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与研究现状_朱冠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与研究现状

朱冠楠 李 群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地方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传统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形势严峻。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变更原因、保护与利用建议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有关部门正确认识和合理保护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保护利用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农业部2004~2008年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有畜禽品种、配套系901个,其中地方品种554个。我国的畜禽品种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地方畜禽品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是几千年来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所赋予的,是祖先选留下来的,这些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不仅是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我们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

目前,我国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减少等不可逆转趋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人们热衷于高产、通用畜禽品种的普及与推广,急功近利,引入高产洋种改良土种,加之环境不断恶化,致使我国部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受到严重侵袭。这些地方品种大多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有些独特的优良基因是培育高产、多胎、抗病优良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

当前,己有多位专家学者从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生态学、畜牧兽医史等角度对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变更原因、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部门、管理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的研究

在国际上,到1999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的35个动物种的5300个品种中,约有1200~1500个品种处于濒危的风险之中,每两周就2~3个品种灭绝。据I.L.Mason(1988)估计,全世界自50年代到80年代已有208个品种完全灭绝。

中国的形势也不乐观。马月辉等(1996)指出,由于外来种的引进、高产品种的培育、社会经济生产的变革、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地方家养畜禽所具有的丰富遗传基因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且这种趋势随着畜禽集约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剧。冯维祺等(1997)研究指出:许多年前,我国对大多数主要品种建立了原种场,以保证纯

种的存在。但近年来,由于国营农场管理不力,经营不善,大多呈现亏损局面,已无力承担地方品种纯种繁育的任务。再加上外来品种,品系的引入,导致我国许多地方品种灭绝和临界消失。[6]

曹果清等(1999)将80年代初与90年代初全国家畜资源普查对比研究指出家畜多样性的丢失是非常严重的。有学者指出我国有大约12.5%的品种处于危急之中,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统计结果低于该数。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与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种畜禽处在2000年完成的“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补充调查”的资料显示:在调查的17个省区的331个品种中,处于濒危与将要灭绝的品种有59个,占调查总数的18%。另有7个品种已经灭绝,例如云南的大普吉猪,浙江的萧山鸡、文山鹅、思茅鹅、草海鹅等。[11]沈长江(2001)认为目前我国大量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处境仍很险恶,形势严峻,前景不容乐观。其研究指出:在80年代进行的普查中,估计共有品种600个,其中本国地方品种有385个。有10个地方品种已经灭绝,8个品种濒临灭绝。20个品种的有效群体含量急剧下降,占调查品种数364个的13%。[5]

陈幼春,马月辉等(2008)研究表明:我国已有19个地方品种灭绝,37个地方品种受严重威胁。他们通过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576个品种在近30年来的变迁情况和目前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灭绝及濒临灭绝情况,指出:截至到1999年,我国已经灭绝的畜禽资源品种达到19个:其中鸡6个(太平鸡、临桃鸡、武威斗鸡、九斤黄、萧山鸡、潥阳鸡);猪4个(包括项城猪、深县猪、豪杆嘴型内江猪、大普吉猪);牛3个(包括塘脚牛、阳坝牛、高台牛);鹅3个(草海鹅、文山鹅、思茅鹅);羊1个(枣北大尾羊);鸭1个(昆山麻鸭);火鸡1个(舟山火鸡)。受到严重威胁的品种有37个,其中,猪17个(五指山猪、版纳微型猪、巴马香猪、金华猪、嵊县花猪、蓝塘猪、乐平猪、杭猪、武夷黑猪、达县碑庙猪、东串猪、浦东白猪、沙乌头猪、潘郎猪、龙游乌猪、碧湖黑猪、温州白猪);家禽10个(北京油鸡、狼山鸡、鹿苑鸡、浦东鸡、金阳丝毛鸡、西双版纳斗鸡、矮脚鸡、皖北斗鸡、媒鸭、灵昆鸡);牛种有4个(大额牛、樟木黄牛、三江黄牛、温州水牛);马种有3个(鄂伦春马、晋江马、德保矮马);绵羊1个(兰州大尾羊);山羊2个(亚东山羊、马关无角山羊)。[10]

据农业部(2012)调查显示,我国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积极成果,地方畜禽品种500多个,一些地方品种经过保护和选育,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但畜禽资源依然呈现下降趋势。[19]

二、影响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变更原因的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探讨和研究影响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变更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变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过于追求高产和短期经济效益培育新品种、淘汰地方品种,造成原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流失严重。

沈长江(2001)认为大量品种处于濒危或灭绝状态的直接原因,一是“杂交”的继续滥用:二是原来生存环境由于工农业的经济开发遭受破坏。而导致品种的丧失,例如北京油鸡。但其根本原因,则是由于单纯经济利益的驱动,缺乏资源保护观念与意识所

601

形成的恶果[7][l4]。

卢桂强等(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在育种、营养、基因工程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禽品种的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某些品种经过强度选育后,已发展成为高产、优质和抗逆的专门化品种。外来品种的大量引进和人们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品种内、品种间进行杂交选育而对许多地方品种资源的忽视以及对已有品种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和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种内、种间的基因多样性受到破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更多的畜禽种质资源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灭绝。[21]臧胜兵、姜加华(2005)认为:由于片面追求生产性能和短期经济效益而滥用杂交,使部分畜禽品种杂交改良失去节制,使品种内的数量和纯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畜禽遗传多样性受到破坏,有的基础资源枯竭。例如,近年来,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波尔山羊杂交改良的全面铺开,地方山羊品种资源徐淮山羊、睢宁山羊几近消失。[16]

李跃、张录强等(2006)提出现阶段人们为追求高产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大量引进国外畜禽品种,滥用杂交,对在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方面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品种进行淘汰或品种改良,使得畜禽地方品种资源面临危机。[20]杜立新(2006)认为随着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影响,我国50%地方品种的群体数量急剧下降或消失,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品种资源遭到破坏的形势会更加严峻。[26]

2.环境污染导致地方品种生存环境恶化是造成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变更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月辉等(2000)将影响畜禽品种资源变动的原因总结为:由于外来种的引进、高产品种的培育、环境污染以及社会经济生产的变革等因素,家养动物生产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地方家养动物所具有的丰富遗传基因逐渐减少,乃至消失。陈守云、徐海涛(2010)指出,随着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发展,尤其是欧美等外来品种的引进,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生物避难所的破坏,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部分地方固有的品种被陆续混杂,有的甚至消失:另一方面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畜禽遗传资源亦在逐渐减少,部分品种已经濒危,甚至灭绝。[25]

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大环境由于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等)日益加重、生态链破坏等因素所导致负面影响愈来愈强烈。我国目前主要商用畜种依赖进口,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正不断减少。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难题,禽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发,不仅给广大农民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了威胁。”

3.还有学者认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法规、制度不健全以及保护意识淡薄等也是影响我国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变更的原因之一。

建国以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曾颁发过一些对畜禽多样性保护的“方针”、“政策”、“条例”、“通知”,但由于欠缺管理,许多政策和方针得不到有效落实,致使许多畜禽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放任自流,优良特性退化、甚至出现品种混杂、濒危甚至灭绝。

马月辉等(2000)认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远没有野生动植物保护那样受到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