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教程》复习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心理学教程》复习提纲

导论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

1、文艺心理学的开创:

费希纳的实验心理学、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距离说”等。

2、文艺心理学的发展:

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弗洛依德)、格式塔文艺心理学(阿恩海姆)、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马斯洛)、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维戈茨基)

(二)中国:

1、文艺心理学的开创:

王国维的“境界说”、郭沫若的诗论、鲁迅的文论等。

2、文艺心理学的发展: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文艺心理学研究与作家作品研究的结合。

二、文艺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自然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2、社会变革、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文艺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1、性质:属文艺学美学的一个分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现象。

2、研究对象: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中的审美心理机制。包括:艺术家、创作过程、艺术作品、艺术接受。

第三节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多种学科的综合:美学、文化学、艺术学、心理学等的结

合。

2、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心理学传统方法、美学和文艺学的方法(系统方法、比较方法、类型方法、结构符号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等)。

3、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注意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历史制约性和社会实践性)。

4、研究的关键:充分考虑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

5、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研究对象不同:人类普遍心理与人类特殊心理(审美心理)之分;

研究方法不同:实验方法与体验、内省方法之分;

二者的结合:普通心理学理论方法的指导性与审美心理的特殊性。

第一章实验派心理学与艺术心理学

第一节费希纳的研究:

一、费希纳简介:

费希纳(1801—1887),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美学导论》。

二、费希纳的16种原则:

审美阈原则、审美加强原则、多样统一原则、和谐真实原则、清晰性原则、审美联想原则、审美比较原则、审美序列原则、审美调和原则、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原则、审美的持续与交替原则、审美的传导原则、审美感受的双重表现原则、审美的适中原则、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审美的安定性原则。

第二节吉布森的研究:

一、吉布森简介:

吉布森(1904—1979),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代表作《对可视世界的知觉》、《作为知觉系统的诸感受》、《视知觉的生态学研究》。

二、主要观点:

个体知觉与群体知觉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视觉艺术上,个人的艺术风格(或样式)也可以通过知觉移植转化为社会性的普遍的风格(或样式),从而达到一种共相状态。

第三节贝里尼的研究:

一、贝里尼简介:

贝里尼(1924—1976),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代表作《冲突、唤醒和好奇》、《思维的结构和方向》、《美学与心理生理学》、《新实验美学的诸种研究学》等。

二、主要贡献:唤醒理论。

1、审美愉悦的两种唤醒:

一是“渐进性”唤醒;

一是“亢奋性”唤醒。

2、影响唤醒的三种艺术特征:心理物理特征、生态学特征、“相对易变性”的形式特征。

第二章表现主义与艺术心理学

第一节渊源流变与基本主张

一、代表理论家: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1866——1952),代表作品:《美学:作为表现的科学和普通语言学》、《精神哲学》等。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1889——1943),代表作品:《宗教与哲学》、《艺术哲学大纲》、《艺术原理》等。

(德)布莱希特。

二、渊源流变:

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源于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浪漫主义诗学。

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文论,继承了克罗齐的学说。

布莱希特的表现主义剧论,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三、基本主张:

1、高度重视作家研究:艺术的根本在于作家的直觉-表现。

2、强调对艺术的心灵传达的研究:艺术传达是作家心理产生、

形成意象的

过程,是由联想、想象构成审美意象的过程,是作家心灵的直觉-表现过程。

第二节表现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克罗齐的基本观点:

1、直觉与表现构成了艺术的特殊性:艺术是幻象(内心图象)或直觉,直觉即表现,美是成功的表现。(反对模仿论)

2、直觉是充满个性的,也洋溢着情感,因此,直觉是抒情的表

现。

3、直觉是创造的,直觉的独特性包含了表现的独特性,因此

表现也充满了

独特性和创造性。

4、心灵的综合作用是作家创作过程中艺术联想与想象的作用。成功的表现是诉诸想象和情感的。

5、“人是天生的诗人”,诗人的语言即读者的语言。

6、直觉即表现的背后蕴涵着坚实的艺术素养的积累。

7、灵感与格律、表现与意象成功结合的“古典诗”才是真正的

诗,反对“演

讲诗”、“声色诗”。

二、科林伍德的基本观点:

1、强调表现,反对模仿,真正的艺术是作为表现和想象的艺

术。

2、把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再把再现艺术分为巫术艺术和娱乐艺

术:巫术艺术把被激发的情感用于实用目的,娱乐艺术则使情感得到释放,不涉及目的。认为再现艺术(传统艺术)只及技艺,不是真正的艺术。

3、艺术表现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4、读者读诗是把诗人的语言变成了读者的语言。

5、提出“总体想象性经验”的理论,是对克罗齐想象论的发展。

(1)总体想象是不同于感官经验的一种特殊化经验;

(2)总体想象又包括感官经验,更具有自己的特殊因素;

(3)总体想象既指作品使人激发起自己的想象力,又指读者的想象力渗透

于作品之中(携带想象力),从而揭示作品的意蕴。

6、提出了想象力、想象性经验、想象性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结束语:

一、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