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系统并网_孤岛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微网系统并网_孤岛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策略_陈杰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报
Vol.34 No.19 Jul.5, 2014 ©2014 Chin.Soc.for Elec.Eng. 3089 中图分类号:TM 76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014.19.007
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微电网实 验验证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文中提出 的控制策略和锁相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1 微网结构与控制方法
1.1 系统结构 图 1 给出了微网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主要由 静态开关(static transfer switch,STS)、储能变流器 和若干从逆变器 ( 光伏或 / 和风电 ) 以及用电负载等 构成。STS 闭合时,系统并网运行;反之,则以孤 岛模式运行。不同运行模式下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也不同。
基金项目: 国家 863 高技术基金项目(SS2014AA052002);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5130708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792)。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863 Program (SS2014AA052002);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307084);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BK 20130792) .
电网 STS I/V … … 储能 变流器 光伏 逆变器 风电 逆变器 用电 负荷
微网脱-并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研究

微网脱-并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研究微网是指由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等)和微型混合能源系统组成的细小能源网络。
微网的独立运行模式和与主电网的并网运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是微网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微网脱/并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
微网的脱/并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微网通过调整内部能源系统的配置,从而从独立运行模式切换到与主电网的并网运行模式,或反之。
这种切换过程对于确保微网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对主电网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在微网脱/并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研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如何确定切换时机以及脱/并网运行模式的选择。
其次,如何实现切换过程中的平滑过渡,保证微网的稳定运行。
对于第一个问题,切换时机的确定主要依据是微网内部的能源供需平衡情况以及与主电网的供需关系。
当微网的能源供大于需时,可以考虑切换至与主电网的并网运行模式并向主电网进行能源输送;反之,当微网的能源需大于供时,则应将微网切换至独立运行模式。
此外,还可以考虑电网参与度、能源成本等因素来确定切换时机。
对于第二个问题,实现平滑过渡的关键在于控制微网运行参数的变化率。
在从独立运行模式切换至并网运行模式时,要逐步增加与主电网的连接,并逐渐减小内部能源供给,以避免电压、频率等运行参数的剧烈变化。
在从并网运行模式切换至独立运行模式时,则要逐步减小与主电网的连接,并逐渐增加内部能源供给。
通过合理控制微网内部能源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实现切换过程的平稳过渡,保证微网的稳定运行。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还可以采用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
例如,结合能源负荷预测、优化调度和状态估计等技术,实现微网运行参数的动态优化,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微网内部能源供需平衡和对主电网的反馈控制。
通过多目标优化,可以使微网在脱/并网运行模式切换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微网脱/并网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的控制策略研究是微网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微网系统孤岛_并网运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摘要微网系统是由各种微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等组成的小型电网,是一组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保护和控制的自治系统。
微网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一定程度促进了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入,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
微网具有供电灵活、供电质量高和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但微网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控制策略采取不当,将会引起系统损耗增加、系统稳定性变差等问题。
本文在对比分析现有最大功率点追踪、孤岛运行、并网运行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网孤岛/并网运行优化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了风机、蓄电池和光伏电池等微源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搭建和仿真,结合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传统控制方法;其次,在常用MPPT 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光伏输出最大功率在多峰值情况下会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了灰狼算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策略,并结合系统特点对算法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功率点的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接下来,针对下垂控制策略不适用低压微网孤岛运行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采用传统PI进行并网控制时存在的坐标变换复杂、抗干扰能力弱的弊端,提出了改进PR的控制策略,优化了计算过程。
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有效减少了并网谐波电流的产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微网优化下垂控制灰狼算法改进PR控制AbstractMicrogrid system is a small power grid composed of various micro-sources,loads,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d control devices.It is an autonomous system capable of self-management,protection and control.The micro grid can be operated independently or connected to the grid,which promotes the large-scale investment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nd renewable energy to a certain extent,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Microgrid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power supply, high power supply quality,safety and reliability,etc.However,if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not adopted properly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microgrid,the system loss will increase and the system stability will vary.