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创新助力中国走向世界作文

创新助力中国走向世界作文
标题:以创新之力,驱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正文: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凭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而稳健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首先,科技创新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引擎。
从“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到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无不彰显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与决心。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使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引领者之一。
其次,制度创新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推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等,这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举措,都标志着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者,文化创新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独特名片。
我们以包容并蓄的态度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传播,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深厚又活力四溢的中国形象。
同时,我们也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创新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总结来说,创新是助力中国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它涵盖了科技、制度、文化等多个维度。
面对未来,中国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持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深化改革开放,用创新的力量,推动中国稳步迈向世界舞台中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效果分析】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_历史

效果分析
在课堂上,这种阅读体验可以用材料的方式简洁展示出来,特别是一些原始材料,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了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冲突中,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和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
这节课把现在这个时代学生最需要的智慧借助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
所以这节课通过史料让学生认识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是源于国力强大,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分析中美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推动我国自身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的和平崛起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发展,两者之间互利双赢。
在大历史中,为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印象还努力寻找感人的历史小细节,如生动讲述周恩来和尼克松的握手场景,讲述美国人试图摆脱“中国制造”的生活,以及一些鲜活的史料,勾画出历史细节。
历史的细节往往比历史的结论更吸引学生。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PPT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 1.了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的 时间和意义。
• 2.说出“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和上海 《联合公报》的发表和中美建交的重要影 响。
• 3.中国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维护世界 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预习检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何时恢复联合国合法席 位的?
注:两 条相邻的等温线气温相等
如果 将等温线图分层设色,图例如何表示?
答:根据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启示, 等温线分层设色就是在不同的等温线之 间图上不同的颜色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思考
请你找出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陆地 上气温为0℃的等温线分布在哪里? 是什么地形?
亚欧大陆内部,明显是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
自主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何时恢复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合作探究1
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 么说是“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新中 国成立时为何没有立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 理事国之一。新中国在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 合国的代理权,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台湾问题和 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 围的敌视政策,并扶持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中国在联 合国的席位。
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温的差
等温线:
低温中心:等温线 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
气温低,表示是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等温线 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高,
表示是高温中心
思考 山上积雪,山下草木茂盛,白花盛开
专题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走向世界新舞台PPT共32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1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走 向世界新舞台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初中历史_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探究,分析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分析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新中国对外交往的辉煌历程和灵活的外交策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
难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中美建交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分组讨论法等。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观看《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图片展》(自己制作的视频),回顾旧知,师问: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两项主要外交成就?展示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流程】一、问题引领、自主预习(通过这一环节达成知识目标)利用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预习教材1、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在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中美建交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有哪些?哪一事件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3、除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外,70年代还与哪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放手引导学生质疑解惑。
二、小组互动、合作探究(通过这一环节达成能力目标)1、为什么说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而不是“加入”?新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温馨提示: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思考)2、“小球转动大球”是指什么?尼克松访华之前中美没有交往的原因是什么?(温馨提示:结合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来分析)现在双方为什么都有了建交的意愿?(温馨提示: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中国和美国两方面来思考)先让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然后小组内1、2号、3、4号、5、6号对学,最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三、学以致用、情感升华(通过这一环节达成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得知,一方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新中国走向历史舞台

第二单元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课型:新授课审核:历史组时间:2010年3月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
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
知识网络
()
D、第27届
化,中美关系出现转机是在:
()
D、印度和韩国
()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④尼克松访华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
5、下列是中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三个外交上的重大事件,其中不包括()
A、尼克松访华
B、中日建交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课后提高:
一、填空题:
1、1972年2月,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
2、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列举题:
列举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外交上的重大成就。
课后记。
历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了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一、独立自主,灵活多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背景①两大阵营严重对立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就①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②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③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日内瓦会议(3)(4)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的外交政策1.特点:“两只拳头打人”和“一大片”的外交政策。
2.原因(1)朝鲜停战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安全。
(2)50年代末期,苏联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遭到中国严词拒绝;1960年,苏联突然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召回全部在华苏联专家,停止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苏联在中蒙、中苏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威胁中国安全。
中苏关系紧张,我国外交环境恶化。
《走向世界大舞台》PPT精品教学课件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说:“世上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 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 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这告诉
B 我们( )
①青年要发扬实干精神,担负起历史重任 ②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青年人要敢于打破常规 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④青年要有梦想,只能创造伟大,不能甘于平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是否只有名人才能为世界添光彩?普通人怎样 为世界添光彩?
普通人也可以为世界添光彩。
小 结
4 青少年如何为世界添光彩?
(1)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2)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①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 ③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科学文化素质) 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一个平时看上去冷漠的人在虚拟世界中却热
情奔放。这样,就让他们“宅”着不是挺好吗?
多彩世界中的我
观点
宅男宅女过分迷恋网络,不理会现实世界的交往 活动,是消极的,很可能造成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流 障碍,容易产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形成性格的两面 性。由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接触逐步减少,由此 可能造成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疏离、孤独和冷漠。
对国家,对世界作出了贡献。
小 结 3 为什么要为世界添光彩?
(1)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 同呼吸、共命运。 (2)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 产生影响。
课堂 练习
例2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至9日在京举办。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一排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 ②中日建交 ③中美建交 ④尼克松访华 ⑤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①④②⑤③
1.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是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
D.1979年 ) D.第28届
2.我国重返联合国是在那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 第25届 B. 第26届 C.第27届
思考下:取得这些成就对中国外交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 们 强 大了!!!
东方红1号 中国第一颗氢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美苏关系
VS
埃德加· 斯诺夫妇访华
“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
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 中美开始接触,所谓“小球推动大球”。
中美“坚冰”开始融化
“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
尼克松说:“我们从未料到对 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 问的形式实现。”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 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 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 尼克松 访华,毛泽 东、周恩来会见了他,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
1963-1964 年周恩来访问了 亚非十四个国家, 历时72天,行程 10.8万千米。
图为周恩来出 访巴基斯坦
“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及尼 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中国重返联 合国。 拒绝接纳台湾加入联合国。 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从 此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并 发挥其积极作用。
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 3、1972年9月,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4、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在晚宴上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一、“两大突破” 1、重返联合国 2、中美建交 二、“两个原因” 1、中国:生存、发展 2、世界:合作、发展 三、“两大结果” 1、中国:开放、发展 2、世界:和平、发展
联合国简介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纽 约。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 略行为,促进国际合作,并规定各国 主权平等及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 原则。 主要机构:大会;安理会;秘书处;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托管 理事会。 中、俄、美、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 有否决权。
UN
播南水泊
外交活动
作 “改变世界的一周” 。双方在 上海 签署了
《 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中国,
《中美联合公报》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 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 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 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 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 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①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 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作业
一、中国是如何重返联合国的,有何重
大历史意义? 二、中美建交的过程是怎样的?有什 么历史意义?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的原因是什么?
(1)、国力强大 了。 (2)、阿尔巴尼 亚、阿尔及利亚等 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和支持。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纽约大 厦对 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 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 态长达二十多年。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 边的所有中国人都 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 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中美正式建交
1978.12.16
《建交公报》 1979.1.1 中美正式建交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