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泉州开元寺佛教论略

泉州开元寺佛教论略厦门大学历史系王荣国黄蕾开元寺既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见证也是其标志,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虽然经受几度沧桑,但至今仍以名刹出现于中国佛教界。
对其历史作一番梳理,不仅有助于对开元寺历史的了解也有助于对福建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的了解。
本文1试就此作简要的阐述,以就教于方家。
一、开元寺沿革开元寺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寺”,以僧匡护为开山。
当时寺所在地属南安县,而南安县隶属于泉州(治在今福州),莲花寺不仅远离州治所而且也远离南安县治所,寺址原是一片黄氏的桑园。
此后,武则天圣历年间置“武荣州”,治所在南安,一度废,后又复置。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莲花寺改名“龙兴寺”。
无论是“莲花寺——龙兴寺”所在地隶属于武荣州还是隶属于泉州(治在今福州),此寺都没有得到发展机缘,寺的规模都比较小。
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2。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治所由南安迁今泉州市区一带3,龙兴寺始位于泉州治所附近。
开元二十六年,玄宗诏令天下诸州道各立一佛寺,以纪年名寺。
据记载可知,当时对设立“开元寺”一事进行了选择,龙兴寺也列为选择的对象,因“卜胜无以甲兹”,于是改“龙兴寺”为“开元寺”。
4从此,开元寺开始跃居福建的名刹。
自唐季开始,陆续创建支院,“历五代十国而至宋,旁创支院一百二十区。
”5到了元代,统治者对佛教采取扶植与利用的态度,南宋以来处于低迷的佛教有所复苏。
泉州开元寺由于支院“支离而不相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禀告福建平章伯颜,奏请合支院为一寺。
获得朝廷同意并赐额更名为“大开元万寿禅寺”。
次年秋,临济宗名僧雪峰可湘之徒妙恩禅师受请开山。
从此,开元寺成为单纯的禅宗寺院。
由于元朝皇帝对寺院经常赐田赐钞以表示对佛教的支持。
在其影响1本文所论止于1949年。
2此后“泉州”一直指以晋江流域为中心的闽南之地。
3后来“以州郭无县”,析南安县东置晋江。
雪窦寺四禅师禅茶因缘初探

“明州港这一早期的‘海上茶路’最初是源自于‘禅茶文化’交流而著称,僧侣们当初从中国引茶、栽种、品饮并没有投入到也不可能投入到茶叶的商业行为中,故为一种文化行为的传播与交流。
由此可见,明州港不仅仅是人们泛指茶叶贸易的海上通路,更重要的是中国茶禅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输出地,也是东方文明与物质的对话的海上通路”[1](P31)。
中国禅茶文化的输出,涉及到从古明州港往返并对“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性僧人:日本遣唐使最澄和尚与空海和尚,日本遣宋使荣西禅师、希玄道元、圆尔辨圆,高丽国遣宋使义通、义天禅师等。
“尤其是日本高僧荣西先后两次通过明州港入宋求法,回国后写下了《吃茶养生记》。
随后,日本遣宋使希玄道元禅师、圆尔辨圆禅师先后通过明州港入宋求法。
归国后,分别制订了《永平清规》和《东福寺清规》。
两部‘清规’均有寺院茶礼和茶事规范。
宋代,高丽国高僧义通、义天曾先后通过明州港舒曼,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吃茶去》杂志总编,研究方向为禅茶文化;刘瑶,女,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理事、河北省少儿茶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雪窦寺四禅师禅茶因缘初探舒曼刘瑶摘要:古明州港(今宁波港)这一早期的“海上茶路”因“禅茶文化”交流而著称。
