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腘窝囊肿的体会-论文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腘窝囊肿的体会-论文
约5 m m皮肤切L 1 做为关节镜观测入路L ] , 注意不要切破囊 2 8例心窝囊肿患者在术中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疾患,
3 . 1 胭窝囊肿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胭窝囊肿又称 B a k e r 囊
肿, 最早在 1 8 4 0 年和 1 8 7 7年被 A d m a s 和B a k e r 所描述和认
c h n i n g 和L i n g d g r e n分级法. 0级: 无肿胀和疼痛 , 无活动受
限; I 级: 轻度肿胀和/ 或在剧烈活动后在帼窝处有紧张感,
轻度活动受限; I I 级: 正常活动后肿胀和疼痛, 活动受限大于
2 0 。 ; H I 级: 休息时也出现肿胀和疼痛, 活动受限小于 2 0 。
好临床效果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本纰2 8例患者, 男性 1 1 例, 女性 l 7例, 其 中儿童 3例; 年龄 6— 6 5岁, 平均年龄 4 8岁。全部为单膝。 术前通过彩色 B超或 M R I 检查确诊 , 按R a u s c h n i n g 和L i n g — d g r e n 分级法 ’, 其中 I 级3例 , Ⅱ 级1 9例 , Ⅲ级 6例, 均采 用关节镜下前路关节清理 +后路囊肿切除术治疗。R a u s —
探 泔父 1 , 镜 下微 创 治 疗 胭 窝瞧 肿 的 予 术 ‘ 式 及临 『 禾疗 效 、方 法 心 顾 性 分 析 2 0 1 1年 6 J J 2 0 l 3
年 1 月柳州市 I 人 院父 骨病科 收治的 2 8例胭窝囊肿患 的临J 术资料 男 1 1例 , 女l 7例 ; 年龄 6~ 6 5岁 , 平均 龄4 8岁, 个郜 、 工 J 膝 。术 l j 订 通 过 彩 色 B超 或 MR I 检奇确 诊 , 按 R a u s c t mi n g和 L i n g d g r e n分 级 法 , 其 中 l级 3例 、 U缄 l 9例 、 Ⅲ级 6例 , 均 果取炎 镜下前路父节清理 + 路囊肿 切除术治疗 、结 果 2 8例 胴窝囊肿患 并在术 l f 1 均・ j f 发州

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作者:卢兆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3期【摘要】目的研究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采取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40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包括疼痛、跛行、肿胀、爬楼梯、支撑、不稳定、下蹲、交锁、爬楼梯。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效果可靠,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膝后内小切口手术;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膝关节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028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属于较为特殊的后交叉韧带损伤疾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内侧小切口入路为目前临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式之一[1],本次研究围绕本院40例患者术后效果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0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属急性损伤类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34.21±5.70)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伤22例,运动伤12例,其他类型损伤6例。

所有患者膝关节正侧位经X线片检查后均可见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骨折位移值均超过0.5 cm。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术前保持俯卧位,采取气囊止血带治疗,屈膝20~30°,切口由腘窝皮肤横纹水平开始沿腓肠肌内侧头内缘向远端纵向切开,切口长度5~6 cm,将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切开,同时对腓肠肌内侧头和半膜肌中间朝近远两端进行钝性剥离,连着腘血管束将腓肠肌内侧头向外侧牵拉,使关节囊显露出来。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余博臣;吴国保【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12)12【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KOA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HTO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7(IL-7)与白介素β(IL-β)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血清IL-6、IL-7与IL-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IL-6、IL-7与IL-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HTO治疗KOA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总页数】2页(P136-137)【作者】余博臣;吴国保【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2.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3.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4.膝关节清理加胫骨高位倒“U”形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5.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侧高尔夫钢板内侧固定治疗累及中上段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的疗效分析

