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分析凝血功能的一致性分析(1)

合集下载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评价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评价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7] 严春霞,何俊琳,刘学庆,等.MMP-9-PEX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28(5):717-720.[8] Xiao Z,Liu Q,Mao F,et al.TNF-α-induced VEGF andMMP-9expression promotes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pituitary adenomas[J].Int J Mol Sci,2011,12(6):4165-4179.[9] Langers AM,Verspaget HW,Hawinkels LJ,et al.MMP-2and MMP-9in normal mucosa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with outcome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J].Br J Cancer,2012,3(1):236-242.[10] González-Arriaga P,Pascual T,García-Alvarez A,et al.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MMP 2,9and 3genes modify lungcancer risk and survival[J].BMC Cancer,2012,12(1):121-128.[11] Katunina AI,Gershtein ES,Ermilova VD,et al.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2,7,and 9in tumors and sera of patientswith breast cancer[J].Bull Exp Biol Med,2011,151(3):359-362.[12] Park KS,Min Y,Park SR,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12,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genepolymorphisms and cutaneous expressions in patients withBeh et′s disease[J].Tissue Antigens,2012,79(5):333-339.(收稿日期:2014-03-10)(供稿编辑:王瑶)·论著·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评价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杨婉薇 姚孝明 施建丰 蒋叶 范海波 张家明【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评价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凝血四项对凝血功能检测的价值及相关性研究

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凝血四项对凝血功能检测的价值及相关性研究

浙江创伤外科2019年6月第24卷第3期ZH J J T raumatic ,June 2019,V ol.24,N o.3·经验交流·作者单位:323000丽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凝血的过程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原的过程。

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够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临床中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至关重要[1~3]。

临床中常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b )及血小板计数(PLT )作为判断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

但上述指标检测的是凝血机制的部分片段,对综合的反应整体凝血状态效果欠佳[4]。

血栓弹力图实验(TEG )是一种动态监测凝血状态的试验方法,主要检测指标为凝集时间(K 值)、凝血反应时间(R 时间)、凝固角(α-Angle )及血栓最大幅度(MA 值)[5~7]。

但TEG 引入国内时间相对较晚,实际操作和应用相对不完善,尤其是和常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如何正确判断凝血功能仍说法不一。

所以,本文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凝血四项对凝血功能检测的价值及两者检测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为凝血功能检测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①均行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②无活动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排除标准:使用过阿司匹林、肝素等抗凝药物。

纳入的80例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23~82岁,平均年龄(59.7±5.8)岁。

基础疾病多发外伤18例,消化道大出血16例,围手术期出血15例,肝功能不全14例,大面积烧伤9例,其他8例;有出血症状患者48例,平均输血量>800m l /24h ,无出血症状患者32例。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143作者简介:夏娜(1986.01-),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检验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相关性分析夏娜(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常熟 215500)【摘要】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以2021年1~12月脑梗塞患者50例为试验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及血常规凝血试验等检验,对两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的差异及血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试验组脑梗塞患者的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血凝块形成后最大振幅(MA 值)、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 值)均高于对照组,其血凝块形成时间(K 值)、凝血反应时间(R 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血栓弹力图R 值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与MA 值、Angle 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K 值无相关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与K 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MA 值、Angle 值之间为正相关的关系;纤维蛋白原与R 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凝血酶时间与R 值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脑梗塞患者实施疾病诊断中,可将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相结合,以此更好指导患者疾病的诊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试验;脑梗塞;凝血状态;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143-04脑梗塞是急危重症的一种,其发生率较高,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关,且与血管壁有关[1-2]。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

·临床医学系统研究·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2018年3月第3卷第5期DOI:10.19368/ki.2096-1782.2018.05.020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桂木梅,刘欣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输血科,重庆401220[摘要]目的分别采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并对其结果一致性进行对比。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38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小板含量等四项常规凝血检查,然后再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查,通过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TEG检查中的血栓最大震幅(59.49±5.18)min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6.10±9.49)s、纤维蛋白原(3.65±0.77)g/L以及血小板(191.02±37.89)×109/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00,0.000),而与凝血酶原时间(14.55±3.15)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TEG检查中的凝血反应时间(8.28±2.21)min与APTT、PT以及Fib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43),而与Pl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TEG检查中的血块形成时间(2.73±0.55)min与Fib和Pl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而与APTT和P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7,0.235);TEG检查中的血凝速率(Angle)与APTT、PT、Fib及Plt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0)。

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的比较及关系分析

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的比较及关系分析

130·医学综合论坛·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4月第21卷第11期作者简介:许勇(1988.10-),男,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为血液△通讯作者:刘东声(1973.06-),男,硕士研究生,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血液,邮箱*****************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的比较及关系分析许勇.刘东声△(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有限公司检验科,江苏 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比较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血栓弹力图(TEG )与常规凝血指标,并分析TEG 与常规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的200例住院患者,均进行常规凝血检测和TEG检测,常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血小板计数(PLT )、D-二聚体(D-DI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

