 民族
农村公共产 品与公 共服务 困境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9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5 3 (0 6 5 0 3 4 29 2 0 9 3 0 2 0 )0 —0 2 —0
2 世纪 9 0 0年代 以来 ,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地 区以改善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 的农村
基础 设施 、农 村 公共 产 品 的投入力 度 ,农 田水 利设 施 、农村 道路 、电力 、农 村教 育 、医疗 、社 会救
济等公共服务事业有 了新 的发展 ,但与西部地 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相 比,已远远不能满足 西部地区对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要。农村 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事业落后 ,已经成为制约 西部地区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 的重要 因素 。
3 农村公 共 基础设 施 落后 ,影 响 了农 业生 产力 的 提 高。 由于 投 资 目的数量不仅少 ,而且 建设 中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呈下降趋势 ,由 “ 五”期 间的 六 7. %下降到 “ 13 八五”期间的 5. %。西部地区现行 的农 田水利工程设施大都是 2 97 0世纪 5 0年代 、
93 .7亿元 ;而西部地区的这部分投资只从 2 1 亿元增加到 3 1 .9 .5亿元②。西部农村公共投资上存在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

我国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变得愈加复杂和突出,亟待加强和改善。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传统的农村公共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农村公共管理存在着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供给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解决。

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也事关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

只有加强农村公共管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才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深入分析农村公共管理问题,探讨解决对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意义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服务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国家整体的发展进程。

深入分析和解决农村公共管理问题,不仅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村地区居民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农村公共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为我国农村公共管理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问题意义】。

2. 正文2.1 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在我国呈现出一些明显特征。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教育、医疗和交通设施,导致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着管理责任不清、部门间协调不力等问题。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短缺、管理制度不规范等也是当前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农村公共管理现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亟待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改善。

西部贫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思考

西部贫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思考

及 咨询、 查、 调 弹劾、 罢免等实施方 法, 使 【 ] 1 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 [] 北京 : [ 】 M. M 中国 6 戴艳军 , 徐进. l - 克 ̄ / 共政策执行制约 k 2 督制度。 不仅要积 极开拓社会监督的渠道 【 ] 2埃莉诺 ・ 奥斯特 罗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 【 】宁 国 良.论公 共政 策执行 机制 问题 7 使社 会监督权威化 、 制化; 完善责任 【 ] 胜 , 法 要 3吴 张凤 军. 共政 策 执 行 难 的原 因 【 ] 公 8 张为 波, 莉. 王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 追究制度, 促进政策执行者 提高政策 素质 分析 …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学报, 0 3 20.
口口 供给 思考 西 部贫 困农村公 共产
口 文 /马德 君

这也直接导致 农村学 提要 在西 部贫困 村经济社 农 会发展过 综合 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但农 民收入增长 缓 依然远不能 同城市相 比, 其 程 中, 共产品供 给理 论 出现 了新 变化 , 业 慢 , 中农村公共产 品的供给不足是其重要原 龄儿誊越来越多地向城镇学校转移或干脆辍 公 农 增加农村公共产 品供给和提高农民 学的情况。 在青海海东地区平安县洪水泉乡某 的弱质性、 市场化、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 因。因此 , 对青海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具有重 村, 尽管到 城镇中小学要 寄宿 借读, 教育 投入 重不足、 乡差距 不断扩 大。 城 因此 , 大政府对 的收入, 加 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调整 要的现实意义。 会成倍增加 , 但还是有超过 3%的学龄儿童到 0
行效率 。
碍 因素及对策 [] 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 ( J. 人
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 如何建立符合农村经济 法实现 , 少地方 的农民“ 不 抱着金碗 讨饭 吃 ” 质普遍下降, ; 影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

