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及类型的判断方法
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判断

例题5:
Xid=Xi-Xf
瞬时极性法
Xi
Xf
Xf是正值,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Xid减少,负反馈
Xid=Xi-Xf
Xi Xf
Xid=Xi+Xf
Xi Xf
总结:Xid=Xi+Xf或Xi-Xf,关键是看净输入,Xid,Xi和Xf在一个点 上用+,不在一个点上用-。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强,
所以是正反馈。
注意:此处 是减,Xf是
负值
例题3:
XidX=idX=i+XXi-fXf
瞬时极性法
Xi
Xf
Xf
XXff是是负正值值,,反反馈馈信信号号使使净净输输入入信信号号XXidid减减少少,,负负反反馈馈
例题4:
瞬时极性法
Xi
Xf
Xid=Xi+Xf
Xf是负值,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Xid减少,负反馈
叠加。
正反馈与负反馈
若反馈信号削弱原来的输人信号,使净输入信 号减小,则为负反馈;Xid=Xi+Xf(Xf为负)
反之, 若反馈信号加强原来的输人信号,使净输 入信号增加,则为正反馈;Xid=Xi+Xf(Xf为正)。 一般,在担任放大任务的电路中所引入的都是负反馈
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先假设放大电路中某点的瞬时电位升高,即瞬时极性为正,在图中用 表示, 然后按照信号的传递途径,逐级标出有关点的瞬时电位变化。升高用 表
示,降低用 表示,最后推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若反馈信号是使净输 入信号减弱的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例题1:
设输入端瞬时极性为 ,则V1 管的基极瞬时极性也 ,经反
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判别

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判别
反馈(feedback)指的是信息系统的输出也成为系统的反馈,作为系统输入的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作为输入或信号。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不同类型的反馈,他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如何分辨正反馈和负反馈则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正反馈通常是调节系统稳定性和促进系统功能的方法,通常它会产生正环路,将信号
重新返回给输入。
这种反馈将发出的信号再次反映到原始的输入端,从而影响输出的控制,从而改变输出信号的大小,以改变系统的状态或行为。
因此,正反馈可以用来提高系统保
持稳定的水平,或者使系统能够在固定的水平上保持正变化量。
从这两种反馈模式转换到另一种模式是比较困难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有着整个不同的
响应特性,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于:正反馈可以增加系统的变化量,而负反馈则可以降低这
种变化量。
因此,正反馈和负反馈可以用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动性,控制系统的功能
发挥。
正反馈和负反馈可以从定义上来判断:正反馈表示信号从输出端发出,然后上升,形
成环路,返回到输入端,增加输出端的功能,以实现系统的功能自我调节和稳定;而负反
馈则是,发出的信号仍然形成环路,但是信号不是从输出端发出,而是反馈到输入端,下降,减少输出端的功能,从而抑制系统的变化量,从而维持系统的稳定。
总之,正反馈会增加系统变化量,促进系统功能发挥;而负反馈则会减少系统变化量,实现系统稳定。
因此要正确判断正反馈和负反馈,可以根据它们的特性来判断,以确定它
们拥有怎样的功能。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电子技术课件)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三、负反馈放大电路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一、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1.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叠加。
负反馈:引回的反馈信号削弱了净输入信号,或反馈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正反馈:引回的反馈信号增强了净输入信号,或反馈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增大。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放大电路的反馈框图开环闭环反馈网络:能将输入和输出回路相联的通路正反馈:两量同相,净输入量增加。
用于振荡器。
负反馈:两量反相,净输入量减小。
用于放大器。
问:为什么引入反馈?输出量应该只由输入量决定,但事实上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会使输出量在输入量一定时,发生变化;所以为了使放大电路在输入量一定时,输出量也保持一定,从而引入反馈;即将变化的输出量引回到输入回路,在输入量与反馈量共同作用下,使输出量保持一定。
俗语说:以“毒”攻“毒”现在是:以“变化”应“变化”2.反馈的判断(1)有无反馈判断:有反馈通路;并影响净输入-++A 0u ou I -++A 0u ou I R -++A 0u o u I R 1R 2有反馈通路,但没有影响净输入有反馈通路,并且影响净输入(2)反馈极性的判别:瞬时极性法利用电路中各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
交流电位为正半周时,瞬时极性为正;交流电位为负半周时,瞬时极性为负;不管瞬时极性如何,各点之间的相位关系(同相还是反相)不会改变。
步骤:①假设输入信号的极性(+),②由此判断各相关点电位的极性、电流方向(主要是判断出输出信号的极性),③结合输出信号的极性判断反馈信号的极性,若使净输入量增大的就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和未引入反馈时比较)。
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正反馈负反馈注意:1) 反馈量仅由输出量决定,与输入量无关。
负反馈放大电路

