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体实验

合集下载

镇痛实验

镇痛实验

实验题目:镇痛药对疼痛反应的镇痛作用实验目的:1、掌握扭体法及热板法的镇痛实验方法;2、观察哌替啶的镇痛效应。

实验原理:各种伤害如热刺激引起的疼痛性刺激通过感觉纤维传入脊髓,最后到达大脑皮层感觉区引起疼痛。

镇痛药通过痛感觉中枢整合作用以及抑制或者减少痛觉的传入而达到镇痛作用。

将小鼠置于一定温度的热板上,热刺激小鼠足部产生痛反应,即舔足反应。

以小鼠出现舔足的时间作用为痛反应指标,判断药物是否具有镇痛作用。

皮下注射醋酸后刺激腹膜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表现为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展,臀部高起。

实验动物:热板法:雌性小鼠10只;扭体法:小鼠10只,雌雄均可;18~22g。

实验器材及药品:热板仪,电子秤,秒表,1ml注射器(3只以上);哌替啶溶液,醋酸溶液,生理盐水,苦味酸。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热板法镇痛实验(物理刺激法)(1)动物筛选将热板仪调至55±0.5℃,将小鼠置于热板上,密切观察小鼠反应,以舔后足为痛觉敏感指标。

秒表记录从将小鼠置于热板上到出现舔后足的时间,共两次,每次间隔5分钟,取其均值为该小鼠的痛阈值。

痛反应过敏(跳跃、逃窜或痛阈值小于10秒)或痛反应迟钝(痛阈值大于30秒)的小鼠弃去不用。

筛选合格小鼠10只,称重编号。

(2)分组和给药将10只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只。

甲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乙组皮下注射哌替啶溶液0.1ml/10g。

(3)观察和记录给药后15min、30min、45min依次测定各鼠痛阈1次,如小鼠在60秒内仍无产生疼痛反应,应立即取出不再刺激,痛阈值按60秒计算。

(二)扭体法镇痛实验(化学刺激法)取健康小白鼠10只,称重,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只,观察各鼠活动情况后,甲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乙组皮下注射哌替啶溶液0.1ml/10g。

给药30min后,各鼠分别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观察15min内产生“扭体”反应的动物数及扭体次数。

镇痛实验报告

镇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药物的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的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和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

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的:1. 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的镇痛效果及特点;2. 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 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

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

观察一般活动。

2. 给药:1#, 2# 小鼠给杜冷丁, 0.1ml/10g 3#, 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 5#, 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 给药途径:皮下注射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3. 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4. 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2345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 0 10 0 1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0 2 0 3 2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的退热、发热时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的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杜冷丁的镇痛作用更强大。

篇二: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摘要] 目的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法。

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和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的镇痛效应。

镇痛药2

镇痛药2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带教教师:小组成员:专业班级: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较一、实验目的观察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以及学习药物镇痛作用的筛选方法(扭体实验法)二、实验原理组织损伤或局部炎症等引起机体释放缓激肽、组织胺、5HT、PG等刺激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由于小鼠腹膜有广泛的神经分布,所以本实验使用化学刺激物(冰醋酸溶液)刺激小鼠腹腔,使小鼠发生扭体反应(腹部两侧内凹,后肢伸展,躯体扭曲),而使用不同的药物镇痛作用也不一样。

镇痛药直接与脑内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阿片肽,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产生中枢镇痛作用。

而解热镇痛抗炎药则抑制环加氧酶、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外周镇痛作用。

三、实验仪器设备500ml烧杯、镊子、棉签、1ml注射器、方盘。

0.2%哌替啶生理盐水溶液、安痛定生理盐水溶液(取1ml安痛定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5ml)、0.7%冰醋酸溶液、生理盐水、碘酊、2%苦味酸溶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30体重相近同性别的小鼠,称重、标记、随机分成3组,腹腔注射给药,甲组给生理盐水0.1ml/10g,乙组给哌替啶0.1ml/10g,丙组给安痛定0.1ml/10g。

30min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0.1ml/10g。

2.观察并记录15min内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3.计算受试药物镇痛百分率五、实验结果小鼠镇痛指标记录六、分析与讨论1、比较哌替啶、安痛定药物的镇痛作用机理、特点并联系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有何不同?七、结论1.从15分钟内药物组和生理盐水组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比较来看,哌替啶和安痛定都有镇痛效果2.从乙丙组的镇痛百分率来看,哌替啶的镇痛效果比安痛定要好。

石斛实验方案

石斛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一、镇痛实验(一)、扭体法1、动物:昆明小鼠,雄性,18-22g2、实验药物:旧石斛榨汁(高剂量:2g/kg、低剂量0.5g/kg)、毛石斛榨汁(高剂量:2g/kg、低剂量0.5g/kg)、旧石斛水提(高剂量:2g/kg、低剂量0.5g/kg)、消炎痛(5mg/kg)3、试剂:生理盐水、0.6%醋酸溶液(新鲜配制)4、仪器:鼠笼、电子天平、灌胃针及注射器、秒表5、方法:1)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消炎痛组(阳性组),旧石斛榨汁(高低剂量)、毛石斛榨汁(高低剂量)、旧石斛水提(高低剂量)。

