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的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特点,它除了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担任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任。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和内容,充分体现了语文这门学科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经典诗词、古文中的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安排了70余首古诗,3篇古文,4篇白话文。这些文章本身就的优秀的文化,它们的传诵本身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古诗中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意境,言简意赅的语句等,都凝聚着古代文人雅士的神韵,也彰显着时代精神。宋代王安石的《梅花》,着力描写了隆冬冒寒竟放的白梅,静静的散发幽香,它的如雪的洁白表现的是诗人纯洁高尚的情怀,它的“凌寒”开放,表现的是诗人的坚韧顽强,它的“独自开”表现的是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这是古代文人的特点,也是现代人应该继承的美好品质。范仲淹的《江上渔者》,通过描写人们对鲈鱼美味的喜爱,和渔者冒着生命危险捕鱼谋生,两相对比,一方面是优越的享受,一方面是浪尖上谋生,诗中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陆游的《示儿》用悲凉的语气表现了诗人因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与悲哀,用遗言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怀,足见其爱国情至深至切。

在这些入选教材的古诗中,有的古诗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山川四时的美景,表现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热爱;有的古诗抓住细节,表现离愁别绪、至爱亲情等,描写人间真情;还有的用豪迈的文笔抒发爱国热情、报国之志,表现人间大爱……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选入教材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要传诵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古文主要是古代神话、寓言,六年级的《寓言两则》和《夸父逐日》,这里面寄寓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表现了他们淳朴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而白话文主要是选自《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四大名著,传播古代经典小说,弘扬中华文化。

二、历史人物、故事中的传统文化

在S版语文教材中,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课文一共有36篇,其中包括古代神话人物女娲夸父、三皇五帝炎黄尧舜、名臣名相廉颇狄仁杰、文化名人孔子范仲淹、名族英雄文天祥邓世昌、艺术人才米芾梅兰芳、科学人才张衡黄道婆、民间人物孟母花木兰等40多个历史人物。这些文章里面的故事虽然多元化,有神话,有传说,有民间故事,有科技人物故事,也有不被过去文人看好的梨园人物故事。但这些故事都在宣传中国古代的传统和文化,

在宣扬中国古代备受推崇的传统思想,希望小学生能把这些民族性很强的传统及思想继承下去,保持我们民族的特点。

这些古代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传统的民族思想。如《司马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能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黄道婆》、《捞铁牛》、《曹冲称象》、《鲁班造伞》和《西门豹》等课文,是要学生通过古人的故事,懂得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而且应该在生活当中应用科学;《炎帝的传说》、《尧帝凿井》、《炎帝创市》等故事,是希望学生能继承远古先民心系天下、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程门立雪》、《孔子》、《孔子学琴》和《范仲淹的故事》等课文,传播一种勤学思想;《将相和》、《商鞅南门立木》、《狄仁杰公正护法》、《晏子劝齐王》和《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等课文歌颂的是一心为公、顾全大局的名臣名相;《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英雄戚继光》、《香玉剧社号》、《左公柳》、《海上英魂》、《文天祥》和《虎门销烟》等课文则是歌颂保家卫国,甚至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还有《陆羽与〈茶经〉》宣扬的是中国茶道,《花木兰》歌颂的是“忠”、“孝”美德,……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良传统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利于学生接受,更有利于这些优秀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中国的古诗词一样,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古代先民的视角审视世界,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美好的愿望都表达了出来,同时他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不屈的精神也流传了下来。

《开天辟地》、《牛郎织女》、《女娲造人》、《三借芭蕉扇》、《哪吒闹海》等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这些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是人们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等美好愿望,同样也能表象他们与自然抗争,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能牵扯出方方面面的文化,但为人们所熟知的重大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它们已经深入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从中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民俗民风,民族精神的精髓。反映节日的课文主要有《“年”的来历》、《重阳节的传说》和《端午节的由来》等三篇,古诗有《寒食》、《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三篇。它们从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节日的气氛和情感等方面着笔,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节日的意义、习俗和文化,并希望我们的小学生能从这些节日中感悟我们民族的精神,继承我们祖先的优秀传统,保持我们民族的特色。

而《火把节》、《雪顿节上看赛牛》则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引入了课本,更加丰富了

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了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是丰富多彩的。

五、历史古迹中的传统文化

教材中,《敦煌壁画》、《山海关》、《编钟》、《卢沟桥》和《赵州桥》等课文都是介绍历史古迹的课文,它们从艺术、历史、建筑等方面介绍这些建筑古迹和文物。《敦煌壁画》是佛家文化的精华,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展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的卓越成就和创造精神。《赵州桥》在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都是一个创举,它优美的造型和非常实用的设计让世人赞叹,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山海关》是赞美山海关的散文,表达出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火热情怀,能让人感受到山海关的“伟大体魄”与“忠贞灵魂”。《编钟》以恢弘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以及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卢沟桥》不仅对卢沟桥展开了生动具体的描述,还阐明了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了学生从小立志为祖国富强献身的精神。

它们都是我们古代优秀文化的最直接的证据,它们承载着古代先民的创造才能、艺术才能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现代人传承和发扬。

六、从外国名著中的外国文化对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不光中国有,中华民族有,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小学语文教材也选取了很多外国外国文学作品,它们通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一样,能表现其国家、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人们都说:“文化无国界。”的确是的,要不然这些外国文化怎么会传入中国呢?而且现在一些外国的“洋节”在华人中还备受亲睐,有的甚至超过了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这都是因为外国文化也好,中华传统文化也好,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积极向上的精华所在。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信仰、传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把它们与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并加以区别,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学生思想境界更加开阔,不会闭关自守,也更利于本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总之,S版教材在编排上就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把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了教材的体系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课堂上很好地利用这些教材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后世子孙始终保持我们民族本色,使中华民族得以复兴,让中华民族始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3年2月2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