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信息化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1)

第2章建设原则与要求 (3)

2.1 建设原则 (3)

2.2 建设目标 (4)

2.3 建设标准 (4)

第3章系统总体集成设计要求 (8)

3.1 集成设计思路 (8)

3.2 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9)

3.2.1 建设背景 (9)

3.2.2 总体建设架构设计 (9)

3.2.3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要求 (13)

3.2.4 平台基本技术要求 (14)

3.2.5 各级平台软件基本组成要求 (16)

3.2.6 平台基本管理功能要求 (21)

3.2.7 平台业务功能要求 (26)

3.2.8 平台互联互通和接入设计规范 (52)

3.2.9 与其他系统的互联 (59)

3.3 视频信息传输网络建设 (60)

3.3.1 IP视频专网建设要求 (60)

3.3.2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69)

3.4 已经建设视频资源整合接入 (75)

3.4.1 已建视频资源整合方式 (76)

3.4.2 视频综合平台接入方式 (76)

3.4.3 原有模拟矩阵系统整合 (78)

3.5 海量信息存储与管理要求 (81)

3.5.1 存储总体要求 (82)

3.5.2 存储设计原则 (83)

3.5.3 海量数据存储架构 (85)

3.5.4 存储容量计算 (89)

第4章各业务系统建设要求 (90)

4.1 高清监控系统建设 (90)

4.1.1 高清监控系统概述 (90)

4.1.2 高清视频监控应用背景 (92)

4.1.3 高清视频监控应用的意义 (93)

4.1.4 HD-SDI高清监控系统 (94)

4.1.5 IP高清监控系统 (99)

4.1.6 中心系统要求 (101)

4.1.7 选点与布点原则 (126)

4.1.8 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131)

4.1.9 部分产品推荐 (145)

4.2 智能卡口系统建设 (172)

4.2.1 设计依据 (172)

4.2.2 系统整体设计 (175)

4.2.3 系统技术要求 (187)

4.2.4 系统详细设计功能要求 (192)

4.2.5 主要设备介绍 (197)

4.3 智能电子警察系统建设 (204)

4.3.1 设计依据 (204)

4.3.2 整体设计 (205)

4.3.3 详细设计 (207)

4.3.4 系统特点与优势 (223)

4.3.5 主要设备介绍 (233)

4.4 “社会面”的建设 (243)

4.4.1 社会资源高清建设 (243)

4.4.2 传统700线模拟高清改造方案 (243)

4.4.3 数字1080P/720P高清方案 (244)

4.4.4 技术要求 (246)

4.4.5 社会监控资源的整合 (249)

第5章项目建设管理与运维应用管理 (255)

5.1 项目建设管理 (255)

5.1.1 项目建设管理 (255)

5.1.2 各部门配合与协调 (261)

5.2 运维应用管理 (261)

5.2.1 项目应用机制 (261)

5.2.2 项目应用管理 (263)

5.2.3 工程及项目售后服务要求 (267)

5.2.4 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分析 (270)

5.3 施工组织设计 (270)

5.3.1 工程概况 (270)

5.3.2 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 (276)

5.3.3 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279)

5.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286)

5.3.5 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措施 (299)

5.3.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369)

5.3.7 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383)

5.3.8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92)

5.3.9 施工配合及施工界面的划分 (414)

第6章售后服务计划 (425)

第1章系统概述

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边缘计算、并行计算等新算法的优势,智慧城市的建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加快,十三五期间,国家把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面对XX市XX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加快、以及复杂的社会治安情况,XX市决定在原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基础上建设本期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

当前治安形势多样性、复杂性、犯罪作案手段隐蔽性以及刑事案件高发,这些都对公安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公安部门现有的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它技防手段已经不能完全覆盖辖区内的主要路段、重要设施及重点防范场所,不能完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不能完全满足“平安XX”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增加监控点和监控分中心的数量,规范对各监控分中心的管理、使用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在治安、刑事案件高发的防范、控制和打击中的积极作用,以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平安XX”建设的需要。

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公安分局对主要路口、商贸社区重点部位及治安复杂场所实施动态监视的“千里眼”,它能为指挥人员提供路口、重点部位与公众场所的治安的直观信息与实时的动态情况,它能与公安“110”报警、区域联网报警、有线、无线通信、信息处理、交通指挥等系统有机结合,将在维护社会安定、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

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按照XX市公安局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前期监控系统的建设,制定了本方案。

系统实施后将体现“科技强警”的威力,积极推动公安运作机制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处置突发事件、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建立覆盖全区的“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努力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稳定、保障经济发展。

第2章建设原则与要求

2.1建设原则

1、统一领导、统一部署:XX公安局负责统一统筹规划XX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建设运用、联网整合等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为视频监控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开辟绿色通道,对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2、统一标准、统筹规划:系统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部署,在符合国内外一流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平台架构,整合治安监控资源、道路监控资源、市政监控资源、社会监控资源和已建视频资源,在统一标准框架下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平台共用。

3、全面覆盖、资源共享:以实现对“人、车、物”的轨迹覆盖为重点,以“点、线、面”的覆盖为手段,通过在重点场所、重要部位、热点地区设置监控“点”,将出入市口、公交线路、铁路沿线监控点连成“线”,将每个监控中心的覆盖区域设置为“面”,实现网格化、层次化监控和管理,尽量满足各部门、各应用系统对监控图像共享的需求,为监控资源数字化整合共享提供接口支持,实现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打防控系统的有机结合.