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ontrol strategies such as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island operation and grid-connected ope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microgrid island/grid-connected operation.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microsources such as fans,accumulators and photovoltaic cells are constructed,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simulation are carried out.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ethods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verter topology.Secondly,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MPPT algorithm,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maximum power of photovoltaic output will fall into the local optim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tiple peaks,the gray Wolf algorithm is adopted for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strategy,and the algorithm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search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Next,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 that the droop control strategy is not suitable for low-voltage microgrid island operation,an improved droop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is proposed,which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coupling of active power and reactive power an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s of complex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nd weak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in grid-connected control with traditional PI,an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for PR is proposed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s optimiz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control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grid-connected harmonic current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Key words:Microgrid Optimization Droop control Grey wolf algorithm Improved PR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微网的分类 (4)1.3.1交流微网 (4)1.3.2直流微网 (5)1.3.3交直流微网 (6)1.4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第2章风光储微源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9)2.1风机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9)2.1.1风机模型的建立 (9)2.1.2风机模型的仿真 (12)2.2蓄电池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13)2.2.1蓄电池模型的建立 (13)2.2.2蓄电池模型的仿真 (15)2.3光伏电池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16)2.3.1光伏电池模型的建立 (16)2.3.2光伏电池模型的仿真 (18)2.4本章小结 (19)第3章微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 (20)3.1微网逆变器的数学建模及其拓扑结构 (20)3.1.1微网逆变器的数学建模 (20)3.1.2微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20)3.2微网分布式电源传统控制方法 (21)3.2.1恒功率控制策略 (22)3.2.2恒压恒频控制策略 (23)3.2.3传统下垂控制策略 (24)3.3本章小结 (26)第4章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 (27)4.1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27)4.1.1恒定电压法 (27)4.1.2扰动观测法 (28)4.1.3电导增量法 (29)4.1.4常用MPPT算法的局限性 (30)4.2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优化 (31)4.2.1灰狼算法 (31)4.2.2改进灰狼算法 (33)4.3改进灰狼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35)4.3.1模型的搭建 (35)4.3.2仿真结果分析 (35)4.4本章小结 (37)第5章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38)5.1微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特性 (38)5.2基于虚拟阻抗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研究 (39)5.2.1下垂控制策略原理 (39)5.2.2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研究 (40)5.3.3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42)5.3逆变器电压电流双闭环设计 (42)5.4微网离网仿真结果分析 (44)5.4.1模型的搭建 (44)5.4.2仿真结果分析 (47)5.5本章小结 (50)第6章基于改进PR控制的微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51)6.1PI控制策略 (51)6.2PR控制策略研究 (53)6.3改进PR控制策略 (54)6.4微网并网仿真结果分析 (56)6.4.1模型的搭建 (56)6.4.2仿真结果分析 (57)6.5本章小结 (59)第7章结论与展望 (60)7.1结论 (60)7.2展望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作者简介 (6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7)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飞速的发展,全世界共同面对两大问题是能源和环境问题。
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2、电压调整:在两种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对电压进行相应调整。例如, 在并网模式下,可以依靠大电网来稳定电压;在孤岛模式下,需要通过储能设 备和逆变器来稳定电压。
3、优化决策:根据微网的实时运行状态和优化目标,动态选择并网或孤岛运 行模式。例如,当大电网出现故障时,微网可以快速进入孤岛状态以保证连续 供电;当大电网恢复正常后,微网可以平滑切换回并网状态。
4、异常处理:在切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 当检测到并网状态异常时,可以立即断开并网开关;当检测到孤岛状态异常时, 可以立即重新并网或进行故障排除。
