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学总论

1.自体输血(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或称自身输血(autotransfusion),是收集病人自身

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主要优点是既可节约库存血,又可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且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型实验。

2.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

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3.最低肺泡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MAC):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

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麻醉药的MAC越小其麻醉效能越强。

4.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

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5.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针对呼吸和心搏骤停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

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维持适当的脑组织灌流是心肺复苏的重点,积极防治脑细胞的损伤,力争脑功能完全恢复。故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脑复苏”(CPCR)。

6.基本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后挽救病人生命的基本急救措施。胸外心

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是BLS的主要措施。成年病人BLS包括:尽早识别心搏骤停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s)、尽早开始CPR、尽早电除颤。

7.高级生命支持(A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续,是以高质量的复苏技术,复苏器械、设备和药物治疗,

争取最佳疗效和预后的复苏阶段,是生命链中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呼吸支持、恢复和维持自助循环、

CPR期间的监测(心电图、呼气末CO2、(P ET CO2)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药物治疗。

8.脑复苏(cerebral resuscitation):为了防治心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称为脑复苏。

9.疼痛(pain):由机体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人体不愉快的感觉和

情绪上的体验,疼痛是人对机体特定区域伤害性刺激的一种主观感受。

10.慢性疼痛(chronic pain):是指疼痛持续超过相关疾病的一般病程或超过损伤愈合所需的一般时间,

或疼痛复发持续超过1个月。

11.疖(furuncle):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感染,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病菌致病。好发于颈项、头面和背部,与局部皮肤不洁、擦伤、皮下毛囊与皮脂腺分泌物排泄不畅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12.痈(carbuncle):病因与疖相似,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其病变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

同时发生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3.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是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

的非化脓性炎症。

14.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发病后淋

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病情蔓延较快,常累及引流区淋巴结。

15.甲沟炎(paronychia):是皮肤沿指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为金

黄色葡萄球菌。

16.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多因创伤引起。

痉挛毒素是引起临床表现的主要外毒素。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

17.气性坏疽(gas gangrene):由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厌氧菌感染,以肌坏死、肌炎为特征。常伴气体产

生和严重的脓毒症。

18.创伤:是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19.烧伤:指由火焰、热液、高温气体、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伤害,为狭义的烧伤。

20.肿瘤(tumor):是机体细胞在各种使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

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的生长不受正常机体生理调节,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官。

21.皮肤乳头状瘤(skin papilloma):系表皮乳头样结构的上皮增生所致,同时向表皮下乳头状伸延,易

恶变为皮肤癌,如阴茎乳头状瘤极易癌变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22.乳头状疣:非真性肿瘤,多由病毒所致。表面是乳头向外突出,见多根细柱状突出物,基底平整不向表

皮下延伸。有时可自行脱落。

23.老年性色素疣(senile pigmental wart):多见于头额部、暴露部位或躯干,高出皮面,黑色,斑块样,

表面干燥、光滑或呈粗糙感。基底平整,不向表皮下延伸。局部扩大增高、出血破溃则有癌变可能。24.皮肤基底细胞癌(skin basal cell carcinoma):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

长,很少有血道或淋巴道转移。亦可同时伴色素增多,呈黑色,称色素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如鼻梁旁、眼睫等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