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修2知识点过关(含答案)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修2知识点过关(含答案)

必修二知识点过关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3、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体进行的杂交,叫测交。

4、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与d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6、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7、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1个卵细胞。

9、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0、一个四分体包含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11、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12、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13、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4、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X或Y;女性卵细胞染色体组成是:X。

15、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Y染色体上没有这种基因.16、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X B Y,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写作:X b Y;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X B X B或X B X b;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X b X b。

17、红绿色盲的特点: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有隔代遗传现象。

女性若患病,其父亲、儿子必患病。

18、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9、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呈双螺旋结构.其中的脱氧核糖和碱基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帮助高二学生备考生物学学业水平测试,下面将对高二生物学常见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1. 生物的基本分子生物体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这些基本分子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储存和释放能量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脂类在细胞的组成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许多生命活动。

核酸则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在细胞的外部,有细胞膜包裹着细胞,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质中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核则储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3.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基因在后代间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通过遗传物质DNA来储存。

进化是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物种形成的过程,它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进化理论包括自然选择、变异、适应和物种形成等概念。

4. 生物的能量转化生物体对能量的需求和利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其中植物通过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呼吸作用则是生物体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生物体可以获得ATP分子用于细胞活动。

5. 生物遗传和环境生物的性状不仅仅由基因所决定,环境因素也会对性状的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基因与环境的互作。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它们会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6. 细胞分裂与生长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它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细胞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它使得生物体细胞数目得以增加并替代老化和死亡的细胞。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它能够保证新生个体具有遗传多样性。

湖南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必修2)

湖南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必修2)

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得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如豌豆得高茎与矮茎。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得现象,叫性状分离。

3、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进行得杂交,叫测交,用于对分离现象与自由组合现象解释得验证.4、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得同一位置上得,控制相对性状得基因,叫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得大小5基因型分析:高茎×矮茎PD×dd↓↓)F1:↓错误↓错误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F2:DD ∶Dd ∶dd(基因型)23 ∶1(性状分离比) 1 ︰2︰1(性状分离比)×矮茎Dd ×dd↓↓高茎矮茎(表现型)Dd dd(基因型)1 ︰1(性状分离比)6基因型分析:黄色圆粒×绿色皱粒×yyrr↓↓黄色圆粒F1YyRr↓\o\ac(○,×)↓错误!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93yyR_1yyrr9 ︰3︰3︰1(性状分离比)1YYRR1YYrr 1yyRR1yyrr2YYRr2Yyrr2yyRr2YyRR4YyR×绿色皱粒:YyRr×yyrr↓↓黄圆︰黄皱︰绿圆︰绿皱(表现型)YyRr ︰Yyrr︰yyRr︰yyrr(基因型)1 ︰1︰1︰1(性状分离比)1︰1︰ 1 ︰1(性状分离比)7、一对相对性状得遗传遵循基因得分离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得遗传遵循基因得自由组合定律。

8、对分离现象得解释:(1)生物得性状就是由遗传因子决定得;(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只含每对因子中得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得结合就是随机得.9、在生物得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得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得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得遗传因子分别进入到不同得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也称孟德尔第一定律。

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得分开而分离.10、对自由组合现象得解释:基因型为YyRr得个体自交,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数量比就是1:1:1:1;雌雄配子得结合方式有16种,9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得数量比就是9:3:3:1.11控制不同性状得遗传因子得分离与组合就是互不干扰得;得成对得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得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也称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得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得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梳理

学业水平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1、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3、显微镜的使用时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偏哪,移向哪)①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放大倍数为10x,物镜放大倍数为40x,则物象放大倍数是长度或宽度都放大400倍。

②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可以放大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来调亮视野。

用高倍镜观察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少、细胞更大、视野更暗。

③低倍镜——高倍镜:找、移、转、调(不动粗)4.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5、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细菌(杆、球、弧)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常见的蓝细菌有: 颤蓝细菌,发菜,念珠蓝细菌,色球蓝细菌.●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Zn、Mo、Cu、B、Fe、Mn等(含量虽少但不可缺少。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和无机化合物(水)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最多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3.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等量混合、现配现用、水浴加热)4.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5.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先将NaOH与待测溶液混合,再加CuSO4)6.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的比例高:代谢活跃,生长快,但抗逆性弱结合水的比例高:代谢缓慢,生长慢,但抗逆性强7.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024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2024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2024必修1分子与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属于细胞或个体;植物无系统层次;病毒不属于任何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步骤:“找、移、转、调”。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同点: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分子等。

4、常见原核生物:一藻(蓝藻)二菌(细菌<杆、球、弧、螺旋>、放线菌)三体(支原体、。

常见真核生物:植物(衣藻)、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疟原虫)、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

5、细胞学说(1)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要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这一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生物界的统一性。

6、微量元素:Fe(铁)、Mn(锰)、B(硼)、Zn(锌)、Mo(钼)、Cu(铜)(6种)等(口诀:“铁猛碰新木桶”)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等主要元素:C、H、O、N、P、S(6种)基本元素:C、H、O、N(4种)最基本元素:C(1种)7、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8、蛋白质(1)元素组成:C、H、O、N(可能含S…)(2)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组成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

(3)形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知识点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知识点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规律,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必备的知识点。

1. 细胞和细胞器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到细胞的保护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分别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蛋白质合成和物质转运等功能。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族延续和个体发生的基础,它通过DNA的复制和分离,保证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

除了遗传,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

进化是通过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使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产生新的物种。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进化理论的核心。

3.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物生活在广泛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包括陆地和水域等各种环境。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种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保障地球生态环境稳定的重要任务。