4、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广,投资巨大,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维护和应用机制,在人员保障、资金保障、应用保障等方面合理划分各级、各部门的权限和职责,确保系统能有效服务于城市管理和打防控工作,不断提高城市

管理水平和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5、立足实战、深化应用:加强视频应用和管理队伍建设,充分挖掘视频监控系统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巡逻、现场指挥、证据摸排和锁定等功能,引入智能化监控技术,摸索、总结、推广视频应用技战法,将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在实战中发扬光大。

6、稳定可靠、创新发展:系统建设涉及XX公安局、XX公安局、派出所三级的多个部门和众多社会单位,要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和应急备份系统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方法,充分考虑扩展性,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联互通,并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连接。

2.2建设目标

完成全市主要道路、街道、公共场所、要害部门、公共交通系统、案件多发区域、城乡结合部、社区和居民小区等新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改造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基本覆盖全社会防范区域的全天候监控网络,提高防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应付突发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同时,建立长效健全使用管理机制,加强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保证专人值守管理,发挥系统综合效能,确保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3建设标准

XX公安局总体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

据,具体如下:

1、城市联网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面:

(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

2、安防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5)《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2000)

(6)《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

(7)《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833-2009)

(8)《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

(9)《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

(10)《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15211—1994

(11)《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

(12)公安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系列标准规范》

3、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

(1)《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

(2)《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

4、监控专用网络信息系统及平台设计方面:

(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1-2006

(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

(4)《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

(5)《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5、视频系统工程建设方面:

(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6、视频系统工程验收方面:

(1)《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3)《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

(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

7、卡口、卡式电子警察系统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公路交通安全实施设计技术规范》(JTJ074-2003)

(4)《闯红灯违法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496-2009)

(5)《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832-2009)

(6)《道路违章管理管理信息代码》(GA 408,2-2003)

(7)《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 329,3-2003)

(8)《全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GA 409,3-2003)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92)

(1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1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1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15)《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

(16)《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 267

-2000)

第3章系统总体集成设计要求

3.1集成设计思路

本次建设的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系统的建设涵盖社会方方面面众多领域,如街道、商业建筑、车站、企事业单位、城区主干道等场所,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尤其是重要场所,需要高清监控,大大提高监控画面质量。整个系统从功能上划分为采集、传输、管理、应用四个层次。

1、采集层

在城市报警与联网监控系统中,采集层包含了前端视频采集、前端报警信号接入、前端音频采集、前端卡口与电警点位的车辆号牌采集;XX公安局、XX公安局应据各监控点的特性划分为一、二、三类点、卡口与电警点位。

2、传输层

针对系统要求,本系统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租用或买断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的光纤建成公安视频信息专网,传输IP数字视频信号,并通过物理隔离与社会监控资源的公共通信网连通。

3、管理层

本系统应建设一个综合的城市报警与监控中心平台,为公安或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业务应用。平台对全市报警信息进行处理,对监控图像资源进行管理、调用、分配,对系统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对整个系统自身的运行进行监测、管理。

4、应用层

公安局系统各单位以及政府其他部门均可以作为用户,在中心平台的统一管理下,通过专门的网络解码设备或授权网络客户端对图像资源进行调看。

依托平台开发应用系统,如交通状况分析、动态图像报警以及人像比对等,深入挖掘图像视频资源的潜在价值。

3.2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3.2.1建设背景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推进,前端监控点位大幅度增加,视频监控应用要求提高,特别是在公安局域网内进行实战应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原有平台级联容量和功能要求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面临的实战级联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台软硬件运行的稳定问题尤为突出。此,急需对数字视频共享平台进行升级与扩展,展数字视频共享平台的应用范围,为实现接入和共享提供基础。

3.2.2总体建设架构设计

从系统网络物理架构上划分,XX城市治安联网监控系统是一个三级网络监控系统,具体分为:一级市局监控系统、二级区县监控系统、三级派出所分控中心系统。

图3.1 平台功建设架构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平台是全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处于承上启下的环节,为了实现政府各部门间资源共享,必须实现各区县监控间的联网,可实现全市视频图像信息点的图像的调用和控制,包括视频信号的切换、控制和显示等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画面和录像资料的调用和控制。

在区县级建立区县级的指挥中心,接入市公安局监控指挥中心平台。通过数字方式接入所有视频图像,上级指挥中心实现对下级指挥中心的管理、监督和指挥。可对管辖范围内的视频资源实施预览和回放、报警系统状态查询、接警处警信息查询、基于GIS系统的监控管理操作等功能。系统管理平台主要有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设备接入服务器、存储服务器、WEB服务器、管理操作设备等组成。

