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进水解决方案
康明斯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

散 热 器芯 由一排 铜 管组 成 ,
冷却 液 在 散热 器 芯 铜 管 中流 动 ,机 油 在管 外 循环 。
● 朱广 春 曹 洋 林 王 广 才
差超 出允 许 范 围 , 必 造 成 缸 垫 密 封 不 严 , 却 液 势 冷
流 动 过 程 中 , 温机 油 经 冷 却 液 冷 却 , 高 以保 证 一 定 的油 温 。若散 热器 铜 管破 裂或 散热 器芯 两端 的密 封 失 效 , 柴 油 机 由工 作 状 态 转 换 为 熄 火 时 , 当 由于 机 油 压力 低 于循 环 水 的压力 ,在 压力 差 的作 用 下 , 冷 却 液 就可 能经 机油 道进 入 柴油机 油底 壳 内。 缸 垫损 坏 汽 缸 盖 与 缸 体 问是 靠 汽 缸 垫 来 密 封 的 , 体 水 道 在 汽 缸 垫 上有 相 应 的 密 封 圈 , 缸 以保
气体 从 喷 油 嘴 的喷孔 处 冲入 高 压 油管 , 经 喷油 泵 并
进入低 压 油路 , 在低 压油 路 中形 成 “ 阻” 便 气 。 油 路 中进 空 气 部 位 的 检 查 方 法 通 常 油 路 中 进 空气部 位 大 多发 生在 低 压 油 路 , 因此 , 们 在检 我 查 时一 般 以 喷油 泵为 界 ,先 排 除低 压 油路 故 障 , 行 不通 时再检 查 高压 油 路 , 样分 段 进行 排 查 。第 一 这
行逐 缸 断 油f 气后 启 动)观 察 发 动 机 运 转 变 化情 排 ,
况: 如果 当断掉 某一缸 燃 油 时 , 动机 运 转无 明显 变 发
康! 圳 n= =
油路 中容 易使 空 气 渗入 的 部 位 ① 低 压 油管 ( 括探 管) 裂 、 气或接 头松 动 。 低 压 油路 密封Fra bibliotek 包 破 漏 ②
解放CA1121J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及排除

堵位 于汽 缸 盖 上部 水 道处 。如 果 水堵 损 坏 , 则 冷 却
水 在 短 时 间 内可 大 量 涌 出 . 并 到达油底壳 . 造 成 机 油 在短 时 间 内变 质 , 破 坏 机 内正 常润 滑 条 件 。此 时 机 各 主 要部 件 的冷 却 速 度 比 不使 用 保 温 套 几 乎 降 低 6倍 。保 温 套 材料 采 用 棉 的或 毡 的 , 前 者 保 温 性
已经 脱落 。口 ( 作 者 单位 : 9 6 6 2 5 部 队训 练部 )
收稿 时间 : 2 0 1 3年 8月 l 7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冬 或进 入寒 区前 检查 起 动 机 单 向离合 器 工作 性 能 ,
检查飞轮齿圈的磨损情况 , 必要 时进行更换 。⑤ 入
冬 或进 入 寒 区前 彻低 清 洗 燃 油箱 ,更换 细 滤 芯 。 清 洗 粗滤 芯 , 更换 适 合最 低 温度 的燃 油 , 可选 择 使用 一 3 O或一 5 0号 的柴油 。 ( 条件 允许 的情 况 下使 用 大容 量 的蓄 电池 .并 将 电解 液 密度 可 调 整 为 1 . 2 8 ~ 1 . 3 1 克/ 立 方厘 米 。⑦ 对 车 库 、 充 电 间进行 改 良, 采取密 封措 施 , 建 设 暖 气型 车库或 半地 下 式车 库f 西北 地 区 雨 水较少1 等。 近年来, 部 队建设 的 暖气型 充 电间 , 对
圈损 坏 的 主要 原 因是 发 动 机 温 度 过 高 , 因此 , 如 果 和 汽缸 盖 裂 纹 、 汽缸 套 阻水 圈损坏 不 会使 冷 却 水在 短 时 间 内大量 进 入油 底 壳 , 可 以推 断 是 由于 汽 缸盖
发 动 机没 有 在 缺少 冷 却 水 的情 况 下 长 时 间运 转 . 则
WD615.61斯太尔发动机油底进水故障分析与排除

WD615.61斯太尔发动机油底进水故障分析与排除
苏文绪;高树兵;卢进;刘晶宝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发动机中修后试车发现机油变质,经检查发现是由于维修时操作不规范所致,整改排除故障后,恢复正常。
【总页数】1页(P118)
【作者】苏文绪;高树兵;卢进;刘晶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407
【相关文献】
1.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J], 姜浩江
2.解放CA1121J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及排除 [J], 杨学成;王炜;史忠鹏;李杰
3.发动机油底壳进水原因分析与处理 [J], 袁雪梅
4.6359发动机油底进水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J], 姚泽群
