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的位置和结构
01
鼻腔位于面部中央,由 骨和软骨组成,内部有 粘膜覆盖。
02
喉位于气管上方,由软 骨和肌肉组成,喉腔内 有声带。
03
气管和支气管是由肌肉 和粘膜组成的管道,逐 级分支进入肺部。
04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一,由肺泡组成,是气 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02
鼻腔
鼻腔的组成
01
02
03
辅助吞咽功能
喉能够提高吞咽时的保护性反射,防 止食物进入鼻腔或气管。
喉的疾病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表现 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状。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过度发声或不当发 声导致声带损伤,形成小结 状突起。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 性肿物,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 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表 现为持续声音嘶哑、咽喉异 物感等症状。
04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的组成
气管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软骨、结缔组织和粘膜 组成。软骨环呈“C”形,保持气管的开放状态;粘膜表面覆 盖着粘膜上皮,分泌粘液,清除进入气道内的尘埃颗粒和异 物。
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的通道。左、右支气管在肺 门处分为两支,分别进入左肺和右肺。支气管同样由软骨、 结缔组织和粘膜组成。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在肺泡中进行交 换,然后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位。
防御机制
气道粘膜上皮和粘液分泌共同构成呼吸道的防御机制,能 够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如尘埃、细菌等,防止其进入肺 组织。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笔记手写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笔记手写引言概述: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的各个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系统解剖学中的呼吸系统,并提供一份手写的笔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正文内容:
1. 呼吸系统的概述
1.1 呼吸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1.2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2. 上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2.1 鼻腔和鼻咽部的结构和功能
2.2 咽喉的结构和功能
2.3 喉部的结构和功能
3. 下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3.1 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3.2 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
3.3 肺的结构和功能
4. 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4.1 肺的解剖结构
4.2 肺的功能和呼吸过程
4.3 肺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
5. 呼吸系统的调节和疾病
5.1 呼吸中枢的调节
5.2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
5.3 呼吸系统的保护机制
总结: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由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组成,承担着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功能。
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咽部、咽喉和喉部,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包括气体交换和血液供应等功能。
呼吸系统的调节由呼吸中枢控制,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其调节和疾病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提供的手写笔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呼吸系统的知识。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笔记手写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笔记手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部为鼻前庭,内被皮肤覆盖,后部为固有鼻腔,衬以粘膜。
鼻腔有嗅觉功能,前鼻孔有鼻腔的开口,后鼻孔与中耳和咽喉相通。
喉:喉位于颈前正中,上端为喉前庭,下端环状软骨下缘处为喉下口。
喉腔被声带分隔成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发声的器官。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食管的前方。
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下端至胸骨角平面。
气管由14-15个呈马蹄形的“C”型软骨环构成。
肺: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从气管到支气管再到肺泡,经肺泡壁与毛细血管进行交换。
胸膜和胸膜腔: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紧贴于肺表面的叫脏层,紧贴于胸廓内壁的叫壁层。
两层胸膜围成的狭窄的间隙叫胸膜腔。
纵隔:纵隔是位于左右两侧胸膜腔之间的组织器官、结缔组织及脂肪的区域,也是心脏及大血管所在的部位。
纵隔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前短后长且呈上窄下宽的狭长形。
以上是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笔记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学习时的参考。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解剖学书
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zha

第五节 胸膜 Pleura
01
02
03
脏胸膜 壁胸膜 肺的表面 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
1
2
3
4
5
6
7
第六节 纵隔 Mediastinum
区分: 上纵隔 下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纵隔: 是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缩小喉口
缩小声门
缩小声门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一)位置
气管 trachea 位于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经颈部正中,下行入胸腔。
(二)组成
由16~20个“C”形的软骨环以及连接各环之间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气管内面衬以粘膜。 气管于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内面的纵嵴称气管隆嵴
(一)甲状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二、喉的连结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弹性圆锥 方形膜 甲状舌骨膜 环状软骨气管韧紧张或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声门裂,并可缩小喉口。
环甲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甲杓肌
杓斜肌
杓横肌
松弛声带、缩小声门
开大声门、紧张声带
紧张声带
组成:由呼吸道和肺构成。
下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第一节 鼻 Nose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并辅助发音,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组成。 一、外鼻 二、鼻腔 鼻粘膜有呼吸区和嗅区。 三、鼻旁窦 掌握其在鼻腔的开口部位。
第二节 喉 Larynx
喉的软骨
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包括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肺底
肋面
下缘
前缘
斜裂oblique fissure
系统解剖学之呼吸系统

下壁——口腔顶,由硬腭构成;
内侧壁——鼻中隔;
外侧壁——最复杂,
由上而下为上、中和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间隙为上、中和下鼻道。
上颌窦最大, 位于上颌骨体内, 开口于中鼻道。
3.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开口于中、上鼻道 蝶窦开口各有什么开口?
