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技巧与

合集下载

写作散文的关键技巧有哪些

写作散文的关键技巧有哪些

写作散文的关键技巧有哪些散文,如同一条自由流淌的河流,不受格律和韵律的束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写作者和读者。

那么,想要写好散文,关键技巧究竟有哪些呢?首先,真情实感是散文的灵魂。

一篇好的散文,必须源自作者内心深处最真实、最诚挚的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感动,也可以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思考、对自然的敬畏。

只有当作者将自己的真情融入文字之中,读者才能感受到那份真挚,从而产生共鸣。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有了真情实感,还需要有清晰的主题。

散文虽然看似“形散”,但“神”不能散。

这个“神”就是主题。

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一种人生感悟、一份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无论如何,主题要明确、集中,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描写父亲送别时的背影,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主题清晰而动人。

在写作过程中,善于观察和积累素材也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对周围的人、事、物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那些细微而又独特的瞬间,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四季的变化,留意人们的言行举止,感受社会的发展变迁。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就是源于他对济南冬天细致入微的观察,才将这座城市的冬天描绘得如此生动迷人。

接下来,语言的运用也是散文写作的关键之一。

散文的语言要求自然、流畅、简洁、优美。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能过于刻意,要恰到好处,为表达主题服务。

同时,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生僻的词汇和句式,以免让读者感到晦涩难懂。

比如,张晓风的散文语言优美而清新,她在《春之怀古》中写道:“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散文写作技巧大全

散文写作技巧大全

散文写作技巧大全散文,是一种以散篇形式叙述抒发感情、描写景物、抒发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不拘泥于特定的格律和韵律,更加注重文字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散文写作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您提升散文创作的能力。

一、突出主题思想散文虽然不局限于特定的形式和内容,但是一个成功的散文作品一定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

在写作时,我们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并贯穿于全文中,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散文作品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二、注重描写细节散文作品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或者人物。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重观察细节,用准确的词语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外貌和特点。

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在散文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是要注意应用适度,不要过多地使用修辞手法,以免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四、注意节奏和节制散文的语言节奏和节制对于文章的品味至关重要。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使用短句和长句的交替,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明显。

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控制字数和段落长度,不要过于冗长和啰嗦,保持文章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五、提炼个人感悟散文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往往与个人的经历和感悟息息相关。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提炼出个人的感悟和体会,用自己的思考和感情去激发读者的共鸣。

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真实和质朴,也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六、反复修改散文写作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推敲。

在初稿完成后,我们要仔细审视每一个词语和句子,进行精益求精的修改。

优化语言表达,调整篇章结构,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

同时,也要注意删除一些冗余的内容,保持文章的精简和一致性。

七、丰富阅读积累散文写作需要有丰富的阅读积累作为基础。

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回复

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回复

散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回复散文是一种以叙事、描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作品类型。

下面是关于散文写作的十条方法和技巧,并且会对每一条进行详细描述。

1. 选择一个个人而有意义的主题:散文通常涉及个人经历、人生哲理或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选择一个主题,确保它与你个人的经验或者兴趣相关,并且它有足够的内涵和深度可以被展开探讨。

2. 建立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在散文中,引起读者注意的开头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引语、回忆、问题或者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或者主题3. 有意识地使用多样化的修辞技巧:散文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富有感染力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使用多样化的修辞技巧,如比喻、隐喻、排比等,可以让你的散文更加生动和有趣。

4. 注意结构和组织:散文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和组织,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跟随你的思路。

可以使用段落、标题、子标题等来组织你的思想,使其有条理和易于阅读。

5. 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言风格是散文写作中的关键。

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同时要注意用词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6. 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散文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描述所涉及的主题。

从个人、社会、历史等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讨论问题,可以使作品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7. 培养个人的写作声音:散文是一种个人表达的形式,可以通过培养个人的写作声音来增加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

试着找到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并且保持一贯性,让读者能够辨识出你的作品。

8. 用细节和描写增强写作效果:在散文中使用细节和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通过描述人物、场景和感官细节,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9. 引用古人名言或文学作品:散文中引用古人名言或文学作品可以增加其权威性和深度。

可以选择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经典名言或者文学作品,并且加以阐述和评论,以增加散文的内涵和思想性。