各个派出所建设分控中心,接入区县公安监控指挥中心平台。派

出所分控中心以远程客户端方式登录区县公安指挥中心,通过解码设

备解码视频图像上墙显示,通过软件平台管理辖区监控图像或通过授权监控区范围外的视频图像。

1.应用结构

在城市治安联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视频的采集-存储-发布,建设统一的频应用平台,充分挖掘视频信息的内在价值,可为公安机关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丰富的视频信息,为处理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案件调查取证、重大活动保卫等提供视频监控服务。

城市治安联网监控系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科技强警的重要技术手段,将为公安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与公安局现有或将建的其它信息系统、指挥调度、刑侦、车管、GIS、GPS等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形成一套功能强大、贴近实战、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的应用系统。

2.系统总体结构

基于公安部门的实战应用,面向应用构建相对独立又互联互通的平台体系,满足多网络环境下各级部门对图像资源的应用需求。

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3.2 平台架构图

整个系统以监控技术、图像抓拍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涉及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高清卡口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大屏拼接电视墙显示系统、GIS系统、网络传输系统、网络安全接入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等多个子系统。

3.公安内网平台体系

建设在公安信息网内,拥有系统内最高级控制权,可以调阅公安外网、社会系统所有的网内视频资源。

4.公安外网平台体系

建设在公安视频专网上,成为公安外网平台。公安外网平台作为

灾备云建设方案

科力锐灾备云服务项目方案书 深圳市科力锐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2月

目录 一、项目服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服务特点 (4) 三、科力锐灾备云平台和服务简介 (6) 四、科力锐灾备云平台和服务特点 (12)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即通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形式,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改造传统的生产、办公、经营方式,提高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效率,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政府信息化全力推进,政府部门间、对企业、公民的政务全部以电子化开展,即用电子化、无纸化办公的形式取代传统的依靠纸质文档和人工流转办公的方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企、事业单位也将生产、办公系统化,为繁荣社会经济、扩大城乡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企、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管理滞后、信息化能力弱、产品和市场信息不畅、市场竞争力不足、互动渠道窄等问题,限制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国家推动“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急需数字化转型,数据资产化趋势明显,同时业务系统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单位的“生命线”,越来越多组织已认识到灾备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主机故障、系统故障、软件逻辑错误、人为操作失误和病毒攻击(例如勒索病毒)等众多风险高发引发灾难,极大的威胁了企事业单位的IT应用系统的安全和服务的连续性,需要能够提供灾备服务作为防范各类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帮助发生系统灾难的企事业单位快速的恢复IT应用系统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意义十分重大。 因此,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保障组织的核心数据资产不丢失,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如何保障组织的核心业务系统不停或者少停。 从灾备的角度而言,各企、事业单位将会面临以下几点挑战: 1、如何获取专业的灾备技术服务,降低数据丢失风险,满足数据保护需求。 2、如何能在降低灾备建设成本的基础上,让各单位都能够低成本使用成熟、可靠的 灾备技术方案,保障核心数据资产不丢失。 3、如何在缺乏专业的灾备运维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下,确 保在核心业务系统出现问题而中断时能够快速进行恢复。 4、如何在IT架构混合化、多元化的大环境和趋势下,确保灾备技术方案能面向未来 的适应各单位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展。

视图实战云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视图实战云平台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4) 1.1 项目背景 (4) 1.2 总体目标 (6) 1.3 建设原则 (6) 1.4 设计依据 (10) 二、技术方案 (14) 2.1 系统总体设计 (14) 2.1.1 系统概述 (14) 2.1.2 总体设计 (23) 2.2 视图实战云数据中心 (33) 2.2.1 虚拟化云平台设计 (34) 2.2.2 高性能计算集群设计 (35) 2.2.3 云网虚拟融合设计 (42) 2.2.4 云管理平台设计 (49) 2.2.5 云安全设计 (57) 2.2.6 系统实现功能 (61) 2.3 视图云大数据平台 (65) 2.3.1 构架设计 (65) 2.3.2 大数据平台组成 (67) 2.3.3 海量数据检索服务 (72) 2.3.4 海量车辆特征分析 (73) 2.3.5 海量人脸特征分析 (75) 2.3.6 海量视频云摘要 (79) 2.4 视图云大数据应用 (86) 2.4.1 总体设计 (86) 2.4.2 视频联网平台建设 (89) 2.4.3 图侦实战应用系统 (107) 2.4.4 视频图像信息库系统 (123)

