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湖北省特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湖北省特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特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特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评选意义与研究价值1.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随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逐步进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视野,现代学徒制理论与实证研究日趋活跃,研究领域包括:(1)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传统学徒制向现代学徒制转型发展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北欧国家、以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为代表的英联邦国家、以美国产学合作教育为代表的北美国家学徒制转型发展研究。

(2)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加拿大CBE职业教育模式有效运行的国家法律制度与运行机制研究。

(3)我国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主要集中在各种形式订单培养研究;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政策研究;“校中厂”、“厂中校”、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管理研究。

(4)现代学徒制实证研究。

为解决现代学徒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现代学徒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

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代学徒制而言,建立与完善适应现代学徒制要求的制度体系与典型案例,亟需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2.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构建政府大力扶持,行业广泛参与,学校和企业作为“双主体”的多方联动,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对于促进特色高职院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1)构建政行企校多方联动、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完善学徒制管理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促进教学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2)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真正实现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型学徒制申请报告

新型学徒制申请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申请实施新型学徒制。

以下是我单位关于新型学徒制的申请报告。

二、单位概况我单位成立于XXXX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单位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三、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1. 学徒选拔与培训(1)选拔对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在职职工和失业人员。

(2)选拔方式:通过笔试、面试、实操考核等方式,选拔出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徒。

(3)培训内容: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涵盖企业规章制度、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

(4)培训方式: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项目研发、市场拓展等环节,让学徒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2. 学徒培养与管理(1)导师配备:为每位学徒配备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导师,负责学徒的日常培训、指导和管理。

(2)考核评价:建立学徒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学徒的技能水平、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等进行评估,确保学徒培养质量。

(3)就业安置:学徒毕业后,根据企业需求,优先安排到相关岗位工作,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3. 合作模式(1)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开展合作,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产教融合: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合作,将生产、研发、市场等环节融入学徒培训过程中,提高学徒的实践能力。

(3)政府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确保新型学徒制顺利实施。

四、预期效果1. 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现代学徒制申请报告

现代学徒制申请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校拟申请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二、项目背景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

这些政策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然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3.学校优势明显我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完善,校企合作基础良好。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项目目标1.培养目标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践性和针对性。

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4.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项目实施方案1.试点专业及企业(1)试点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优势,选择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专业作为试点专业。

(2)合作企业: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2.培养模式(1)招生方式:采取“订单式”招生,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2)培养过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企业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参加学校理论课程学习。

(3)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3.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

课题申报范文:275-现代学徒制在我院部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申报范文:275-现代学徒制在我院部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我院部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核心概念的界定(1)传统学徒制:传统学徒制教学通常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的指导和影响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2)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良好结合的产物,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3)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现代学徒制进行研究,探讨得出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点、实施原则、实施路径、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对策等,尝试建立具有我院电力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综观全球职业教育,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各种育人模式、办学机制各有千秋,其成功无不得益于职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其中尤以德国的学徒制最为典型。

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举世公认,而现代学徒制则堪称德国经济的中流砥柱,被誉为二战后德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现代学徒制把职业技能和工艺知识教育同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未来工人必备技能。

它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由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不断深化拓展的一种新的形式。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实践,凡是办出特色、水平很高的国家,政府无不承担起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行业企业无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过程。

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基础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二级国家职业资格,“高级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三级国家职业资格,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受到行业企业欢迎。

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按照德国现代学徒制的设计,被录取的学生需与企业签约,而后以双重身份在企业当“学徒”,在职业学校做“学生”交替学习。

数控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数控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于宗善一、研究课题数控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二、课题提出(一)、研究背景目前,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在工厂应用已非常普遍,但是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学与工厂的实际加工存在很大的脱节之处,学校所学的知识在企业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造成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另一方面,企业中的员工有很好的加工经验,但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欠缺。

“现代学徒制”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

运用“现代学徒制”使数控专业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招生即招工,就学即就业,教学和生产相融合,把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理论支撑数控技术专业是培养具备从事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操作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操作与维护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传统学徒制是在生产过程中以师傅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实现技能的传授。

现代学徒制是以学生(学徒)的综合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工作现场或教学工场为条件,以项目实施或具体的学习、工作任务为核心,以教师、师傅联合地深入指导为支撑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预期目标:数控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是研究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并且创新实践,得出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内容1、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知识研究2、调研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先进经验3、在本校数控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4、和新沂本地区企业合作,实现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研究方法与过程(一)、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研究相关文件、政策、书籍,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读书心得体会。