明州港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茶叶贸易的海上通路,更是中国茶禅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输出地和东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话的海上通路。
本文通过梳理宁波雪窦寺四位高僧与茶的不解之缘,论述宁波佛教与茶的因缘相合,以及雪窦寺禅茶文化从宋代到近代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雪窦寺;雪窦重显禅师;无准师范禅师;雪窦石奇禅师;太虚大师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5-0151-12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auses of Zen Tea of Four Zen Mastersin Xuedou Temple Shu Man,Liu YaoAbstract:The ancient Mingzhou Port (the Ningbo Port today),an early “maritime tea road ”,was famous for the ex ⁃change of “Zen tea culture ”.Mingzhou Port is not only the sea route for tea trade in general sense,but also the important ex ⁃port place of Chinese tea Zen culture and the sea route of dialogue between Orient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material civi ⁃lization.By combing the indissoluble bond between four senior monks and tea in Xuedou Temple of Ningbo,this paper dis ⁃cuss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tea in Ningbo,as well a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en tea culture inXuedou Temple from So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Key words:Xuedou Temple;Zen Master Chongxian in Xuedou Temple;Zen Master Wuzhun Shifan;Zen Master Shiqiin Xuedou Temple;Master Taixu农业考古2019窑5入宋求法”[2](P87)。
明哲方丈:爱国爱教的高僧

明哲方丈:爱国爱教的高僧明哲法师,字日晶,俗名张玉祥,号云祥。
1925年3月出生,山东济宁市人,7岁开始读私塾,跟母亲吃素学佛,通读四书五经。
因家境贫寒,15岁辍学,曾想出家未遂,到万盛祥玻璃店学徒。
1948年2月8日投拜上海圆明讲堂圆瑛老法师座前,正式出家为僧,即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做沙弥。
1950年在福州市舍利院慈舟老法师门下,受三坛具足大戒,学戒律,学华严教义。
1952年随慈老去厦门南陀普寺任僧值职。
1953年春在上海随静权大德高僧学天台,华严大教。
1954年秋去五台山清凉吉祥寺随能海上师学习戒律和密宗教法。
1955年应广济茅逢净如方丈邀请,参加华严法会,作为副讲。
195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佛学院,1959年毕业,并分配回原籍。
“十年磨一剑”,到1979年止,明哲法师对佛法则是潜心研究三十余年。
1980年,唐代东渡的鉴真大师肉身回国巡礼,明哲陪同日本京都提寺馆长森本教顺长者上供,念经、瞻礼,使活动圆满完成,并增进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和人民友谊。
1980年秋中国佛学院恢复,任副教务长,兼任讲师授课,并任中国佛协理事及常务理事。
1984年调任中国佛协所在地广济寺任首座和尚,开办僧伽学习班。