TEG 检测指标包括凝血时间(R )、血块形成时间(K )、血块生成率(Angle )、最大血栓振幅(MA )、凝血系数(CI )、预计最大振幅后30.min 的振幅衰减率(EPL )。

统计TEG 与常规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CI 与PT、APTT、PLT、TT、FIB、D-DI 相关性显著,其中与FIB 相关性最强(r =3.393,P =0.012);MA 与FIB、PLT、D-DI 相关性显著,其中与FIB 相关性最强(r =0.732,P =0.004);Angle 与APTT、FIB、PLT、D-DI 相关性显著,其中与FIB 相关性最强(r =0.413,P =0.062);K 与PT、APTT、FIB、PLT、D-DI 相关性显著,D-DI 与K、Angle、MA、MA 相关性显著,但相关程度较弱(r <0.300,P <0.05)。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

文章编号(Article ID ):1009-2137(2015)02-0546-06·论著·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陈冠伊1.2,欧阳锡林1*,吴靖辉1,王丽华1,杨金华1,谷立男1,卢祝杰1,赵淆孜1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北京100048;2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100853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thromboelastography ,TEG )与凝血四项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在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9月重症监护科和消化内科共182例住院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和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的结果,将TEG 检测的各参数结果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Kappa 一致性分析和配对卡方检验;同时评价TEG 与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对诊断出血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TEG 检测的R时间与PT 、APTT 呈线性相关(P <0.01),TEG 的K 值、α-An-gle 、MA 值分别与Fib 和Plt 呈线性相关(P <0.001);TEG R时间与PT 、APTT 的Kappa 值分别为0.038(P >0.05)、0.061(P >0.05),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 2=35.309(P <0.001)、X 2=15.848(P <0.001);K 值、α-Angle 和MA 值与Fib 的Kappa 值分别为0.323(P <0.001)、0.288(P <0.001)、0.427(P <0.001),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1.091(P =0.296)、X 2=1.361(P =0.243)、X 2=0.108(P =0.742);K 值、α-Angle 和MA 与Plt 的Kappa 值为0.379(P <0.001)、0.208(P <0.001)、0.352(P <0.001),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 2=37.5(P <0.001)、X 2=37.23(P <0.001)、X 2=26.630(P <0.001);TEG 和凝血四项对出血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均低于50%。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85例,所有标本均进行TEG、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检测,然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结果:TEG检测的凝血反应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现出线性相关(P<0.05);血栓弹力图检测出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速率(α-Angle)分别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α-Angle、MA、K和血小板计数(Plt)间存在一致性(P<0.05)。

结论:TEG检测和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显著相关,但是一致性较弱。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相关性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是反映血液凝固过程的动态变化情况,血液凝固过程通过血栓弹力计直接描绘出图象而测定各相关参数。

影响血栓弹力图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红细胞的聚集状态、红细胞的刚性、血凝的速度、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高低等。

其中凝血因子激活时间反映凝血因子的功能;K值和α-Angle反映Fib水平和一些血小板功能;MA表示血凝块的最大振幅,反映80%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状态[1]。

常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凝血功能的常规项目。

本文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85例,所有患者检测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然后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21年2月到2021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85例,男性58例,女性27例;年龄32~85岁。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分析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60166投稿邮箱:sjzxyx88@·医学检验·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分析李春艳,何安华,储节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0 引言凝血四项包括了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以及纤维蛋白原(FIB ),是凝血功能常规检测的常用方法,也是血栓性疾病检查的有效方法[1],是对某一个阶段的凝血过程或者某一种凝血成份的检查。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与血液中钙离子形成难解离的混合物,其中钙离子是凝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血液中的钙离子减少,血凝功能减退。

此时,在血液样品中加入氯化钙及促进剂,血液便开始凝结,随后出现纤溶过程。

然后通过血栓弹力图仪测定杯体和杯盖阀产生的应力,就能绘出血块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本研究对100例临床患者行血栓弹力图试验与凝血四项检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的住院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5.74±10.63)岁;其中有出血症状患者67例,无出血症状患者33例。

1.2 检测方法1.2.1 检测仪器及试剂。

西芬斯CFMS LEPU-8800血栓弹力图仪及配套试剂、分析软件;XT-4000i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全自动血凝仪STA-R EvoLH750及配套试剂。

1.2.2 检测方法。

患者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3份,其中两份为3 mL ,用109 mmol/L 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收集,抗凝剂和血比例设定为1:9。

两管血分别行TEG 检测与常规凝血四项检测,两项检测同时进行,并在2 h 内完成。

另外一份则用EDTA-K2真空采血管收集,并行常规血小板计数(PLTs )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分析凝血功能的一致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分析凝血功能的一致性。