健侧高尔夫钢板内侧固定治疗累及中上段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的疗效分析

健侧高尔夫钢板内侧固定治疗累及中上段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的疗效分析刘小敏;潘晓辉;瞿新丛;方祖怡;刘祥;周炎【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06【摘要】目的探讨健侧高尔夫钢板内侧固定治疗累及中上段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3月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累及中上段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2~54岁,平均45.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左侧13例,右侧5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1例,开放性骨折4例,其中Gustilo Ⅰ型2例,Ⅱ型2例,无腘窝部血管损伤.运用健侧高尔夫钢板内侧固定,手术距受伤时间8~14d,平均10d.结果18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8周.术后早期1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治愈;1例出现切口表皮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时依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健侧高尔夫钢板内侧固定治疗累及中上段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固定方法.%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medial fixation by the contralateral golf plate in treating the medial condyle fracture of the tibial plateau involving the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s .Methods Be-tween Feb.2007 and Mar.2011,18 cases of the medial condyle fracture of the tibial plateau involving the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s in Luotian People's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re were 12 males and 6 females,with an average age of 45.5 years(from 32 to 54 years).Thirteen cases were injured from road traffic accidents ,5 were from high falling.There were 13 cases on the left and 5 cases on the right.One case was complicated with total peroneal nerve injury,4 cases with open fracture,including 2 cases of Gustilo Ⅰ,2 cases of type Ⅱ,and no popliteal fossa vessel injury occured.Patients were operated 8-14d after injury.The fixation of the contralateral golf plate was us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during follow-up.Results Eighteen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4-30 months (mean,20 months).All fractures healed after 12-24 weeks (mean,18 weeks).Early postoperative superfi-cial wound infection occurred in 1 case,and was cured by dressing.One case showed epidermal necrosis.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period,the function of Hohl knee joint functional score was evaluated ,10 cases were excellent ,good in 5 cases,fair in 3 cases,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3.3%.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edial fixation by the contralateral golf plate in treating the medial condyle fracture of the tibial plateau involving the middle and upper segments is good ,which is an alternative fixation method.【总页数】4页(P470-472,474)【作者】刘小敏;潘晓辉;瞿新丛;方祖怡;刘祥;周炎【作者单位】438600 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骨科;438600 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骨科;438600 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骨科;438600 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骨科;438600 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骨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相关文献】1.双切口3至4块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内侧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5例疗效分析[J], 任戈亮;余承保;朱玉洲;王宗;徐贤齐;赵鸣2.锁定钢板经后内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髁骨折6例临床分析 [J], 王建;傅智平;吴胜祥3.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内髁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1例分析 [J], 朱贤平;王勇;滕晓4.双侧普通支持钢板与前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内侧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J], 王元俊5.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后柱的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J], 李国胜;王文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49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时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3个月、6个月时HS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早期康复训练;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引言在临床治疗中,胫骨平台骨折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术后易出现广泛的黏连,影响患者康复。

而相关研究显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49例,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7.14±6.85)岁;Schatzker分型:Ⅰ型14例,Ⅱ型7例,Ⅲ型9例,Ⅳ型10例,Ⅴ型5例,Ⅵ型4例。

观察组49例,男29例,女20例;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7.24±6.79)岁;Schatzker分型:Ⅰ型13例,Ⅱ型8例,Ⅲ型8例,Ⅳ型11例,Ⅴ型6例,Ⅵ型3例。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与康复锻炼,患者麻醉后以双侧入路双解剖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者长腿石膏以30°屈膝外固定4~6周,石膏拆除后接受功能锻炼,术后3d实施膝关节主动活动与CPM功能锻炼,术后第4周在非负重状态下锻炼拄拐步行,术后第10~12周时进行部分负重步行,12周后依据骨折恢复情况过渡至负重步行。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0月间共收治的27例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7例均获得随防,时间8个月~2年,平均1.5年,优15例、良7例、可5例、差0例。

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为临床满意疗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后叉韧带; 骨折; 可吸收螺钉【中图分类号】R6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3-0099-02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后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直向不稳定,远期出现关节退行性病变,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交叉韧带损伤常属严重暴力损伤,早期易漏诊。

我科自2001年1月~2008年10月间,对27例膝后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8-54岁,平均37岁。

交通事故伤21例,运动损伤3例,其它伤3例。

左膝9例,右膝18例,合并股骨骨折4例,合并颅脑外伤7例。

单纯为PCL损伤19例,手术距外伤时间2周以内的21例、3周内的6例。

1.2膝关节检查,27例后抽屉试验均阳性,本组病例行膝关节正则位片及部分后侧加做MRI检查。

1.3内固定材料,采用芬兰生产的BIOFIX(百优)可吸收螺钉,为松质骨螺钉,规格有两种:螺钉外径4.5mm,内径3.5mm,长度25-55mm,螺钉外径3.5mm,内径2.5mm,长度25-55mm,采用环氧乙烷消毒无菌包装。

1.4手术方法1.4.1切口设计,取腘窝内中1/3交界处的点,经过此点做一垂直线,此线2/5位于腘窝内中1/3连线点的上方,3/5位于窝内中1/3连线点的下方,切口长的5-6cm。

1.4.2俯卧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在气止血带下手术:驱血上止血带压力为60Kpa。