4.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种类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转化阳光能量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质。

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等,各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承担支持和导水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花则与繁殖有关。

此外,植物还具有适应环境的特殊结构和功能,比如植物的根茎、叶片和茎的变异等。

5.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体内有特定的器官系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它们的身体形态逐渐适应了它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鸟类具有轻型骨骼和大型胸肌,适合飞行;鱼类具有鳞片和鳃器,适合水生生活。

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览

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览

必修二(一、遗传因子的发现)必会知识点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

隐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矮茎。

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DD、dd。

其特点: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Dd。

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和d是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自交 F1子一代 F2子二代符号类: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显性AA、Aa 3/4↓↓隐性aa 1/4 F1:高豌豆F1:Aa 纯合子AA、aa 1/2↓○×↓杂合子Aa 1/2 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显性中纯合子AA 1/33 : 1 1 :2 :1 显性中杂合子Aa 2/3F2中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比例3:1(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型通式基因型比例合计表现型YYRR 1/16YYRr 2/16双显(Y_R_)YyRR 2/16 9/16 黄色圆粒YyRr 4/16纯隐(yyrr) yyrr 1/16 1/16 绿色皱粒YYrr 1/16单显(Y_rr) YYRr 2/16 3/16 黄色皱粒yyRR 1/16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色圆粒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3、(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

广东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辅导资料(必修2)

广东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辅导资料(必修2)

生物必修2 专题一 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内容历年考点细化及历年真题细胞的减数分裂1、范围:进行 的生物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 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中只复制 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 。

【历年真题】1.(10年1月,多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同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A .核膜消失B .出现纺锤体C .出现染色体D .细胞只分裂一次2.(10年6月)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A.保持不变B.减少一半C.减少一条D.增加一条3.(11年1月)二倍体水稻的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其正常花粉细胞(雄性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A.6条B.12条C.36条D.48条4.(11年1月)人类性别差异的基础是性染色体(X 、Y)的不同。

正常情况下,可能含有两条X 染色体的细胞是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精原细胞5.(11年6月)图为雌性中国鹿的体细胞染色体,中国鹿的正常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A.23条B.24条C.46条D.47条6.(11年6月)小王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7.(12年1月)精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A .1:2B .1:1C .2:1D .4:18.(12年1月)图2所示细胞中可互称为同源染色体的是( )A .a 与bB .b 与dC .c 与dD .a 与d9.(12年1月)蚕豆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

将正在萌发的蚕豆置于4度低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其根尖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A .6或12条B .6或18条C .12或18条D .12或24条10.(12年6月)图2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示意图。

在该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A.3条B.6条C.12条D.18条11.(12年6月)以下实验材料中,可用于观察减数分裂的是A.蝗虫精巢B.菠菜叶片C.蚕豆根尖D.蛙的红细胞配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 场所: (哺乳动物称睾丸) 结果:1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 个精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目恒定,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是十分重要的。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33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 (P42~P46)
1.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 R型菌 无毒 表面粗糙 无荚膜 S型菌 有毒 表面光滑 有荚膜 (2)格里菲思实验过程及结论 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细菌混合后, 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考点34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P47~P49)
1.特点:①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而成;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 基本骨架 ③碱基按照A—T、C-G配对的原则,通 过氢键连接在一起
2.组成DNA的化学元素:C、H、O、N、P 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1)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脱氧核糖,1分 子含氮碱基,1分子磷酸 (2)含氮碱基:A、T、C、G
(2)结果: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 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 (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 病毒,艾滋病毒,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
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38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B) (P11)
1.实验的科学方法 (1)正确的的选材(豌豆) (2)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 (3)统计学应用 (4)科学的实验程序:实验----假设----验证----总结规律
考点39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P2~P12)
考点36 DNA分子的复制 (P54)
1.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及特点(B)
(1)过程: ①解旋 ②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③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边
(2)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有时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4)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5)条件:模板(解旋的两条单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 核苷酸)、酶(解旋酶、聚合酶)和能量(ATP)
考点35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P55~P57)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1)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2)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2.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1)遗传信息:D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或碱基对排列顺序或脱氧 核苷酸排列顺序 (2)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 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②基因是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③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转化因子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过程:①用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32P标记了
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②用被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 ③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
行放射性测试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B)
2.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B) 进行有性生殖生物体的个体发育一般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 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考点32 受精过程 (P23~P26)
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B) (1)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 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 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2)意义: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 知识解读(必修二)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考点30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P16~P20)
1.减数分裂的概念(B) (1)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 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 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B) (1)假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数目变化如下表

高茎
↓自交
高茎
矮茎
3 :1
(2)对分离现象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4)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A) (1)性状:指生物的外在特征和生理特性。表现方式有显性性
状(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和隐性性状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
2.遗传的分离定律(C)
(1)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高茎 × 矮茎
时期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
体对数
减Ⅰ间
2N 2N→4N 0→4N
N
减Ⅰ前
2N 4N 4N
N
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
2N 4N 4N
N
减Ⅰ后
2N 4N 4N
N
减Ⅱ前
N 2N 2N
0
减Ⅱ中
N 2N 2N
0
减Ⅱ后
2N 2N 0
0
减Ⅱ 末 N N 0
0
(2)假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曲线图如下:
考点31 配子的形成过程 (P16~P20)
考点37 遗传信息的的转录和翻译(B) (P62~P67)
1.转录 (1)场所:细胞核 (2)条件:模板、原料、酶和能 量 (3)碱基配对原则:A-U、C-G (4)产物:mRNA 2.翻译 (1)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2)条件:模板(mRNA)、原 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 (ATP) (3)产物:一条多肽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