参考内容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结 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微电网能够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电力系统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微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平滑切换 控制策略的实现对于保证重要负荷的持续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就微电网的平滑切换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 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微网并网运行模式
引言
随着能源结构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成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 要发展方向。微网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降低能源损耗、增强供电可靠性等优点。在微网运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 运行模式,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策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次 演示将介绍一种基于储能的微网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平滑切换综合控制策略, 旨在实现两种运行模式间的无缝切换,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
1、并网状态检测:通过实时监测并网开关的状态以及大电网的电压、频率等 参数,判断微网是否处于并网状态。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论文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切换的研究描述

第1章前言第1章前言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能源问题越来越制约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
而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化石燃料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
因此如何保证电力能够安全与稳定的供应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力生产在最初阶段的方式是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大电网之间相互联系,其过程存在三个特点:即电力生产的整体性、同时性与随机性。
整体性与同时性即发电、输电和供配电的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同时进行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电力生产都将难以完成。
而电力生产的随机性则指负荷、设备异常情况以及电能质量等都在随时变化着,因此在电力生产中需要做到实时调度与安全监控,能够跟踪随机事件的动态情况,以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但是电力建设成本高,运行难度比较大,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罕见的用电高峰,期间的多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美欧地区也有很多国家发生过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致使大电网的脆弱性日益暴漏出来。
现如今,一次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传统大电网的脆弱性日益暴漏,致使全球化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加快,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分布式发电系统这个概念。
分布式发电被认为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电能供应的可靠性以及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等的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分布式电源经常分散布置在用户的周围,其发出功率为数千瓦到百兆瓦不等。
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分布式电源的安装位置比较灵活,并且比较分散,能更好的利用当地的资源分布,更能适应电力的需求;并且分布式电网与大电网之间又可以相互备用,有效地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供电可靠性明显增强;输电和变电的过程中又可以减轻故障对其造成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能质量;能够避免各地区电网之间由于电压和频率波动而相互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防止由于局部电力故障而造成电网大面积的停-1 -电事故,等等。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基本内容
模式平滑切换技术是解决低电压穿越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它通过识别电网 的状态,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电网条件。当电网出现故障,电压降 低时,虚拟同步发电机能够平滑地切换到低电压运行模式,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基本内容
在我们的方法中,我们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根据电网的 实时状态决定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模式。当电网正常时,虚拟同步发电机以同 步模式运行,发挥其调节电力频率和稳定电网的作用。而当电网出现故障,电压 降低时,虚拟同步发电机能够平滑地切换到低电压运行模式,保证系统的稳定运 行。
三、实验验证
三、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VSG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我们搭建了一个微网系统实验平台。该平台 包括一个三相微网逆变器、一个分布式能源(本实验中为太阳能电池板)、一个 负载以及一个电能质量分析仪器。
三、实验验证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将微网逆变器连接到分布式能源和负载,并正常运行。 然后,我们引入了VSG控制策略,观察并测量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VSG控制策略后,微网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电能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 善。具体数据如下:
基本内容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微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的控制策略,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1、同步发电机的建模与控制: 首先
2、无模板:在实现虚拟同步发 电机的控制策略时,我们采用了 无模板的方法
2、无模板:在实现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策略时,我们采用了无模 板的方法
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 为了验证提出的控制策略有效性,我们搭建了一个包含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 网实验平台。在实验中,我们采集了虚拟同步发电机及微网的各项运行数据,包 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通过实时调整控制策略,我们观察了微 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的控制效果。
微电网并网和孤岛运行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微电网并网和孤岛运行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王红燕;闫瑞杰【摘要】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将新型主从控制策略及对等控制策略相结合,对微电网的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的切换过程进行控制。
在 DigSILENT/PowerFactory平台上构建由光伏电池和蓄电池相结合的微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保证了微电网有功、无功、电压及频率的稳定性。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微电网;光伏与蓄电池;PQ控制;V/f控制;Droop控制【作者】王红燕;闫瑞杰【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1;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270 引言微电网是由微电源(MS)、储能装置、能量管理系统及负荷构成。
