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校德育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之中, 《地理新课程标准》也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将德育内容内化到地理教学中,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德育的渠道之一。在本节课教学,中国地形的探究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接班人。

一、教材分析:

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它既受到其它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型特征,将为以后学习各章节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应对的课标内容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不要求学生大量记忆地名,把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落实到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本节教学中,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进而体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导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2. 培养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对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的探究记忆。

三、教学设计及策略:<一>课前翻转,知识储备活动内容:

1、课前检测

1、东西走向山脉(填数字)

1、东西走向山脉: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2、南北走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三)合作探究:

1、将不同走向的山脉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连接起来,说说中国山脉的分布有何特点?写在下面

2、找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说一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学习任务二:中华五岳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在图1-1上用▲标注五岳的位置,并说说他们分别位于那个省区,写出其简称。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二)小组交流:

(三)合作探究:

将你了解的五岳相关知识,在小组内分享,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展示图片,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德育渗透】如此壮美的山河,需要我们去爱护和保卫。让学生了解,对于中国的自然环境既要合理的开发利用又要加大力度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是哪座山( )

A.泰山

B.黄山

C.庐山

D.华山

2.下列山脉中,大致走向与其他三条不同的是()

A.贺兰山 B.六盘山

C.横断山脉 D.阿尔泰山

3.关于五岳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西岳华山位于秦岭以南

C.北岳恒山位于太行山以西

D.南岳衡山位于南岭之中

五、交流评价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中国山脉众多,不同走向的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丘陵、平原镶嵌其中,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类型。下一节,我们再一起探寻分布在这些山脉间的高原、盆地和平原,看看他们具有怎样的特色。

六、课后作业

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p12 内容。

2、收集你最感兴趣的我国的地形区(可以是一列山脉或一座山)的文章、景观图片等,记录它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并与同学分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2017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图、图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2山东省鲁济南17青海省青西宁 3安徽省皖合肥18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4陕西省陕或秦西安19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5江苏省苏南京20湖北省鄂武汉 6山西省晋太原21江西省赣南昌

地势和地形优秀教案

一、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二、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特点 2. 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学习主要地形区时,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四、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与特点: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教案重点: 1. 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三)教案难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五、教案准备: (一)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挂图,学生用空白中国轮廓图一张多媒体 六、学案导学: (一)导学提纲: 1、读中国地形图,通过颜色的变化,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明确:学会读图例,找出颜色与海拔 高度的关系,明确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2、读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明确:根据颜色的变化,明确我国地势变化不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1000~ 2000M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M 以下。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3、在空白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明确:在地图上明确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划分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4、我国这种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状况会对其他地理要素,如气候、河流、交通产生哪些影响? 明确: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自西向东的河流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但是高大山脉也成了我国东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第三章

人教版安徽省胜泉中学2011年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I?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_________ 资源;还 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___________ 资源。 2?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_____________ 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 水平的 _________ 。 3?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__ 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既要看到资源____________ 的一面,更应看到_________ 的一面。 5?随着 _________ 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___________ 占有量还会继续减少。 6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 _________ ,但各类土地类型__________ 不尽合理。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比重小,难利用的荒漠、石山等土地比重____________ , ________ 不足。 7.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 及__________ 地区。 8 .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_______________ 毫米的 _______ 地区。 9?我国水田和旱田的分布大致以____________ 一线为界,与__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比较接近。 10?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类土地资源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等方面。 II?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 ; “世界水日’是__________ 。 12.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水资源不仅 _______ 分布不均,而且变化大。 13.______ 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________ 长江干流上的水库,为我国 最大的水库。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的水,97%是__ 水,2.5 %是水。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02618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 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最新地势和地形优秀教案

一、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二、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案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 能说明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 特点 2. 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主要地形区时,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给同学们以美的享受,激发同学们的 爱国热情 2.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四、教材分析: (一)知识点与特点: 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二)教案重点: 1. 运用地图分辨各种地形 (三)教案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五、教案准备: (一)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挂图,学生用空白中国轮廓图一张多媒体 六、学案导学: (一)导学提纲: 1、读中国地形图,通过颜色的变化,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 明确:学会读图例,找出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明确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 2、读图总结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及各阶梯的海拔高度。 明确:根据颜色的变化,明确我国地势变化不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而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为4000M,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为1000~ 2000M ,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M 以下。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而形成的地形是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非常宽广。 3、在空白图上绘制我国三级阶梯 明确:在地图上明确我国地形三级阶梯的划分界限。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1 / 4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点一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2 / 4 1. 自然资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知识点二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 我国资源的现状: 人均占有量少: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减少。 破坏浪费严重: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 3.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1)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2)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3)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4)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 知识点三 类型齐全 耕地比重小(特点) (3)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 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 知识点四 地区分布不均

3 / 4 知识点五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知识点六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 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 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上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 5、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 稳定的主要原因。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2.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3.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人均占有量低、供应紧张、利用率低、浪费、水污染。 4.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其中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5.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4 / 4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括我国地形特点以及理解地形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主要山脉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地形图、地形类型结构图等资料,概括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通过“找一找,贴一贴”小游戏,熟练掌握我对国主要山脉与地形区分布,形成空间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加深对我国基本国策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概括中国的地形特征。 难点:读图分析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后,知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自然想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通过七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分析某个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较七年级有了很大进步,这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国的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决定其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本节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加工总结,同时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邓永兰,二级地理教师,2014年获全国优质课程资源大赛“特等奖”、福建省地理微课程大赛“一等奖”。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中国自然地理之中国的地形特征及主要的地形区,以读图法贯穿全课。其中亮点有三,一为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导入,激发学生探索中国自然环境的强烈好奇心;二是复习旧知,循序渐进,逐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毫无压力;三是采用小游戏“找一找、贴一贴”,加深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认知,深化空间感知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 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