Xo
uf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叠加 R1 b. 并联反馈 + ui 放大电路 ii iid – if 反馈网络并联于 输入回路 反馈网络 特 反馈信号为电流 点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电流叠加
Xo
并、串联反馈的两种形式:
i
if ib
ib=i-if ui ube uf
串联反馈
ube=ui-uf
求和点
求和点
+EC
角度: 目的:
+ ui
RB1 C1
RC1 C2
RB21
RC2
C3
+ uo
–
ui uf C2 R
T1
T2 RB22 RE2 CE
E1
–
Rf 、RE1组成反馈网络 Rf
C1
减小非线性失真 xi
xid=xi
xid=xi- xf
xo
xi
+
xid xf
A
xo
B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输 入 回 路
反馈网络
简单判断:采样点是输出端的话,一定是电压反馈 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 取样点 uo RL 取样点
uo
RL
电流反馈采样的形式: io 取样点 RL Rf
取样点
io RL
iE
iE
取样点 io
iE
RL
2、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a. 串联反馈
特 点 反馈网络串联于 ui 输入回路 反馈信号为电压
uid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放大电路
反馈网络
c. 判断电压和电流反馈的方法 Xi
+
Xid
A 基本放大电路
B 反馈网络
5-负反馈放大电路

|| ||
A |,负 反 馈 A |,正 反 馈
=0,| Af |,自 激 振 荡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放大倍数的表达式
1A F 1时
A f
1 F
1)如果
1AF 1
,则 A A 。这就是负 f
反馈的情况,因为它表示反馈的引入削弱了
输入量的作用,使闭环增益下降。
因为
Xid =1XAi F
可见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真正加到放大电路输 入端的净输入量减小到无反馈时的
5.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放大倍数的估算
5.3.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5.3.2 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分析
5.3.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xi
x id
A
xf
F
xo
深度负反馈时, 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关系?
净输入量=?
1. 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当
1AF 1 时,
A f
A 1 =1A F F
而
A f
用输出开路法:io=0时if=0 故为电流反馈 用输出短路法:uo=0时if存在 故为电流反馈
例5-5 判断下列电路引入的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io
+ uf
if
io
RL
-
负载电阻RL 不出现在反馈回路中: 为电压反馈
负载电阻RL 出现在反馈回路中: 为电流反馈
6.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 RS
1. 反馈 — 将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部分或全部, 通过一定的元件,以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回路并影 响输入量(电压或电流)和输出量的过程。
2. 信号的两种流向
正向传输:输入 输出 — 开环 反向传输:输出 输入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

图09.13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VRAR'ooiosfX'AiViIsF''ooIA'ois(X1If'oAiA(s1FisF)RIA'oiosF )I'o
式中Ais是负载短路时的开环
增益,即将负载短路,把电 压源转换为电流源,再将负 载开路的增益。
返回
4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放大电路加入负反馈后,增益下降,但通频带却加 宽了,如图所示。
ui' ui
放大 电路
xo
(1 A F
) ui' i'i
(1 A F
)R i
uf
反馈 网络
(2)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并联负反馈输入端的电路结构形式如图所示
有反馈的输入电阻为
R if
Ri
R if
ui ii
ui ii' if
ui ii' Fuo
ii
ui
ui
R id
ii ' if ui'
ui
VCC
Rb1
+ +C2
Rb 2
Re
RL uo
Rb1
C1
ui
Rb 2
VCC
C2
Re
RL uo
RE没有直接引回输入端,为串联反馈 uO=0时,u=0,为电压反 馈 由瞬时极性法 判断为负反馈
为串联电压负反馈
Rb1
C1
ui
Rb 2
VCC
uo
RB
+
-RC1
vi
+ C2
RE1
VCC
+ RB1 RC2
反馈的判断方法

