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安全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辐射防护知识课件

当量剂量即为人体的吸收剂量和辐射权重因数的 乘积,它已经含有辐射对人体伤害的意义了。
•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简写成Sv
也有毫希沃特(mSv),微希沃特(μSv)。
我们拍一张胸部X光片,胸部组织大约接受0.1毫希沃 特剂量。
•从辐射权重因数W值可知,α粒子虽然穿透力很弱但 健康危害却很大,如把铀235等放射α粒子的同位素吃 进体内,则会对体内组织造成较大的伤害。
• X射线与 γ射线类似
PPT学习交流
18
4、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中子: 质量与质子的质量大约相等,并且中子与γ射线一样也不带电。 因此,
中子与原子核或电子之间没有静电作用。 当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 是和原子核内的核力相互作用, 与外壳层的电子不会发生作用。 •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中子的能量。 • 根据中子能量的高低,可以把中子分为: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
在于地球的岩石、土壤、江河湖海中。 eg. 238U系、232Th系、40K
• 人工辐射源
PPT学习交流
12
与核相关的人为活动引起的对公众的照射主要 包括:
(1)核武器生产、试验; (2)核能生产; (3)核技术应用; (4)核事故; (5)电离辐射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环境中,大气核试验是地域分布最广的人工辐
质子等,能直接引起被穿透的物质产生电离。
间接电离粒子:不带电粒子,如光子(X射线和γ射线)及
中子等,是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带电的次级粒子而引起物 质电离。
非电离辐射:不能使物质电离的辐射。
PPT学习交流
4
常见电离辐射特性
PPT学习交流
5
2、放射性简述
• 1)什么是放射性?
•单位是「希沃特」,简称「希」,简写成Sv
也有毫希沃特(mSv),微希沃特(μSv)。
我们拍一张胸部X光片,胸部组织大约接受0.1毫希沃 特剂量。
•从辐射权重因数W值可知,α粒子虽然穿透力很弱但 健康危害却很大,如把铀235等放射α粒子的同位素吃 进体内,则会对体内组织造成较大的伤害。
• X射线与 γ射线类似
PPT学习交流
18
4、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中子: 质量与质子的质量大约相等,并且中子与γ射线一样也不带电。 因此,
中子与原子核或电子之间没有静电作用。 当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 是和原子核内的核力相互作用, 与外壳层的电子不会发生作用。 •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中子的能量。 • 根据中子能量的高低,可以把中子分为: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
在于地球的岩石、土壤、江河湖海中。 eg. 238U系、232Th系、40K
• 人工辐射源
PPT学习交流
12
与核相关的人为活动引起的对公众的照射主要 包括:
(1)核武器生产、试验; (2)核能生产; (3)核技术应用; (4)核事故; (5)电离辐射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环境中,大气核试验是地域分布最广的人工辐
质子等,能直接引起被穿透的物质产生电离。
间接电离粒子:不带电粒子,如光子(X射线和γ射线)及
中子等,是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带电的次级粒子而引起物 质电离。
非电离辐射:不能使物质电离的辐射。
PPT学习交流
4
常见电离辐射特性
PPT学习交流
5
2、放射性简述
• 1)什么是放射性?