2.4.5 车辆大数据应用系统 (142) 2.4.6 人脸大数据应用系统 (154) 2.4.7 其它大数据功能应用 (155) 2.4.8 数据可视化展示方案 (161) 2.4.9 构建开放的应用中心 (170) 2.5 视图云存储系统 (171) 2.5.1 存储设计 (172) 2.5.2 容量设计 (173) 2.5.3 系统特性 (174) 2.5.4 系统接口 (182) 2.5.5 系统优势 (184) 2.6 视侦实战装备系统 (187) 2.6.1 建设内容 (187) 2.6.2 视频采集装备 (187) 2.7 视图业务运维系统 (195) 2.7.1 基础云平台运维方案设计 (195) 2.7.2 视频业务运维方案设计 (202) 2.8 系统资源共享 (215) 2.8.1 建设内容 (215) 2.8.2 建设目标 (215) 2.8.3 方案设计 (216) 2.8.4 云平台对外服务接口 (230) 2.9 系统安全建设 (235) 2.9.1 概述 (235) 2.9.2 物理安全 (237) 2.9.3 网络安全 (240) 2.9.4 跨网安全方案设计 (9) 2.9.5 应用安全 (13) 2.9.6 安全接入 (24) 2.9.7 安全实施与运维 (35)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1、配置满足当前(2014)年度,硬件投入需求 2、一定的扩展能力,10台4路,10台2路可迁移系统 3、应用包括(DB、中间件;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环境)移动平台 1、规则引擎数据库、 中间件 健康险平台2、统计分析中间件 能力提升年,提高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影像系统3、OA中间件、数据库 1、计算投资管理系统 2、存储稽核审计系统 3、网络GPS查勘调度系统 资金管理系统 方案对比:费控系统 硬件对比人力资源系统 软件对比:vmware、Huawei FusionCompute 河南农户电子 档案 非车险承保理赔系统改造 第一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重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及相关子 系统。具体有:核心业务(含影像资料)、规 则引擎、农险电子档案、保协车险共享平台、 广域网络专线和96999客服专线。 第二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部分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 较大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 支撑平台。具体有:统计分析、精友车型数据、 保单自助查询、短信平台。 第三类系统(即间接支持关键业务功能或保险 机构对系统中断具有一定容忍度的信息系统) 包括OA办公自动化、邮件、网站、GIS系统、 移动查勘等。 云平台建设方案 (讨论稿) 信息化经历了T-S模式(终端-主机)、C-S模式(PC时代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服务器);新时代以服务的方式被发布和访问的“云计算”模式;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减少公司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构建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我们将云平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201X年公司面临再一次的职场搬迁,有了2012年职场搬迁网络实现无缝切换的经验,我部将以新职场中心机房建设为契机,构建云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在保障业务平滑迁移的基础上,以实现IT 资源的大整合、数据中心的大集中。 根据私有云建设的规律,我们将云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建设周期2~3个月;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建设周期1~2个月; 第三阶段:建设云平台的灾备系统,具体建设时间根据新职场搬迁计划等实际情况待定。 本次建设方案为第一二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 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 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

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平台建设方案v0.1

虚拟化项目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阳光司法”的不断建设,目前用户已经拥有十几台服务器,由此产生整体能耗高、服务器管理不统一且计算机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业务系统会因单台 服务器硬件的故障而中断服务等问题,鉴于以上种种的弊端,实现虚拟化和存储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因此,用户拟利用当今先进技术对服务器资源进行整合和集约化开发利用,构建一套虚拟化运行和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单一控制点管理的虚拟基础架构,并能监控虚拟机及其主机的性能,减少人工对服务器干预,智能实现自动化的负载均衡以及自动进行IT资源动态分配。 需求分析 目前用户拥有的服务器数量、配置:

ML570 MP 2.83GHz 务器 8 HP ML570 1*XE0N MP 2.83GHz 4 300G Win XP 法庭 9 IBM X3850 2*E7420 8 135.9G+292.97GB+279.40G Win dows2008 OA 135.9G 一楼 10 HP DL380 1*X5650 2 137G LINX操作系 统 法庭 11 IBM X 3850 2*E7420 8 300G Win dows2008 法庭 12 戴尔服 务器: 4*E5620 24 500G LINX操作系 统 法庭 以上服务器均做RAID 1 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问题描述 1成本高 硬件成本较咼。 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 气空调和人力成本等。 2可用性可用性低,因为每个服务器都是单机,如果都配置为双机模式成本 更咼。 系统维护和升级或者扩容时候需要停机进行,造成应用中断。 3缺乏可管理性数量太多难以管理,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时间长,大大降低服务 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 硬件维护需要数天/周的变更管理准备和数小时的维护窗口。 4兼容性差系统和应用迁移到新的硬件需要和旧系统兼容的系统。 1、系统设计思路 在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整合时,往往涉及到利旧和重新建设两种建设思路。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利旧的建设思路存在的问题是: 1、目前服务器共有13颗物理CPU购买非常多的VMwarelicenee,费用较 高; 系统设计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方案总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目标 (2) 1.3项目建设原则 (2) 第2章系统建设规划 (4) 2.1项目建设目标的理解 (4) 2.1.1 项目建设范围 (4) 2.1.1.1 业务范围 (4) 2.1.1.2 组织范围 (4) 2.1.1.3 数据范围 (4) 2.1.2 项目建设内容 (4) 2.1.2.1 基础数据平台 (5) 2.1.2.2 集团级指标体系 (6) 2.1.2.3 统一报表平台 (6) 2.2集团(企业)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 (7) 2.2.1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一期建设目标 (7) 2.2.2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二期建设目标 (7) 第3章整体设计方案 (8) 3.1系统设计方法论 (8) 3.1.1 方法论 (8) 3.1.2 设计原则 (10) 3.1.2.1 标准规范 (11) 3.1.2.2 开放性 (12) 3.1.2.3 可扩展性 (12) 3.1.2.4 高性能 (13)