在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领导下,经常参加外事活动,并出访日本、法国等。
1987年在赵朴初会长支持下,应青岛市佛教界的邀请,1988年膺任青岛市湛山寺第三任方丈,并为青岛市佛教会会长。
明哲法师现任中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任理事,山东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山东湛山佛学院院长,青岛市佛教协会会长、青岛湛山寺方丈等职。
湛山寺是于1932年由虚法师创办的天台宗道场,占地150亩,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性寺庙,规模为五进,沿中轴线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楼下设法堂,可容纳约五百人听讲)。
两侧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佛学院,属教育区:东院建有可供五百人同时用斋的大斋堂,上设文化楼,另设佛缘宾寓和素香斋。
一位奇特的老人,隐居深山的修行者

一位奇特的老人,隐居深山的修行者江西青原山,有一位隐居的老人,一生修头陀行,不张扬,不攀缘,也不爱谈自己的事,穿一件破旧的粪扫衣、头带济公帽,深居简出,异行颇多,外界对他的认识不多。
唯有禅宗的真修行人知道,老人是当代的禅门大德。
这位老人,即是体光禅师。
师出生于河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幼时随母去看乡戏,戏名叫《韩湘子》,讲的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的故事。
师看完戏在回家的路上就对妈妈说:我也要像韩湘子那样去当神仙!第二天,趁妈妈下地干活时,他将炕中间的一快砖头撬出来,他知道里面有妈妈藏着的铜钱,抓了一把往怀里一揣,就这样出家了。
师本来是想做神仙的,该去道观里出家、留长发当道士才是,但却稀里糊涂地进了一座佛寺。
一位老和尚问他:你来干啥?师答:我要做神仙。
老和尚说:俺们这儿不做神仙,只做佛。
师问:佛是啥?老和尚说:佛比神仙还高级呢!师说:那就仿佛也中!于是就让老和尚给剃了头。
师因好习武,後入少林寺修得一身好武功。
师常说现在的武功都是花架子,真正的少林功夫就如参禅一样,只用那么几个看家本领就行了。
五十年代初,海灯法师应虚云老和尚之讲,在云居山主持华严研修班,与师在山门外比武,因师不拘套路,惟讲实用,海灯法师只好甘拜下风。
八十年代末,师巳年近七十,有六个少林寺的武侩在云居山真如寺不守净戒,被师迁单。
他们一起对师动武,结果不需两分钟,六人都是被抬出山门的。
此类事还很多,在禅门内被传为佳话。
师不但武功了得,也有许多行迹不可思议。
文革期间,师被迫离开寺院,在永修县云山公社看守西瓜田,有二十几个地痞去抢西瓜,师大喝一声:站住!一帮人呆若木鷄,动弹不得,过了几分钟才做鸟兽散去。
至此,再也无人敢打西瓜的主意了。
师经常十数日不吃饭,有时则一次吃十几人的饭。
笔者曾听侍者说,有一次师说口干,竟用酱油解渴,并将一瓶酱油一口气全吞进肚里。
一日,师在洗衣房澡浴,几位女居士误入,师即为她们讲开示,直到知客师路过时才把她们赶了出来。
清四僧绘画言语所展现的独特情怀及其影响

清四僧绘画言语所展现的独特情怀及其影响清代的四大高僧:白雲禪師、澄觀法師、丹霞禪師、雪峰法師,同时也是一批杰出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禅宗精神,成为中国传统绘画史上的重要一笔。
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独特情怀,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数代艺术家,并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大高僧的绘画风格各具特色,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勾勒为主,线条流畅、刚柔并济。
他们的作品大多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以自然为根基,注重意境表现,体现了大千世界与自然环境的美妙和人性的卓越。
他们的笔墨骨力雄健,而又通过墨色、皴染、用水等技法,刻划出动态、神韵、宁静等不同的气息、情趣。