课题申报范文:2750-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现代职业人

课题申报范文:2750-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现代职业人

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现代职业人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纵观我国现行的各种高职教育模式,无论是“能力本位”,还是“学科本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复合式人才职业修养、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等内在精神的培养与关注问题,人才培养不能矫枉过正,更不能偏离教育的基本宗旨。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如果没有关于职业素养的体现,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种缺憾,本课题组尝试从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入手来研究现代职业人职业素养的培养,希望研究成果能为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任课教师、实习基地及合作企业的文化、市场定位等;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解剖我院校企合作的一个专业,通过对已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跟踪回访找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律。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研究我院一个校企合作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任课教师、实习基地及合作企业的文化、市场定位等;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走访;技术路线:专业教师在教学和下企业生产中找出企业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其他教师和学工员工在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找出我们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所需要的支持;实施步骤;首先弄清学生所期望的目标,接着弄清我院校企合作的专业能否满足学生的期望值,最后回访毕业生检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得失。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问题调研报告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问题调研报告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问题调研报告2014年上半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由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该规划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现代学徒制”操作思路。

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在终身学习和能力本位的理论基础影响下,根据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在传统职业教育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的最基本特征是,职业院校学生,既是院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或学徒,具有两个身份,享有学生与企业员工双重权利义务;他们由企业与中职院校共同管理;学生与学校、企业同时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多方协议;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与管理由企业与院校共同负责;学生除了学习职专业知识,更要学习企业对应工种的能力技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有节奏的就行培养。

中职校企合作,其模式一直在发展与提高着,从企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发展到“订单班” 培养,再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是中职院校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质量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必由之路。

2016年以来,我校(淮南技工学校)批准了钳工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试点项目的运行,今年还将陆续批准更多的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政策。

但是,从“现代学徒制”的提出到现在各大职业高校的大规模实施,所欠缺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因地制宜的经验。

从“现代学徒制”研究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可以看出,虽然实施“现代学徒制”我们选对了方向,但我们更需要的正确高效、因地制宜的运行方法与措施,为其成功运作保驾护航。

一、“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及家长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高中后毕业生还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对企业有一定程度上的畏惧心理。

认为是刚进大学就去企业,不如不参加高考,直接工作。

2.由于“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实践运行时间尚短,符合相关培养要求的“双师” 队伍的建设还不够。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题报告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题报告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会计专业是目前社会上非常紧缺的专业之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专业的会计人才。

同时,众多大学和职业教育机构开设了会计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会计人才。

但是,单纯的课堂学习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新的探索和尝试。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很多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将在企业实习,并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取得实习工资。

同时,在校学习内容和企业实践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成长和提高。

针对目前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会计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二、论文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会计人才培养方式,解决目前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会计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具有如下意义:1、促进会计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传统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往往忽视实践的贡献。

而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成长和提高,掌握更多实用的会计技能,从而提高会计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2、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会计人才,从而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3、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可借鉴的人才培养经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和实用的培养模式,在本文中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为其他职业教育机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对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研究;2、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特点研究;3、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4、现代学徒制下会计人才培养效果的实证分析;5、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training is ‘systematic’ ie follows a predefined plan
B
governed by a contract between apprentice and employer
C
D
E
(1)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给予学徒制的定义
(5)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趋势
4、学徒制与 正规教育系统 3、学徒制项 合 目的阶梯化和 2、从传统行 模块化 业向广泛的职 1、学徒制的 业领域扩张 对象扩大
06
论 文 工 作 的 实 施 计 划
04
02
03 研 究 内 容 及 方 法
国 内 、 外 研 究 现 状
目 录
CONTENTS
05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作为一种教育制度, 在 质态和形态变化上呈现
3
出的基本特征。
4
5
(2)现代学徒制的经济价值研究
A B
现代学徒制 对企业(雇主)的利益
现代学徒制 对学徒的利益
C
现代学徒制 对政府的利益
(3)现代学徒制的分类
需求引导型
供给引导型
特点是高企业合作与低 学校整合型, 如德国、奥地利、瑞士
特点是低企业合作与高 学校整合型, 如英国、荷兰、丹麦、 法国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4经济研究理论 2.3人才培养理论 2.2终身教育理论
2.1职业教育理论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三章
中国现代学徒制的 历史及发展现状
3.3中国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3.2中国古代学徒制的特征
3.1中国古代学徒制的演变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四章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
4.3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 4.2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中英两国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