5.东风EQ2102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水一例 [J], 刘天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解决方法柴油机油底壳内进水后最明显的特征是:机油油面不下降,甚至增高;发动机熄火停车十几分钟后,拧松油底壳放油螺塞可见有水流出;抽出机油量尺时,可见量尺上蘸出的机油有泡沫或水珠;严重者能使机油变成灰黄色的乳状物。
1.水堵头漏水水堵头外圆与气缸盖水堵头座孔配合不当,或因水堵头腐蚀而失效,或压装水堵头时水堵头外圆膨胀量太小,使水堵头被水冲出后大量漏水;有的在水堵头与气缸盖水堵头座孔处局部轻微漏水。
解决的办法是:用手锤轻轻敲打水堵头中部,使其胀紧,如仍然漏水,应更换新的水堵头。
更换时可在水堵头与其座孔的配合面上涂些油漆,以提高密封性。
若无新的水堵头时,将损坏的水堵头取下,用一根直径与气缸盖水堵头座孔直径相同的圆钢,用锯截取4~5mm厚的圆片来替代水堵头。
压装时要根据松紧程度,适当用几层(至少须用一层)塑料薄膜包住圆片镶入气缸盖的座孔内,水堵头漏水的问题即可解决。
但压装时应注意清除水堵头座孔内的污垢,以保证水堵头压装后有可靠的密封性。
2.阻水圈漏水阻水圈漏水除因阻水圈长期使用老化失效或因发动机水套缺水运行将其烤坏,以及因气缸套、气缸体与阻水圈配合处有制造缺陷外,主要是由阻水圈的选配和安装不当所引起的。
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气缸套的支承环带和阻水圈的沟槽宽度、深度应平滑均匀,无夹沙、渣和气孔等缺陷;气缸体安装孔内壁应无缺损,孔口应有15度到30度的导入角,否则,须用三角刮刀或钢锯条刮削孔口,以防尖角切伤或划伤胶圈。
阻水圈截面直径应均匀且弹性好,不得有硬化、裂纹、永久性变形扭曲等缺陷,分模面飞边高度应小于0.1mm,厚度应小于0.15mm。
阻水圈装入缸套的密封沟槽后,除不得扭曲外,还应平整均匀地高出支承环带表面0.5~0.8mm,以保持其截面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和保证有足够的密封面接触压力。
如过低时,允许在阻水圈下面垫适当厚度的医用胶布。
过高时可用木锉锉修阻水圈,但不得锉扭,否则安装后易引起漏水。
老师傅维修自动变速箱--进水问题维修全程

车辆信息:10年雪铁龙C5,配用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及其爱信6档手自一体变速箱。
雪铁龙是法系车中的标志性B级车,但是由于法国人过于追求浪漫,忽视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已经逐渐脱离了国内爱车人士的关注。
令人诟病的方向盘及其底盘调教暂且不用多说,配用质量稳定的爱信6档手自一体变速箱,由于调教问题,故障频出,另车主疼痛不已呀!今天我们所介绍的这辆C5,并不是因为一些小通病而造成的故障,而是变速箱进水,并未及时维修清洗,只是简单的更换变速箱油进行处理,后期造成故障加重,进行维修。
故障情况:变速箱进水,4S店进行2次变速箱油更换,两天后车辆故障加重,车主在网上咨询,找到我们进行维修。
车辆进场,准备维修。
变速箱拆下,发现壳体上存在明显水渍,且液力变矩器已经生锈拆下液力变矩器,看到一些变速箱油,但是由于4S店已经换过,并未发现异常。
拆下油底壳,发现阀体上的电磁阀已经生锈从锈迹来看,已经是腐蚀郭一段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换油并不能够解决变速箱进水的问题从油底壳残留油渍可以看到,进水后更换变速箱油并未彻底清洗变速箱内部,仍然存在油水混合物。
这已经是店里经过2次换油后的样子,这些残留油渍仍然会继续在变速箱内部循环,损坏部件。
继续拆解取出油泵油格油格也就是变速箱滤芯,滤网上可以看到残留的油水混合物继续拆解,看到离合器盅有已经生锈取下离合器盅,发现中体生锈且存在磨损情况v 离合器小盅也已经生锈取出离合器组取出离合器摩擦片,因为泡水缘故,会加剧摩擦片的磨损,所以一定要更换至此,变速箱已经拆解完毕,发现内部虽然经过两次换油,但是仍然存在生锈腐蚀情况,因为进水缘故,变速箱内部摩擦片,胶圈活塞等易损件需要更换,生锈零部件也要更换,在此提醒广大车主,一旦发现车辆变速箱进水,一定要尽快维修,避免后期出现更加严重的故障情况。
上海新孚美汽车自动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汽车自动变速箱维修和再制造业务的企业。
至今,在华东,华北,华中,西北二十多个省份,与4000多家汽车4S店以及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船舶柴油机润滑油质量检查及换油周期探讨

润滑油被称为柴油机的血液,具有减摩、冷却、清洗、密封、防锈及减震与降噪的作用。
各运动部件之间有足够质量合格的润滑油,是柴油机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氧化和污染发生降解变质,达到一定程度必须更换。
一般润滑油质量检测由专业机构进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检测手段的多样,检测数据准确,反映问题全面,定期对润滑油质量检测能够有效预防柴油机故障的发生。