简述喉软骨的组成及喉腔的分部。
气管异物为何多见于右侧?异物从口腔到达右主支气管内要经过哪些结构?
声门裂以上呼吸道堵塞无法排除时你设想从何处切开或插针,进行紧急通气?声门裂以下的呼吸道堵塞又该如何救治?
课后思考题
感谢聆听
课后思考题 1.请描述肺的形态、位置。胸膜的分部、肺和胸膜的下界体表投影。 2.说明肺的体表投影。
三、肺的微细结构
导气部包括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终末支气管等,只有传送气体功能,无气体交换功能。
01
导气部随着管径逐渐变小,管壁逐渐变薄,管壁结构逐渐发生以下变化: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上皮;纤毛、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平滑肌相对增多,由分散排列逐渐形成完整的环行肌层。环行平滑肌的收缩或舒张,可调节出入肺泡的气流量。如果这些环行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可造成呼吸困难,引发支气管哮喘。
二、肺段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气管
左、右主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
定义: 由肺段支气管 的分支与所属 的肺组织构成。 分段: 每侧有10个肺段(左8右10)。
01
02
04
分导气部和呼吸部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
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
气管隆嵴
左主支气管
系统解剖学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组成:呼吸道、肺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第一节鼻一、外鼻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唇沟二、鼻腔鼻孔鼻后孔鼻腔的分部: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者以鼻阈为界.鼻阈为皮肤与粘膜的交界处,鼻前庭壁由皮肤覆盖,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组织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是疖肿的好发部位而且发病时疼痛剧烈。
鼻中隔: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支架,表面覆盖粘膜而成,位置通常偏向一侧。
易出血区即Little 区: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位置浅表,外伤或干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
90%左右的鼻出血发生于此区,故称为易出血区即Little 区或Kiesselbach区。
蝶筛隐窝:最上鼻甲或上鼻甲的后上方与蝶骨体之间的凹陷为蝶筛隐窝鼻甲上,中,下鼻甲、最上鼻甲鼻道上,中,下鼻道蝶筛隐窝半月裂孔筛漏斗筛泡嗅区:鼻粘膜分两部分,位于上鼻甲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及二者上方鼻腔顶部的鼻粘膜区域统称为嗅区,富有感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
6.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名称位置开口额窦额骨内中鼻道的筛漏斗筛窦筛骨迷路前中组----中鼻道,后组----上鼻道蝶窦蝶骨体内蝶筛隐窝上颌窦上颌骨体内中鼻道的半月裂孔第二节喉一、喉软骨(一)甲状软骨前角喉结上切迹上角下角(二)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板(三)会厌软骨会厌(四)杓状软骨二、喉的连接(一)甲状舌骨膜甲状舌骨正中韧带甲状舌骨外侧韧带麦粒软骨(二)环甲关节 (三)环杓关节(四)方形膜起始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会厌软骨两侧缘,向后附着于杓状软骨前内侧缘。
其下缘游离称前庭韧带,构成前庭襞的支架。
(五)弹性圆锥又称环声膜声韧带声带环甲正中韧带急性喉阻塞时,为抢救病人生命可在环甲正中韧带处进行穿刺,以建立暂时的通气道。
当紧急切开弹性圆锥进行抢救时,注意勿伤及环甲动脉吻合弓(六)环状软骨气管韧带三、喉肌四、喉腔喉腔分部:借前庭襞和声襞将喉腔分为前庭襞上方的喉前庭,声襞下方的声门下腔,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喉中间腔。
呼吸系统解剖学

肺组织由肺泡、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感染时可能引发肺炎,出现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疾病及其解剖学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 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 率很高。
