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校内教育公平问题之我见

合集下载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公平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公平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公平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教育公平。

首先,我认为应该废除教育公平,因为教育公平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擅长文科,有些人擅长理科,有些人喜欢艺术,有些人喜欢体育。

如果强制所有人都接受相同的教育,那么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有些人可能并不需要或者并不喜欢接受某些教育资源。

这样一来,教育资源就会被浪费,而且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

其次,废除教育公平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如果废除教育公平,就可以更好地根据个人的需求来安排教育资源。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

最后,废除教育公平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繁荣和进步。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教育公平。

首先,我认为不应该废除教育公平,因为教育公平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无论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如何。

如果废除教育公平,就会给一些人造成不公平和歧视,这是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

其次,教育公平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如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就会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说,“教育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

最后,教育公平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如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就会有更多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繁荣和进步。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关于教育公平的作文

关于教育公平的作文

关于教育公平的作文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不论其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性别或其他背景因素。

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着,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的教师,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却面临着师资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

这导致了贫困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其次,家庭背景的不平等也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不同,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也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使得孩子在教育上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贫困家庭的帮扶,提供更多的教育补贴和资助,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另外,性别、种族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教育的公平。

在一些地区,由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问题,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打击,建立起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接受教育。

总之,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它关乎每个人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强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建立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下接受教育。

关于教育公平的作文

关于教育公平的作文

关于教育公平的作文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教育公平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分配、家庭背景对教育的影响、地区差异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教育公平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名校或者富裕地区,而贫困地区或者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在教育机会上的不公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家庭背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孩子的教育机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资助体系,帮助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同时,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地区差异也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些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水平较高,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这就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以确保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

最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改革教育考试制度,减少对学生的歧视,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

总之,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

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改革教育制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公平的教育。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公平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公平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教育公平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教育公平。

首先,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在现实中很难达到。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条件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一些地区的学校条件非常差,师资力量不足,甚至没有足够的教科书和教学设备。

这种情况下,要求实现教育公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教育公平的实现可能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可能会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对所有学校和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标准和要求。

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资源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教育质量。

最后,教育公平的实现可能会减少教育的竞争性。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促进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废除教育公平可能会导致学校和学生之间失去了动力,整个教育系统也可能会因此而停滞不前。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教育公平。

首先,教育公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教育公平的实现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不会因为家庭背景或地域差异而受到影响。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教育是最强大的武器,用来改变世界。

”只有通过教育公平,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如果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而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从而减少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它的人才储备,而教育公平可以让更多的人才得到培养,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正如尼尔·阿姆斯特朗所说,“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之一。

”教育公平的实现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国家的重要资源。

综上所述,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它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优质均衡教育观之我见

优质均衡教育观之我见

优质均衡教育观之我见摘要:本文阐述了优质均衡教育观:如何解决基础教育年限太长困境;教育均衡化的实现要依赖于社会教育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优质教育;均衡化;我见“有一种东西,它的基础很牢固,所占的面积较大,身躯向高空伸展,体积在向高空伸展的过程中逐步收缩。

”你知道我刚才描述的是什么形象吗?如果你回答的是“塔子”的话,那么你只答对了一半。

我所描述的不只是“塔子”形象,还包括我国教育所设计的人才知识结构形象。

基础教育阶段,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百花齐放,学生学习所涉及的领域很宽泛;高中阶段分了文理科后,学生学习的领域实际上已开始收缩;大学里分系、分专业,接触的领域进一步缩小;研究生、博士生则是在专业领域内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勾勒个人从小学到接受博士教育的历程,其知识结构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塔子”形象吗?据此看来,主张在建立牢固基础的前提下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思路,构筑“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一、基础教育应该重视,但其年限太长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有不少人把它理解为培养“全才”的教育,培养“万金油”式的学生。

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应当培养“人才”,应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应当“砍掉”一些“毫无用处”的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

对此,我不敢苟同。

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学生现在的基础打得宽泛一些,在竞争社会中就业选择的机会就会多一些。

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设计与个人设计是有矛盾的,在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就业的竞争会显得日益激烈,个人设计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有一技之长是不够的,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多种可能的发展空间,才能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更宽泛的基础显然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基础教育不容忽视,但是它的年限太长,从小学到高中教育结束,我们算一算学习的时间,长达十二年。