但对于船舶柴油机的使用者和维护者来说,专业机构检测周期较长,且需要定期送检油样,船舶柴油机操作维护人员掌握快速判断润滑油质量的简便方法非常有必要。
柴油机润滑油的换油周期与柴油机配置、燃油质量、负载等因素密切相关。
柴油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会给出推荐的换油周期,但出于保护柴油机的目的,以适应复杂的工况及不同配置,制定的换油周期相对比较保守。
船舶柴油机一般是大缸径柴油机,频繁换油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影响航行任务,因此根据润滑油质量变化情况,结合柴油机运行工况合理制定换油周期十分必要。
一、影响柴油机润滑油质量因素1、高温船舶柴油机是内燃机,依靠压缩空气和柴油充分混合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必然会产生高温。
温度是润滑油发生氧化降解的重要因素[1],高温会加剧改变润滑油的粘度、抗氧化性和其他理化性能,降低润滑油的减摩抗磨能力。
柴油机冷却不良或排温过高,会造成柴油机润滑油高温报警,因此,操作维护人员应经常关注润滑油温度,确保柴油机润滑油保持在规定的温度区间。
2、密封不严柴油机缸头、气阀和活塞环的密封性会影响燃油、烟炱和水分等进入气缸,落入油底壳,进而污染润滑油。
船舶柴油机一般在自由端安装机带淡水泵和机带海水泵,利用淡水冷却缸头和汽缸套,利用海水冷却淡水和润滑油,如果冷却器或者水泵轴封密性下降,润滑油中进水的可能性会增大。
燃油泄漏进润滑油会导致稀释问题,燃油中不饱和芳烃会造成润滑油碱值降低,粘度下降,使润滑油成膜能力变差,加剧摩擦副磨损,泄漏的燃油还会冲刷汽缸壁上的润滑油,加速活塞环、缸套的磨损,进而引起窜气,增加油耗,影响添加剂的效能等。
康明斯NT855-C250发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康明斯NT855-C250发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作者:刘建芳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6期刘建芳(天津市水泥石矿天津 301900)摘要:良好的康明斯发动机性能和质量,深受司机与维修人员的好评与认可。
然而,再好的机械也会出故障,这些故障既有自然磨损,也有人为使用保养不当所造成,一般自然磨损是不可抗拒避免的,它在发动机所出故障中所占机率相当少,大部分故障都是由于操作人员不认真负责、违规操作、对发动机保养不及时、不到位或未按规定保养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康明斯发动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TK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122-0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工程项目相继大量涌现,使各种工程机械得到广泛应用,康明斯动力以其卓越的技术特性成为这些工程机械中的首选。
我矿是天津市唯一生产水泥石的大型国有矿山企业,自1982年建矿至今已有30年历史,拥有多种性能优越的采运设备,建矿之初就购置20台装有康明斯NT855-C250发动机的北京374矿用自卸车,后又购置6台装有康明斯KT-19和QXS-15发动机的SGA3722大型矿用自卸车。
这些设备在我矿生产和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人于1984年曾参加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厂举办的第三期康明斯发动机维修技术培训班,多年一直从事康明斯发动机的修理工作,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将我在修理康明斯NT855-C250柴油机中所遇到一些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水箱“开锅”犯热,冷却液大量窜出发生此现象应注意检查以下各项:(1)打开水箱盖,看水箱是否缺水严重,补水后有无漏水部位。
(2)检查一下水箱外部是否太脏,水箱前部是否被东西挡的太严,特别是冬季,有的司机为了提高水温上升的速度,用塑料布或纸挡住水箱,造成水箱不能通风散热。
(3)检查风扇皮带、水泵皮带是否完好,有无太松打滑现象。
在确认上述几项都正常后再查看节温器的工作状况:首先起动发动机,当水温表指示70°C以下时,打开水箱盖,由加水口查看冷却水应平静、无水流动、水温不热,否则表示主阀门关闭不严,使冷却水过早进行大下循环;如果水温一直升高很快,并有沸水突然溢出,则表明节温器主阀门有被卡滞现象;当用手摸水箱上下水管时若均烫手,说明节温器工作正常;若从散热器口观察进水口无水流出或甚微,说明节温器主阀门无法打开。
液压油进水处理办法!

