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茶诗

合集下载

茶诗词大全100首

茶诗词大全100首

茶诗大全1、池边木笔花新吐,窗外芭蕉叶未齐。

正是欲书三五偈,煮茶香过竹林西。

释得祥《题诗经室》2、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小山《寒食》3、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曾巩《趵突泉》4、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

待立小童闲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马臻《竹窗》5、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卢纶《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6、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吹花。

道人邀我煮新茶。

荡涤胸中潇洒。

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

凤停桥畔即吾家,管甚月明今夜。

吕岩《西江月》7、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皮日休《煮茶》8、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9、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瞿佑《茶烟》10、葵倾芹献亦真诚,蒙顶仙茶得气深。

飞辔上呈三百叶,清芳仰见圣人心。

闵钧《贡茶》11、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12、州西陶老制茶垆,赤日行天雨伞舒。

一至官场人送礼,陶垆名已传江湖。

康友祥《咏茶器》13、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14、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

云破林梢添远岫,月临屋角分层阁。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吟冻雁,嘲饥鹊。

人已老,欢犹昨。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15、西山烟火一千三,万树茶林绕翠岚。

最有名的茶诗

最有名的茶诗

最有名的茶诗1.最悠闲的茶诗: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古时不似现代泡茶,茶是用来煎的。

唐时人们饮的主要是经蒸压而成的饼茶,先烤,碾碎茶饼,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

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诗人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之状态,惟有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饮茶享受传递给爱茶友人。

茶,真是悠闲最好的伴侣。

2.最清雅的茶诗: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满庭芳·咏茶宋·米芾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这是一首饶有情韵的咏茶词,上片咏宴集烹茶,细致优雅;下片引入情事,兼写捧茶之人。

宋人很讲究煮茶的方法:把泉水倒进茶瓶,用风炉加热,小沸即可(即术语的“蟹眼”),再把研碎了的茶叶投入,便有白色泡沫浮茶汤上面,称为“玉乳”、“雪花乳”,然后轻轻搅拌,便可斟饮。

茶之外,词人还写美丽的侍女高擎茶具款客的动人场面。

“红莲”,指女子的脚步。

“坐中”二句,紧承上文。

对着名茶美女,怎能不感到良宵太短呢?反愁歌阑酒醒时,人将归去。

“频相顾”三句,偏写座客尚未尽欢,流连不忍离去。

此词既细腻传神地写出了煮茶的程序,又写出了雅宴清谈中侍女的娇美,坐客的流连,表现了高会难逢,主人情重的意蕴,充满清雅,高旷的情致。

有香茶,有朋友,有美女,真是人间乐事。

3.最细致的茶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汲江煎茶宋·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十首咏茶古诗词大全

十首咏茶古诗词大全

咏茶古诗词十首咏茶古诗词大全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首咏茶古诗词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茶》年代: 宋作者: 厉文翁海滨鱼盐胜耕稼,尝呼父老采丁宁。

江乡鱼茗尤逐末,为分利害别重轻。

拔茶种桑何苦口,崇阳因得良吏名。

2.《煎茶》年代: 宋作者: 卢祖皋秋庭木落长莓苔,寂寞东岗菊自开。

惟有诗翁幽兴熟,每携茶具竹间来。

3.《茶声》年代: 宋作者: 李南金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

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

4.《茶灶》年代: 宋作者: 刘边仙人足戏剧,盘石留涡房。

紫阳此来游,与客煮茗尝。

青烟久消歇,白云时飞扬。

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

蒙茸屐迹在,欲步不敢翔。

三吸此清冷,回首入空苍。

5.《尝茶》年代: 唐作者: 齐己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6.《石桥煎茶》年代: 宋作者: 郑伯英白发青衫故倦游,何人能办钓鳌钩。

却逢大士开青眼,现出茶花五百瓯。

7.《煎茶》年代: 宋作者: 王翊龙春霆发蕾抽新馥,榷吏穷搜不容粟。

是谁千金收寸芽,烹鼎车声绕斜谷。

白云飘落甘露椀,清风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负将军,空揽十年灯火读。

8.《陆羽泉茶》年代: 宋作者: 王禹偁甃石封苔百尺深,试茶尝味少知音。

唯余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9.《焙茶》年代: 宋作者: 释文珦异荈云边得,山房手自烘。