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关系之我见

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关系之我见

观判断 , 用来解释教育资源分配的科学性;教育效率除
了经济效率外 , 还有精神 效 率 。教育 的精神效 率来 自于 教 育 自身 的特性 , 对 于 物质 产 品来说 , 育是 一 种 精 相 教
神产品。 教育 的精神效率是潜在的 , 不能准确衡量 的 , 表 现为社会 风貌 、 伦理 价值 和精神 文 明的进 步 。 二、 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关 系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一定范 围内是矛盾的 。由于教 育资源的稀缺性 , 国家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 往往照顾 到平等 , 就会牺牲一定的效率 , 反之亦然。教育发展在数 量和质量上的两难 ,或者说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 的两难 是典型的平等与效率 的抉择 困境 。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 总是难 以同时兼得 的:追求教育 的大众化 , 谋求数量上的 发展 ,往往不得不部分牺牲教育质量; 追求教育 的英才 化, 谋求质量 的发展 , 往往又不得不 以牺牲教育平等为代 价。 这只是教育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一个方面 , 教育平等与 效率关系也比较复杂 , 它们之间不一定构成对立关系 , 它 们可能此消彼涨 , 也可能都得到提高或者两败俱伤 。 ( 一 ) 两者相 互 包含 、 互促进 相 总体来看 , 教育公平与效率二者不但没有互斥性 , 而且还有相互包含 的一 面 ,二者都是对方衡量 自身高 低 的一个 基 本标 准 ( 但 不 是所 有 或者惟 一 的标 准 ) 。一 方面 , 没有毫无公平的效率 , 也没有毫无效率的公平 , 效率不能脱离公平来衡量 , 公平不是效率 , 有公平不意 味着 效率 ,但公平本身就应该是效率 的一个重要 内涵 和构成 , 是判断效率 的价值纬度之一 。有公平不意味着 高效率 ,但完全无公平绝不是有效率 。在衡量教育制 度、 政策有无效率 时 , 必须考虑 到教育对社会公平状态 的影响 ,必须 考察教育公平 的兼顾程度如何 。另一方 面 ,公平也不能脱 离效率来衡量 ,在衡 量某种教 育政 策、 制度 究 竟 是 否公 平 时 , 必 须考 虑 到 教 育政 策对 教 也 育 的社会 效率状 况 的影 响 。 教育公平本身就 隐含有教育效率 的意义 ,教育效 率也体现着教育公平 的价值 ,二者互为 因果 ,互相促 进, 相辅 相 成 。一 方 面 , 育 公 平有 利 于促 进 教 育效率 教 的增 长 , 育公 平 是 教 育制 度 合 法性 的依 据 , 教 是教 育效 率增 长 的源泉 。 国家 和社 会 对 教育 资 源 的公平 配置不 仅 能够减少 浪费 ,而且能够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工 作 与学 习的动力与热情 , 而有利 于提高效率 , 大教 从 增 育的收效 。效率 的取得 , 中最重要 、 其 最根本 的是人 的 要 素 。人 的行 为 的积极 性 以及 由这 种 积极 性 引发 的人 的创造性 , 是一切效率 的源泉 , 而人 的积极性 就其合法 J 性和持久 性 而 言 , 只能来 自公平 的社 会 环境 和机 制 。 它 因此 ,公 平 在其适 用 范 围之 内有 利 于 促进 教 育效 率 的 提高。另一方面, 教育公平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物质保证 的, 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的建设与完善 。教育效率 的提 高不仅有助于扩大教育资源 ,从而为追求进 一步 的教

教育公平与正义之我见

教育公平与正义之我见

教育公平与正义之我见作者简介:胡秋梦(1986—),女,汉族,重庆铜梁人,教育学硕士,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彭道愔湛(1986—),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教育学硕士,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前艺术教育。

摘要:教育公平与正义历来是教育界及社会其他各界探讨的重大问题,追求教育公平与正义是教育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本文从教育公平和正义的概念,目前我国教育公平与正义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反思和探讨来探究此问题。

关键词:教育,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与正义是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重大问题。

“公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一般代表的是追求经济意义上的双赢,当事人不管身份、地位怎样,都有权利得到平等的对待,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而“正义”一词在《新书.述》中解释:“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

”由此,在古意中,“正”的字面意思和“直”是相同的,表示不弯曲、挺直之意;而内涵的意思则是与人的道德品德有着紧密的联系,指个人的言行正、品德好之意。

而“义”也可写做“義”,上为羊,下为我,都是表示吉祥、和善的形象,所以“义”经常用来指对人有道德、心存善良的意思。

之后先贤圣哲们更是把“义”作为言行的规范。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成为恪守多年的道德评判标准。

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正义”的意思是“公正的,有利于人们的道德和事业。

”这种解释也与古意一脉相承,所以“正义”经常不是“事物性”的所指,而是暗藏“人性”内涵,它是指在基本的公正基础上能够帮助弱势群体最终获得最大权益。

一、教育公平和教育正义的概念公平和正义在各领域有其普遍的意义与作用,然而在特殊的领域也有其特殊的含义。

在教育这个以“培养人”“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中,公平和正义又彰显了其独特的内涵。

公平,特别是社会关系中的公平,大多是从经济这个角度来衡量,一般指资源的占有与分配问题。

不过在教育领域,虽然也要考虑资源的运用问题,但更多的渗透了关于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问题,它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

申论作文教育公平

申论作文教育公平

申论作文教育公平在当今社会,教育公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然而,由于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公等问题,教育公平并没有真正实现,仍然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师资力量匮乏,校舍设施简陋,这导致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差,教育公平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确保每一个农村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建立公平的招生制度。

