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4 科学 技术 社会 “超级细菌”近在咫尺 课件(共1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生物八年级(上) 5.4.2 细菌 配套课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葡萄球菌
肺 炎 球 菌
球 状
金黄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霍 乱 弧 菌
螺旋状 螺 旋 菌
细菌的形态
杆菌
螺旋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球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
DNA
细 胞 膜
鞭 毛
细
胞
细
荚 膜
质
胞
壁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你认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抑 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呢?
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而是在不良环 境下细菌的休眠构造
学校正在举行有关细菌与人的关系 的辩论会,会场上正方、反方同学 关于细菌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问 题上辩论的非常激烈,同学们各抒 己见,下面请评委老师关于这个问 题给出评论。
异养: 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靠获得 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腐生
异养
寄生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请说出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 细胞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基 细胞壁
本 结
细胞膜
构 细胞质
植物 细胞
有 有 有
细胞核 有
特有结构
叶绿体 液泡
动物 细胞
有 有
有
细菌
有 有 有 无成形的细胞核, 只有DNA集中的区 域 有些细菌有荚膜 有些细菌有鞭毛
营养方式: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自养
可进行 光合作用
自制有机物 (自养)
细菌没有叶绿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科学 技术 社会 “超级细菌”近在咫尺

正常葡萄球菌菌落
10
抗生素能不能随便用?
04 收获
C 1.构成细菌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膜、细胞核
13
B 2.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的是 ( )
A.巴斯德 B.弗莱明 C.爱因斯坦 D.孟德尔
( )A
A.青霉素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B.随着青霉素的使用,病菌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病菌抗药性的形成是青霉素对病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病菌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16
再见
超级细菌,近在咫尺
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郭文英
目录/Contents
01
回忆细菌的结构
02
如何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
03
抗生素的发现
04
抗生素的利用
回忆 你还记得细菌的 结构吗?
01
细菌的结构
5
DNA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02 如何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
14
B 3.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 B.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C.青霉是一种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青霉通过孢子繁殖
4.人们滥用和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部份15 患者因长期使用各种抗生素,导致体内出现大量超级 耐药菌并引发炎症,终因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医治而失 去了生命。如图是某人长期使用青霉素后病菌数量的 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人教2011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 科学·技术·社会 “超级细菌”近在咫尺》_33

超级细菌超级细菌(superbug)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它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多重耐药性细菌”。
这类细菌能对抗生素有强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杀灭的危险。
目前引起特别关注的超级细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以及最新发现的携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
由于大部分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已造成极大的危害。
一、产生原因基因突变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抗生素的结果,而抗生素的滥用则加速了这一过程。
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之间的矛盾被破坏,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也通过不断的进化与变异,获得针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成为耐药超级细菌。
二、常见种类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超级细菌中最著名的,由医院获得感染或社区获得感染,现在极其常见,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和关节的感染。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属感染作为一种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系统将其列为医院感染的第2大病原菌。
NDM-1全称为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是超级细菌携带的一种耐药性基因,它能够中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NDM-1超级细菌具有:①极强的耐药性这大大增加了由其引起的感染的治疗难度;②“传染性”常见的耐药细菌并不能将耐药基因“传”给其他细菌,而NDM-1基因却可以在不同细菌间转移,传递抗性。
目前发现的NDM-1主要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中。
这两种细菌本是十分常见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它们获得了NDM-1基因后就摇身变成了几乎坚不可摧的超级细菌。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共29张PPT)

学以致用
三、生活面对面:
家里养花时,往往在花盆里埋一些鱼内脏,过 些日子,埋在土中的内脏不见了,而花卉长得很 好。这是怎么回事呢?分析这一现象有什么作用?
土壤中生活着很多细菌、真菌等微小生物,鱼的 内脏就被它们分解掉了,所以不见了。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三、与动物、植物、人 共生
异养
都是利用现成的 有机物来生活。
学以致用
一、选择题 1.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
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D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
C.被猫挖吃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于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C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
学以致用
3.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要影响是( A )。
A.分解动植物遗体
B.制造有机物
C.杀死多余动植物
D.净化空气
5.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A )
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丹毒
猩红热
肺炎 扁桃体炎
真菌感染人引起的疾病
足癣又叫脚湿气,是真菌引起的 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奇痒难忍、 水疱、糜烂、脱屑等症状。
甲癣、臂癣、牛皮癣等皮肤病都 是真菌引起的。
真菌感染植物引起的疾病
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水稻稻瘟病
棉花枯萎病
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从植物体吸收 大量营养,使作物严重减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4.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课件 (共25张PPT)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2.观察与思考 试着说出其中一些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蘑菇、枸杞—脱水法;咸菜、咸蛋—腌制法(除 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牛奶—巴氏消毒法(加热杀灭细菌) 肉肠—真空包装法(隔绝空气抑制细菌或真菌的 生长) 水果罐头—罐藏法(高温消毒和防止与外界细菌 和真菌接触)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2.观察与思考 还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低温冷藏 使用防腐剂 渗透保存法 烟熏法 冻干法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Βιβλιοθήκη 利用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什么是抗生素? 2、(以胰岛素为例)细菌真菌怎样参与药品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完成87页课后练习题
七、课本练习
P87 1、(√)(√) P87 3、
P87 2、 D
谢谢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思考
3、人们如何利用细菌来生产清洁能源和保
护环境?
甲烷菌
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
甲烷
污水、废水中的有机物 细菌分解 二氧化碳、水
3.知识巩固
C 1、下列生物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
A、细菌 B、病毒 C、青霉菌 D、酵母菌
2、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 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
素 质 教 育 ,按 时按质 地完成 了本学 期的教 育教学 工作。 2.认 真 备 好 课 ,努力 上好每 一节课 。本学 期在承 担美术 教学任 务时,美 术课时 并不太 多 ,只 有 10节 课 ,但如 何保证 课的质 量,让 五年级 的学生 喜欢上 美术课 ,除了备 好课,我 平 时 还 查 阅 各种资 料,上网 寻找好 的教学 材料,教 学课件 ,把它 们和我 所从事 的工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4.2 细菌 课件 (共21张PPT)