液压油进水处理办法液压油进水的处理方法为:可以选择使用油水分离机将水分离出来;对于乳化严重,已经变色变质的液压油,要完全抽出变质油后更换全新的液压油,及时排水,建议每隔三天开放水阀放一次水。
加强液压系统的密封措施,液压泵、阀、油缸等部件增加防水密闭装置,防止水分进入在南方潮湿多水地区工作的挖掘机,有必要在液压油箱的呼吸孔上安装干燥器,防止水汽的进入。
1、油箱底部防水般情况下,液压油的比重都会小于水。
所以,油箱进水后,水会逐渐沉淀于油箱底部。
发现进水后,停止机器运转,让油箱里的油静置1小时,使水有足够的时间沉淀下来。
然后,只要打开油箱最底部的泄放阀,把沉的水放掉即可。
如果油箱温度较低,可以将油温加热,最高不要超过60°C这样有助于油水分离。
这种方法仅限于没有出现过乳化现象的液压油。
2、有吸水功能的过滤器对于少量的进水或乳化程度不严重的系统,可以采用有吸水功能的液压油过滤器将油里面的水过滤掉。
这种类型的过滤器同时也能过滤油里的杂质。
3、真空脱水机如果油箱的油量很大,可以采用真空脱水滤油机来除水。
最常见的液压油真空脱水机是利用水在真空条件下蒸发温度降低,蒸发量大的原理使油和水彻底分离。
它可以很快除掉液压油里的水分,包括大部分溶解水。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大多数的进水情况,包严重乳化的油品液压油进水乳化的危害液压系统由于空封泄漏,空气潮湿等原因造成液压油含水量的增加,甚至液压油呈乳化狀态。
使油液变质;减小润滑油膜厚度,降低润滑性;油液变性聚合而形成大分子,使液体粘庋改变;形成有机酸,腐蚀金属表面;降低或丧失油液介电强度。
影响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底壳进水解决方案
篇一: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发动机油底壳进水现象及原因
发动机的润滑油系统和冷却水系统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系统,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水是不会进入油底壳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冷却水进入油底壳的现象。
油底壳进水后,使机油稀释、变质、甚至乳化。
不及时解决会造成机件磨损,甚至引起抱轴烧瓦事故。
1.发动机油底壳进水故障的主要表象
(1)冷却水不正常减少。
(2)机油压力降低。
如果机油压力在同等转速下降低100~200kPa就要及时检查其原因。
(3)发动机连续工作或静置数小时后,油底壳内的油位明显上升,即机油量不减反增,有时从游标尺处溢出。
(4)曲轴箱和呼吸器内有白雾现象,有时呼吸器口处还有水珠产生。
(5)油底壳进水初期机油中有水滴,时间一长,则机油会变成乳白色。
(6)冷却水有“开锅”或“翻泡”现象。
说明汽缸套有裂纹,水进入了油底壳。
2.发动机进水的原因
(1)汽缸套水封圈密封不好。
(2)机油冷却器损坏,部分冷却水渗入润滑系统。
(3)有些发动机冷却水泵的轴承是通过发动机机油润滑的,如果水封和油封老化或损坏,冷却水就会进入润滑系统。
(4)汽缸套有裂纹或缸套因“穴蚀”严重而产生小孔,冷却水会渗入汽缸,流入油底壳。
(5)汽缸盖有裂纹,冷却水直接渗入汽缸,流入油底壳。
(6)汽缸盖顶部的工艺孔闷头因工作振动而松脱,使冷却水经推杆孔流入油底壳。
(7)挺柱室内机体有铸造砂眼,使水套内的冷却水从砂眼中渗出,经挺柱室回流入油底壳,这一故障比较难检查。
(8)发动机汽缸垫被冲坏后连通水套,使冷却水直接进入汽缸套流入油底壳。
(9)缸头与缸体之间的水封圈损坏。
如果缸盖螺栓偏松,也会使冷却水进入汽缸。
(10)对于干式缸套,如果机体因“穴蚀”严重,冷却水由机体渗入缸套,缸套因受热不均而损坏,冷却水仍过缸套渗入油底壳。
(11)有些发动机所附的空压机是用冷却水冷却的,而润滑油与发动机润滑油道相通,如果空压机发生某些故障,也会使冷却水流入油底壳。
篇二: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主要原因及判断