四大高僧的绘画中还融入了丰富的禅宗精神,如对生命、对内心的感悟和体悟,对无常、无常的感受和表现。
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是以禅宗诗言传情,借物抒情的折中式表达方式,不仅仅通过图像来表达,还透过文字、诗句、佛号等禅语来传递感情,使作品更富有内涵。
四大高僧的绘画言语所展现的独特情怀,对当时的文化艺术氛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们的绘画语言不仅仅是艺术表现,而是禅乐禅绘的一种整体体验。
他们通过绘画将自己对自然和人性的感性认识尽情表现出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开辟了中国绘画的新纪元。
四大高僧的绘画艺术不仅仅曾经影响了清代国内的艺术家,更在近代的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白雲禅师的绘画艺术为例,其绘画风格朴素自然,脱离世俗的艳丽华美,成为二十世纪初期古典山水画的重要来源。
而雪峰法师的“古境现用”画风,则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画派。
同时,四大高僧的禅宗精神也激励了20世纪初期一批拥有强烈的个性和自我表达欲望的艺术家,将禅宗精神与人性的追求融入绘画之中,形成了中国现代绘画的新风格。
综上所述,四大高僧的绘画言语所展现的独特情怀及其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以绘画为媒介,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联系与和谐,借助禅宗的手法,表达了禅宗精神对艺术的影响。
其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各具特色,影响了当时的文化艺术氛围,并对后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塔寺【宁波】

七塔寺【寧波】七塔寺【寧波】七塔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南至百丈路,西靠箕漕街,北接箕漕街38弄,东近彩虹北路,历史上即为浙东佛教四大丛林(即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延庆观宗寺)之一。
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开放寺院。
寺院殿堂结构典雅,古朴庄严,为典型的禅宗伽蓝七堂建制,主要建筑有:七佛塔、山门牌楼、天王殿、圆通宝殿、三圣殿、法堂暨藏经楼、玉佛阁、祖堂、钟楼、鼓楼、东西厢房、综合楼等。
七塔禅寺初建于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距今已有1140余年历史。
当时有江西分宁宰任景求舍宅为寺,敦请天童寺退居方丈心镜藏奂禅师居之,是为开山始祖,寺初名“东津禅院”。
藏奂禅师是马祖道一嫡传法子、五泄山灵默大师的弟子,故东津禅院属于禅门洪州宗一脉。
藏奂禅师深通禅宗心法,在甬城大开法筵,广设禅席,接引十方英灵衲子奋志冲关,直参本来面目。
《宋高僧传》称其“凡一动止,禅者必集,环堂拥榻,堵立云会。
(藏)奂学识泉涌,指鉴歧分。
诘难排纵之众,攻坚索隐之士,皆立褰苦雾,坐泮坚冰;一言入神,永破沉惑”。
咸通元年(860年),浙东裘甫率兵起事,攻城掠地,四明亦遭荼毒。
一日裘甫率领二千多乱兵闯入寺院,欲行抢掠。
寺众惊骇逃散,唯心镜禅师临危泰然,在殿中瞑目禅定,神色不变。
众兵惊异慑服,作礼而退,寺院得以保全。
第二年,郡守以此事奏闻朝廷,盛称师德,懿宗诏改“东津禅院”为“栖心寺”,宰相裴休为此捐帛书匾。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敕改栖心寺额为“崇寿寺”。
此时,寺院已成四明地区的著名道场之一,与同处市区的天台宗山家派延庆寺相并立,并为山家派提供了不少优秀人才,如广智法孙明智中立、神照法孙觉云智连、以持律闻名的戒度法师等。
政和八年(1118),宋徽宗因受道士林灵素之惑,崇迷道教,下旨将佛教寺院改为道观,崇寿寺随之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
宣和二年(1120),仍还原为栖心崇寿寺。