《电磁辐射及预防》PPT课件

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离电器越远,受电磁波侵害越小。如彩电与人的距离应在4至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 应在2至3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
7
结束语:
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辐射的世界里——大气辐射、 太阳光辐射、放射性元素辐射……但自然界中的这些辐射 的强度都很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各种 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而这些产品所 释放出的电磁辐射却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2)电磁波谱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 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 的波长最短。 无线电波 3000米~0.3毫米。 红外线 0.3毫米~0.75微米。 可见光 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 0.4微米~10毫微米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更不宜集 中摆放在卧室里。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 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 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理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并于辐照后即刻至3h以及辐射后24h形
成两次损伤高峰。结论电磁波急性辐照具有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继
发损伤效应,其导致的神经行为功能损伤早于组织病理损伤,且
电磁波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主要
原因之一。
辐射安全防护基础知识(要学习)ppt课件

辐射安全防护基本常识
主要内容包括
一、辐射及电离辐射的概念 二、电离辐射射线种类及穿透能力 三、辐射防护剂量限值 四、辐射是如何影响健康的 五、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六、正确对待辐射现象和问题 七、辐射安全事故相关介绍
一、辐射及电离辐射的概念
1、辐射的概念 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
周围介质传播的能量,是一种能量传播的 方式。广义上的辐射概念包括声辐射、热 辐射、电磁辐射及粒子辐射等,在这些辐 射中,我们更多关心的是电磁辐射及粒子 辐射,而广义上电磁辐射的范围很广,从 无线电波(移动、联通信号发射塔等)、 微波、紫外线等,一直到X射线和γ射线。
根据组织权重因数(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 应的不同敏感性),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依次为:性 腺、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肺、肝、 甲状腺、皮肤及其它组织或器官。
辐射损伤分为急性辐射损伤和慢性辐射损伤,急性辐射主 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慢性辐射损伤则主要是针对从事射线工 作的专职操作人员。健康受损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暴露在辐射 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
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
一、辐射及电离辐射的概念
3、电离辐射的分类 电离辐射的分类因分类原则不同可分为多种类
型,通常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辐射源也可相 应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源于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包括自然 界中动物植物、空气、水、泥土、岩石等天然介质 中存在的放射性; 人工辐射源来源于人类从事与辐射相关的活动、实 践或辐射事件。由于天然辐射源所产生的辐射照射 称为天然本底照射;来自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为人工 照射。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统计2000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 19.4万多人,其中接受剂量监督的9.4万人,人均年有效剂量 值为1.1mSv。
主要内容包括
一、辐射及电离辐射的概念 二、电离辐射射线种类及穿透能力 三、辐射防护剂量限值 四、辐射是如何影响健康的 五、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六、正确对待辐射现象和问题 七、辐射安全事故相关介绍
一、辐射及电离辐射的概念
1、辐射的概念 辐射是以波动形式或运动粒子形式向
周围介质传播的能量,是一种能量传播的 方式。广义上的辐射概念包括声辐射、热 辐射、电磁辐射及粒子辐射等,在这些辐 射中,我们更多关心的是电磁辐射及粒子 辐射,而广义上电磁辐射的范围很广,从 无线电波(移动、联通信号发射塔等)、 微波、紫外线等,一直到X射线和γ射线。
根据组织权重因数(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 应的不同敏感性),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依次为:性 腺、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肺、肝、 甲状腺、皮肤及其它组织或器官。
辐射损伤分为急性辐射损伤和慢性辐射损伤,急性辐射主 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慢性辐射损伤则主要是针对从事射线工 作的专职操作人员。健康受损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暴露在辐射 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
通常辐射防护上关心的对象就是电离辐射。
一、辐射及电离辐射的概念
3、电离辐射的分类 电离辐射的分类因分类原则不同可分为多种类