公共服务的基层政府供给能力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

公共服务的基层政府供给能力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
研究设计举例
公共服务的基层政府供给能力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现状述评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新问题,国内学者 对此的研究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理论和体制探讨,二是现状和对策 分析,三是以调查为基础的实证研究。 从第一方面来讲,学者们主要从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政府行政 职能转变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比较重要的著作有李军鹏的《公共服 务型政府》、吴玉宗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邱霈恩的《国家公务员 公共服务能力》、陶勇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等。此外,中 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近两年推出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 乡镇改革》、《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央与地方》、《聚集中国公共服务 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之重》,也大大促进了公共服 务能力研究。
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基层政府公共 服务供给能力的静态构成、动态过程展开研究,从而 为全方位把握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供新的视 觉和分析框架;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引入实验法,弥补 单纯的技术性调查方法的不足。实验不仅构成了本项 研究本身,而且构成了与其他调查情况的对比,有助 于从另一个视角来观察西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 力的特征,加大对当前西部不同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 务供给能力研究的力度和广度。
(三)重点难点 本项研究的重点是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探索 西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合理配置的核心要素 ,寻找西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现的有效途 径;难点是如何从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 甘肃、陕西7地的比较中归纳出科学合理的概念、形 成有解释力的框架,并据此达到提升西部基层政府公 共服务供给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西部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改 革 开 放 三 十 多 年 来 ,特别 是 随着 2 0 0 0年 国 家西 部 大 开发 政 策 的实 施 ,我 国西 部农 村发生 了巨 大变 化 ,农 村基 础设 施 建设 、农 民生 活水 平 和农 业 发展 水 平 都有 了大 幅提 升 。然 而 由于受 自然条 件 、


近 年 来 ,作 为 服 务 型 政 府 职 能 的 重 要 内容 之 公 共服 务 与经 济 调控 、市场 监 管 、社会 管 理 三 项 政府 职能 并列 。一 般来 说 ,公 共 服务 就是 指使 用 公 共权 力 和公共 资源 向公 民 ( 其 被监 护 的未成 年 及 子女等)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具体表现为满足公 民


升 趋 势 ,20 0 7年 —— 2 1 国 家 累计 投 人 近 3万 0 1年 亿元 。加 大对 农 村路 网、 电网建 设补 助 力度 和农 田 水 利 、水利 设 施 建设 投入 力 度 ,基本 实 现村 村通 公 路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全 部 实 现 “ 免 一 补 ” 政 两
Se . 0 2 p 2 1 V 11 . . o . 4 N0 4
《 中共乐 山市委 党校 学 报》 新论 ) (
U N LO H A T H O FL S A N CP LC MM VE FC P C R A F1 EP R YS O LO E H NMU JIA O I I EO . . ’ = C
策性 信 贷等 公共 服 务 ;社会 公 共服 务 是为 满 足公 民 的生 存 、生 活 、发 展 等社会 性 直接 需 求而 提供 的 公 共 服 务 ,如 公 办 教 育 、公 办 医 疗 、公 办 社 会 福 利 等 ;公 共 安 全服 务 是指 为公 民提供 的如军 队 、警察 历史 文 化 、政 策 体 制等 多方 面 因素 影 响 ,西部 农 村 和消 防等 方面 的安 全服务 。 二 、当前 西部 农村公 共 服务现 状及 存在 的 问题 公 共 服 务 发展 水 平滞 后 ,已成 为直 接影 响农 村 发 展 综 上 我们 可 以认为 ,农 村 公共 服 务主 要指 提供 的瓶 颈 。 “ 十二 五 ”规 划纲 要 明确 提 出 :坚持 以人 为本 、服 务为 先 ,履 行 政府 公 共服 务 职责 ,提 高 政 农 村 基础 设施 建 设 、文 化教 育 、医疗 卫生 和社 会保 府 保 障 能 力 ,逐 步缩 小 城 乡区 域 间基本 公 共服 务 差 障等公 共 产 品 的服 务 ,为农 村 居 民参 与社 会经 济 、 距 。因 此 ,提 高西 部农 村 公 共服 务水 平 是逐 步 实现 政 治 、文化 生活 提供保 障 。 近 年 来 国家 加 大 了在 农 村教 育 、 医疗 、农 村剩 基 本公 共服 务 均 等化 的基 础 ,也 是社 会 主 义新农 村 建 设 的重 要 内容 。 余 劳动 力 转移 及社 会 保 障等 方 面 的扶 持 力度 ,从 支 公共 服 务概 念和 分类 出总量 来看 ,全 国财 政用 于农 业 的 总支 出呈 逐 年上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完善对策论文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完善对策论文

浅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供给,存在供给职责不明确,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城乡不公,缺乏完善的供给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财政资金供给机制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很大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的公共服务主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自己解决,因此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巨大差距,成为“三农”问题进一步解决的瓶颈。

