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 1》栏目评估分析

合集下载

做好“加减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突围之路——以央视《新闻1+1》节目为例

做好“加减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突围之路——以央视《新闻1+1》节目为例

问句 形式 出现 的就有 1 。可见 节 目对有争 议 问题 的关 4个 注度 。具体 到整期 节 目内容 的安排 。 也如 它 的标题 所设 置 的那样 , 多的是关 注为什 么。 2o 更 以 0 9年 1 2月 1日播 出的
声 屏 世 界 2 1 / 0— 7 0 0 1 3—
实 践 与 创 新
今 天 晚 上 9点 半 , 牛 区 会 召 开 一 个 新 闻 发 布 会 , 是 据 金 但
答 中表 达思想倾 向。例 如 , 2 o 在 0 9年 l 2月 8日播 出的《 请 照亮孩 子脚 下的路 》 目中 , 节 针对学 校发 生 的踩 踏 事件 , 评 论 员 白岩松从 学校 的“ 面子 、 子和 根子 ” 里 三个 层面进 行解 析 , 别是 对学 校 发 出的 四条 声 明逐 条进 行 解剖 后 。 出 特 提 应 该加强学 校的管理 并减少 应试教育 的弊端 。可见 , 新 闻 《 1 1 的突 出作 用在 于从 错综 复杂 的线索 中提炼 出一 条逻 +》
过解析 央视《 闻 1 1 节 目在创办 和发展过 程 中所 体现 出 新 +》
的 “ 减 法” 略 . 加 策 即从对 节 目的 优缺 点分 析 中 , 出 电视 提
新 闻 评 论 节 目如 何 在 激 烈 的 竞 争 中 突 围 并 实 现 节 目持 续 、 稳定发展 的建议 。
的原 因分析 。 在寻找原 因的过程 中 , 帮助观众 解疑 。 少分歧 , 多常识 。新 闻评论 节 目具 有引导舆 论的作 用, “ 电视 新 闻评论要 在人 际传 播与 大众 传播相 结合 中传 递意 见 性信 息 。在 评 论要 素 与视 听 元 素相 结合 中发挥 其政 论
『视 栏 目 透
直 传 , 目播 出 时 总 计 出 现 了 6次 黑 屏 现 象 , 大 影 响 了 节 大 观 众 的 收视 感 受 。可 见 节 目 制作 技 术 上 的 缺 陷 也 是 应 该 考 虑 的 问题 。

《新闻1+1》节目的成功之道

《新闻1+1》节目的成功之道

实践与创新栏目透视央视《新闻1+1》节目是我国影响较大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

本文抽样选取了央视《新闻1+1》20期节目,从分析节目选题情况入手,同时结合分析主持人白岩松的特点,管窥《新闻1+1》节目的成功之道。

节目的基本情况节目形式。

《新闻1+1》于2008年3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采用直播方式。

它打破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取现场直播形式解读事件真相。

《新闻1+1》采用“1+1”即一名主持人和一名评论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更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节目讨论的话题取材自国内的新闻事件,并根据选题需要电话连线直播室外的嘉宾,邀请的嘉宾主要是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或者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1〇2011年8月1日起,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全新改版亮相。

节目在形态上寻求突破,由主持人与评论员的一对一访谈模式改为由主持人承担评论员职能,对新闻热点展开个性化的评论与报道。

在报道风格上,新版栏目强化“丰富的信息量”“明快的报道节奏”与“鲜明的主题性”的融合,突出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与媒体性特色;在关注题材上,栏目进一步强化热点新闻的跟进,依托各地应急报道点资源,第一时间采访新闻当事人,突出热点新闻的即时延展。

配合改版,栏目以“主播制”进一步强化主持人的符号特色。

节目选题。

在选题方面,节目主要以社会、民生方面为主,还有相对少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选题,但这些选题在这两档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有很大的不同。

在所选取的20期节目中,《新闻1+1》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四个话题数量呈依次递减之势。

话题的重心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类,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5%和40%,而且要远远高于军事和民生两个话题。

这说明《新闻1+1》作为央视的一档节目,即作为国家电视台的节目,主要关注的新闻为政治和经济。

对时政问题的紧密关注是国家电视台的重要职责,能在第一时间对于时事要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阐明独特的见解与态度,是央视的职责所在和增强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从选题谈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新闻1+1》为例

从选题谈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新闻1+1》为例
2、节目选题舆论监督作用的体现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选题就是有目的 的选择所要评论的现象或问题。选题设置 增强公众对某一问题的关注,能起到舆论 监督的作用。具体来说:电视媒体通过设 置选题,可以使公众了解媒体想要公众了 解的事情,并通过报道方式、媒体态度等 潜移默化的使受众接受媒体的观点,从而 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 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麦库姆斯和肖提 出:“议程设置功能”假说,即“大众传播 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 ‘议事日程’ 的功 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 予各种 ‘议题’ 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 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 重要性的判断。②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主 要是指公众通过媒体知晓事件或问题,依 据媒介提供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真相。
声 屏 世 界 NEWS WORLD