四年后
细菌
过不去!
几天后
细菌
过不去!
1.你1、能描述细菌的大小吗? 2.归纳细菌的形态有哪几 种. 3.比较细菌结构与动植物 细胞的异同,并推测营养方 式.
电镜下头发上看到的
细菌
针头上的细菌
1.你1、能描述细菌的大小吗? 2.归纳细菌的形态有哪几 种. 3.比较细菌结构与动植物 细胞的异同,并推测营养方 式.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形态, 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A
B
D
C E
杆 大肠杆菌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葡萄球菌
肺 炎 球
球菌 状
金黄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弧霍 菌乱
螺旋菌
螺旋状
1.你1、能描述细菌的大小吗? 2.归纳细菌的形态有哪几 种. 3.比较细菌结构与动植物 细胞的异同,并推测营养方 式.
没有叶绿体 有鞭毛、荚膜
细菌的生殖
假设你手上现在有100个细菌,细菌每30分钟
动 繁殖一代,4小时后手上细菌的数目是多少?
手 为了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我们应该养成哪些
算 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一
算 时间( 0 0.5 1 1.5 2 小时)
2.5 3
3.5 4
数量( 个)
100
200 400 800 1600
5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 有机物 生活, 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 6 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 不良 环境有
较强的抵抗力。
谢 谢!
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DNA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人教版生物八上5.4.2《细菌》讲课同步课件(共26张PPT)

类型
壁胞
膜
植物 有有
细细 胞胞 质核
有有
其他结构
有叶绿体
动物 细菌
没 有
有 有 有 无叶绿体
有
有有
鞭 毛荚膜
DNA
四、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决定了细菌的营
养方式与植物不同。请你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
怎样的呢?
使细
大多数细菌必须分解现成
雪菌
的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营养
梨分 腐解
和能量。故细菌的营养方
DNA
细 胞 膜
鞭 毛
细
胞
细
荚 膜
质
胞
壁
下面两副图片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 结构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填写结构名称。
细胞壁 细胞膜 液泡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请说出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 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请你认真填写结构名称, 比 较三者的不同
结构 细胞 细
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中小学 张梅
妈 , 从舒 妈肤 妈佳 的给 孩你 子的 ,呵 到护 孩一 子直 的都 妈在
。
细 菌列 的文 发· 现虎 者克
巴斯德
揭开细菌奥秘
细菌是由原来 已经存在的细菌产 生的。
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提出巴氏消毒法; 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 通过以上故事的学习,你对科学 的发现过程有什么新的认识?
• 所有的细菌都是人类的“敌人”吗?
1 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了细菌不是自
然发生的。
3 细菌的形态有 球 状, 杆 状和 螺旋 状。
4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细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件5.4.2 细菌 (共22张PPT)

