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精选PPT课件

合集下载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PPT (3)

遗传因子的发现课件PPT (3)
圆粒∶皱粒≈ 3∶1 黄色∶绿色≈ 3∶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 . 着. __基__因__的__分__离__定__律___。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 四种表现型的比
(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3∶3∶1
有新的性状出现吗? 性状重组

自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
: 异花传粉
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闭:花受粉:在花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
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人工.杂. .交实验
去雄 套袋
接 受 花 粉 ∣ 母 本 高茎的花
传粉
再套袋
提 供 花 粉 ∣ 父 本
亲本:(父本和母本) 父本(♂):指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 母本(♀):指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
...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1.概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的验证及分离定律;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
以“红蓝墨水融合的融合遗传”为背景材料,设计问题,导入新 课;首先提出为什么孟德尔会选择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进而说明选 取豌豆成功的原因;接着讲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实 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结果的现象提出理论解释以及分析的遗传图 解,最后通过测交实验对分离现象进行验证并得出最终结论。
...
介绍美国迷你牛
我产奶多,但 长不快,嘻嘻!
我们会不会既 长得快,又产 奶多呢?
×
(杂交)
. . .我长得快,但 不产奶,因为我 是公的!呵呵!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母本(♀):指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亲本

母本
F1
子一代
♂ ×
F2
子二代
父本
杂交 自交
26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高茎的花
正交
矮茎的花
矮茎的花
反交
高茎的花 27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正交:显性类型个体做母本的杂交方式 反交:显性类型个体做父本的杂交方式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48
3、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
( A)
A. 有耳垂为显性形状
B. 无耳垂为显性形状
C. 有耳垂为隐形形状
D. 不能说明问题
4、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3﹕1比例
的是 ( D )
A.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C.F1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F2代性状的分离比
花的位置 651(叶腋) 207(茎顶) 3.14:1
种皮的颜色 705(灰色) 224(白色) 3.15: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95: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又 要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
34
三、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图4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17
图 5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18
相对性状
此概念的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
豌豆
同一性状: 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 高茎1.5~2.0米,矮茎0.3米左右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精选可编辑ppt
20
5、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
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
F1植株是 ( B ) A.高矮之比是1∶1
B.全是矮秆
C.高矮之比是3∶1
D.全是高秆
精选可编辑ppt
21
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
遗传与进化
遗传因子的发现
精选可编辑ppt
1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重点掌握: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3、基因分离定律 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精选可编辑ppt
2
一、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自然状态一般是纯种;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3、豌豆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精选可编辑ppt
36
5.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显性,
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隐性,它们
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一个家
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
病孩子,则下一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
的几率分别是( )
A.1/2,1/8
B.3/4,1/4
C.1/4,1/4
D.1/4,1/8
精选可编辑ppt
12
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
亲代是相对性状,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所
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是隐性性状。
方法二:
双亲的性状相同,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则后代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ppt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ppt
9
孟德尔找出了豌豆的7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0
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 对相对性状。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的 研究呢?你是如何思考的?
孟德尔采取单因子分析法,对每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
11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1、去雄 2、套袋 3、扫粉 4、授粉 5、套袋
12
孟德尔实验中的概念和符号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 显性性传状因:子由彼显此性分遗离传,因分子别控进制入(不用同大的写配字子母中表(示配) 隐性性子状中:只由含隐每性对遗遗传传因因子子控的制一(个用)小写字母表示)
C.③和④
D.①和④
32
9.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 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 父本是 矮茎 ,母本 是 高茎 。 (2)操作①叫 去雄 ;操 作②叫 传粉 ,此处理后必 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套袋 。 其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33
9.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 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简介
1.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
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
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2.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
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
豆实验。
3.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
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B )
A.25%
B.50%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练习 、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
后代可能的基因型数为( B )
A 2 B 3 C 6 D9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5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树枝法
例3、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 求子代各基因型的比值。
练习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类
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2 )种, 比值为( 1 :) 1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想一想:他们有几对相对性状
这两对相对性状是将如何遗 传给后代的呢?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4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x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黄色和绿色、圆
F1
粒和皱粒何为显
黄色圆粒
性性状,何为隐性
性状?
F2
F2出现新的性状
变式练习:已知A、B、C基因分别位于三
对不同的同源的染色体上。若有一对夫妇
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其子女中
基因为aaBBCC的概率为( 1/16 )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6
4、子代表现型种数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 所得表现型种数的 乘积
例4、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 子代表现型的种数
练习: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 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C )种。
A、8 B、4 C、1 D、16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7
5、子代表现型的概率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 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5、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 代双显性的概率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2 精品课件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2 精品课件

{绿色种子 108+32=140
黄色∶绿色≈ 3∶1
黄色种子 315+101=416
其中 圆粒∶皱粒≈ 3∶1
9 : 3 : 3 :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 基因的分离定律 。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性状表现的比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3∶3∶1
③ 结果:与预期的设想相符,证实了
F1是杂合子,基因型为YyRr
F1产生了YR、Yr、yR、yr 四种类型的配子,比值相 等(为1:1:1:1)
F1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之间进行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__________ 互不干扰 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 分离 ,决定不同 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 自由组合 。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 ,不相_______ 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 __________ 分离 ,______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 分离 后的遗传因 配子 遗传给后代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
4 种配子 F1在产生____
YR YR Y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F2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16 种 结合方式有___ 9 种 基因型____ 表现型____ 4 种 9黄圆 1YYRR 2YYRr 2YyRR 4 YyRr