3.1.2.5 可管理性 (14) 3.1.2.6 高可用性 (15) 3.1.2.7 安全性 (16) 3.1.2.8 可重用性 (17) 3.2数据平台技术体系 (18) 3.2.1 数据平台逻辑架构 (18) 3.2.1.1 数据集成区 (18) 3.2.1.2 集团分析型数据区 (19) 3.2.1.3 管理平台区 (19) 3.2.1.4 统一报表展现平台 (20) 3.2.1.5 ETL设计关键技术点说明 (20) 3.2.1.5.1.1 ETL处理策略 (20) 3.2.1.5.1.2 ETL处理流程 (21) 3.2.1.5.2 质量检核 (21) 3.2.1.5.2.1 ETL处理原则 (21) 3.2.1.5.2.2 ETL处理方法 (21) 3.2.2 数据采集设计 (21) 3.2.2.1 T+1数据采集 (22) 3.2.2.2 数据补录 (23) 3.2.2.2.1 检核规则管理 (24) 3.2.2.2.2 录入任务管理 (24) 3.2.2.2.3 数据录入 (26) 3.2.2.2.4 查询操作 (27) 3.2.2.2.5 录入任务审批 (28) 3.3数据平台数据体系 (28) 3.3.1 数据架构设计 (28) 3.3.1.1 源系统数据落地区 (29) 3.3.1.2 缓冲数据层(ODM) (30)

智慧交通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可视化与虚拟仿真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决策服务平台”是一个针对交通管控单位的综合型辅助管理决策服务平台和三维仿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系统以实际的交通设备和运输能力分布为基础,运用虚拟现实技术、3DGIS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搭建包含市政道路、城际高速路、铁路线、外环线核心区、航空、隧道施工、公路桥梁、车辆在内的全部大城市交通数据可视化三维仿真管理体系,并在完成三维虚拟城市和大城市数据融合的基础上,使人、航空、车、路和交通设备之间的关联以可视化方法展现,为完成实时、精确、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可靠的大交通出示可视化的三维仿真突发事件应对解决方法。 交通大数据可视化紧急模拟仿真系统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三维交通模拟仿真服务平台,将包含大城市生态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等在内的多种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有机结合,完成多部门、多种类数据结合和数据共享,进而为多种可视化运用和交通突发事件应对出示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包含:应急指挥、城管执法、信息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展开管理决策适用,从而完成大交通智慧式管控和运作。 一、数据结合与数据共享 系统可结合不同种类、不同文件格式和不同管控部门的数据,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开集

中或归类显示信息,工作部门能够即时多方位地操控大城市综合性趋势。包含:市政工程、公安、交通、电力工程、商业服务等多行业数据,如:不同资源的遍布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监控摄像头收集界面等等。 服务平台集成了自然地理空间数据系统、交通管控系统、突发事件应对系统,如:高速收费站、视频监控系统、交通数据信号操纵系统、交通流检验系统、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车辆导航定位系统等多种交通数据,并完成各业务流程系统数据的数据共享,能为交通应急指挥和管理决策出示综合型数据支撑。另外,系统支持融合各地道路、高速、路轨交通、港航、运输等制造行业部门现有系统资源,完成多部门数据的数据共享。 二、三维空间自然环境可视化模拟仿真 选用三维仿真技术搭建三维交通互联网,包含:航空、铁路、航运、长途大巴、高速路、道路、公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公交车、的士、停车场、轮渡、交通标识等多种交通系统设备,并能使人、车、路在特定的地区内以数据驱动器的方法展开动态性展现,进而搭建真实交通模拟仿真可视化自然环境,为完成绿色智慧交通和突发事件应对出示三维空间基础。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计算平台 解决方案建议书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和需求分析 (6) 1.1项目概述 (6) 1.2现有IT环境遭遇的挑战 (7) 1.2.1 IT规模增长导致传统IT模式建设和运维成本的增加 (7) 1.2.2庞大的系统使得管理难度增大p (9) 1.2.3业务不间断和灾难恢复越来越难 (9) 1.2.4传统的静态系统平台无法满足业务的快速变化需求 (10) 1.3建设云平台的意义 (10) 1.4需求分析 (11) 1.5建设目标 (12) 第2章云平台建设原则和总体方案 (13) 2.1建设原则和成果 (13) 2.1.1建设原则 (13) 2.1.2建成效果 (15) 2.2项目建设思路 (17) 2.3云平台系统整体方案 (18) 2.2.1系统总体架构图 (18) 2.2.2虚拟化层 (20) 2.2.3运营管理平台 (22)