乾道三年(1167)三月,日本国派遣使节致书四明郡庭问佛法大意,郡庭太守召集众僧研读使函,无人敢出来应命。
上海寺庙大全

VincentZ 2011/9/22 上海寺庙大全-----------申城的朝圣路------------------------------目录黄浦区 (5)1. 沉香阁 (5)2. 慈修庵 (6)虹口区 (7)4. 下海庙 (7)5. 三观堂 (7)长宁区 (8)6. 福缘禅院 (8)杨浦区 (9)7. 法善庵 (9)8. 太平報恩寺 (9)卢湾区 (10)9. 法藏讲寺 (10)静安区 (11)10. 静安寺 (11)11. 圆明讲堂 (12)12. 居士林 (12)普陀区 (14)13. 玉佛禅寺 (14)14. 真如寺 (15)徐汇区 (17)15. 龙华寺 (17)闸北区 (18)16. 宝华寺 (18)宝山区 (19)17. 宝山净寺 (19)18. 太平禅寺 (19)19. 永福庵 (20)闵行区 (22)20. 七宝教寺 (22)21. 万寿庵 (23)22. 龙音寺 (23)浦东新区 (24)23. 庆云寺 (24)24. 长仁禅寺 (24)26. 潮音庵 (25)27. 宝莲庵 (26)28. 碧云净院 (27)29. 甘露庵 (29)嘉定区 (30)30. 吴兴禅寺 (30)31. 葛隆药师殿 (30)32. 云翔禅寺 (31)33. 曹王禅寺 (31)34. 菩提禅寺 (32)南汇区 (33)35. 南山禅寺 (33)36. 福泉寺 (33)37. 会龙讲寺 (34)38. 清凉庵 (34)39. 净心庵 (34)40. 巽龙庵 (36)41. 定慧庵 (36)42. 唐家庵 (37)金山区 (38)43. 松隐禅寺 (38)44. 五龙禅寺 (38)45. 性觉寺 (39)46. 东林寺 (40)47. 万寿寺 (41)松江区 (42)48. 西林禅寺 (42)49. 园智教寺 (43)50. 东禅古寺 (44)51. 福田净寺 (44)52. 九峰禅寺 (45)53. 延寿寺 (45)54. 大方禅院 (46)青浦区 (48)55. 青龙古寺 (48)56. 报国寺 (49)57. 颐浩禅寺 (50)58. 天光寺 (50)59. 庄严寺 (50)60. 圆津禅院 (51)62. 蟠龙庵 (52)奉贤区 (53)63. 洪福禅寺 (53)64. 二严寺 (53)65. 保境禅寺 (54)66. 万佛阁 (54)67. 旃檀禅院 (55)68. 东海观音寺 (56)崇明县 (57)69. 静修观音寺 (57)70. 寿安寺 (57)71. 广福寺 (58)72. 广良寺 (58)73. 寒山寺 (58)74. 清净庵 (59)75. 云林寺 (59)76. 无为寺 (59)77. 天后宫 (60)78. 安乐院 (60)79. 观音庵 (60)80. 慎修庵 (60)黄浦区1.沉香阁沉香阁位于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占地2378亩,旧名慈云禅寺,是上海唯一一座供奉沉香观音的寺院。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高僧大德图

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当代佛教108高僧大德(图)中国佛教禅宗十大高僧中国十大高僧肉身不腐之谜(附图)2014-02-13 11:17 来源:佛光文化摘编当代佛教高僧排名在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有望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
佛教用语将肉身不坏的躯体称为“全身舍利”,就是僧尼圆寂之后,身体经过多年不但未见腐朽溃烂,而且栩栩如生。
能达到肉身不坏的境界,自然不是一般修为所以够,因此肉身不坏的僧尼被尊称为“肉身菩萨”。
唐宋之后,相当数量的“肉身菩萨”称号出现。
但遗憾的是,自惠能禅师以下,千载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无数名山大川寺毁僧散,肉身菩萨金身多不可保,故时至今日,在我神州大地上的肉身菩萨已然数量稀少,现小编试选取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大肉身菩萨,仅供网友参考。
相关阅读:站在佛教的观点看肉身菩萨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介绍一、惠能大师(638—713)唐朝的惠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化寺。