2)小鼠按0.1ml/10g给药或蒸馏水,空白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消炎痛阳性组以消炎痛溶液灌胃,其余各组分别以同体积高低剂量的石斛提取液灌胃。

1次/d,连续5天。

3)最后一次给药,如上。

给药后30min,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液0.2ml/只,记录15min内各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4)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药物镇痛百分率=(对照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给药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对照组平均扭体反应次数×100%6、注意事项:1)醋酸有挥发性,宜用前新鲜配制,浓度为0.6-0.9%均可,实验前须作预实验2)每只动物腹腔注射部位和操作技术力求一致.(二)、热板法1、动物:昆明小鼠,雌性,18-22g2、实验药物:旧石斛榨汁(高剂量:2g/kg、低剂量0.5g/kg)、毛石斛榨汁(高剂量:2g/kg、低剂量0.5g/kg)、旧石斛水提(高剂量:2g/kg、低剂量0.5g/kg)、消炎痛(5mg/kg)3、试剂:生理盐水、0.6%醋酸溶液(新鲜配制)4、仪器:热板测痛仪、电子天平、灌胃针及注射器、秒表5、方法:1)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八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消炎痛组(阳性组),旧石斛榨汁(高低剂量)、毛石斛榨汁(高低剂量)、旧石斛水提(高低剂量)。

哌替啶

哌替啶

哌替啶(度冷丁)的镇痛作用作者:刘凯丽单位:滨州医学院所在地:烟台邮政编码: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镇痛药哌替啶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取昆明种小鼠48只,雌雄兼用,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两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0.2%哌替啶0.1ml/10g,30min后,再每只注射0.6%醋酸溶液0.4ml/只致痛。

记录10min内的出现扭体反应(腹部内凹,后肢伸张,臀部高起,躯体扭曲)的动物数。

结果实验组扭体小鼠数为3,不扭体小鼠数为21,对照组扭体小鼠数为18,不扭体小鼠数为6,哌替啶组扭体数百分率为12.5%,对照组扭体数百分率75%,利用卡方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注射哌替啶对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示哌替啶有镇痛作用。

关键词:哌替啶镇痛扭体反应引言:哌替啶俗称度冷丁,又称盐酸哌替啶,具有吗啡样作用,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

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口服易吸收但生物利用度仅为52%,因此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由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

本实验运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哌替啶的镇痛作用。

1 材料1.1实验动物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体重20-30g,雌雄兼用。

小鼠由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药品与试剂 0.2%哌替啶溶液、0.6%醋酸溶液、9%生理盐水,以上药品与试剂由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技能实验室提供。

2 方法2.1 动物分组将48只小鼠标记后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并称重;2.2 给药实验组腹腔注射0.2%哌替啶溶液0.1ml/10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

30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6%醋酸0.4ml/只,观察10分钟内小鼠的扭体反应。

3实验结果根据实验得哌替啶组扭体小鼠为3只,未扭体为21只,扭体率为12.5%;对照组扭体小鼠为18只,为扭体小鼠为6只,扭体率为75.00%。

吲哚美辛的镇痛作用

吲哚美辛的镇痛作用
雌雄兼用,实验前禁食12h,不禁水。
实验器材:小鼠灌胃器、1ml注射器、电子秤、
鼠笼、电子计算器
实验药品:吲哚美辛、蒸馏水、0.7%醋酸
吲哚美辛
【药理作用】本品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其作用
机理为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而减少局 部组织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临床应用】①关节炎,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②软组织损伤和炎症; ③ 解热; ④其他:用于治疗偏头痛、痛 经、手术后痛、创伤后痛等。
“扭体反应”的小鼠扭体次数并记录。
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综合全实验室结果填入下表,进行统计学分 析。
吲哚美辛的镇痛作用( )
组别 空白对照组
动物数(n)
扭体次数
给药组
计算公式
1、
自由度(f) = n1 + n2 - 2
2、
结论:吲哚美辛是否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注意事项
1、醋酸溶液宜新鲜配制,也可用新配制的 0.05%酒石酸锑钾溶液。 2、实验室温度应定于20℃左右,温度过高或 过低,小鼠扭体次数减少或不扭体。 3、给药组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发生率50%以上 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 4、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吲哚美辛的镇痛作用
实验目的
1、学习建立化学物质致痛模型(扭体法)
2、熟悉常用镇痛实验方法
3、了解化学刺激法的实验原理
4、观察吲哚美辛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
任何形式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持续一 定时间都可产生伤害,引起疼痛。致痛物质作 用于痛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 目前镇痛药物筛选模型主要是躯体疼痛模 型,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用致痛 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 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 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某些敏感部 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 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