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师:肖 健 143537
汇报人:黄君君
2015.12.17
06 论 文 工 作 的 实 施 计 划
04
02
03 研 究 内 容 及 方 法 国 内 、 外 研 究 现 状 01 研 究 背 景
目 录
CONTENTS
05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发展历史及现状
4.1英国古代学徒制的演变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五章
中国现代学徒制
和英国现代学徒制 的比较
5.3两种学徒制的不同点比较 5.2两种学徒制的相同点比较
5.1两种学徒制的框架比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六章
英国现代学徒制对建设中 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
6.2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6.1构建完善的内部发展标准
研 究 内 容 及 方 法 国 内 、 外 研 究 现 状
目 录
CONTENTS
05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研 究 意 义
01
研 究 背 景
六、论文工作的实施计划
起讫日期
2014.09-2015.03 2015.03-2015.06
工作内容要求 文献查阅与分析
研究方向的确定
备 注 已完成
已完成
2015.06-2015.07
06
论 文 工 作 的 实 施 计 划
04
02
03
研 究 内 容 及 方 法 国 内 、 外 研 究 现 状
目 录
CONTENTS
05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研 究 意 义
01
研 究 背 景
四、研究意义
A
理论意义
B
实际意义
丰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 养理论; 有利于探索技术技能型 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方法 和新路径
长期系统 的职业培 训
国家认可 的职业资 格体系
学徒和师 傅是建立 在教学契 约之上的 师生关系
培训教学必 须符合行业 统一规范的 培训标准
学徒制
(1)Ryan给予现代学徒制现代的特点
工学交替式培训学习, 即一部分时间用于企 业接受培训, 另一部 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 论知识
( 1)
学校和企业的培训都 应该接受国家法律及 专门机构的管理,符
不同之处
重文轻术,不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职业 教育的发展道路都很艰难;面对着竞 争激烈的国际局势,两国都在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
06
论 文 工 作 的 实 施 计 划
04
02
03
研 究 内 容 及 方 法
目 录
CONTENTS
05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研 究 意 义
国 内 、 外 研 究 现 状
01
研 究 背 景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现代学徒制与职 业教育历史的研究
关于现代学徒制发展 现状的研究
关于现代学徒 制的基本概念 的研究
关于传统学徒 制与现代学徒 制的比较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现代 学徒制定 义的研究
关于现代 学徒制国 际比较的 研究 关于现代 学徒制经 济价值的 研究
关于现代 学徒制挑 战的研究
3、教育优先发 展是实现制造业 追赶的重要保障
4、技术技能人 才队伍是支撑制 造业发展的主体 力量
5、职业教育是 为制造业培养输 送技术技能人才 的主要渠道
一、研究背景
(二)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A
国家大力推进技术技 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B
我国基本具备了大规 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的能力
C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道 路
研 究 意 义
01
研 究 背 景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01
02 03
比较研究 文献研究
本研究以空间和时间为维 度 , 把比较研究分为横向 的国际比较和纵向的历史
历史—逻辑方法
比较两类
三、研究内容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第一章
绪论
1.4研究思路及方法 1.3研究综述 1.2概念的界定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合行业统一的培训标

(1)关晶给予现代学徒制“现代性”的定义
1
功能目的: 从重生
产性到重教育性 教育性质:从狭隘 到广泛 制度规范: 从行会 到国家 利益相关者机制: 从简单到复杂 教学组织: 从非结 构化到结构化
现代学徒制之 “现代性”
的定义:20世纪 60 年 代以来的以德国双元制
2
为典型的现代学徒制,
政策
《教育部关于 开展现代学徒 制试点工作的 意见》(2014) 《教育部办公 厅关于公布首 批现代学徒制 试点单位的通 知》(2015)
学术
发表论文数量: 223(2014)
发表论文数量: 483(2015)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五)中英两国的异同处
共同之处
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 程度
研 究 意 义
01
研 究 背 景
五、待解决的问题
A
B C
关于现代学徒制的中文文献数量不多, 可以借鉴参考的经典文献很少
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来进行比 较研究,翻译任务量较大 论文最后需要提出一个能够为经济转 型时期的中国提供人才培养的创新策 略
06 论 文 工 作 的 实 施 计 划
04
02
03
研 究 意 义
06
论 文 工 作 的 实 施 计 划
04
02
03
研 究 内 容 及 方 法 国 内 、 外 研 究 现 状
目 录
CONTENTS
05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研 究 意 义
01 研 究 背 景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及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
1、制造业是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 业
2、我国制造业 发展取得历史性 成就
2015.07-2015.11 2015.12-2016.01
2016.01-2016.06 2016.06-2016.11 2016.12
论文的设计、 准备、整合 撰写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 收集并分析文献、 深入研究课题 撰写论文初稿 论文二稿 论文答辩
已完成
T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HANK YOU!
(4)现代学徒制的关键要素
1
行业统一的职业培训教育规范保证学徒的教育质 量和就业质量 职能教育中强调企业家精神,鼓励学徒日后创建 自己的企业,支持并回馈国家的学徒制计划 学徒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享受岗位工 资、 社会保险以及其他合法员工的相关福利
2
3
4
学校教育与工作培训紧密结合,使得学习的内容 能准确地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1)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给予学徒制的定义
based in the work place supervised by an employer
intended for young people
fundamental aim is learning a trade/acquirin g a skill
D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 作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研究背景
(三)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
能否适应对培养规格的新要求
对人才培 养三大挑 战
能否适应对培养质量的新要求
能否适应对培养专业的新要求
一、研究背景
(四)中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现状

2015年是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步入经济发展 “新常态”的一年,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新阶段、 掀开新篇章的一年;同时也是现代学徒制飞速发展的一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