于文革时期,偏激的红卫兵为了破除迷信,打倒所谓的牛鬼蛇神,为验证慧能大师是否为人工伪造的,曾经用钉锤在大师的胸口处,硬是挖一个小洞,结果赫然发现大师体内器官皆完好无缺,当场吓得纷纷跪地叩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唐代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偈。
大师开创顿悟法门,大兴禅学,使禅宗从此风行全国,速播海外。
说法三十七年,度人无数。
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人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
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
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
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
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前文为大家介绍了弘一大师,由于弘一大师是半路出家,未出家时在文艺界已经英名远扬,所以不熟悉佛学的朋友都听说过弘一大师,如今介绍的圆瑛大师不秋熟佛学的朋友就很多没有听说过大师的名号,然而,弘一大师出家时,圆瑛大师已经是出家二十五年,在佛学界已负盛名。
虽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弘一大师与圆瑛法师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但是殊途同归。
圆瑛法师,青年时期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
涌泉寺是曹洞宗的传承,但他後来却继承临济正宗三十九世慈运老和尚的法脉,为临济宗四十世法嗣。
到一九二八年,又得福州大雪峰崇圣寺达本老和尚传法授记,为曹洞宗四十六世法嗣。
他是民国时代佛教重要指导人之一,担任过七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对佛教有著重大的奉献与影响。
圆瑛法师俗家姓吴,乳名昌发,学名亨春,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岁次戊寅五月十二日,出生于古田平湖端上村。
他的父亲元云公,兄弟五人皆无子。
母亲阙氏信佛,当年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故圆瑛诞生,一家人均视菩萨感应,对之珍爱逾恒。
不意年甫五岁,父母先後逝世,由叔父诗瑛公抚育成人。
他幼年入塾受学,勤读不懈,四书五经均能背诵如流,于此奠定下其深沉的国学根底。
十六岁参加县学考试,中式秀才。
年龄稍长之後,感于父母早逝,人生无常,时有出家之想,唯为叔父所阻,未能如愿。
十八岁之年,患了一场伤寒病,几濒於死。
病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自思设病得愈,决定弃俗出家。
翌年病愈,说服他叔父,他叔父陪同他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
增西上人为诗瑛公说法,阐述出家乃大丈夫所为的道理,进而为他宣讲四圣谛、八正道的妙义。
也是吴诗瑛善根成熟,当时即要求增西上人为他剃度,叔侄二人同时出家,同礼一师,成为师兄弟,一时传为佛门佳话。
时为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十月间的事。
光绪二十三〔一八九七年〕年四月,圆瑛在涌泉寺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
圆戒後赴大雪峰崇圣寺,依方丈达本老人修学苦行和威仪。
他要求自菜头和饭头做起,负责认真,做好炊事工作,受到全寺群众的称赞。
翌年分开崇圣寺,出外行脚参学。
初到上海,在小南门留云寺挂单。
继而到常州天宁寺,依冶开禅师学禅。
在天宁寺一住四年,冬参夏学,於修持上大有进境。