型,通常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辐射源也可相 应分为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天然辐射源源于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包括自然 界中动物植物、空气、水、泥土、岩石等天然介质 中存在的放射性; 人工辐射源来源于人类从事与辐射相关的活动、实 践或辐射事件。由于天然辐射源所产生的辐射照射 称为天然本底照射;来自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为人工 照射。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统计2000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 19.4万多人,其中接受剂量监督的9.4万人,人均年有效剂量 值为1.1mSv。
辐射防护知识ppt课件

来源,约占所有人工辐射照射的95%。
13
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来源
一般场所: 天然本底为 2. 4 mSv/a,
多为内照射 (222Rn, 60%)
14
二1、、电离a辐lp射h与a物粒质的子相互与作用物质的相互作
α粒子:
用
带2个单位正电荷, 质量数为4的氦原子核,
是个带电的粒子, 一般由质量较重的放射 性原子核发射,能量为不连续的, 能量通常为 4—9 Mev。
α粒子通过物质时, 能量转移(损失)的主要 方式是电离和激发。在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
时, 电离也是其他各种射线损失能量的主要15 方式。
2、beta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β粒子: 高速运动的电子,带有1个负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1/1840, 当其和物质相互作用时,也会引起物质原子的电离和激发,β粒子的
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要小得多,所以1个与α粒子的能量相同的β粒子, 在 同一种物质中的射程要比α粒子长得多。
例如,1个能量为5 Mev的α粒子, 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3.5cm, 而1个能量为5 Mev的β粒子,在空气中的最大射程可达20m。
16
2、beta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β粒子: 与α粒子不同,β粒子穿过物质时,有明显的散射现象,其特点是β粒子
保存下来。它们大多具有α放射
性,少数具有β放射性,一般都
伴随有γ辐射,但没有一个具有
10
+
4n系(钍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A=4n 钍系从Th-232开始,经过连续10次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8。母
体Th-232的半衰期为1.4×1010年。 4n+2系(铀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2,A=4n+2
13
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来源
一般场所: 天然本底为 2. 4 mSv/a,
多为内照射 (222Rn, 60%)
14
二1、、电离a辐lp射h与a物粒质的子相互与作用物质的相互作
α粒子:
用
带2个单位正电荷, 质量数为4的氦原子核,
是个带电的粒子, 一般由质量较重的放射 性原子核发射,能量为不连续的, 能量通常为 4—9 Mev。
α粒子通过物质时, 能量转移(损失)的主要 方式是电离和激发。在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
时, 电离也是其他各种射线损失能量的主要15 方式。
2、beta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β粒子: 高速运动的电子,带有1个负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1/1840, 当其和物质相互作用时,也会引起物质原子的电离和激发,β粒子的
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要小得多,所以1个与α粒子的能量相同的β粒子, 在 同一种物质中的射程要比α粒子长得多。
例如,1个能量为5 Mev的α粒子, 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3.5cm, 而1个能量为5 Mev的β粒子,在空气中的最大射程可达20m。
16
2、beta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β粒子: 与α粒子不同,β粒子穿过物质时,有明显的散射现象,其特点是β粒子
保存下来。它们大多具有α放射
性,少数具有β放射性,一般都
伴随有γ辐射,但没有一个具有
10
+
4n系(钍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A=4n 钍系从Th-232开始,经过连续10次衰变,最后到稳定核素Pb-208。母
体Th-232的半衰期为1.4×1010年。 4n+2系(铀系):该系核素的质量数A都是4的整倍数加2,A=4n+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辐射安全知识
一、辐射பைடு நூலகம்产生
我们熟悉的辐射现象
光辐射 热辐射 电磁波 核辐射
电离、电离辐射
如果某种射线、或者它 的次级射线与原子的轨 道电子作用(碰撞), 能够使电子脱离原有的 轨道而逃逸,那么这个 过程称为电离。
能够使原子发生电离的 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放射性
1.1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 之不得超过下述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1职业照射(2)
放
射
人工源
氢3、铯137、碘131、碘125等
性
的
来
源
射线源
X射线机、CT、电子直线加速器等
电性源
复合源
回旋加速器(加速重粒子)用于制造碳11、氮13、氧15等
几个常用的物理量
活度、比活度 半衰期 剂量、剂量率 当量剂量 有效剂量
一定吸收量的生物效应取决于辐射的品 质和照射条件。不同类型辐射所致吸收 剂量相同,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严重 程度或发生几率可能不同。在辐射防护 领域,采用辐射品质因素表示传能线密 度对效应的影响,对吸收剂量加权,使 得加权后的吸收剂量能够较好地表达发 生生物效应的几率或生物效应的严重程 度。这种加权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 量。
防护安全的最优化
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 照射,使在考虑与经济和社会因素之 后,个人受照射的剂量的大小,受照 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 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除了医疗照射之外,对于一项实践 中的任一特定源,其剂量约束和潜 在照射 危险约束不应大于审管部门 对这类源规定或认可的值,并不大 于可能导致超过剂量限制和潜在照 射危险的值。
它也是以Sv(希沃特)为单位。
二、辐射防护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要求 第二节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量的限值 第三节 辐射生物效应 第四节 内、外照射防护 第五节 辐射工作场所分级与分区 第六节 剂量估算与剂量估算评价 第七节 测量与评价标准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要求