反馈的判断方法1.有无反馈的推断(1)是否存在除前向放大通路外,另有输出至输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2)反馈至输入端不能接地,否则不是反馈。
2.正、负反馈极性的推断之一:瞬时极性法(1)在输入端,先假定输入信号的瞬时极性;可用“+”、“-”或“↑”、“↓”表示;(2)依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打算输出量与反馈量的瞬时极性;(3)最终观看引回到输入端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若使净输入信号增加,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
留意:(1)极性按中频段考虑;(2)必需熟识放大电路输入和输出量的相位关系。
(3)反馈类型主要取决于电路的连接方式,而与Ui的极性无关。
对单个运放一般有:反馈接至反相输入端为负反馈;反馈接至同相输入端为正反馈。
3.直、沟通反馈方法推断:依据反馈网络中是否有动态元件进行推断。
(1)若反馈网络无动态元件(通常为电容),则反馈信号交、直流并存;(2)若反馈网络有电容串联,则只有沟通反馈;(3)若反馈网络有电容并联,则只有直流反馈。
4.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1)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采样输出电压);(2)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采样输出电流)。
(3)推断方法:将输出电压“短路”,若反馈回来的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仍旧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应用中,若要稳定输出端某一电量,则采样该电量,以负反馈形式送输入端。
电压负反馈作用: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流负反馈作用: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5.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依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求和方式)(1)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两个电极上,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压相加减的关系。
(2)并联反馈,反馈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同一个电极,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流相加减的关系。
(3)判别方法:将反馈节点对地短接,若输入信号仍能送入放大电路,则反馈为串联反馈,否则为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在输入端的求和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
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判断负反馈的类型