在天宁寺禅堂的第三年,寺中举行禅七,於二七第二日,定境现前,身心廓然,即说偈曰∶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無罣礙,千差万别一时通。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三月,分开天宁寺,复至宁波天童寺,依八指头陀敬安禅师学禅,并为禅师佐理文墨工作。
天童寺原是子孙庙,敬安禅师於年前入主天童,此时得圆师辅佐,大力改革,任贤用能,冬禅夏讲,後来并改子孙庙为十方丛林,号称天童中兴。
圆师在天童,任书记兼知客,对挂单接众,佛事筹画等事务,负责认真,如是三年馀,深为敬安禅师所器重,也获得诸山长老的称道。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六月,圆师於宁波十塔报恩寺,拜谒慈运老和尚,慈老为临济正宗三十九世,是年已八十高龄,道阶、水月等都是他的法子。
是时亲传法印,传圆瑛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世法嗣。
是年五月,年方十六岁的太虚,於苏州平望小九华山,依士达和尚披剃。
十一月到天童寺受具戒。
以其聪明异常,卓然不群,深受敬安禅师的激赏,许以有玄奘大师的资质,嘱太虚的师祖奘年老和尚,要他对太虚加意维护。
寄老并为太续写介绍信,要他到宁波永丰禅院,依水月〔法名岐昌〕法师读经及学习文字。
圆瑛对于这个卓然不群的少年比丘,也非常欣赏,时以探访水月法师之便,同时探望太虚,二人由此发生友谊,谈及身世,皆为家中独子,无有兄弟,乃於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七月望日,在天童寺御书楼,订盟结为兄弟。
是年圆瑛年二十九,太虚仅十八岁。
圆师手撰盟书,文采可观。
盟书文曰∶夫纲常之大,莫过於五伦,而兄弟、朋友,乃五伦之二也。
世有生无兄弟,以异姓结手足之亲;分列友朋,竟同盟寄腹心之托。
即如桃园结义,管鲍通财,同安乐,共生死,千载咸钦义气。
而吾侪身居方外,迹脱尘中,虽曰割爱辞亲,尤贵择师处友。
然友有善者焉,有恶者焉。
善者固可有益於身心,恶者难免转妨乎道业。
悟自投身法苑,访道禅林,所见同袍如许,求其如弟之少年聪敏,有志进修者,亦罕逢其匹也。
兼之气求声应,心志感孚,是以欲结同参,以为道助。
恭对我佛座前,焚香致祷。
···翌年,太虚到天童寺听道阶法师讲?楞严经?,闻道老赞叹阅藏利益,心生向往,圆师力赞其成,亲送他到汶溪西方寺,安置他住在寺中阅藏。
太虚法师後来在其自传中称∶「後来他──圆瑛──与我虽不无抵牾,我想到西方寺的阅藏因缘,终不忘他的友谊。
」宣统元年〔一九○九年〕,圆师三十二岁,是年九月,宁波佛教界同人及地方缟绅,请他住持宁波接待寺。
接待寺为历史名刹,圆师晋山後,重新予以修建,并於寺内设立佛教讲习所。
是年深秋,圆师回到福州鼓山,於涌泉寺讲?护法论?,翌年三月,复於七塔寺讲?金刚经?,此为圆师讲经弘法之始。
五月,寄禅长老到接待寺相访,劝圆师回天童寺,作有?接待寺乘凉感旧,并促圆公还天童二首?,诗曰∶其一:到此清凉境,能消热恼心,如何明月夜,胜我碧松荫。
品竹思前事,闻蝉忆旧吟,卅年一弹指,两鬓雪霜侵。
其二:圆公吾旧侣,曾掩万松关,一别玲珑石,长辞太白山。
岩花空自笑,诗草共谁删,便欲运神力,携君天际还。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圆师在接待寺建讲堂落成,改名接待讲寺,他先後在讲堂讲过?大乘起信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法华弘传序〉等经论,并各撰有讲义行世。
是年八月,辛亥革命事起,翌年民国肇建。
一九一二年四月,寄禅长老抵上海,结合十七省僧侣开会,筹创中华佛教总会,寄禅被选为会长,圆师被选为参议长。
大会发布宣言,主张保教保僧,提倡教育,拥护中/华/民/国。
一九一二年十月,以北京政府有清查寺产、销毁佛像之议,佛教总会开会,推举寄禅以总会会长名义,代表全国僧界入京请愿。
寄老十月首途,月底抵京,寓宣武门外法源寺,翌日与法源寺方丈道阶和尚赴内务部陈情,礼俗司长杜某态度蛮横,争辩有顷,未获结果,乃愤而返回法源寺。
甫下车,感胸部不适,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归寝。
明日昧爽往视,已作桔祥卧圆寂矣!时为壬子岁十一月二日,一九一三年元月八日,世寿六十有二。
曾任国务总理、时任热河都统的熊希龄,以事闻於大总/统袁/世凯,中华佛教总会章程乃经国务院断定公布,佛教寺产一时赖以小安。
一九一三年五月圆师到北京法源寺,参加追悼寄禅长老法会,事後偕智圆、自真诸师朝礼五台山,而後返鄞。