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主要原因及判断
212V190B型柴油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一种大功率柴油机,主要用作石油矿场钻井动力。
随着我国石油业的发展,石油开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机使用日益广泛。
但在使用中发现,柴油机及其部件经修复后冷却水很容易渗漏到油底壳内,
再由机油泵抽至各润滑部位.从而使机油稀释和变质。
当机油变质后,不但加剧了机件的磨损,而且极易造成运动件卡死和烧轴瓦的严重事故。
1冷却水进入油底壳的主要衰现
当冷却水通过某种途径渗漏到油底壳后,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a柴油机连续工作数小时后,油底壳内的油位明显上升,即机油量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加,有时甚至是大幅度地增加;
b打开呼吸器后,有排白雾现象,有时呼吸器口处还有水珠产生;
c对机油进行检查.油底壳进水初期机油中含有水珠,数小时后机油变成灰白色,有时还伴有气泡产生:
d机油压力表的读数指示较正常工况时下降约90~20O kPa.
2冷却水进入油底壳的主要途径
a缸套封水圈密封不好或缸套穴蚀严重,冷却水渗漏至油底壳;
b冷却水泵水封、油封均损坏,致使冷却水渗漏至油底壳.
c油冷器损坏,部分冷却水渗漏至油底壳;
d增压器支承体有裂纹,冷却水腔内的冷却水渗漏至油底壳。
3冷却水进入油底壳的判断
发生了冷却水进入油底壳的故障,应先分析进水的途径,再按段分析,由简到繁进行分析、判断。
首先,应检查机油冷却器。
方法是停机20 min左右,观察低温冷却水箱内是舌有机油,如发现有机油,则说明机油冷却器损坏,应更换;其次,检查高、低温冷却循环水泵。
方法是先检查水泵漏水观察孔是否堵塞,若堵塞.待停机后拆卸齿轮室两侧的盖板,分别观察水泵齿轮与水泵体处,如有冷却水渗漏,则说明水泵上的水封和油封均密封不好,应更换水封和油封.并疏通水泵漏水观察孔;最后,检查增压器与缸套封水圈。
方法是打开机体两侧与增压器相对应的观察孔,检查渗漏出来的冷却水,若从机体上部渗漏,则说明与之对应的增压器支承体有裂纹,应更换增压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冬季.停机后增压器支承体内的冷却水来放净而冻裂所致;若从缸套与机体缸套孔处渗漏,则说明该缸套已严重穴蚀,缸套上的一个矩形和三个o形封水圈均密封不好,应拆卸缸套检查,更换该缸套全部封水圈或缸套,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根据石油钻井矿场的使用经验,冷却水由缸套处渗漏至油底壳内的可能性很小,主要的渗漏途径是冷却水泵、油冷器和增压器。
篇三:发动机进水及处理办法
●发动机进水的过程
大雨滂沱的夜晚,司机刘师傅行驶在环路某低洼路段,
他所驾驶的是一辆带有四驱功能的SUV车型,凭借其高车身的优势,在此之前,他已经征服了不少别人望而却步的路段,这一次,他对眼前这条“河”同样充满信心,但刘师傅心里清楚,面前的境况显然不同以往。
好在他足够冷静,心中的那条涉水法则告诉他要保持低挡位行驶,油门踏板也要稳住,随着有更多的积水被车头慢慢推开,这条夺命深渊已经彻底将它包围了起来,此时,再想挣脱已经不太容易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短暂的抖动后车辆失去了动力,但由于电路还接通着,从来自仪表的反馈来看,点亮的EPC警示灯伴随着阵阵蜂鸣警示音让这次熄火跟一次普通的发动机熄火故障没什么两样,刘师傅下意识的就要摁下点火开关。
在路灯的映照下,“湖面”泛起的粼粼微光,滚滚浪涛刚好把它反射到刘师傅的眼睛上,这一切都没能改变刘师傅的主意,当它按下点火开关的瞬间会发生什么事?很多人都会认为“二次点火”这个动作对于发动机来说是一击毙命的,但等你看完下面这段解读过后,你就知道大家都错了!