1实践的正当性 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值 3第三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4课题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电离辐射
辐 射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α射线 Β射线 r χ射线 中子、宇宙射线
无线电波(电磁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
微波(电磁辐射)
能够放出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的物质称为 放射性物质;
能够产生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或射线装置。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1实践的正当性
对于一项实践,只胡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 它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 的利益足以弥补甚至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 该实践才是正当的。对于不具有正当性的实 践不应予以批准。
涉及医疗照射的实践的正当性判断按医疗照 射的正当性判断
2 剂量限值和潜在照射危险限 值
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以保证除标准(GB18871-2002)规定 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 的统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不 超过20mSv(豪希福特)。不应将剂 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1.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 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 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 用放射源的学生,就应控制其职 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6mSv。
2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爱的辐射源的照射,包括获准的源和实践 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但不包括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当地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第二节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 量限值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 的制定,并不是仅以辐射生物效应为 直接依据,而是在辐射生物效应的基 础上考虑到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综 合分析判断的结果。
1职业照射 2公众照射 3孕妇的工作条件
1职业照射(1)
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 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所产生的照射以 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所有照射。
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J.kg-1。专用名“希 沃特”(Sv),旧的专用单位是“雷姆 ”(rem)。1Sv=1000mSv=100rem
有效剂量
人体所受的任何照射,几乎总是不止涉 及一个器官或组织,而且各个器官或组 织的辐射效应的危险度也是不同的,计 算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或组织带来得总 危险度为有效剂量。
3孕妇的工作条件
对于胎儿对辐射的第三性比成人高,所 以女性工作人员发觉自己怀孕后要及时 通知用人单位,以便必要时改善工作条 件。孕妇和授乳妇女应避免内照射,用 从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员的 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熊猫提供与 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
2.1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 剂量2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人:50mSv。
依据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按审管部 门认可的剂量限值的若干分之一(一般按 四分之一)的剂量约束值来加强对工作人 员与公众照射的辐射防护 即职业照射年剂量约束值不超过:
20mSv *1/4=5mSv 关键人群组:对于某一给定的辐射源和给 定的照射途径,受照相当均匀,并能体表 因给定辐射源和照射途径所受剂量或当量 剂量的最高的个人的一组公众成员。
2.2慰问者及探视人员剂量限值
2.1所规定的剂量限值不适用于患者的 慰问者(并非他们的职责,明智会受到 照射却自愿帮助护理,支持和探视,慰 问正在接受医学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人 员),但是应对慰问者所受课题加以约 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治疗期间所受到 的剂量不超过5mSv。
一、辐射பைடு நூலகம்产生
我们熟悉的辐射现象
光辐射 热辐射 电磁波 核辐射
电离、电离辐射
如果某种射线、或者它 的次级射线与原子的轨 道电子作用(碰撞), 能够使电子脱离原有的 轨道而逃逸,那么这个 过程称为电离。
能够使原子发生电离的 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放射性
1.1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 之不得超过下述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 (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1职业照射(2)
放
射
人工源
氢3、铯137、碘131、碘125等
性
的
来
源
射线源
X射线机、CT、电子直线加速器等
电性源
复合源
回旋加速器(加速重粒子)用于制造碳11、氮13、氧15等
几个常用的物理量
活度、比活度 半衰期 剂量、剂量率 当量剂量 有效剂量