一九一四年八月,接任宁波永宁寺住持。
十一月远涉重洋,赴南洋弘法。
其间曾到过新加坡、槟榔屿、暹罗〔泰国〕、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在印度请得佛舍利三粒,复回锡兰、缅甸,请得贝叶经、玉佛,於一九一六年返回宁波,安奉舍利、玉佛、贝叶经於永宁寺。
翌年三月,圆师中选宁波市佛教会会长,接事之後,在宁波创立了一所宁波普益学校,在镇海创立了一所僧立国民学校。
大师接任宁波水宁寺住持时,与水月法师论诗而作:永宁兰假设傍城南,风月一帘助夜谈。
剪烛聊吟犹未已,隔墙晨磬动邻庵。
圆瑛法师首次升座讲经,是宣统元年秋末,在涌泉寺讲?护法经?。
以後四十馀年间,讲经说法,无间无休,少有中断。
如一九一八年在一吼堂讲?法华经?,翌年在接待寺讲?大乘起信论?,一九二○年於北京观音寺讲?楞严经?、?法华经?,一九二一年於宁波七塔寺讲?无量寿经?;一九二二年厦门南普陀寺讲?楞严经?,一九二三年二月於槟榔屿极乐寺讲?阿弥陀经?,同年七月,复应台/湾善慧和尚之请,於基/隆、台/北、新/竹等地演说讲经,以後每年讲经,不及细述。
圆瑛法师早年在天宁、天童二寺,受冶开、寄禅二大禅师培育,宗下工夫深有根底;以後听通智、祖印、道阶、谛闲诸法师讲演台贤教义,自己於经论上痛下工夫,所以宗说兼通,行解相应。
他辩才无碍,讲经深化浅出,使听众心领神会,获得法喜,因此所到之处,法筵之盛,恒座无虚席。
他的法席普及於海内外,如宁波、杭州、上海、扬州、南京、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厦门、福州、潮州,并远及於台湾、香港、新加坡、槟榔屿,以致於印尼、苏门答腊、日本、朝鲜。
他所讲的经典,如?楞严经?、?法华经?、?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弥陀要解?、?弥陀疏钞?、?大乘起信论?、?百法明门论?等等。
尤其是对於大乘法宝的?首楞严经?,精研数十载,演讲十馀遍,谛闲老法师推之为“楞严独步〞。
一九三三年,圆师的皈依弟子顾联承、邢明心夫妇,捐出上海延安西路祖产花园用地,为圆师兴建“圆明讲堂〞。
圆师晚年,在讲堂内创办楞严专宗学院,聚众讲学,并编撰出?楞严经讲义?二十四卷,人尊之为“楞严座主〞。
圆师一贯主张,要振兴佛教,教化众生,必自进步僧伽的素质做起。
而进步僧伽素质之道,首重教育与训练。
基於此一理念,故早在宣统元年,出任鄞县接待寺住持後,即在寺中创办佛教讲习所,培育僧材。
後来于住持槟榔屿期间,在槟榔屿创办佛教研究会,鼓励僧侣研究佛学。
晚年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圆明佛学院,皆由振兴佛教,培育僧材之理念而来。
至今在海内外弘宗演教的大德,有不少是毕业於专宗学院的。
一九一二年以後,圆师讲经弘法,道誉闻於丛林,各地名山古刹,争相延致。
他先後住持过十馀座道场,都是因缘成熟,众望所归,固辞不得而出任的。
一九二四年三月,圆师自槟榔屿弘化回国,应请出任泉州开元寺住持,晋山之後,见殿宇破坏,僧侣星散,决心予以重建。
未几转道、转物二法师自南洋返国,三人协同兴修,由大殿至万善戒坛及双石塔等,一一予以修缮,寺容为之一新。
一九二五年於寺内创办泉州开元慈儿院,自任院长,陆续收容孤儿两百馀人。
开元寺修建初期工程完成,圆师辞位,推转道法师继任。
圆师到上海为院童采购衣服寝具,时宁波天童寺住持文质和尚,及监院志峰和尚,率两序群众致函圆师,请他出任天童寺住持。
圆师以慈儿院初创,开元寺修建工程犹待进展,复函辞谢。
翌年四月复远赴南洋,为开元慈儿院筹募基金,所得之款,於马六甲成立董事会保管,以所得息金,汇交泉州开元慈儿院支用。
一九二八年十月,圆师应福州大雪峰崇圣寺两序及护法会之请,出任崇寺住持,并得崇圣寺达本老和尚传法授记,为曹洞宗第四十六世法嗣。
是年十一月晋山,说法语曰∶一别兹山三十年,算来空费草鞋钱;今朝振赐归桑梓,坐断雪峰最上巅。
一九二九年,圆师承受了福州市内的法海寺为雪峰下院,披荆斩棘,重修殿宇,并新建万缘堂,使此荒废多年的古刹,重为中兴。
同年,他又被选为宁波七塔报恩寺住持。
一九三○年二月,复中选为宁波天童寺住持。
天童寺是六朝古刹,禅宗祖庭,常住僧众三千馀人,冬参夏讲,行之有年。
四月举行晋山大典,仪式极为庄严隆重。
天童是圆老旧游之地,此番重来,进院说法曰∶一别天童已有年,今朝策杖返林泉,青山面目仍如旧,翠竹苍松尽是禅。
是年十一月,圆老於天童传授千佛大戒,设千僧斋,盛况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