2.2.4云数据中心系统整体拓扑设计 (23) 第3章系统方案详细介绍 (26) 3.1管理简便的层次化系统结构 (26) 3.1.1系统的层次化结构 (26) 3.1.2部署时层次化结构注意点 (29) 3.2强大的计算资源管理 (30) 3.2.1动态扩展的物理资源管理 (31) 3.2.2灵活实用的虚拟机管理功能 (33) 3.2.3智能的动态载荷管理 (36) 3.2.4个性化定制的计算服务类型 (37) 3.2.5高效便捷的模板、镜像和快照管理 (39) 3.3兼容全面的存储资源管理 (47) 3.3.1一级存储 (49) 3.3.2二级存储 (51) 3.3.3弹性块存储 (51) 3.4一体化的网络安全功能 (54) 3.4.1强大的VLAN功能 (55) 3.4.2高效的路由功能 (57) 3.4.3实用的NAT功能 (60) 3.4.4安全的防火墙功能 (61)

智慧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智慧交通综合管控平台设计方案 1

目录 第1章、前言 (9) 第2章、总体设计 (10) 2.1、系统概述 (10) 2.2、系统设计原则 (12) 2.3、系统框架 (13) 第3章、交通大数据采集子系统 (18) 3.1、前端采集技术 (18) 3.2、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 (20) 3.3、框架支撑平台 (20) 3.3.1、基础网络服务平台 (21) 3.3.2、共享内存数据库 (27) 3.3.3、消息组件 (37) 3.3.4、日志管理 (40) 3.3.5、系统预警及系统告警与状态管理 (42) 3.3.6、一致性哈希分发 (43) 第4章、大数据资源整合存储子系统 (54) 4.1、基础交通数据 (54) 4.1.1、城市路网数据 (55) 4.1.2、公交线路数据 (101) 4.1.3、公交车辆数据 (103) 2

4.1.4、长途客运车数据 (104) 4.1.5、出租车数据 (107) 4.1.6、危化品车数据 (108) 4.1.7、共享单车数据 (109) 4.1.8、火车客运数据 (110) 4.1.9、民航客运数据 (113) 4.1.10、交通资产数据 (115) 4.1.11、出行需求数据 (116) 4.1.12、公路费用数据 (120) 4.1.13、气象数据 (121) 4.1.14、监控设备数据 (122) 4.1.15、追逃车辆数据 (123) 4.2、实时采集数据 (123) 4.3、实时计算数据 (123) 4.3.1、城市交通运行数据 (124) 4.3.2、公交车实时位置数据 (127) 4.3.3、公交(地铁)卡刷卡数据 (128) 4.3.4、长途客车实时数据 (129) 4.3.5、出租车实时数据 (129) 4.3.6、危化品车实时数据 (130) 4.3.7、共享单车实时数据 (131) 4.3.8、路口通行量 (132) 4.3.9、套牌嫌疑车数据 (132) 3

云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 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 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 active-active 方式工作。关 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 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 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 的 STP+VRRP 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 IRF/VSS、TRILL 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端一体化(“云、管、端”)智慧交通方案讲解学习

云端一体化(“云、管、端”)智慧企业方案 一、概述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企业创新基地建设以城市交通参与者的角度,集监控、管理、指挥、综合业务、数据分析及信息服务于一身,其功能涵盖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信号控制、视频监控等,真正将行业应用场景搬进高校,结合智能交通行业的核心课题,开展教学应用与科研项目。平台包括三大系统,分别是:智能交通应用系统、智能交通管道系统与智能交通云服务管控系统。 1、智慧交通应用系统介绍 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建设结合中兴通讯在智能交通的多年研究与成熟应用案例,着眼物联网新兴技术与关键技术,系统选取智能公交/BRT系统、城市自由

流收费系统与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开放式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车牌系统等作为应用及研发平台,功能介绍如下: 1)智能公交/BRT系统 智能公交系统集成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GPS全球定位系统、GIS电子地图、视频监控、移动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通过在公交车设置车载设备及公交站设置采集设备,实现公交位置信息的实时采集,在监控中心将各类信息加工生成各种数据应用于公交企业自身管理及监管部门监督、同时向出行者提供公交综合信息服务,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智能公交综合管理系统。 2)城市自由流收费系统与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区域拥堵收费通过对道路使用者在特定时段和路段征收费用,实行道路有偿使用,从而调控车辆进入拥堵路段的车次,缩短车辆的滞留时间,诱导出行方式的改变,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中兴通讯提出的MLFF多车道自由流系统,是一种用于城市拥堵治理,自由行驶的无障碍收费系统。其具有多车道、自由流(不停车、无道闸)、电子收费、计费策略灵活、动态费率、收费便利的特点。 城市自由流收费系统由前端设备、前端系统、监控系统和传输系统组成,各组成部分配合工作,共同完成RFID自由流前端系统各项工作。 3)开放式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中兴通讯提供的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停车场出入口的通行效率,规范停车场的车辆管理,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一方面整合现有停