一定吸收量的生物效应取决于辐射的品 质和照射条件。不同类型辐射所致吸收 剂量相同,而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的严重 程度或发生几率可能不同。在辐射防护 领域,采用辐射品质因素表示传能线密 度对效应的影响,对吸收剂量加权,使 得加权后的吸收剂量能够较好地表达发 生生物效应的几率或生物效应的严重程 度。这种加权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剂量当 量。
防护安全的最优化
对于来自一项实践中的任一特定源的 照射,使在考虑与经济和社会因素之 后,个人受照射的剂量的大小,受照 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 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除了医疗照射之外,对于一项实践 中的任一特定源,其剂量约束和潜 在照射 危险约束不应大于审管部门 对这类源规定或认可的值,并不大 于可能导致超过剂量限制和潜在照 射危险的值。
它也是以Sv(希沃特)为单位。
二、辐射防护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要求 第二节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量的限值 第三节 辐射生物效应 第四节 内、外照射防护 第五节 辐射工作场所分级与分区 第六节 剂量估算与剂量估算评价 第七节 测量与评价标准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要求
1实践的正当性 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值 3第三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4课题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
电离辐射
辐 射
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α射线 Β射线 r χ射线 中子、宇宙射线
无线电波(电磁辐射) 热辐射 可见光
微波(电磁辐射)
能够放出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的物质称为 放射性物质;
能够产生具有电离能力的射线或射线装置。
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源
铀2 38、 铀235、钍2 32等
物质源
宇生源
氢6、碳14、铍等
1实践的正当性
对于一项实践,只胡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 它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 的利益足以弥补甚至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 该实践才是正当的。对于不具有正当性的实 践不应予以批准。
涉及医疗照射的实践的正当性判断按医疗照 射的正当性判断
2 剂量限值和潜在照射危险限 值
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以保证除标准(GB18871-2002)规定 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 的统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不 超过20mSv(豪希福特)。不应将剂 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
1.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 职业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年龄 为16-18对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 用放射源的学生,就应控制其职 业照射,使之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6mSv。
2公众照射
公众成员所爱的辐射源的照射,包括获准的源和实践 所产生的照射和在干预情况下受到的照射,但不包括 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当地正常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
第二节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剂 量限值
职业照射与公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 的制定,并不是仅以辐射生物效应为 直接依据,而是在辐射生物效应的基 础上考虑到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综 合分析判断的结果。
1职业照射 2公众照射 3孕妇的工作条件
1职业照射(1)
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 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所产生的照射以 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所有照射。
剂量当量的SI单位是J.kg-1。专用名“希 沃特”(Sv),旧的专用单位是“雷姆 ”(rem)。1Sv=1000mSv=100rem
有效剂量
人体所受的任何照射,几乎总是不止涉 及一个器官或组织,而且各个器官或组 织的辐射效应的危险度也是不同的,计 算受到照射的有关器官或组织带来得总 危险度为有效剂量。
3孕妇的工作条件
对于胎儿对辐射的第三性比成人高,所 以女性工作人员发觉自己怀孕后要及时 通知用人单位,以便必要时改善工作条 件。孕妇和授乳妇女应避免内照射,用 从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员的 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熊猫提供与 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
2.1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 剂量2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人:50mSv。
依据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按审管部 门认可的剂量限值的若干分之一(一般按 四分之一)的剂量约束值来加强对工作人 员与公众照射的辐射防护 即职业照射年剂量约束值不超过:
20mSv *1/4=5mSv 关键人群组:对于某一给定的辐射源和给 定的照射途径,受照相当均匀,并能体表 因给定辐射源和照射途径所受剂量或当量 剂量的最高的个人的一组公众成员。
2.2慰问者及探视人员剂量限值
2.1所规定的剂量限值不适用于患者的 慰问者(并非他们的职责,明智会受到 照射却自愿帮助护理,支持和探视,慰 问正在接受医学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人 员),但是应对慰问者所受课题加以约 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治疗期间所受到 的剂量不超过5m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