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我院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肿瘤内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脑出血、肝硬化、骨折、宫颈癌患者共28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四项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并采用全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判定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上述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血栓弹力图及凝血四项检测的各指标测定值经K-S检验分析,均为非正态分布(P<0.05)。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检测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PT与R值和α-Angle存在相关性,而与K 值和MA无关,与R值相关最明显;APTT与R值、α-Angle和MA相关,而与K值无关,与R值相关性最强;FIB与R值、K值、MA、α-Angle均具有相关性,其中与MA的相关性最强;Plt与K值、α-Angle、MA均相关,而与R值无关,与MA的相关性最强。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检测指标K值、MA、α-Angle及FIB之间存在一致性(Kappa=0.317、0.431、0.294,P<0.05);K值、MA、α-Angle及Plt之间存在一致性(Kappa=0.384、0.356、0.213,P <0.05);但ATPP、PT和R值之间不存在一致性(Kappa=0.057、0.036,P >0.05)。

讨论: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检测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二者的一致性较低,不能相互取替。

因此,临床上应对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进而提高临床凝血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一致性分析Comparison of Consistency of Thrombelastogram and Four Coagulation Indexes in Analyzing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different diseases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nsistency of thrombus elasticity and coagulation in four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283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erebral hemorrhage, cirrhosis, fractures and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with endoscopy, neurology, gastroenterology, orthopedics and oncolog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determined by whole blood cell analysis and platelet count. The consistenc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measured values of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 by K-S test, which were non-normal distribution (P <0.05).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T and R and α-Angle, but not with K value and MA,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 and R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 APTT and R value, α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IB and R value, K value, MA and α-Angle i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K value,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R value is the strongest. Value, α-Angle, MA are related,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 value, and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MA. (Kappa = 0.317,0.431,0.294, P <0.05). The relati onship between K value, MA, α-Angle and FIB was significant (Kappa = 0.317,0.431,0.294, P <0.05); K value, MA, α-Angle and Plt (Kappa = 0.384,0.356,0.213, P <0.05); but there was no agreement between ATPP, PT and R (Kappa = 0.057,0.036, P> 0.05). Discuss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rombus elasticity and coagulation test, but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is low and can not be substituted for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clinical response to patients with thrombus elasticity and coagulation four joint dete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clinical coagulation monitoring of th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key words】Coagulation function; Thrombelastogram; Four coagulation indexes; Consistency analysis血栓和出血性风险检测一直是血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众多疾病患者均应进行凝血功能的相关检测,及时发现血栓及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存在,如糖尿病、脑出血、肝硬化、骨折、恶性肿瘤等等[1-3]。

临床常用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为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四项,其中凝血四项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检测可以更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4-5],目前是血栓性疾病的首选筛查方法。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新型指标,通过测试患者的全血样本的止凝血试验,主要参数包括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大振幅(MA)和凝固角(α-Angle),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产后大出血、严重创伤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6-7]。

血栓弹力图能够排除离心对血小板状态的影响,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尚未成熟,且与常规凝血实验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8]。

因此,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分析凝血功能的一致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我院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肿瘤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共283例,其中男167例,女116例;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58.32±25.71)岁。

疾病类型主要包括:糖尿病患者52例、脑出血患者56例、肝硬化患者61例、骨折患者63例、宫颈癌患者51例。

1.2标本的采集及检测方法采集所有患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管,其中两管采用枸橼酸钠浓度为0.109 mol/L 真空抗凝采血管进行采集,每管3mL,随后各用一管血进行高岭土-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四项检查,两种检查需同时进行,且均在两小时内完成;另一管采用EDTA-K2真空采血管进行采集静脉血2 mL,同时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血栓弹力图检测:使用陕西裕泽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Z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进行检测,同时配套使用其分析仪、试剂和软件系统。

在上测试杯中加入20μL 0.2 mol/L的氯化钙,在高岭土试剂管内加入1mL抗凝全血,上下颠倒4-6次,取340μL用于检测,分析仪电脑记录血栓弹力图曲线,当检测时间超过40min仍未出现R时间则检测结束,所有操作均需符合说明书要求。

凝血四项检测:将抗凝全血离心后,分离血浆,使用用System cs51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TT和FIB。

血小板计数:采用System xe2100型全血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分析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四项两种方式检测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

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四项的具体参考值范围见表1。

表1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四项的具体参考值范围参数正常状态低凝状态高凝状态血小板计数(×109L-1)100-300 <100 >300 凝血酶原时间(s)9-16 >16 <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26-47 >47 <26 纤维蛋白原(g/L)2-4 <2 >4 凝血反应时间R值(min)5-10 >10 <5凝血形成时间K值(min)1-3 >3 <1 凝固角(°)52-73 <52 >73最大振幅(mm)50-70 <50 >701.3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首先应用K-S检验分析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检测的各项指标是否为正态分布。

如为正态分布资料,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如为非正态分布资料,则计量资料以第25百分位数(P25)和第75百分位数(P75)表示,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

检验标准α=0.05,若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2.1血栓弹力图及凝血四项检测的各指标测定值K-S检验分析根据表2可知,患者血栓弹力图及凝血四项检测的各指标测定值经K-S检验分析,均为非正态分布(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