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第七章固体表面与界面-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晶体表面的几何结构 1)不同的晶面上原子密度是不 同的: 密度↑→溶解度↓
2)固体的实际表面是不规则 和粗糙的,是台阶式表面存在 大量缺陷,具有较高的表面能, 使物体表面出现一层氧化膜
因热起伏,质点迁移,引起缺陷, 然后吸附空气中的物质,如金属 铁:表面→次表面→内部: Fe2O3|Fe3O4|Fe。
2)重排 极化后,负离子的正电荷端受周围正离子的排斥而向前移动, 正离子则相对后退。 讨论:通过极化和重排后 a.表面键性发生变化,由离子键逐渐向共价键过渡; (因共价键键性牢固,使得结构稳定,表面能下降)。 b.表面被负离子所屏蔽,晶体表面出现负离子层; (R-↑→极化率↑→变形↑→表面能↓)。
2
2
∵nib>nis(不饱和键),uib≈uis,∴一个原子表里内能差:
U
s,v
nibuib 2
nis uis 2
nibuib 2
1
nis nib
U0 N
源自文库
nis nib
Uo为晶格能,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设LS为单位面积上的原子数,则表面能o:
0
U sv Ls
Ls U 0 N
二.晶体表面结构 1.离子晶体表面结构
液体总是力图形成球形表面来降
低系统的表面能,而晶体因质点不能自 由流动,只能借助离子极化、变形、
重排并引起晶格畸变来降低表面能,
这就导致表面层与内部的结构差异。
1)极化
处于表面的负离子受到上下和内侧正离子的作用,外侧出现 不饱和力,负离子的电子云产生变形形成偶极子,这样就降低 了晶体表面的负电场。 (正离子极化率小于负离子极化率,因负离子半径很大,原子 核对其外层电子作用减弱,易被极化。离子晶体中,因阴离子 半径大,容易极化形成偶极子。偶极子的正电端受内部邻近的 阳离子排斥,导致阴离子在表面层前进了。而阳离子难极化, 相对后退,表面形成双电层。)
2.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关系――拉普拉斯公式(ΔP~γ) 向插入液体中的毛细管吹气,形成气泡,气泡体积增加的
唯一阻力是由于扩大表面积所需的总表面能(即增大气泡体积
2.表面能的计算 把晶体内的质点迁移到表面所需的能量就是表面能,亦即晶体表
面质点的能量与其内部质点的能量之差。
设uib、uis分别表示第i个原子在晶体内部、表面与最邻近原子的作用能,nib、 nis分别表示第i个原子在晶体内部/表面最邻近的原子数(配位数);内部、表面 原子迁移所需能量分别为:
nibuib 、 nisuis (同一键力分归正、负离子各一半)。
c.正、负离子相对位移,表面形成一个双电层,正、负离 子半径大小(离子极化性能)决定表面能下降程度及双电层厚 度。
如:PbI2表面能最小(130尔格/厘米2) ,PbF2次之(900尔 格/厘米2) ,CaF2最大(2500尔格/厘米2) 。Pb2+、I1-半径 比Ca2+、F1-大,易极化→双电层厚、表面能小;F-、Ca2+半径 较小,不易极化→双电层薄、表面能大。表面生成双电层会影 响次内层,极化过程由表及里,扩散深度取决于正、负离子半 径差,差值↑→扩散深度↑。
第七章 固体表面与界面
§4-1 固体的表面
表面——一个相和它本身蒸气(或真空)接触的分界面。 界面——一个相与另一个接触的分界面。 实际上, 通常所说的表面严格地说是与空气相接触的界面。 一、固体的表面力场
晶体内质点受力均衡,合力为O,故每个质点力场是对 称的,晶体表面质点受力不均,产生剩余的键力,即固体表 面力。表面力分为化学力和分子引力两类。 1.化学力
一.弯曲表面效应(气-液界面) 1.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
1)产生: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导致出现ΔP。 a.平面:表面张力合力为0,ΔP=0, P′=Po; b.凸面:表面张力合力指向液体内部,P′= Po+ΔP;(正压) c.凹面:表面张力合力指向液体外部,P′= Po-ΔP;(负压) P凸>P平>P凹 2)附加压力的方向:指向曲率中心,凸面时ΔP为正,凹面ΔP为 负。
1
nis nib
利用上式计算MgO的(100)面的表面能数值约是实验值的20倍。
分析: a.晶体表面上因离子极化和重排后被负离子所覆盖,导致 单位面积上的原子数LS↓→o↓;b.实际表面积A实>A理→LS↓→γo↓;c. 周围环境影响:T↑→LS↓(体积膨胀)→o↓,吸附杂质→o↓
§4-2 固体界面
3)表面存在微裂纹 因晶体缺陷或外力作用而使表面产生微裂纹。微裂纹是影
响材料强度的重要因素,微裂纹↑→强度↓。玻璃的钢化和预 应力混凝土制品使表层处于压应力,从而闭合裂纹,提高强 度。
三.固体表面能
1.表面能和表面张力
表 面 能 —— 每 增 加 单 位 表 面 积 体 系 自 由 能 的 增 量 ( 所 需 作 的 功),J/m2 表面张力——扩张表面单位长度所需要的力(缩小表面积的张 力),N/m 比较: a.两者是等因次的(J/m2=N·m/m2=N/m); b.对液体来说,两者大小相等,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提法而 已; 因为液体不能承受剪应力,外力所作的功表现为表面积的扩展, 所以表面张力等于表面能。 c.对固体而言,其表面张力不等于表面能。 因为固体能承受剪应力,外力的作用除了表现为表面积的增加 外,有一部分变成塑性形变,所以其表面张力不等于表面能。
它本质上是静电力,主要来自表面质点的不饱和价键, 可用表面能大小来估计。对于离子晶体,表面主要取决于晶 格能和极化作用。主要形成化学吸附。
2.分子引力(范德华力) 一般是指固体表面与被吸附质点(如气体分子)之间相互
作用力。它是固体表面产生物理吸附和气体凝聚的原因。分子 间引力主要来源于三种不同效应。 1)取向力:相邻两个极化电矩因极性不同而相互作用的力。主 要发生在极性分子(离子)之间。 2)诱导力:诱导偶极矩与固有偶极矩间产生的作用力。存在于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3)色散力:由瞬时偶极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主要发生在非 极性分子之间。 因电子运动瞬间电子的位置对原子核是不对称的,即正负电荷 中心发生瞬间的不重合,从而产生瞬时偶极。瞬时偶极会诱导 邻近分子也产生和它相吸引的“瞬时偶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