交通云案例——南京智慧交通云平台

交通云案例——南京智慧交通云平台 交通云案例——南京智慧交通云平台 背景介绍: 为提升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公安信息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公安机关指挥疏导交通、防范交通事故、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实现对重点车辆的自动比对和动态管控、对异常车辆行踪的自动研判预警、对特定车辆行车轨迹的自动生成、对重要节点道路交通信息的远程再现、对基层单位和执勤民警的勤务实施管理等建设目标,为交通管理、治安管控、侦查破案、巡逻防范、反恐处突等各项公安工作提供服务保障,南京市公安局开展图像资源库和道路监控综合应用系统建置项目。 建设方案: cProc将海量数据分解到由大量X86架构计算机构成的低成本云计算平台上进行实时处理,依靠分布式云处理软件进行容错,从而提升智慧交通云平台海量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和性价比。 智慧交通云平台是一个处于交管数据采集与交管数据监测应用之间的系统。从系统基本组成与构架上来看,该共享平台由7个主要部分组成:历史数据汇总处理系统,上报数据上报系统,实时数据入库系统,交管数据存储系统,交管数据查询分析应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以及系统管理。 在基础设施构架上,该平台将架构将构建在公安云计算平台之上,利用公安所提供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作为智慧交通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交管数据通过cProc提供的数据写入接口,实时写入数据信息到云处理平台。通过提供的查询接口,可以高效、快速、准确的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基于以上基本的系统组成和功能构架,系统的详细总体构架和功能模块设计自底向上分为五个层面。最下层是硬件平台层,将使用市公安局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从系统处理系统的角度看,这一层主要包括云存储计算集群,此外还包括接口和管理服务器、包括用于实现客户端访问的Web服务器。 第二层是系统软件层,包括移动的云存储系统软件,综合分析云计算软件平台,以及Web服务软件等。云存储系统将提供基于SybaseASE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存储访问能力,以及基于HDFS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访问能力,分别提供基于JDBC/SQL的数据库访问接口以及HDFS访问接口。综合分析云计算软件平台可提供对HDFS、Hbase数据的访问,并提供MapReduce编程模型和接口、以及非MapReduce模型的编程接口,以及用于实现并行计算任务负载均衡和服务器单点失效恢复的Zookeeper。 第三层是智慧交通云平台中的数据层,包括原始交管数据、索引数据、用于分析的中间数据、以及系统配置数据等。其中,原始交管数据、索引数据等海量数据将存储在公安局云存储系统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用HDFS接口进行存储和访问处理;而其它用于分析的中间数据等数据量不大、但处理响应性能要求较高的数据,将存储在云存储系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用JDBC/SQL进行存储和访问处理。 第四层是交管数据处理软件层,主要完成智慧交通云平台所需要提供的诸多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报警监控、车辆轨迹查询与回放、电子地图、报警管理、布控管理、设备管理、事件检测报警、流量统计和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 最上层是客户端用户界面软件,主要供用户查询和监视相关的数据信息,除了事件检测报警不需要用户界面外,其它部分都需要实现对应的用户界面。 价值所在: 在该项目中,cProc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系统提供7×24不间断的服务,保证可靠性;特定车辆行车轨迹的自动生成、重要节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 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

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都分布在各个服务器上,流量模型从纵向流量转换成复杂的多维度混合的方式,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和处理能力,满足PB级别的数据处理请求,具备对突发流量的承受能力。 6、开放接口 为保证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能够被云平台良好的调度与管理,要求系统提供开放的API接口,云计算运行管理平台能够通过API接口、命令行脚本实现对设备的配置与策略下发。 7、绿色节能 节能减排是目前网络建设的重要系统工程之一,从网络机房的整体能耗来看,IT设备运占到30%,空调等制冷系统约占45%,UPS、照明等辅 助系统约占25%。所以作为IT设备的节能,不仅要考虑本身能耗比较低,而且要考虑其热量对空调散热系统的影响。应采用低功耗的绿色网络设备,采用多种方式降低系统功耗。 云平台建设目标 1、支持PB级数据存储,保障访问高速、安全 2、完善的容灾备份机制

智能交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方案

智能交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方案

目录 1. 概述 (3) 2. 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功能需求及其逻辑框架 (5) 2.1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需具备的特性 (5) 2.2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逻辑框架 (6) 3. 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构建 (9) 3.1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 (9) 3.2实时数据流处理子系统 (11) 3.3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 (14) 4. 原型系统实验 (15) 4.1交通大数据分析实验平台 (15) 4.2实时交通数据流实验平台 (15)

1.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流急剧增加,城市紧缺的土地资源和高密度的土地利用模式,使得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环境恶化等交通问题不断加剧,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高峰交通拥堵日益加剧,交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和新的挑战。很多城市在市区主要范围内实施“错峰限行”等交通管理措施。采取调控交通需求削减交通需求总量其原因之一是城市道路已经难以通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来改善交通。另一方面,如何利用智能交通系统(ITS)来缓解交通、提升交通效率也是可以着力的一个方向。 目前各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了功能相对完善的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诱导显示系统、停车管理系统、交通违章处理系统等,初步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道路监控、交通信息综合查询、有/无线指挥调度及交通诱导等基础功能。ITS的各种信息采集技术(如微波采集技术、视频采集技术、环形线圈感应式采集技术等)被广泛地运用于交通数据采集,公安交管部门不仅具备了交通基础信息,还拥有了各类动态数据,如车辆实时营运信息、道路交通状况等,采集的数据类型包括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影像数据等。对交通三要素(人流、车辆、道路)连续不断采集的多源交通数据流产生了巨量的交通数据,具有典型的“3V”特性:大容量、多样性、高速度,也具有价值、复杂性的特点,属于名符其实的交通“大数据”。仅以国内某城市内道路卡口数据为例,每天达到约15GB的数据量,要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 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11月