高中语文散文写作技巧与常见问题

高中语文散文写作技巧与常见问题

高中语文散文写作技巧与常见问题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散文写作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情感感知力。

然而,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散文写作并非易事,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高中语文散文写作的技巧以及常见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散文写作技巧1、确定主题,立意鲜明主题是散文的灵魂,一篇好的散文必须要有一个明确且有深度的主题。

在确定主题时,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社会现象等方面入手,挖掘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或者思考的点。

比如,通过一次旅行的经历,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或者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探讨人性、道德等问题。

立意要新颖、独特,避免老生常谈。

2、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散文的选材广泛,可以是人物、事件、景物等。

但在选材时,要注意选取那些能够突出主题、具有代表性的素材。

同时,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和情感。

比如,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散文,可以选取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这样一个小细节,来展现母爱的细腻与伟大。

3、合理布局,结构清晰散文的结构比较灵活,但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构思好文章的框架,明确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开头要引人入胜,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中间部分要丰富充实,对主题进行深入的阐述;结尾要简洁有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善用修辞,增强文采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比如,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拟人可以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文章更加活泼有趣;排比可以增强语势,使文章更有气势。

但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自然恰当,不要为了修辞而修辞,导致文章显得生硬做作。

5、注重细节,描写细腻细节描写是散文的魅力所在。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景物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如临其境。

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散文写作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的文学形式,它注重展示细节、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如何运用方法与技巧来写好散文呢?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要点:
1. 引起读者的兴趣:散文的开端至关重要,要选择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用有趣的事件、引人入胜的描述或有深度的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使用生动的语言:散文写作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写作,更强调生动、形象、感性的描写。

运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的丰富词汇,使文字更富有感染力和形象感。

3. 培养细腻的观察力:散文要写出真实而生动的情景,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细节描写出来,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4. 适当运用比喻和隐喻: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可以让文字更加深入人心,增加文字的艺术感。

合理运用比喻和隐喻能够丰富意象,增加散文的内涵。

5. 注意篇章结构:散文虽然灵活自由,但也需要有层次清晰的结构。

要让文字既有流畅度又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运用对比、转折、承接等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或观点的逻辑脉络。

6. 引发共鸣:好的散文作品常常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或思想上的共识。

通过真实的情感表达
和深入的思考,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7. 精练用词:散文追求简约而深邃的表达方式,应尽量避免冗长或啰嗦的叙述。

用简练而精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更好地吸引和打动读者。

总而言之,散文写作需要有情感、思考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

通过运用合适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让散文作品更加出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散文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文学形式,它不拘泥于特定的格律和形式,是一种自由奔放的文学表达方式。

散文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散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散文写作需要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散文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作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读者。

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那些触动自己的情感点,将其转化为文字,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其次,散文写作需要有独特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将这些细节转化为文字,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同时,作者还需要有独特的思考能力,能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给读者带来新的感悟和启发。

再次,散文写作需要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作者在写作时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让文字充满生命力和魅力。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和生动,避免空洞和枯燥,让读者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最后,散文写作需要有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在写作时要有对美的追求和感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

同时,要有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总之,散文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磨砺和提升。

作者需要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观察和思考能力、表达方式和审美情趣,才能写出优秀的散文作品。

希望以上分享能对你在散文写作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愿你在散文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散文写作技巧与范文

散文写作技巧与范文

散文写作技巧与范文
1.主题选择:选择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的主题,尽量选择有趣、独特或令人深思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个人经历、观察、思考或回忆。

3.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利用五官感官的描述和具体的细节来展示事物的特点和特征,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结构安排:散文的结构可以灵活安排,但要注意整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主题顺序等来组织文段。

同时,要注意段落的分隔和过渡,使文章流畅。

5.语言运用:散文的语言要生动、具体和富有表现力。

可以使用形象化的词语和具体的比喻来增加文字的感染力。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

7.修饰和修剪:写完一篇散文后,要进行修饰和修剪。

对于多余、重复或冗长的部分进行删除和修改,以保持文章的紧凑和精炼。

8.个人风格:散文是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要通过练习和积累,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散文是一种富有个性和表达力的写作形式,通过以上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提升散文写作的能力。

关键是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以生动、具体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