胫骨平台幻灯

胫骨平台幻灯
2.
手术目的
恢复关节面平整、关节稳定性以及正常的关
节轴。 可靠固定骨折并允许早期无痛的膝关节运动 及患者活动。 远期目标为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避免创伤性关节炎。
手术入路 (1)体位
大多数患者可取仰卧位,允许采用所有的标准
入路。同时臀部垫高可以增加小腿内旋。如果 计划前后联合入路,建议采取侧卧位。 (2)入路 前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入路。两者均可以直接到 达骨折部位,而不必掀起软组织瓣。
可能,水疱的产生,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 险性。 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都必须评估软组织的损伤 情况。体检应侧重于软组织覆盖的完整性,特 别是水疱的出现、浅表擦伤以及脱套伤。
治疗方法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保守治疗 适应证: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Schatzker
Ⅰ型
骨折,塌陷<2mm或劈裂移位<5mm的 Schatzker Ⅱ型或Ⅲ型骨折。
6.
左胫腓骨正侧位(术前)
左胫腓骨正侧位(术后)
典型病例4
毛XX,女,44岁,摔伤致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
1小时
入院诊断:右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 型) ,左侧腓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
AO
41-B2型,后侧柱、外侧柱损伤。
右胫腓骨正侧位(术前)
右胫腓骨正侧位(术后)
并发症
(1)采用外固定支具或长腿石膏固定4-6周,定
期门诊复查,支具或石膏拆除后积极进行功能 锻炼。
(2)牵引:跟骨牵引4~6周,重量3~3.5kg,
行关节腔穿刺抽吸关节内血肿。在牵引期间 积极锻炼膝关节活动,能使膝屈曲活动达 90°,并使关节塑型。
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多主张早期 手术治疗。 适应证:伴有明显移位、塌陷,或侧副韧带、 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或周围血管、神经损 伤的胫骨平台骨折。平台骨折的关节面塌陷 超过2mm,侧向移位超过5mm;合并有膝关 节韧带损伤及有膝内翻或膝外翻超过5°。

211213578_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分析

211213578_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分析

DOI:10.16662/ki.1674-0742.2022.33.180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分析黄声群南平市第二医院骨科,福建南平354200[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僵硬治疗中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便利选取南平市第二医院骨科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后发生膝关节僵硬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疗法分组,A组(中医关节粘连松解术)42例,B组(常规治疗)43例。

比较膝关节灵活性、功能性和临床疗效。

结果灵活性比较,A组屈曲角度较大,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伸直受限角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节功能比较,A组肌力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关节功能(HSS)(62.15±12.51)分优于B组(52.64±1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0,P<0.05),A组日常活动能力(ADL)(76.15±10.08)分优于B组(67.90±1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1,P<0.05),A组疼痛程度(VAS)(1.53±0.46)分轻于B组(2.50±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P<0.05)。

A组疗效优良率和痊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关节粘连松解程序可改善膝关节僵硬和疼痛,提升关节功能,应用疗效较好。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胫骨平台骨折;关节粘连松解术;中医;膝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2)11(c)-0180-05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TCM Joint Adhesion Release for Postoperative Knee Stiffness afte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HUANG Shengqun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4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joint adhesion release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stiffness in patients afte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surgery.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stiffness afte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admitted to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of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April 2021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42 cases in group A (TCM joint adhesion release) and 43 cases in group B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o compare knee joint flexibility, functionali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flexibility, group A had a greater flexion angle and a greater range of joint movement, 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ngle of extension limitation be‐tween groups (P>0.05). In the comparison of joint func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uscle strength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0.05); and joint function in group A (62.15±12.51) points was better than group B (52.64±12.19) 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6.754, P<0.05), and group A had better joint function (HSS)(62.15±12.51) points than group B (52.64±12.19)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550, P<0.05) , the ability of daily activities in group A (ADL)(76.15±10.08) point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67.90±11.75)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471, P<0.05), the pain level in group A (VAS)(1.53±0.46) points was lighter than that in group B (2.50±0.71)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基金项目]南平市自然科学基金南平市第二医院临床课题(N202110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经腘窝入路作倒l切口来进入到膝关节的后方,使用t型或l型的钢板对后方进行支撑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经12个月-1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术后4个月-5个月),采用holh的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16例患者为优,4例患者为良,优良率100﹪。

结论经腘窝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腘窝入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0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18-02
在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近端出现骨折,其大多数的骨折的原因都是车祸或者撞击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患者在临床上一般存在有周围肌腱韧带受损。

在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需要对关节面的平整度进行恢复,并重建下肢力线,并对半月板进行保护。