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八年级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汇总整理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 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地形和地势》教案设计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地形和地势》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由于地形是主要的且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学习气候、河流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成为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教材,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本节有两目内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我国各类地形的生动的景观图开始,逐步过渡到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图,最后,延伸到专业性强的分层设色图和地形剖面图,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进而分析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思想教育因素也十分丰富,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学习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的结合,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 2、学生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3、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运用地形分析总结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教学难点】 地形地势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全班分成8个“中国地形地势的考察小组”,每小组6人,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星级评比,一般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一颗星。学生每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再利用山脉模型、地形模型等教具以及多媒体手段加以纠正讲解,利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整节课上有思考、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等环节,让学生有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的欲望,并创设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 __ 第一节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 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 __、蒙古、日本(2) __、 __、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 __、 __、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新人教版)

XXX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20小题,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农民生产的稻谷B.工人冶炼的钢铁 C.水电厂生产的电D.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猕猴 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3、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是小明的做法,错误的是() A.丢垃圾时,把垃圾分类回收 B.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C.不购买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如一次性筷子等 D.洗碗时尽量不使用洗涤剂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B.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6、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A.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贫乏,人均不足D.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D.土地价格过低 9、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口多耕地少 10、我国土地资源的多样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导因素是()A.气候的复杂多样B.地形的复杂多样 C.气候、地形的复杂多样相互叠加D.跨纬度、经度范围大 1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12、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的是() A.耕地B.建筑用地C.林地D.草地 13、能缓解华北地区水源短缺的重大工程是() A.西电东输B.青藏铁路C.西气东输D.南水北调 14、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 A.开采地下水D.人工降雨C.治理水污染D.节约用水 15、下列措施中,不可能减轻水污染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参考教案 《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第2课时)

《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的地势总特征;分析我国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初步树立辩证思维意识教学重点: 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合作探究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地形特点和分布,那么我国的地势如何呢? 板书:地势 活动: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活动:《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思考: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西部高、东部低) 练习: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学生:图B)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阶梯状)

活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思考: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 活动:同学们仔细阅读图 2.2,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 讲述: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 认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 提问:前面我们已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那么我国三级阶梯以哪些山脉为界,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海拔高度有什么特点?下面同学们参照图2.2和25页图2.6,在图2.10中相应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山脉)名称(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并填写下表: 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 第一级阶梯山地高原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1000~2000 米左右 第三级阶梯平原平原丘陵500米以下 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教材(P27)。 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 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 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 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 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 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 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 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 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 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 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 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 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 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 生的学习基础。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 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一章 6 1-4 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 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 第三、四章 14 11-17 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国地势与地形讲课讲稿

第三篇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地形地势特点及评价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李燕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地势特点及评价》是区域地理整合教程第三篇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里的内容。中国“地势和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 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是试卷考察的重点,所以课堂知识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的复习内容主要是两个知识点,即地势与地形。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空间印象,能将地势和地形的特点与相应的图、表建立联系,对地形区图、山脉分布图等能准确掌握;另外就是这样的地形地势特点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中国的地形单元”这部分内容,所以初步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构建了一个初步的体系,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状况并能分析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2理解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及它们的分布、位置等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地图、表格,明确一些重要的地形区的特征、分布、位置。 2、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优劣。 3、通过分析材料得出地形地势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组竞赛法、教师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1 地势特征 2 地形特征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1.自然资源的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都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更新,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土地、水、水能、森林、太阳能、潮汐能、动物 非(不)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能循环使用的, 用一点就少一点石油、煤、天然气、金属矿产 3.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虽然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使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这样才能在一定意义上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不合理,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开发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一味的浪费,那么就会使可再生资源失去其可再生性,变成为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一天会枯竭,逐渐“取之用尽”。 4.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地大物博”中的“物博”的含义:总量大,种类多。 6.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1.人口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减少)2.人为因素(人为的利用不当,浪费,不注意保护,管理不善)逐渐恶化的因素3.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7.解决这种趋势的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加强保护、节约意识;3.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 对资源的循环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拒绝贺卡都从源头和去路上保护了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垃圾。 9.农业用地:耕地---东部季风区---平原、低缓丘陵 林地---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草地---西北内陆非季风区---高原、山地 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东部季风区,气候相同,气候湿润,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耕地),在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林地),这说明地形对土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地形都有山地,那么为什么会有林地和草地之分,原因是草地在西北内陆,气候不受季风影响,是大陆性气候,而林地是在东部季风区,这说明在地形相同的时候,气候也影响土地类型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 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 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 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 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 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

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简称行政中 心 全称简称行政中 心 - 2 -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我国的五种地形及分布。 3、我国xx走向及分布。 4、我国xx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学习过程 自主空间 一、导入(复习提问、视频、故事、游戏、创设情景等)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 知识点一:地形类型多样,xx面积广漠 .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___,气势磅礴的__,一望无际的___,群山怀抱的___,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 2.我国纵横交织的 构成了地形的骨架 3.我国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 ___。

4.从2.3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要占全国总面积的__。我国山区面积广漠,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平原面积仅占___多一点。 5.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是:____、____。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xx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从2.6图找出我国山脉的走向及主要的山脉 3.完成课本26面的活动题第3题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 小组间质疑或补充 教师点拨 五、评价提升学习。(课堂检测,更正,学生记忆;小结课堂;评选本节课优异小组和个人) .将我国三大xx及其特征连线: 我国面积最大的xx,以肥饶的黑土著称 xx中下游xx xx xxxx 地势低平,有“水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 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