颇思同陆羽,全觉似虑仝。

孤阅当先破,仙灵更可能。

蓬莱知远近,我欲便乘风。

10.《茶诗》年代: 唐作者: 郑愚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四句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四句

1、《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唐代〕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宋代〕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3、《与赵莒茶宴》
钱起〔唐代〕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4、《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陆游〔宋代〕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5、《尝茶》
沈括〔宋代〕
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

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6、《尝茶》
刘禹锡〔唐代〕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7、《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唐代〕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8、《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陆游〔宋代〕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9、《公益尝茶》
黄庭坚〔宋代〕
子云窗下草玄经,寒雀争喧户昼扃。

好事应无携酒榼,相过聊欲煮茶缾。

10、《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唐代〕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历史著名茶诗十首

历史著名茶诗十首

历史著名茶诗十首一、《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二、《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三、《山家》唐·张继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四、《春昼回文》唐·李涛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纱窗避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五、《吃茗粥作》唐·储光羲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六、《寻戴处士》唐·皇甫冉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

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七、《夏日题老将林亭》唐·张蠙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八、《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九、《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十、《夏昼偶作》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一整首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一整首

以下是十首最出名的茶诗一整首: 1. 《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2.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3. 《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4.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5. 《吃茗粥作》(唐)储光羲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闲僧与友,远讲坛岳归。

手把井华云,闲倾洞庭水。

欲知遗世意,去矣乘风起。

6. 《六羡歌》(唐)陆羽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7.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8.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皎然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9.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10. 《夏日题老将林亭》(唐)张蠙百战功高下百蛮,今朝戎马却空还。

天边身世如云鸟,日暮归来林树间。

古人的茶诗

古人的茶诗

古人的茶诗
以下是部分古人的茶诗:
1. 《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2.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3. 《春日访山人》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

4.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5. 《与赵莒茶宴》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6. 《一字至七字诗·茶》元稹。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7. 《汲江煎茶》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8. 《听雪为客置茶果》陆游。

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况复议杯酌。

9.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10. 《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咏茶古诗词100首

咏茶古诗词100首

咏茶古诗词100首咏茶古诗词100首001.《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002.《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唐)李白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003.《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唐)杜牧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

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

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004.《喜园中茶生》(唐)韦应物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005.《即事》(唐)白居易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006.《寄赞上人》(唐)杜甫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

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茅屋买兼土,斯焉心所求。

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

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

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柴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

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

007.《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008.《山家》(唐)张继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009.《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唐)薛能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丘。

全家上南岳,一尉事诸侯。

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

炎方好将息,卑湿旧堪忧。

010.《夏昼偶作》(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

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

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以教吹去月轮旁。

”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

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

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

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

”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

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一联古诗千古流传。

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

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

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

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

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

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

”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诗书闻讲诵,文雅楼兰荃。

(湋)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绿笺。

(羽)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湋)何事重香案,无端狎钓船。

(羽)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湋)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21午后昏然人欲眠,(唐伯虎)清茶一口正香甜。

(祝枝山)茶余或可添诗兴,(文征明)好向君前唱一篇。

(周文宾)22唐代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在浙江湖州刺史任上时,曾邀请友人月夜啜茶,与陆士修等人即兴作《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陆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崿)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万)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

(颜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叶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陆士修)23苏轼的茶回文诗有《记梦二首》。

诗前有短序: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

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

”意用飞燕吐花事也。

乃续之为二绝句。

序中清楚地记载了一个大雪始晴后的一个梦境。

在梦中人们以洁白的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人的歌,苏轼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细细地品茶。

梦中写下了回文诗。

梦醒之后蒙眬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两首绝句:其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

又可倒读出下面两首,极为别致。

其一: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24清代的黄伯权(清本着名诗人黄遵宪之侄)还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其诗如下: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25此外,清代诗人陈琼仙曾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诗,它写诗人于月下泛舟,树木与山峦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动着,诗人品茗弹琴,在竹声中诗兴颇浓。

诗云: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26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