呼吸中枢
位于脑干,负责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它接收来自外周化学 感受器和肺部牵张感受器的信号,并根据需要调整呼吸运动 。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协作,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血液之间的交换。 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而循环系统则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并带 回废物。
酸碱平衡
肺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维持血液的酸碱平 衡。
防御功能
呼吸道黏膜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体和有害物 质进入体内。同时,呼吸道内的免疫细胞和分泌物 也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分区
上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部,是 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
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是气体在肺部
支气管位置与形态
支气管是气管分出的左右两个 分支,分别进入左右两肺。
支气管粘膜
支气管粘膜与气管粘膜相似, 但杯状细胞和腺体更多,具有 分泌粘液的功能。
支气管功能
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 ,具有通气、清洁、湿润和防 御等功能。
肺的结构与功能
肺的位置与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呈圆锥形 ,可分为肺尖、肺底、肋面和纵隔面 等部分。
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目前居全球所有恶性肿瘤的 首位,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肺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外膜
①为CT ②“C”形软骨 环 构成支架 ③软骨环间有 膜状韧带连接 ④软骨环缺口 处含结缔组织
平 肌
(二)支气管
①管壁结构与气 管相似 ②分层更不明显 ③软骨渐不规则, 体积变小 ④平滑肌逐渐增 多
四、肺(Lung)
一般结构
被膜
实质(导气部 呼吸部)
支气管树 肺小叶
细支气管
终间末质细支气管
肺呼吸部
(一)导气部
组成:
肺内支气管 d﹥3mm 小支气管 d=2~3mm 细支气管 d≈1mm
终末细支气管 d≈1mm
肺导气部结构变化规律
上皮 片 平滑肌
腺体 软骨
杯状细胞
肺内支气管
多
多
多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渐少 渐少 渐少 增多
终末细支气管
无
无
无
完整环行
(二)呼吸部
1.呼吸性细支气管 2.有肺肺泡泡管开口,结构 3.与 相 管 开肺终 壁口似泡末 有、囊细大残支量存气肺管管泡壁 4.结 多肺构 个泡呈 肺杵泡状的膨共大同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组成:
鼻 咽
呼吸道 喉
肺
气管
支气管
功能:
气体交换
物质代谢
内分泌
嗅觉/发音
(一)气管与支气管
粘膜层 粘膜下层 外膜
(一)气管
1.粘膜 上皮 固有层
外膜
1.粘膜
上皮
假复层纤毛 柱状上皮
纤毛细
固胞杯 基有状细层细胞胞
结刷缔细组胞织
小颗粒细胞
2.粘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混合腺
弹性纤维
开口,
4.肺泡(pulmonary alveol)
4.肺泡
(1)肺泡上皮
*I 型肺泡细胞 *扁II平型形肺胞泡质细极薄胞
小 呈 丰 其细 量 胞 参内泡富胞 间 与吞立沫含,器 有 气饮方有状二少紧血小形板棕,密屏泡层细榈胞连障含小胞酰质接大细体器 卵磷脂为表面活 性物质
(2)肺泡隔
内含: 丰富连续 毛细血管 巨噬细胞 弹性纤维
(3)肺泡孔
相邻肺泡之 间的小通道
(4)气血屏障 blood-air barrier
(4)气血屏障 blood-air barrier
肺泡表面液
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1 3
薄层结缔组织
2 CO42
CO2
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O2
O2
(三)肺间质与肺巨噬细胞
肺间质:
特点: 弹性纤维发达 肺巨噬细胞多
疏松结缔组织
肺巨噬细胞
来源:单核细胞
功能:吞噬 免疫 分泌
归宿:尘细胞 心衰细胞
感谢下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