导。”⑤通过对《新闻 1+1》选题研究分析 将舆论监督归为五大类:监督社会问题的 解决;国家重大事项舆论引导;社会失范 行为批评监督;突发事件、社会热点监测 引导;国际性话题舆论引导。
1、涉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
分析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此类选题是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解决办法,选题体现节目舆论监督作用 的社会调解功能。在 120 期节目的统计研 究中,此类选题内容占节目内容 27.11%。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舆论监督 选题
. All Rights Reserved.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舆论监督
1、理论基础及概念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以电视作为媒 介,对当前社会发生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 事件、社会问题进行分析、表达意见和态 度的一种节目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除具有新闻性、社 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等特性外,还具备 一项重要功能是舆论监督。赵振宇说: “电视评论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直接的 发言方式,作为各种公共意见的承载者, 肩负着舆论反映、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 责任。”①舆论监督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知 情权,二是评论权。知情权,也就是通过电 视媒体让公众知道有关事实的真相,评论 权,是通过电视媒体发表公开的评论。新 闻评论就是通过对问题的透彻分析、帮助 公众正确地认识世界。电视新闻评论的舆 论倾向性强,针对某个社会热点、社会现 象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帮助公众明辨是 非,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成问题 的解决。

从《新闻1+1》看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从《新闻1+1》看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从《新闻1+1》看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本文以《新闻1+1》为例,论述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意义及特点,介绍了《新闻1+1》的报道方式和取得的效果。

指出新闻深度报道最显著的特征是具备新闻性、重要性、专题性。

《新闻1+1》作为中国当前新闻深度报道的典范,很好地体现了新闻深度报道的这些特点。

标签:新闻1+1;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当今,电视媒体如万花筒般炫丽纷繁,节目形式和样态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其中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和创新成为亮点,往昔单一、正统甚至高高在上的新闻纪录、播报方式遭遇挑战和被边缘化,具有思辨性、客观性、复合性、直击性等特点的多样化新闻深度报道不断涌现,让人感觉到新闻“春天”的扑面而来。

随着受众对新闻报道向深度了解、开掘的需要,人们更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和“正在发生的新闻”,即新闻产生的原因、土壤、过程甚至未来走向,那么作为承载作详尽的、有思想深度的、具有直击、追访、链接、多向交流特点的新闻深度报道形式也就备受观众青睐。

电视要实现、确立舆论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影响、引导舆论的作用,就不能停留在对新闻事实做简要报道的消息传播上,必须向深度报道开掘。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深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对社会有巨大影响的热门话题的报道形式,近年来从中央、省级卫视到地市台都开办了不少诸如“焦点”“透视”“观察”“追踪”类的新闻深度报道栏目,这其中中央电视台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凭借创新和品质,成为新闻深度报道的杰出代表和典范。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中脱颖而出,原因是其革新与特色。

它突破了以往新闻节目的模式,大胆采用直播,即时生动;更首次引入了“新闻观察员”的全新概念,节目形态上采用主持人与场外评论员一对一访谈甚至两位主持人中一人担当评论员对谈的方式,场外链接实时跟进,对新闻热点展开个性化,甚至是同步的评论与报道。

央视《新闻1+1》节目的公益传播微探

央视《新闻1+1》节目的公益传播微探

央视《新闻1+1》节目的公益传播微探作者:海玉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07期摘要:《新闻1+1》作为央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旗帜,在公益传播中发挥着其独特性的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又给其公益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试图研究《新闻1+1》的公益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了解其公益价值,同时探析其所面临的新的传播环境以及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新闻1+1》;公益传播;挑战与突围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18-02目前,公民意识日益增强,公民社会正逐渐形成,人们对公益的需求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又加速了这一趋势。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性传播活动,具体来说,公益传播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关注社会整体利益的诸如环保、天气、交通、医疗、教育、农业等的发展问题,也有关注特殊群体诸如乞讨儿童、伤残军人、尘肺病人、艾滋病人等的救助问题等。

《新闻 1+1》是央视新闻频道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旗帜,笔者从《新闻 1+1》栏目官网上选取其在改版后2011 年 8月 1日至 2015年12月31日这一时间段内,涉及公益传播相关的节目,共 98期,通过对这些节目内容的整理,分析《新闻 1+1》公益传播情况,并探讨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其加强公益传播的策略。

一、传播内容1.选题关注弱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新闻 1+1》,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其选题明显具有公益性。

从选题的关注对象看,《新闻1+1》主要关注孤残、留守儿童,独居老人,农民工、环卫工、流浪人员、艾滋病、尘肺病患者等弱势群体。

表1中可以看到,“儿童” 的选题占总选题的 41%,“农民工”占总选题的 13%,两者相加是 54%(如表1所示)。

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加剧了贫富分化,造成了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失衡。