传统的内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在临床上不能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进行
治疗,固定平台后柱无法得到有效恢复,内固定效果较差,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受到影响,导致关节功能的恢复不够理想。

我院对收治的2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了经腘窝入路治疗,效果显著[1]。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范围为20岁到53岁,平均年龄为45岁。

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其中有6例患者为单纯后柱骨折,有8例患者并存有内侧柱骨折,有6例患者存在后主骨折并存在外侧柱骨折。

其中有5例患者的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有8例患者的骨折原因为跌落,有7例患者的骨折原因为坠落。

患者在受伤到治疗过程所花时间为13小时到3天,平均为18小时。

其中左侧骨折的患者有9例,右侧骨折的患者有11例。

所有患者均为闭合骨折。

患者不存在骨室筋膜综合征以及膝关节周围血管神经受损。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入院治疗前,不存在复合伤,对所有患者进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测以及ct检测。

并对患者的患肢远端血液供应情况以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排除严重合并症。

患者入院24小时后进行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单纯后柱骨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俯卧,并将腹部悬空,使用气囊止血带对大腿近端进行止血,入路选择腘窝后部。

对于向平台后侧延伸的内侧胫骨平台中部并存平台后柱骨折,则在后内侧入路,并在膝关节后内侧作切口,对腓肠肌内侧头以及半腱肌中间的软组织进行分离,从而使平台后部充分暴露。

将内侧副韧带以及关节囊进行劈开,可以使关节面得
以暴露,从而有利于对关节面进行复位。

对于后柱骨折或者外侧平台骨折并存后柱骨折的患者,需要沿着腘窝褶皱作“l”状切口,并将切口进行延伸,沿股二头肌后缘下部到关节部位,转向内侧后,横向经过腘窝,并沿着排肠肌内侧头向切口进行延。

排肠肌内侧以及半膜肌之间或者排肠肌两头之间是深层的软组织分离平面位。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胫神经、腓总神经以及腘动脉和腘静脉进行保护。

对患者腓肠肌的内侧头以及外侧头进行分离,从而使骨折部位得以显露,帮助内固定物的植入以及复位。

对患者平台的骨折情况以及缺损程度进行分析,并对骨折部位进行植骨,从而使关节面得到支撑。

在手术过程中主要采用t型或者l型钢板进行内固定。

通过对胫骨后方的解剖,对其进行塑形,从而使钢板得以帖附,使用半螺纹松质骨螺钉进行加压处理,并使用全螺纹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

术后还需要对关节囊进行缝合,并置入引流管。

骨折固定效果较好的患者,术后不需要使用石膏进行固定,引流管放置24小时到48小时后可以拔除,并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

对于耐受程度较差的患者,需要使用cpm进行辅助,并进行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

患者在经过2周后,可以进行扶拐杖下床进行活动,6周后可以负重活动。

患者在治疗后的每一个月需要进行一次膝关节正侧位的复查。

1.3 临床效果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了疼痛评分以及膝关节屈伸度数。

其中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价,使用0到10进行分数评定,0分为无疼痛,疼痛程度逐级加大。

膝关节屈伸程度
需要在正常侧膝关节屈伸读数作为标准。

2 结果
经12个月-18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术后4个月-5个月),不存在延迟愈合以及骨不连、钢板螺丝钉断裂以及松动情况。

采用holh的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16例患者为优,4例患者为良,优良率100﹪;术后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评分,分数22分到31分,平均分数为29分。

膝关节的平均屈曲度为126度,平均伸直度为4度。

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关节炎,膝关节活动受限,采用药物进行控制。

3 讨论
在骨折中,胫骨平台骨折较为多见,多发于青壮年群体。

骨折原因的不同,也导致骨折的情况不一样。

在临床治疗上,对于各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传统的内外侧入路治疗无法保障复位,内固定的效果也较差。

采用经腘窝入路治疗,能够使骨折部位得以显露,有利于复位以及内固定。

然而,由于经腘窝入路在腘窝的解剖上较为复杂,血管神经分布较为密集,因此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对于骨折患者,医师在术前需要对其进行诊断,并落实影像学检查,从而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帮助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平台的复位[2]。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2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腘窝入路倒l切口来进入到膝关节的后方,使用t型或l型的钢板对后方进行支撑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
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手术治疗过程以及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经腘窝入路治疗对胫骨平台后柱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3]。

参考文献
[1] 张俊,沈燕国,尹伟忠,邱永敏,秦惠敏,胡晓亮.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1,2(10):121-122.
[2] 覃盛明.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微创医学,2011,3(03):98-99.
[3] 肖顺霞,崔菊香,王清凤.后外或后内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3(13):232-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