如何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1)在供给主体方面。

目前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少量补助。

另外,政府对国家应承担农村公共服务的哪些项目,承担多大比例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使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未能起到良好的主体作用。

(2)在供给数量和结构方面。

农村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占全国60﹪的农村人口仅拥有不到10﹪的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农村人均公共服务拥有量严重低于城市人均公共服务拥有量。

另外,在农村部分地区,关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等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而用于修建教堂等利用率低的公共服务资金却十分充足,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部分项目相对过剩并存的现象。

(3)在供给机制方面。

缺乏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监督机制和可靠的筹资机制,更缺乏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始终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提供,提供的内容、数量和结构都不完全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其对策浅析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其对策浅析



我 国农 村 公 共 服 务供 给现 状
行业 ,仍 然很 低 。另一方 面 ,我 国财政 的支农 支 出 徘徊 不前 。我 国的 农 业 已属 于 弱 质产 业 ,收益 低 , 城 乡收入 差距越 来越 大 , “ 三农 ” 的各 个 方 面都 需 要 国家 大 力支 持 ,但 我 国 自 1 8 9 0年后 财 政 用 于农 业支 出 的数额 占财 政 支 出 的 比重 一 直 徘 徊 在 1 0 左右 ,1 9 9 9年下 降到 8 2 %。 .3 同时 ,农村 大部 分人 口未享 受 医疗保 险 ,也 没
Absr c : U nd rt e ba kg o ta t e h c r und o f” ha m on o s it r i us oce y” c ns r to o tuc in, t de l m e t of he he veop n t r r lpub i e v c ho d beputo he a n . The sow e eopm e tofr a bl evie i u a lc s r ie s ul n t ge da l dvl n ur lpu i s r c s c
服务 现状表 现 出以下 问题 :
有社 会保 障 。 由村集 体 以市场 提供 的公共 服务 ,也 因农 村经 济发 展缓慢 、资 金 匮乏等 原 因 ,供给极 其
有 限 ,造 成农 村公 共服务 供给 普遍 不足 。供水 、供 电 、燃气 供应 、公共 交通 、通 讯 、环保等 公共 服务 都很欠 缺 ,甚 至在有 的地 方 、有 些种 类 的公共 服务 就根 本没 有供 给 。
pl nd p o os s t ov r m e a if r n c i s i if r n o iin nd o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a s or y a r p e he g e n ntt ke dfe e t a ton n d fe e t c nd to a fe t ge f f r e f p r ii to a m r a tcpa in. Ke r s: Pub i e vc y wo d lc s r ie; Sup y; Fa m e s pa tcpa in; The g ve nm e t a m iit a i pl r r " ri i to o r n s d n s r t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专业:公共管理类
班级: 1 班
学生姓名:黄妍
学号:231000112
摘要:西部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使得西部的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很大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有了很大改善,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综合各方面原因,将提出改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供给机制
一、分析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一)基础设施落后
在西部农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西部在供水量、铺装道路面积、用电量等指标上远远低于东部水平。

在道路交通方面,西部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难以使西部农村地区得以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公路网密度普遍偏低,仅为东、中部的22%、33%左右,其中甘肃、西藏、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路网密度均低于1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出行要求。

农村公路路面质量也很差,技术等级低,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路面损毁严重。

(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
西部地区由于地区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比重失调;人口与环境因素。

人口出生率高、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交通运输普遍不发达、环境意识较差;文化因素。

教育体制落后导致人的素质低下使得西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较为落后。

在经济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许多农民处于医疗无保障的困难境地。

他们往往因为过度的劳累等落得一身的疾病,但是医疗费用趾高不低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没钱治病。

这说明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还有待提高。

(三)教育基础薄弱
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质量较低,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部分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甚至一部分农民承担不了子女上学的费用,导致其教育事业发展缓慢。

职业教育师资匮乏,设备短缺,质量无法保证。

据2000年《光明日报》的统计,我国东部地区100人中,平均拥有科技人员18人,西部地区仅为2人;东部农村乡镇干部学历为大专毕业及其以上毕业者占其总数的64%,而西部仅为20%;东部人均受教育时间达10年零9个月,而西部仅有3年零6个月。