散文创作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散文创作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散文创作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散文,如同一条自由流淌的小溪,它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框架,却能以其真实、灵动的笔触触动读者的心灵。

想要创作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散文,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

首先,真情实感是散文的灵魂。

一篇好的散文应当是作者内心真实感受的自然流露。

当我们拿起笔,要敢于袒露自己的情感,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宁静。

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从而产生共鸣。

如果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堆砌华丽的词藻却没有真情实感,那么这样的散文就如同没有生命的躯壳,无法打动人心。

比如,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的某个美好瞬间,那种纯真的快乐、无忧无虑的时光,若能将这些真实的情感和细节描绘出来,必定能让读者也感受到那份温暖和美好。

其次,选好主题至关重要。

主题就像是散文的核心,它决定了文章的走向和价值。

一个好的主题应该是独特的、有深度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是对生活中小事的感悟,也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反思,还可以是对人性的探索。

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都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热情和思考去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有情感可抒发。

比如,以“城市中的孤独”为主题,我们可以从自己在城市中的亲身经历出发,描述那些独自面对困难、无人倾诉的时刻,进而探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缺失。

清晰的结构能让散文更加有条理。

虽然散文不像议论文那样有严格的论证结构,但也需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也可以采用空间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来描写景物或场景;还可以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让读者随着作者的心情起伏而沉浸其中。

比如,写一次旅行的散文,可以按照旅行的行程,从出发、途中的见闻、到达目的地的感受等方面来组织文章,使读者仿佛也经历了一次同样的旅行。

细节描写是散文的点睛之笔。

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事物和情境。

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处景物的细微变化,都能为文章增添生动性和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写作技巧与导读:【篇一:主要特点】第一,散文语言十分重要。

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

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

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还有,可以运用排比、夸张、对比等手法。

但是,不要过于注重辞藻华丽,过于言过于实。

第二,散文需要形散神不散,那么就要求我们写作时要有线索,有主线,围绕主线展开联想,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第三,构思精巧。

好的构思才能使文章吸引人,才可以以质取胜。

主要特点1。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二: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

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再探索,再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

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

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构思的奥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发现。

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构思方法。

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

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

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

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

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

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

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

如他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重要的。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

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

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

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

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

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

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

积累愈厚,愈发敏感。

散文不是贵在触发吗?由此及彼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既是触发,也是联想。

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

要将“诗魂”变为诗,要从触发达到构思,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

要将许多旧经验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组织,假若没有一定生活积累做凭依,想象、联想的翅膀则是飞不起来的。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有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由水库想起水力发电机);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由鲁迅想起高尔基);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由火想到热)。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

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

作者给读者想象空间、回味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这就离不开丰富而活跃的联想。

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观察的融会贯通。

没有这种融会贯通,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

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一个作家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广博的学识,不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

只能象蓬间雀那样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散文笔调的魅力,固然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

但要将其化作文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还必须依靠驾驭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

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花花绿绿,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还需有异常严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

创作时,不能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挖空心思找到准确的词句,并把它们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简意繁”。

要使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的动作、步态和语气。

散文的语言美,作家们有不少独到精辟的见解。

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

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

”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

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

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杂杂,拖泥带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脚布,又长又臭。

简洁,并不是简境,而是简笔;笔既简,而境不简,是一种高度准确的概括力。

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仅仅十二字,就写出了六国王朝的覆灭。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树木砍光了,山顶上光秃秃的,就在这里,修建起阿房宫。

短短十二个字,写出了这么丰富的历史内容,时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谓“言简意繁”了。

潇洒,对人来说,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

对散文来说,是语句变化多姿。

短句,促而严;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流美洒脱。

这些句式的错落而谐调的配置,自然便构成散文语言特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并不排斥华丽美,两者是相对成立的。

在散文作品里,我们往往看到朴素和华丽两副笔墨并用。

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意渲染,如天边锦缎般的晚霞;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写,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

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非丽词艳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不着斧凿的痕迹。

但不论是朴素还是华丽,若不附属于真挚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无限的浮萍,变得苍白无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戏。

像生活的海洋一样,语言的海洋也是辽阔无边的。

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散文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篇三:写作观念】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

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

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

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

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

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

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

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

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