《新闻1+1》“一次投毒两家悲剧都该三思”节目特色探析

《新闻1+1》“一次投毒两家悲剧都该三思”节目特色探析
李 梦
(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 ,北京 1 0 0 0 2 4)
摘 要: 2 0 1 4 年4 P l , 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 民法院一审宣判 , 被告人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 死刑 ,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新 闻1 + 1 》对此次庭审结果进行 了报道评论并对此案件 的深层 次原因和社会影响进 行了 探 索思考 。我们从 主题 、 结 构、 内容三 个方 面对此期 节 目进行探 讨 并提 出一 些初 步建议 。 关键词: 新闻1 + 1 ; 复旦投毒案; 特色探析 中 图分 类 号 :G 2 2 2 .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8 8 8 3( 2 0 1 5)1 2 — 0 0 4 7 - 0 1
( 三 )把 握好 节奏 此期 节 目中, 庭审现场视频被播放 了多次 , 无 法增加 节 目
此期 节 目是 对 一个 投 毒案 件庭 审 结果 的 报道 , 然而 不 局限于此 : 一个投毒案件将两个家庭联系起来 , 两个人的悲 剧 导 致 了两 家人 的悲 剧 , 也 引发 了大学 生 、 高校 、 社会 各 方
此栏 目在 面对 经济 、 医疗卫 生 等节 目议题 时 , 节 目组偶
本期节 目选取了广受关注的大学校园恶性投毒案件 , 热度高、 影响大 , 同时与民生息息相关 , 引发 了人们的深度 思考 : 质疑了药品毒品监管的缺失 , 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命 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深思。 在本期节 目中, 关于此案件的报道不仅是简单 回顾和 叙述 , 更多的是在追问为何会发生此类事件 、 今后我们各部 门该如何预防和干预。董倩采访林森浩后发现其表情言语 十分冷酷 , 然而却从其微博和与其父亲电话连线 中了解到 其性格中的矛盾面——理性思考过多, 人文素养偏低。随 后 节 目电话采 访 了教 育部 前 发言 人 、 语 文 出版社 社 长王 旭 明和上 海 教育 专 家熊 丙奇 , 二人 在采 访 中均 提 到如 今大 学 教育缺乏 “ 一般人需要的心理教育与底线教育。 ” 此期节 目探讨 了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将之放置于民生 高 度来 探 讨 , 在 了解 其 背后原 因和社 会影 响 的 同时 还正 确 引 导 了舆 论 、 提 出了一些 建设性 意见 。

《新闻 1+1》电视新闻评论探析

《新闻 1+1》电视新闻评论探析

《新闻 1+1》电视新闻评论探析
丰收
【期刊名称】《新闻世界》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

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丰收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
【相关文献】
1.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介入策略探析——以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为例 [J], 赵雪;丁晓晓
2.电视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节目辨析——以《新闻调查》与《新闻1+1》为例[J], 孙亭
3.智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守正创新——以央视《新闻1+1》为例 [J], 刘楠
4.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以《新闻1+1》为例 [J], 郭琳
5.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意见性话语探究--以《新闻1+1》为例 [J], 许浩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新闻专题比较研究--以《新闻1+1》和《老梁观世界》中关于单

电视新闻专题比较研究--以《新闻1+1》和《老梁观世界》中关于单

从表2 可以看出,《 老梁观世界 》的节 目 结构是先指出 了单独两孩政策实行以来 , 社会上 出现 的独生子女出现的 各类反应 的现象。接着探讨了独生子女出现这类反应的原 因是什么。最后通过多种方式介绍 了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 特别是独生子女。
种浅层原因 。 通 过 电话 采访 张车伟 和黄 文政这 两位
3: 4 8

1 2: 3 3
5 3 9
1 2: 3 4

2 3: 3 5
6 6 l
专家, 主持 人和两位专 家深入探讨 了单 独 两孩政策 的 些 问题 , 以及 日本等 国 家 的经验。

( 一 )采访报 道选 题


剧片段 以及主持人个人经历 , 没有节 目自身去做的独立采 访。这样做 的原因可能一是节 目制作成本限制 , 二是节 目 风 格导致 。
( 三 )节 目结构设 计
通过分析 , 本文认为 《 新闻1 + 1 》和 《 老梁观世界 》都 是采用了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的这种三段式的节 目结构 设计 , 没有 显著 差别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 新闻1 + 1 》的节 目 结构是 先指 出单 独两 孩政策 遇冷 这种社 会 现象 。接着 探讨 了造成这种现象 的真正原因是 “ 老大难”问题 , 以及这些 问题具体是什么。最后指 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
表1 《 新闻 1 + 1 》 节目结构
时间段 时长 ( 秒) 内容 节 目导视; 通 过电视节 目视频 以及一些
0: 0 o 一 3: 4 7
2 2 7
新 闻报 道, 指 出单 独两孩政策 遇冷的真 正原因是 “ 老大难 ”问题。 通过 采访记者 、 官员 、 学者、 专 家以及普 通 市 民, 并依 据各 方统计 资料 , 指 出单 独 两孩政 策实 施的现 状 以及预 冷的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