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述题

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

3.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性善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善良的,后天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决定人的好坏,性恶论主旨在于人生来是恶人,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和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完善得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孟子说的―性本善‖。孟子举了个―孺子坠井‖的例子,看到别人的孩子掉到井里,我们的第一意识是快去救人。你是为了受嘉奖吗?不是。你与这个孩子有亲属关系吗?没有。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因为这是你仁慈的本能,是你善良的本性,这就是天赋之性。

《荀子》书中有―性恶‖篇。他说人性本来是恶的。小孩子生下来就会吃奶,两个小拳头攥的紧紧的,一降生就来捞世界。长大一点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就会抢别人的东西,这些行为都不用教天生就会。善良之性在哪里呢?不教育绝对出不来善,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性善论和性恶论是儒家思想在同一前提下两个不同的分支观点,它们都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都是们宝贵的民族遗产,对于性善论和性恶论们都应理性的去对待去认识。

4.试述三纲五常的基本内容及理论依据。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