巴斯德的故事
1860年代,法国的酿酒业正遭遇着 大难题——酒易变坏而难以储存和运送。 巴斯德利用既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 发现只要在55~60 ℃时加热,便可以杀 死使酒酸败的微生物而延长酒的储存期, 因而治好了法国的酒病。而现代的食品工业常使用 的灭菌法——巴氏消毒法,将饮料(包括牛奶)在 远低于沸点的温度下加热,以避免破坏产品品质并 延长储存期的灭菌方法,也是源自巴斯德。
微生物学之父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空肠弯曲菌
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填写名称。
无成形细胞核
1. 核糖体 2. 细胞质 运动 DNA 3. 4. 鞭毛 保护作用 5. 细胞膜 6. 细胞壁 7. 荚膜 原核生物
比较项目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成形 细胞核 叶绿体 荚膜 鞭毛
细菌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把瓶倾斜, 使肉汤与 鹅颈前端 接触
肉汤变混 浊,细菌 在肉汤中 繁殖
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 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的故事
1854年,法国里昂的发酵工业蓬勃 发展,同时也正面临着瓶颈——酒的产 量逐渐变少且易变酸。巴斯德深入研究 酒变酸的原因,发现发酵液内有一种小 生物生长繁殖(后来被称为酵母菌), 而在变酸的发酵液中除了上述生物外,还有另一种 生物存在(后来被称为乳酸菌)。当时大家普遍相 信酒精是由糖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并没有其他 生物参与,而巴斯德的研究结果显示发酵需有某种 微生物的存在才能进行,且引起发酵的生物需在无 氧的环境中生活。此理论深深地震撼当时的社会, 也引起许多人士的质疑。巴斯德经过不断地深究、 推导,终于向世人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100×28=25 600
n小时后呢?
100×22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避免接触
如果去医院探视VRE感染的患者, 应听从医院有关人员的指导,做 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因探视 而感染此种疾病。
2
良好个人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正确洗手, 保持清洁,加强身体锻炼,合理 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机体的抵 抗力。
4 提高自身免疫力
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由于 “超级细菌”难以治疗,对付它 最好办法是防御。
14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10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 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17 、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20 、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2 、有时费尽唇舌,争执一个不易化解的问题,还不如来一个简单的行动容易。这样的话,你就能化解敌人的攻势于无形。 14 、人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心理。因为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就学不到高深的技艺。 14 、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4 、不要把成功想得太遥远,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只是由于我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 12 、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不服输的心,勇往直前,那么胜利将不会离我们太远。
NDM-1超級細菌感染示意圖显源自镜下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现状
“超级细菌”蔓延多国致人死亡 或造成全球性灾难
日前,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一种 “超级病菌(NDM_1)”,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 有耐药性,有专家称,这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 能在全球蔓延。
超級細菌襲日 恐進逼台灣 全球已奪6命 僅2抗生素能擋
近在咫尺!
• 一、什么是超级细菌 • 二、超级细菌现状 • 三、超级细菌作用机制 • 四、预防超级细菌
什么是超级细菌?
• 泛指临床上出现的多重耐药菌 ,对绝大多数 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 .
• 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 级病菌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1 ),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全球监控
美联社分析,这种超级细菌虽恐怖,但控制它的传播并非没有办法,毕竟迄今感 染患者人数较少。英国伯明翰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托马斯说:“我们可能正 处于新一轮抗生素抗药性的初始阶段,我们仍有能力阻止它。”他认为,良好的监控和 疾病控制程序可以阻止超级细菌传播。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微生物学专家约翰·皮特奥特这般评论《柳叶刀传染病》那 篇关于超级细菌的报告:“应该用极端严密的监控阻止多重抗药性细菌传播。”他建议 国际社会加强对超级细菌的监控,尤其是那些推广“医疗旅行”的国家。
科学 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和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 的菌株进行检测时,检出三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也就是俗称的超级细菌。 其中,两株细菌是由宁夏自治区疾控中心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区某医院的 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另一株由福建省某医院送检,菌株分离自该院一名 住院老年患者的标本。
世卫 呼吁
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呼吁,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全球应作更大努力, 通过开发和使用临床诊断手段,并采用日益改进的全球信息技术,追踪和 控制耐药性问题的扩散,避免不断出现“超级细菌”。
自身预防
1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抗生 素,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的最重 要的手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控制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 日本昨證實出現第一起感染NDM-1超級細菌病例,使得這種最早於前年出現在南亞印度和巴基 斯坦等國的細菌,至少已攻陷全球16個國家或地區,逐步朝台灣逼近。全球至少有200人感染 NDM-1超級細菌,其中6人死亡。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将有可能成为“超级细菌”的重灾区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 我国医疗上,大医院用药比例为30%至50%,
其中用抗生素的费用所占比例近一半。目前, 相当多的一般感冒、流感及病毒感染,医生 常规开出抗生素的现象相当普遍。另外,农业、渔业 大量使用抗生素也会造成超级耐药菌的发展。 • 有调查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由于滥用抗生素,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 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约 21万吨,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人的10倍。然而,真 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 于滥用抗生素。 • 一些专家甚至认为,一旦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细菌”
再见!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 的点金指。
19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3 、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 16 、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除了这些还要具有高远的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 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
药物 管理 %
寻找更好的途径
人们致力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 效。不仅如此,随着全世界对抗生素滥用逐渐达成共识,抗生素的 地位和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 同时,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却渐渐停滞下来。失去抗生素这个曾经 有力的武器,人们开始从过去简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寻找对抗疾病灵 感。找到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疗法,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超级病菌 的进攻,成为许多人对疾病的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