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课程安排4篇(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培训课程安排4篇(一)

班主任培训课程安排第1篇

一、理念转化专题

(一)课程定位

新课堂理念的转变是课改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它对于学校各项课改工作的有序开展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的转变尚有迹可循,但教育人的思想转变却比较困难,所以理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对应地,理念的培训必须要穿插在课改规划中多次反复进行,逐步实现传统教育人根本教育理念的重建。本课程是引领学员走进新课堂的先期准备,同时也是整体培训课程的基石。

(二)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针对目前部分传统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来设计的,从当下传统课堂的一些弊端及其衍生出的教育现象谈起,慢慢引导大家通过现象理性地思考问题出现的根源,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践行新课堂。该课程也可由全国知名的新课堂课改区域领导代表或名校校长现身说法,谈一谈当前的课改形式以及成功的课改经历,回首昨天,展望明天,为行走在课改路上的教育同仁献计献策。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2课时,共分3次实施,每次4课时,分别由培训团队理念报告专家和课改典范校校长完成。

3.具体实施策略:

以基于满足学校实际需要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首次理念报告由学景培训团队理念专家完成。报告旨在最大限度的转变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帮助教师树立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树立新课堂意识和学生观。

后面两次理念报告由课改典范校及课改优秀试点校领导层成员完成。报告旨在通过现身说法,来分享管理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揭示新课堂的校内运行机制,进而帮助教师增强课改内动力,调动教师课改积极性,让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了解新课堂建设的背景与发展方向,帮助学校建立新课堂意识,坚定课改信念。

二、新生培训专题

(一)课程定位

新生能力培养属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一部分。由于新入校的学生,在心里上的依赖性较大、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绝佳时期。新课堂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而能力是需要培养或培训才可以习得的。新生能力的培养为新课堂的前期的顺利推进有很大的保障作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自主能力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二)设计思路

1.该课程主要依据当前课改知名学校以往新生入校培训经验为基础,结合教育心理

学中新生的心里特征,并采用了部分心里拓展活动精心打磨设计而成。采用报告交流、案例剖析与体验式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向广大课改教师传授新生培训实操技能。报告交流:将课改名校新生培训计划整理成系统的报告材料,集中与受训老师分享。案例剖析和体验式培训主要针对新生培训下的子课程(班级建设、小组建设与运用、课堂流程、展示训练……),采用先参与或观摩,后内化、模仿的培训

方式。本课程具有贴近一线、易于内化、实操性强的特点。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30个。课程将分阶段实施,集中式的报告交流大约3个课时;案例剖析12个课时;进校深入指导15—20个课时。培训方式多样,培训手

段灵活,基于受训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着重于培训受训老师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实操能力。

3.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培训报告;

(2)体验式培训-小组建立与建设、小组作用发挥、课堂流程;

(3)入校指导,过程监控,实地调研;……

三、小组建设专题

(一)课程定位

小组学习是新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所以小组学习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就新课堂的实践过程来看,小组建设是因其与课堂流程、导学案的使用、课堂评价等多个方面的联系已成为新课堂培训和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可以说,小组学习定成败!

(二)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学员(教师)对所在班级的学生在小组划分、文化建设、凝聚力打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等实际操作面临的具体任务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采用全体验式的培训方式,结合外校经验感知,以完整的小组建设具体任务培训内容,组织学员(教师)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重点对学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训练,各环节均为技术操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主要通过外校观摩体验、体验式培训(小组建立、团队凝聚力打造、课堂流程与小组建设)、基于问题解决的专项指导、过程诊断等形式,一切从满足教师进行新课堂授课的实际性出发。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员(教师)在培训中的领悟能力和培训后的实践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8个。以基于满足学校实际需要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新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面临

的实际问题,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手段的灵活运用、培训内容的合理安排等,保证了学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3.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验式培训之团队创建

(2)体验式培训之课堂流程与小组建设

(3)体验式培训之问题聚焦与问题解决

四、课堂流程专题

(一)课程定位

新课堂课堂流程是教师以研读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为前提进行备课后,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由若干为实现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策略组织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的教学环节组成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所以能否有效的组织教学,落实教学设计关键在于课堂流程。即便是在将来做到了去导学案,科学严谨的课堂流程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一环,流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直接决定了课改的成败。

(二)设计思路

1.该课程是依据课堂改革学校教师在最初临帖阶段及入贴提升阶段在课堂流程上所

面临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体验式培训使教师亲身感知“五步三查”课堂流程,通过视频解读剖析案例来明确各个环节中师生的不同任务,通过示范课及说课评课进行示范和引领,通过同课异构活动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在不同的阶段利用诊断手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课堂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课程的内容注重实用性,应结合课改校的实际情况植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和编排。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 18 个。

3.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堂课堂流程体验式培训

(2)新课堂课堂流程视频解读

(3)新课堂各学科示范课及说课评课

(4)新课堂同课异构活动

(5)过程性问题诊断与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