《遗传因子的发现》参考课件

《遗传因子的发现》参考课件

另一种性状 277(矮)
F2的比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5474(圆滑) 1850(皱缩) 2001(绿色) 207(茎顶) 224(白色) 651(叶腋) 705(灰色) 882(饱满)
子叶的颜色 6022(黄色) 验 证
299(不饱满) 2.95:1
20/23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21/23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1、双眼皮
2、单眼皮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1/23
问题1:遗传性状由什么控制呢? 性状会不会直接遗传呢? 白人和黑人结合,后代是混血儿。 融合遗传理论: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 彼此会相互混合,相互融化,而成为中间类型的东 西。 资料

×
矮 → 不高不矮?
到底遗传有没有规律呢?
2/23
16/23
豌豆
17/23
豌豆茎的高茎和矮茎 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 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狗的卷毛和长毛
18/23
同株或异株的两朵花之间 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 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 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 收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19/23
孟德尔的结论正好跟长期流传的融合遗传理论 相对立。融合遗传理论是怎么回事儿呢?它的基本 论点是: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彼此会 相互混合,相互融化,而成为中间类型的东西。根 据融合理论来推理,甲和乙杂交,就会产生出混血 儿,甲的遗传因子和乙的遗传因子,都变成了中间 类型的东西。好比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似的,亲代 的遗传因子都因为融合而消失了。根据融合理论来 推理,豌豆的高茎遗传因子D跟矮茎遗传因子d在一 起的时候也就会融合成为新的东西,D和d都不再存 在了。

学遗传因子的发现本整合pptx

学遗传因子的发现本整合pptx

发现了多种疾病相关的遗传变 异。
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复杂性和相 互作用网络。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进一步扩大遗传数据库和分析样本。 探索遗传因子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加强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加强遗传学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遗传因子在医学和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生命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传统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遗传学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家系研究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等方法,探究遗传 因素对某种表型特征的影响,但难以深入到具体的基因或遗传因子的层面。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通过研究具体的遗传因子,深入了解遗传因素 对生物体表型特征的影响机制;
2
发现新的疾病治疗靶点,为新药开发和精准医 疗提供参考;
遗传因子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并影响个体的性状表现 。
遗传因子重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因子发生重组,产生不同的基因组 合,导致后代性状多样性。
遗传因子与疾病的关系
遗传因子与常见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与遗传因子的变异有关。
遗传因子与复杂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癌症等复杂疾病与多个遗传因子的相互作用有关。
02
数据质量控制
讨论高通量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问题,包括测序深度、覆述如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序列中的突变位点,以及分析
突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
04
遗传因子在疾病中的应用
遗传因子与常见疾病的发生
遗传因素参与多种常见疾病的发生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为药物研发和精准医学提供理论基础。
有利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改善医疗保健工作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 生物体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CHENLI
3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D )
A、家兔的白毛与短毛
B、人的体重与身高
C、小麦的高秆与大麦的矮杆
D、鸡的毛腿与光腿CHENLI
4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高
矮 相关概念:
×
杂交与自交
正交与反交
F1
CHENLI
20
5、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
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
F1植株是 ( B ) A.高矮之比是1∶1
B.全是矮秆
C.高矮之比是3∶1
D.全是高秆
CHENLI
21
6、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
有各有矮茎,让后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
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3:4
遗传与进化
遗传因子的发现
CHENLI
1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重点掌握: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3、基因分离定律 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CHENLI
2
一、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的材料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自然状态一般是纯种;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3、豌豆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全显 全显
AA :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1:1 aa
显性:隐性=1:1 全隐
CHENLI
10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够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
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
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
6
结论: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得到F2中: (1)表现型比例:显性:隐性=3:1
(2)基因型比例:DD:DCdHE:NdLI d=1:2:1
7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 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30
34
1
∶ CHENLI
二、有中生无为显性。
CHENLI
17
3、有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他们各自的
父亲都是单眼皮,这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单
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
皮孩子的概率为( )
A、100%
B、0%
C、25%
D、75%
CHENLI
18
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二对或二对以上
1
8
五、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 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CHENLI
9
六、运用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1、由亲本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
AA
全显
AA:Aa=1︰1 Aa
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9 : 3 : 3 : CHENLI 1
24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圆粒种子 315+108 = 423 粒形
皱粒种子 101+32 = 133 圆粒:皱粒≈ 3:1
黄色种子
粒色
315+101 = 416
CHENLI
12
显隐性状的判断方法
方法一: 亲代是相对性状,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所
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是隐性性状。
方法二:
双亲的性状相同,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则后代
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双亲的性状是显性性
状。
CHENLI
13
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
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CHENLI
14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杂合
子可产生多种配子。
(2)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出现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 性状分离
F2 高
CHENLI

5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显性遗传因子(D)
(1性性状 隐性性状
纯合子(DD,dd)
(2)遗传因子成对出现
杂合子(Dd )
(3)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 入不同配子。配子中只有一个遗传因子。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CHE结NLI 合是随机的。
相对性状的遗传
CHENLI
19
4、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 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 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 出19只黑毛幼鼠,则亲本鼠的基因型最可能依 次为( C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
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
型中必然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
进一步的推断。
CHENLI
11
方法三: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为3 : 1, 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XAa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为1 : 1,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AaXaa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 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AAX_ _ (4)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 则双亲都是隐性纯合子。aaXaa
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
出现性状分离。
(3)纯合子中不含有等位基因,杂合子中
含有等位基因。
CHENLI
15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必是杂种 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全是杂种
CHENLI
16
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一、无中生有为隐性。
B、1:1
C、9:6
D、5:1
CHENLI
22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主要考点: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4、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CHENLI
23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