发动机在水中憋灭后(气缸内灌入了大量的水)再次点火会造成连杆弯曲以及更严重的后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车辆以较慢的速度涉水时,因积水灌入气缸会导致发动机被憋灭,此时,气缸内已经存有水,
以常规思维来想,水是不可压缩的,这一定会造成连杆的弯曲甚至缸体的损伤,那我凭什么更大家唱反调呢?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曲轴根本转不动!在发动机被水憋灭的同时,
气缸内部基本已经被水充斥了,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活塞几乎没有上行的空间,此时,即使你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机也根本转不动,就更别提给发动机造成损伤了。
连杆都是怎么弯的?(气缸内进入少量的水,发动机可“正常”启动)
很多情况下,车主都不知道发动机已经进水了,而恰巧进水量又不多(足以满足发动机的启动),在启动的瞬间,活塞上行完成点火前的压缩工作(来自: 小龙文档网:油底壳进水解决方案),几乎在同一时间,进气门关闭,于是,气缸内部便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待活塞上行至一定位置时会感到阻力明显增大,但曲轴是铁了心的要把活塞送到上止点位置,总之,水是不会做出让步的,相比之下连杆就变得脆弱得多(发生细微的变形),积水会在启动时随着排气门的开启排出缸体外,但它对连杆造成的伤害已成事实,弯曲的连杆在无形中降低了气缸的压缩比,因此车辆开起来也就会觉得不如原先有劲儿,从驾驶者的角度来想,就会刻意的把油门踏板踩得更深些,用更高的转速
来获取所要达到的动力。
连杆的细微弯曲会让活塞在气缸中的运行变得极为不稳定,而过高的转速则无疑加快了它恶化的脚步,同时,活塞在气缸中的摇摆不定也会加重连杆的弯曲程度,连杆弯曲的幅度越大,活塞在运行中的摆动就会更疯狂,直到最后,活塞卡死在气缸中,而连杆也会因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或弯曲或折断,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折断的连杆直接将缸体刺穿。
随即发动机失去动力,车辆也会在短距离的滑行过后停下来。
保险公司的定损员会根据这个特点为依据来判断受损车辆是否属于免赔范畴。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一些真实情况后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请接着往下看。
●发动机为什么会把水吸到气缸中?
发动机进水的路径跟进气的路径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在讲这个问题时要先弄明白发动机是怎么喘气的,在此可以先用一张厂家提供的进气效果图来展示,但你要把蓝色部分看做水才行。
空气(水)为什么会吸入气缸?
这听上去倒是像个哲学问题,的确,越基础的问题越不容易解答。
在活塞下行的阶段会产生负压,随后通过进气门释放,如果你实在不能理解它,那就把它想象成一个没装
针头的注射器,用手指堵住一头用力拉活塞推杆,这样你就可以感受到负压的存在了。
在转速稳定时,负压值也几乎是恒定的,当驾驶者踩下油门,节气门的摆动会扩大进气节流面积,此时,喷油量也会在发动机电脑的协同下做出修正,随即转速上升(活塞的往复运动瞬间加快),在这瞬间,负压值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在电脑程序里,它们之间所呈现出的是个函数关系。
水在吸入气缸之前还面临着一个选择,往哪个气缸走?这是水在成功闯过空气滤芯以及节气门后的第一次选择。
进气歧管组成的岔路口通往各个气缸,以四缸发动机为例,虽然不会有两个气缸同时处于进气行程,在理论上会出现单一气缸进水的可能,不过,即便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转,800rpm左右的发动机转速也足以在瞬间将涌入进气歧管的水完全瓜分。
水与燃油交融后进入气缸,这个过程就好像注射器在吸纳药剂一样,此时的燃烧室从没有像现在一样被填得很满过,就这样,发动机被憋灭了。
●水会从排气管进入气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