微电网的控制是微电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1],其中,如何实现微电网并网和孤岛的无缝切换是微电网控制当中的关键问题[2]。
微电网由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可以保证对重要敏感负荷的不间断供电,提高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无缝切换就是指切换的过程中微电网电压、频率在微电网运行标准规定的范围内[3-4]。
当切换之后,如果微电网内各母线电压偏差不大于±7%的额定电压,频率偏差不大于0.1 Hz,微电网即可安全稳定运行。
文献[5]将逆变器采用多环反馈控制器来实现微电网由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的无缝切换,但关于微电网切换之后的电压及频率是否保持恒定未做研究。
文献[6]建立的含光伏的微电网基本模型,对联网运行和孤岛运行状态进行了仿真分析,但并未研究微电网由联网转换为孤岛模式的切换过程。
本文选用光伏阵列和蓄电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其能使微电网并网及孤岛运行,对蓄电池采用新型的综合控制策略,保证微电网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的无缝切换,确保微电网有功、无功、电压及频率的稳定。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

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微电网能够整合多种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储能设备等,以实现高效、可靠的能源供应。
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孤岛”现象,即部分微电网在主电网故障或计划中断时,未能及时从主电网中脱离,形成独立运行的孤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孤岛划分问题。
本文将介绍微电网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以及孤岛现象的定义和分类。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现有的孤岛检测方法,包括被动检测和主动检测两大类,并评估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进一步地,本文将探讨孤岛划分的策略和方法。
孤岛划分是指将微电网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以优化能源管理、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我们将分析不同的孤岛划分算法,包括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的划分策略,并讨论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孤岛检测与划分在实际微电网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对提高微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微电网的孤岛检测与划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微电网的基本原理微电网(Microgrid)是一种小型电网,它能够集成多种分布式能源资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及传统能源如小型燃气轮机等。
微电网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在与主电网连接或孤立状态下运行,为局部区域提供稳定和高效的电力供应。
本节将详细探讨微电网的基本原理,包括其结构、运行模式及关键技术。
微电网的结构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分布式能源(DERs)、能量存储系统、负荷和控制系统。
分布式能源是微电网的核心,负责发电能量存储系统如电池用于平衡供需波动负荷则指微电网服务的用户和设备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控和优化微电网的运行。
微电网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并网模式、孤岛模式和混合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以 及传统大电网脆弱性的不断暴露,世界各国纷纷将 目光投向了更加环保、高效、可靠的分布式发电技 术[1-3]。 微网是近年来在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提出的一 种更加先进、 灵活的新型供电方式, 是一种将光伏、 风电等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储 能装置、电力电子设备、本地负荷以及监控保护装 置融合而成的小型智能发配电系统,既可以与外部 大电网并列运行,也可以孤岛运行,单独的为本地 负荷供电,具有更高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4-6]。 目前,微网系统较为常见的控制策略有下垂控 制(也称对等控制)[7-12]和主从控制[13-20]。 其中, 下垂 控制采用了同步发电机并联控制的思想,其有效控 制的前提是线路阻抗呈感性。但对微网而言,线路 阻抗主要呈阻性,采用下垂特性较难取得满意的控 制效果, 易造成系统不稳[8-9]。 虽然有学者提出了一 些改进方法[10-12],还尚处于初期的理论研究和论证
3090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第 34 卷
阶段。再有,光伏、风电等商用并网逆变器均采用 常规 P/Q 控制, 不便于在采用下垂控制的微网系统 中直接集成。因此,当前的微网示范工程仍以主从 控制为主。采用主从控制时,需指定一台容量较大 的可控电源作为组网电源,如柴油机、微燃机、储 能变流器等。其中储能变流器控制灵活、有功/无功 调节方便,是研究和关注重点。在并网时,储能变 流器与各 DG 类似,以 P/Q 模式运行,直接控制入 网电流;而孤岛运行时,则以 u/f 模式运行,为其 他若干 DG 提供电压和频率基准。虽然采用主从控 制时各 DG 可直接采用现有的商用并网逆变器,但 如何控制微网系统在并网/孤岛两种工作模式之间 实现快速无缝切换,保证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 是主从控制方法仍然存在一个技术难点,尽管已有 学者开始关注该问题[13-14,16]。 文献[13]提出了一种平滑切换控制策略,一定 程度上抑制了切换过程中的动态电流冲击。但实验 结果显示,在切换过程的几十 ms 内,微网的母线 电压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跌落或过冲,达到了网内 其它 DG 的孤岛保护条件,易导致系统崩溃。文 献 [14] 依靠储能装置实现了微网在并网 / 孤岛两种 工作模式间的硬切换,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仍有 一定的改进空间。文献[15]讨论了主从控制时微网 工作模式之间的安全转换,重点分析了一种基于双 二 次 广 义 积 分 环 节 的 锁 相 环 (dual 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 PLL,DSOGI-PLL)。文献[16] 采用综合控制策略对并网/孤岛运行模式的过渡进 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实现运行模式的平滑切 换。文献[17]提出的平滑切换控制策略要求提前 5 s 发现电网故障,实现难度较大。文献[18-19]将微网 主控逆变器和网侧静态开关合称为智能联网终端, 而实际控制仍然与采用主从控制的微网完全相同, 且使用了 2 个 DSOGI-PLL,实现过于复杂。纵观 现有研究成果, 采用主从控制时的并网/孤岛模式平 滑切换技术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为此,本文在分析主从控制微网系统基本结构 和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原则,提出一 种改进型的电压环调节器,可在模式切换前预先估 算并设置调节器的输出状态,避免切换过程中调节 器和母线电压出现大幅持续的震荡和超调;随后, 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微网软件锁相方法,在各种模 式切换条件下均可保证母线电压相位的平滑、连 续,为微网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提供一种行之有效 的解决方案。最后,利用 Matlab/Simulink 软件进行
基金项目: 国家 863 高技术基金项目(SS2014AA052002); 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5130708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792)。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863 Program (SS2014AA052002);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307084);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BK 20130792) .
