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之作用题答题指导(最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阅读“作用题”答题指导

刘辉整理 2017、1、9 高考小说作用题回顾

1、“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全国课标卷1)

2、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说明。(《峡谷》)(全国课标卷2)

3、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活着》山东卷)

4、“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瓦》福建卷)

5、“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未婚妻》湖南卷)

四级循环答题思路: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小说作用题基本分类:

情节作用题

人物作用题

环境作用题

标题作用题

某个物象作用题

手法作用题

情节作用题

答题思路:

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2)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倒叙)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

4)引出另一个情节;

5) 使情节一破三折,波澜起伏,曲折引人;

6) 线索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7)补充交代上文内容(补叙)丰富文章内容(插叙)。

8) 照应题目;

9)巧设伏笔,照应前文情节,前后呼应

10)结尾或深化主题,或卒章显志,或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陡生波澜震撼人心引人思考。或戛然而止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真题回放:

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的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谈谈你的见解。(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8分)【答案示例】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

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14、小说在文末写到了“看电视”,有哪些作用?(6分)(《剃头》)

【参考答案】

①破旧电视机暗示了打工者贫穷的现状,使自己给自己剃头的行为显得更合情合理。(情节)

②从电视看不清任何影像到黑白影像再到向赵忠祥挥挥手,推动了情节发展。

③通过看电视这一情节,表现了人物不满、无奈和渴盼与亲人团聚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个性更鲜明。(人物)

④小说把除夕本应有的团聚和热闹与现实中农民工经济窘迫,身在异乡的冷清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底层农民工的同情。(主旨)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环境作用题

答题思路:

⑴自然环境——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暗示(烘托)某种心理、情绪;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象征意义;和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主旨,寄托人物或作者情感。

⑵社会环境——

①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④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⑤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⑥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真题回放:

8.小说开头屋内陈设的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哪些作用?(3分)

【答】①显示出人物艰难生活状况;

②屋内陈设,表明女主人公勤劳质朴;

③衬托人物形象,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14、小说《“这是你的战争”》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点出季节,渲染紧张的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环境本身)

(2)烘托人物心情。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

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用雪来烘托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质。(指向人物)

(3)、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下雪到雪大到雪融,暗示时间的推移。推动情节发展。文中递手帕的细节也是因为下雪。(指向情节)

(4)、下雪到雪大到雪融,暗示救国有望。(指向主题)

12.文中多次写到“六月的阳光照着静静的沂河,河面上有水鸟在盘旋”等景物,作用是什么?(4分)

①描写沂河优美的自然风光,渲染静谧、优美的环境氛围,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指向环境)(1分)

②烘托葛多年青时的英姿勃发、壮志满怀。(指向人物)(1分)

③前后照应,触发主人公思想转变,推动情节发展。(指向情节)(意思对即可)

人物作用题

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不管主要、次要人物都和情节,主旨有关。特别注意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一般是指向主要人物、情节或主题:指向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有的对主要人物起衬托的作用,有的形成对比作用,有的还能串联起各类人物之间的关系。指向情节,次要人物往往是小说的线索,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指向主题,次要

人物有时能揭示或凸显主旨,使小说主题更突出。该类题目是套路化的题目,解答的关键是:在掌握答题套路的同时,能够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

次要人物作用总结:

丰富情节内容;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若是线索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若是第一人称,就有见证作用。

答题思路:

(1)自身的性格特征;

(2)对其他人物的烘托作用;

(3)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

(4)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对形象、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具体内容解释如下:

(1)形象:

①以个性(个体)显示共性(类型);

②与同类形象映衬;

③次要形象对主要形象对比、正衬、反衬、见证。

(2)情节:

①贯穿或连缀故事情节;

②以形象的性格、心理、行动,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③以形象的性格、心理、行动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变。

(3)主旨:

①借助主要形象的主导性格特征,揭示主旨;

②借助形象的际遇、命运揭示社会本质;

③借助形象,体现作者对自然、生活、生命的思考或情感取向;

④借助形象反衬主要形象,间接突出主旨。

真题回放:

14、分析《提琴》中“我”的作用?

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3分)

15、简要分析韩子奇这个人物形象。

①作为观察者,通过他展示了师傅的精湛技艺;

②作为传承者,通过他突出了师傅对玉雕事业的执着追求;

③借助他使情节得以展开。

17、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参考答案】

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人称)

②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人物)

③“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情节)

④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主旨)

题目的作用题

答题思路:

1、是文章的情节线索、情感线索。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3、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5、运用修辞,具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