这说明,近年来西部农村教育虽然已经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正在扩大。

地区教育经费(万元)教育基建投资(万元)仪器台件仪器金额(万元)
北京 2503068.O 115050 434820 572468
上海 2008864.6 441817 281272 324205
广东 3609720.5493080 286277 246261
江苏 2905677.2 734816 417486 356297
云南 976174.5 153115 80582 55799
西藏 81549.8 37894 1362 612
甘肃 535287.2 116955 65815 47931
新疆 702243.4 118014 38807 26286
如上图所示,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这说明东西部教育方面最大的差异是在于教育质量上的差异,根本原因是享受教育资源的优劣不同。

(四)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服务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却是落后的,并且两大区域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闭塞,尤其在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显得更为突出。

西部农村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解决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落后状况。

实现西部农村农业信息化,对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西部农村农业信息化通道,也是我们当前所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的特殊产业。

在许多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影响下,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经营尤为重要,能否掌握及时、准确、充分有效的信息,直接决定着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较为落后,教育投入不足。

导致观念较为陈旧,革新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一是地方政府资金短缺,投入高校的经费有限,除去教师工资以后,教学费用所剩无几。

大部分省区没有必要的配套经费和专项经费,甚至有的省区还因经济困难,计划、财政部门欠教育行政部门的钱,教育行政部门欠高校的钱,年年如此。

二是社会各部门、各行各业没有能力支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是西部高校自身造血功能十分低下。

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困难,学校面向社会创收难度极大。

西部高校收取的学费也是全国最低的,缓交、欠交、要求减免学费者比较多,特困生比例很高,特困生补贴发放也较多。

并且等上级部门的文件,等上级开会的精神,等上级领导的讲话,没有这些文件、讲话、精神,领导就不敢去想、去做、去实践,害怕出现什么问题要自己承担责任;甚至当群众要这么做的时候,一些领导还要从中作梗,即使对认准的事情也不敢大胆支持。

普遍革新意识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到处许诺,处处当好人,缺乏责任感。

(二)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不合理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二元体制使西部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当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意识较低。

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本生就不好,所以政府很容易只看到要发展经济的这个目标,从而对公共服务不是很重视。

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包揽供给城市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而许多由农村基层提供的公共服务,费用要由农民承担,缺乏公平公正和均等化供给的理念。

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也导致职能弱化,甚至丧失。

(三)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改善公共服务的支出呈正比例关系。

虽然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西部民族地区改善公共服务经费严重短缺。

而国家转移支付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存在多头管理、层层滞留、挪用、浪费严重的现象。

西部民族地区财力资源配置也不合理。

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资金,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薄弱,导致公共服务不能有效供给,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

(四)西部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都处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因此便制约了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正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由于民族地区整体落后,需要政府投入的项目很多,地方政府在安排财力时难免“捉襟见肘”。

西部民族地区落后的地方经济无力担负起公共服务供给的重担,我们把公共服务投入的责任交给了没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县级政府,使投入责任与投入力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显然属于行政决策上的失误。

三、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
(一)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理顺的关系
基础设施的建设延缓了西部经济的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除此之外,要意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速度上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在规模上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实现协调发展。

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双重的问题:既滞后,又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因此我们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发展。

所以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一是继续允许西部地区修建二级收费公路,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西部公路建设;二是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扩大以收费权为核心的经营权质押政策的实施范围,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向西部地区;三是积极鼓励对西部的电力投资;单独核定西部地区各电网输配电费用,鼓励电力生产企业与用户直接签订购电合同,降低用户电费负担,适当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骨干电网联络线的输电费用,鼓励“西电东送”。

(二)对政府来说,要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监督。

政府要加强法制监督,用法制来规范供给过程。

要将公共服务落实到实处,在供给的过程中对公共服务供给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并且要加强社会公众监督,用法制来规范供给过程。

(三)明确政府的责任,确保各单位部门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由于西部地区政府无法为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充足的经费,对于中央来说,要强化在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方面的责任。

这样,使中央财政投入和省级财政成为民族地区公共产品服务的主要财源。

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群众文化程度低。

因此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在西部地区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参考文献:
[1]谢晚霞.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

[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郭金喜,鲁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