目录 1. 云平台总体设计 (1) 1.1总体设计方案 (1) 1.1.1 设计原则 (1) 1.1.2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3) 1.1.3 支撑平台网络拓扑设计 (4) 1.1.4 通过云操作系统实现云计算中心运营管理 (6) 1.1.5 层次清晰的云计算中心部署架构设计 (7) 1.2项目技术路线 (8) 1.2.1 X86系统架构 (8) 1.2.2 资源池化 (11) 1.2.3 弹性扩展 (14) 1.2.4 智能化云管理 (16) 1.2.5 充分考虑利旧 (17) 1.3云项目建设成功案例 (18) 1.3.1 中国银联离线交易数据处理云平台 (18) 1.3.2 新疆公安云 (19) 1.3.3 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云平台 (20)

1.云平台总体设计 1.1总体设计方案 1.1.1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交通大数据信息化 建 设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1) 第2章建设原则与要求 (3) 2.1 建设原则 (3) 2.2 建设目标 (4) 2.3 建设标准 (4) 第3章系统总体集成设计要求 (8) 3.1 集成设计思路 (8) 3.2 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9) 3.2.1 建设背景 (9) 3.2.2 总体建设架构设计 (9) 3.2.3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要求 (13) 3.2.4 平台基本技术要求 (14) 3.2.5 各级平台软件基本组成要求 (16) 3.2.6 平台基本管理功能要求 (21) 3.2.7 平台业务功能要求 (26) 3.2.8 平台互联互通和接入设计规范 (52) 3.2.9 与其他系统的互联 (59) 3.3 视频信息传输网络建设 (60) 3.3.1 IP视频专网建设要求 (60) 3.3.2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69) 3.4 已经建设视频资源整合接入 (75) 3.4.1 已建视频资源整合方式 (76) 3.4.2 视频综合平台接入方式 (76) 3.4.3 原有模拟矩阵系统整合 (78) 3.5 海量信息存储与管理要求 (81) 3.5.1 存储总体要求 (82) 3.5.2 存储设计原则 (83) 3.5.3 海量数据存储架构 (85) 3.5.4 存储容量计算 (89) 第4章各业务系统建设要求 (90) 4.1 高清监控系统建设 (90) 4.1.1 高清监控系统概述 (90) 4.1.2 高清视频监控应用背景 (92) 4.1.3 高清视频监控应用的意义 (93) 4.1.4 HD-SDI高清监控系统 (94) 4.1.5 IP高清监控系统 (99) 4.1.6 中心系统要求 (101) 4.1.7 选点与布点原则 (126) 4.1.8 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131) 4.1.9 部分产品推荐 (145) 4.2 智能卡口系统建设 (172)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4、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GG(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 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智慧旅游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旅游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4) 1.1.现状描述 (4) 1.2.需求内容 (4) 1.2.1.游客层级 (5) 1.2.2.管理部门层级 (5) 1.2.3.企业层级 (6) 第2章智慧旅游建设目标 (7) 2.1.总体目标 (7) 2.2.建设任务 (8) 2.2.1.编制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划 (8) 2.2.2.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 (8) 2.2.3.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 (8) 2.2.4.建设统一高效的综合指挥调度中心 (8) 2.2.5.加强应用系统建设 (9) 2.2.6.构筑安全防范体系 (9) 第3章智慧旅游的总体框架 (10) 3.1.智慧旅游整体架构 (10) 3.2.智慧旅游整体技术架构 (12) 3.3.智慧旅游的“智慧” (13) 3.3.1.旅游服务的智慧 (14) 3.3.2.旅游管理的智慧 (14) 3.3.3.旅游营销的智慧 (15) 3.3.4.旅游体验的智慧 (15) 3.4.智慧旅游系统的总体构成 (16) 3.5.网络拓扑结构 (17) 第4章智慧旅游云平台设计 (18)

4.1.云计算数据中心 (18) 4.1.1.云平台底层相关技术 (18) 4.1.2.云平台硬件系统拓扑结构 (21) 4.1.3.云平台软件架构 (21) 4.1.4.云计算资源池建设 (24) 4.1.5.云存储资源池建设 (26) 4.1.6.云网络资源池建设 (31) 4.1.7.云安全资源池建设 (57) 4.2.智慧旅游综合管理云平台 (69) 4.3.云指挥调度中心 (70) 4.3.1.建设目的 (70) 4.3.2.系统组成 (71) 4.3.3.智能集成管理系统 (72) 4.3.4.呼叫接警中心系统 (73) 4.3.5.景区人流监控和引导 (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