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由于各地教育资源的差异,导致高考录取分数线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招生制度,通过改革高考制度,减少地域性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参加高等教育的机会。

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优秀的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他们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加强教育公平监管机制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如校内暴力、升学歧视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公平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实现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国家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建立公平的招生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监管机制建设。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个人发展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校内教育公平问题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12-08T11:23:30.74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李缅心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李缅心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通过校内教育不公平问题的探讨,意在各学校对校内教育公平问题引起重视,探索解决办法,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公平;校内教育公平;评级体制;竞争机制;资源配置
作者简介:李缅心,任教于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毛入学率达到24.2%,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 年。

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

据官方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人认为生活中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据2009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1.2%的人认为教育公平,换句话说就是有88.8%的人认为教育存在不公平。

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最强烈的反应,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甚至存在于学校内部和班级之间。

由于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较大课题,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国家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并正在极力解决,在此笔者仅从校内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寻求一些解决办法。

教育公平不是新名词,首先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是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教育公平的理念可以说源远流长。

那什么是教育公平呢?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近年来由于教育从起点就存在不公平现象,致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句话成为社会广泛流传的“经典”话语,其实我们谁也说不清楚“起跑线”究竟划在哪里。

社会上以致出现“起跑焦虑”、“起跑恐慌”,接下来择校之风自然而然迅速刮起,并愈演愈烈。

2011年5月19日凤凰网摘自《湖南日报》一则消息《择校费7万起跳,教育公平何处安身》,有媒体报道称,一连三日的广州市幼儿园、小学招生报名正在进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昼夜排队。

今年,广州多所名牌小学择校费以7万元人民币“起跳”。

华师附小更亮出了16万元的天价。

难怪不少家长感叹:孩子入学、入园,考的是家长的毅力和钱包。

择校风的盛行,进而引发择班风,择师风,甚至出现择同桌风。

进了名校,又要选择名班、名师,弄得学校和家长都苦不堪言。

家长的愿望情有可言,无可厚非,追根溯源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造成的,教育资源失衡引发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出现,当然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社会统筹、教育投入、资源配置、政策制度当中去寻求解决办法,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作为学校在内部解决本校教育不公平问题,通过学校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笔者从教将近三十年,任教学校是一所县级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之一,多年来对教育不公平引发的择校风感触颇深,比如,学生班级分配不公平,又优等班,差等班之分;教师资源分配不公平;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不公平。

教育领域的不公平已引起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但同一个校园内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探究,同一个校园内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都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又如何去解决整个教育不公平的难题,为此笔者用了很长时间潜心剖析,有所心得,仅供参考。

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到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呢?
教育评价单一的影响
对于教育质量的评价仅从分数的高低和考取高一级学校的人数来衡量,以致学校只好采取集中好的教学资源突出重点来维持学校的声誉,由此造成保一部分,顾一部分,舍一部分,客观上造成不公平。

不正常竞争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的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校与校之间,学校内部竞争日趋激烈。

不正常竞争也是影响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

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影响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确定班主任人选上大多采用教师报名,任课教师由班主会自主聘请的方式,这样固然有合理的一面,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很多,一方面是存在感情色彩较浓,从而淡化了合理的资源搭配。

另一方面存在教学资源等级分化,客观上造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由此引发择校后又择师择班的不合理状况。

当然影响校内教育公平的因素还很多,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外部的,有内部的,但综合起来看,根本上还是受教育体制方面的制约,虽然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要彻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还必须找出一条由应试教育逐渐过渡到素质教育的途经,不能让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号上。

只有解决了教育评价单一,不正常竞争和教学资源分配问题,校内教育公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健全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社会对教育评价的观念,真正把素质教育做为办学的宗旨,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平等的舞台,让师生都能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其次是解决不正常竞争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应试教育和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引起的,要综合起来分析,综合起来研究,综合起来解决,在不断地尝试中慢慢探索。

再次就是校内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教学资源配置关键在于教师的配置,确定班主任,聘用任课教师除采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互相选择外,学校必须综合考虑,宜细不宜粗,要分析到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性情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然后根据自主搭配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调配,让每一个教学小组都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形
成黄金搭档,黄金搭档一旦形成,不要轻易调换,只有每一个教学小组都具有各自优势了,教学资源的配置才是合理的,科学的。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必须从“提质量”、“缩差距”、“重配置”、“建机制”等方面去努力,不是某个城市、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学校能够办到的,提倡教育公平,也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国家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笔者所言意在校内对教育公平问题引起重视,探索解决办法,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七个怎么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赵欢君,陶李刚.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探索,2005(12).
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县第一中学 679100
Personal View on Equal Access to School Education
LI Mianxi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nequality is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his paper hopes to attract schools’attention on school education equality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school education inequality, probing into solving methods and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of improving overall teaching competence.
Key words: education equality; school education e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competition system; resources al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