微网馈线
Udc
Cc Ca Cb La Lb uoa uob Lc ia,ib,ic uoc dq SVM dq abc Cid(s) Ciq(s) abc
PCC
ua,ub,uc abc
大 电 网
id
S1 2 i* d 1 2 i* q Ctrl
iq
PLL dq ud uq udref Cud(s) uqref Cuq(s)
文章编号:0258-8013 (2014) 19-3089-09
微网系统并网/孤岛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陈杰 1,陈新 1,冯志阳 2,龚春英 1,严仰光 1
(1.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南京市 210016; 2.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 南通市 226009)
网/孤岛工作模式切换时的工作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电压 环调节器结构。 即根据能量守恒原则, 在工作模式切换前预 先估算并设置调节器的输出需求, 可较好地解决切换过程中 微网母线电压的震荡和电流冲击等问题。 其次, 提出一种适 合微网的软件锁相方法, 保证各种切换条件下微网母线电压 相位的连续性和平顺性, 为不同工作模式间的无缝切换奠定 基础,并对储能变流器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 建立微网系统的仿真模型和完善的实验验证平台, 仿真和实 验结果共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和锁相方法的有效性和优 越性。 关键词:微网;主从控制;并网运行;孤岛运行;无缝切换
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微电网实 验验证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文中提出 的控制策略和锁相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1 微网结构与控制方法
1.1 系统结构 图 1 给出了微网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主要由 静态开关(static transfer switch,STS)、储能变流器 和若干从逆变器 ( 光伏或 / 和风电 ) 以及用电负载等 构成。STS 闭合时,系统并网运行;反之,则以孤 岛模式运行。不同运行模式下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也不同。
电网 STS I/V … … 储能 变流器 光伏 逆变器 风电 逆变器 用电 负荷
图1 Fig. 1
基于主从控制的微网系统结构图
System structure of MG with master-slave control
1.2
储能变流器控制策略 采用主从控制策略时,储能变流器P/Q 模式和孤岛运 行时的 u/f 模式。图 2 给出了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框 图,由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组成。
第 34 卷 第 19 期 2014 年 7 月 5 日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报
Vol.34 No.19 Jul.5, 2014 ©2014 Chin.Soc.for Elec.Eng. 3089 中图分类号:TM 76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014.19.007
(1.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New Energy Generation and Power Convers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Nantong 22600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For microgrid (MG) system with master-slave control strategy, seamless transfer between grid-connected and islanding operation remains a technical barrier,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MG was firstly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behavior exhibited in the mode transfer process, an improved proportional-integral (PI) controller for voltage-loop was proposed. By us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orem,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new PI controller can be calculated and preset for next operational mode before mode transfer. Thus, the vibration and overshot problem of local AC bus could be well reduced, even eliminated. Also, a novel phase-locked loop (PLL) for MG application was presented. The phase angle of AC bus can be maintained smoothly and successively during different kinds of mode transfer condition, which makes the seamless transfer between grid-tied and islanding operation possible. Then, optimized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were derived for main converter with mathematical model and engineering experience.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were establishe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strategies. KEY WORDS: microgrid (MG); master-slave control; grid-tied operation; islanding operation; seamless transfer 摘要:对于采用主从控制策略的微网系统,如何实现并网/ 孤岛工作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是一项亟待克服的技术难点。 首先介绍微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 结合微网系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