比较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对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比较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对醋酸导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1.3 仪器:研钵,电子天平,灌胃针,注射器
2、方法
2.1 预实验: 随机取16只小鼠,分为4组,按人剂量转换为小鼠剂量,分别
按转换后剂量给药(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对照组给等量 生理盐水。
给药30分钟后,每组小鼠腹腔注射0.68%醋酸溶液0.2ml/只, 记录20分钟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
指导老师:杨惠玲教授 周利君老师 王絮丹老师
实验课题的确定:
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压的情况下,很多女性都忍受着痛经的难言之苦。在痛 经的日子里很多女性会选择止痛药去缓解痛楚,那么在常用的非处方止痛药 中,哪一种的药效相对要强?
阿司匹林、消炎痛(吲哚美辛)、芬必得(布洛芬)都是常用的非处方 解热镇痛药,其抗炎镇痛作用确切,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关节炎、滑液囊炎 等炎症性疼痛,也可用于偏头痛、痛经等的治疗。
某些化学物质如醋酸注入小鼠腹腔,可刺激腹膜引起持久的 痛反应,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和后肢伸 张,臀部高起)。
4.2 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镇痛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消炎痛(吲哚美辛)、芬必得(布洛芬) 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它们的镇痛作用机制 相同:
减少炎症部位具有痛觉增敏作用的物质——前列腺 素(PGs)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中,作为全 球最畅销的非处方药物之一的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对乙酰 氨基酚并列成为解热镇痛的三大支柱药物。
预实验结果表明,按人剂量转换为小鼠剂量后,给药组与对 照组相比,扭体次数减少。
2.2实验:
小鼠雌雄各半,称重,随机分成4组,各组用苦味酸标记,分别 灌胃给药:生理盐水(0.3ml),阿司匹林水溶液(11.0mg/ml, 0.3ml/只),消炎痛水溶液(0.5mg/ml,0.3ml/只),芬必得水溶液 (7.0mg/ml,0.3ml/只)

药理学实验课

药理学实验课

实验课程学习要求
实验前
1.预习实验指导 ,明确实验目的 和要求,充分了 解实验方法 2.进入实验室, 必须穿白大衣. 3.检查实验器材
实验中
1.根据实验内容 进行小组内分工 2.严格、准确地 按照指导中的实 验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 3.仔细、真实的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后
1.死亡动物放在 指定地点;存活 动物放入笼内。 2.将器材洗净擦 干,放回原处 3.每小组轮流负 责搞好实验室内 卫生 。
计 时
甲、乙二鼠右踝关节的突起点处用笔划线作为测 量标志,测定大鼠正常足容积(见后图)
给药30min, 从右后足掌心向掌跖关节方向进针, 皮下注射10%新鲜蛋清0.1ml。 (见后图)
注射蛋清后15min、30 min、45min、,测量右后足的体积,记录数 据。 计算肿胀率=(药后-药前体积)/ 药前体积×100%
3
实验主要步骤
② 安装离体实验装置
在浴槽(大试管)中,加入台氏液70ml (标 线处),加热,维持水37℃±0.5 ℃ 。
3
实验主要步骤
① 安装离体实验装置
② 换能器插入第一通道
斜角在上
3
实验主要步骤
① 离体肠肌的制备
取家兔一只,颈椎脱臼处死。
立即打开腹腔,找到幽门部,分离十二指肠,以2cm左右穿 线,分段结扎,剪取肠段(一只兔取三段)。
实验课程学习目的
A
巩固药理学基本理论
B
学习基本的实验方法
C
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D
培养动手能力、科研能力
药理学实验
一、基本实验操作
看短片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体法
• 实验器材: • 动物:小白鼠10只 • 器材:注射器、延胡索水煎液、生理盐水、醋 酸 • 实验过程; • 1:取小白鼠十只,称重。 • 2:观察正常活动。 • 3:给药,给药组1—5号小鼠腹腔注射延胡索水 煎液(0.2ml/10g),对照组6—10号注射生理盐水 (0.2ml/10g),记录给药时间。 • 4:给药20min,各小鼠均腹腔注射醋酸溶液,观 察20min 内出现扭体鼠数和扭体次数。
延胡索的镇痛实验(扭体法)
中药学二班 第六组 成员:黄嘉华、王颖、晶敬敬、毛立楠、文谥、旭阿克
前言
本实验有两种实验方法分别是: A:热板法 B:扭体法
实验目的
• 掌握镇痛实验的实验方法 • 观察延胡索的镇痛作用 • 掌握实验操作手法
实验原理
• 1:延胡索能行气活血止痛,其镇痛有效成 分是延胡索乙素。 • 2:腹膜有广泛的感觉神经分步,把醋酸等 化学刺激物注入腹腔,可使小鼠很快产生 疼痛反应,表现为腹部两侧内凹、躯体组: • 实验组: 药物剂量 鼠数 扭体鼠数% 镇痛百分率
注意事项
• 1:醋酸溶液宜新鲜配置。 • 2:室温不能低于10摄氏度,否则不易发生 扭体反应。 • 3:给药组对比对照组减少扭体发生率50% 以上才能有镇痛效力。 • 4: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