般 教 材 均 采 用 交 流 通 路 说 明 负 反 馈 的 类 型 , 于 没 有 将 放 大 电 路 巾 的 三 极 管 分 开 看 . 易 分 开 由 不
输 出 回路 与 输 入 回 路 , 以 产 生 了 负 反 馈 类 型 判 断 的 失 误 。本 文 抛 开 “ 馈 信 号 与 输 出 信 号 是 否 成 比 所 反
M a .0 6 yZ 0 V0 .2 No. I1 2
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判断负反馈的 类型
李洪津 ‘
( 工程兵指挥学 院 基础部 , 江苏徐州 210 ) 204 摘 要: 由于很多教材在放大电路 负反馈类型的判断中附加“ 反馈信 号与输 出信号是否成比例” 的标准 , 并用此来 定义
一
个 非 线 性 电阻 , 反 馈 量 与 输 出 电 压 就 不 成 比例 了 , 而 就 不 是 电 压 反 馈 了 。显 然 , 路 只 改 换 一 个 则 因 电 1 负反馈概 念 的正确 把握
元 件就改 变反馈 的类 型是不 可能 的 。
在 放 大 电路 中 , 是 将 输 出 信 号 的 一 部 分 或 全 部 通 过 某 种 电 路 引入 到 输 入 端 , 称 为 反 馈 。若 反 馈 凡 就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 导致了负反馈类型判断 的不准确 。本文重申放大 电路 负反馈类型的判断标准 , 并采用放大 电路 的微 变等效电路图 , 分析判断负反馈类型 , 方法简单 明了。 关键词 : 大电路 : 放 负反馈 ; 电流 ; 电压。 中图分类号: N 2 T 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74 6 ( 0 6 0 -0 1 0 1 0 - 2 0 2 0 ) 2 04 - 3 -
例 ” 判 断 观 点 , 用 放 大 电 路 的 微 变 等 效 电路 图 , 察 采 样 信 号 是 输 出 电 压 还 是 输 出 电 流 . 及 反 馈 的 利 观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电路中负反馈及类型的判断方法
段东兴
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引入负反馈后,虽然放大倍数降低了,但是换来很多好处,在很多方面改善了放大电路的性能。
例如,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了波形失真;尤其是通过选用不同类型的负反馈,来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以适应实际的需要。
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负反馈的判断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
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较难理解。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的判断方法。
该方法系统地给出了反馈的判别步骤,在教学中证明简单易学,易于理解。
1.反馈回路的判断
电路的放大部分就是晶体管或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而反馈是把放大电路输出端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的电路,则反馈回路就应该是从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一条回路。
这条回路通常是由电阻和电容构成。
寻找这条回路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经过电源端和接地端,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问题。
例如图1如果只考虑极间反馈则放大通路是由T1的基极到T1的集电极再经过T2的基极到T2的集电极;而反馈回路是由T2的集电极经R f至T1的发射极。
反馈信号u f=v e1影响净输入电压信号u be1。
图1 电压串联负反馈
2.交直流的判断
根据电容“隔直通交”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反馈的交直流特性。
如果反馈回路中有电容接地,则为直流反馈,其作用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如果回路中串连电容,则为交流反馈,
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特性;如果反馈回路中只有电阻或只有导线,则反馈为交直流共存。
图1种的反馈即为交直流共存。
3.正负反馈的判断
正负反馈的判断使用瞬时极性法。
瞬时极性是一种假设的状态,它假设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引入一瞬时增加的信号。
这个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和反馈回路回到输入端。
反馈回来的信号如果使引入的信号增加则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
在这一步要搞清楚放大电路的组态,是共发射极、共集电极还是共基极放大。
每一种组态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点和输出点都不一样,其瞬时极性也不一样。
如图2所示。
相位差1800则瞬时极性相反,相位差00则瞬时极性相同。
运算放大器电路也同样存在反馈问题。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的瞬时极性相同,和反相输入端的瞬时极性相反。
图2 不同组态放大电路的相位差
依据以上瞬时极性判别方法,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开始用瞬时极性标识,沿放大电路、反馈回路再回到输入端。
这时再依据负反馈总是减弱净输入信号,正反馈总是增强净输入信号的原则判断出反馈的正负。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若反馈信号回到输入极的瞬时极性与原处的瞬时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相反则为负反馈。
其中注意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反馈有时回到公共极——发射极,此时反馈回到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则为负反馈,相反则为正反馈。
图1中的瞬时极性判断顺序如下:T1基极(+)→T1集电极(-)→T2基极(-)→T2集电极(+)→经R f至T1发射极(+),此时反馈回到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所以电路为负反馈。
在运算放大器反馈电路中,若反馈回来的瞬时极性与同一端的原瞬时极性相同则为正反馈,相反则为负反馈;若反馈回来的瞬时极性与另一端的原瞬时极性相同则为负反馈,相反则为正反馈。
4.反馈类型的判断
反馈类型是特指电路中交流负反馈的类型,所以只有判断电路中存在交流负反馈才判断反馈的类型。
反馈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送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形
式(电压或电流)影响输入信号。
所以反馈依据取自输出信号的形式的不同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依据它影响输入信号的形式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图3 电流并联负反馈
(1)串联并联的判断
反馈的串并联类型是指反馈信号影响输入信号的方式即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串联反馈是指净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在输入回路中的连接形式为串联,如图1中的净输入电压信号u be1和反馈信号u f=u e1;而并联反馈是指的净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在输入回路中并联,如图3中的净输入电流i b1和i f的连接形式。
综合一下就是反馈信号如果引回到输入回路的发射极即为串联反馈,引回到基极即为并联反馈。
而在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路中,反馈引回到输入另一端则为串联反馈如图4,图中u D与u F串联连接;如果引回到输入另一端则为串联反馈如图5,图中i D与i F并联连接。
图4 电压串联负反馈图5 电流并联负反馈
(2)电压电流的判断
电压电流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取自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形式。
电压反馈以图4为例,反馈电压u F是经R1、R2组成的分压器由输出电压u O取样得来。
反馈电压是输出电压的一部分,故是电压反馈。
在判断电压反馈时,可以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即根据电压反馈的定义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设想将放大电路的负载R L两端短路,短路后如使u F=0(或I F=0),就是电压反馈。
电流反馈以图5为例,图中反馈电流i F为电阻R1和R2对输出电流i O的分流,所以是电流反馈。
另一种简便方法就是将负载R L开路(R L=∞),致使i O=0,从而使i F=0,即由输出引起的反馈信号消失了,从而确定为电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