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思路与对策_以广东为例_杨黎静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思考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位于亚洲海岸线,领有1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
为了推动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
第一步,我们应该加大海洋科技的研究力度。
海洋科技一直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通过海洋生命科技、海洋环保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研发,使得我们的海洋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第二步,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
中国海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海岛、海湾、海滩等。
发展旅游只是目的之一,而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才是主要目的。
可以通过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海洋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回报。
第三步,加强海洋能源和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
因为石油等化石燃料价格高,石油的储量趋于枯竭,我们需要寻找其他能源,海洋能源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海洋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是相应的迫切。
第四步,充分利用我国在国际水域的权益。
我们应多努力争取合理的海上边界划定,以便我们合理开发利用人工构筑岛屿带来的海洋资源。
第五步,保持海洋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我国在海洋文化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它们的保护和利用是海洋文化继承发展的基础。
在保护海洋文物和水下文化遗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文化遗产为累进途径建立海洋意识,推进人类走向海洋,保持文明生命链的保持和传递。
综上所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需要我们在海洋科技、旅游产业、海洋能源、国际水域的权益、海洋文物保护和利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制定合理的策略,同时在政策引导、要素保障等方面也另应加强。
小步向前,总也能走到春天,长远的发展须从现在做起!抓住机遇,海洋经济强省迎创新时代!。
广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思路与建议

36July 2020 /广东经济广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思路与建议谢斌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
广东是海洋经济大省,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因海而富。
作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既面临世界海洋科技迅猛发展、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又面对国际海洋市场萎缩、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自身发展缺乏后劲等挑战,必须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重点打造沿海经济带,不断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海洋经济在广东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自然条件优越广东毗邻东海和黄海,海域辽阔,岸线漫长,海湾优良,滩涂广布,岛礁众多,海洋生物及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
大陆海岸线长4114.3千米(含人工岸线),居全国首位;拥有海岛1963个,居全国第三;滩涂面积2042.7平方千米;优良深水港湾200多个;优质滨海沙滩超过170处;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
(二)经济总量较大2018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23.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约1/5,连续24年居全国首位。
2012年至2018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9%)。
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50.2%。
全省水产品出口保持占大农业出口的1/3,每年提供鲜活水产品800万吨。
(三)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起,广东省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工装备、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创新发展,启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拉动超过4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海洋科创领域,有52项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应用,推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提速增效。
(四)环境保护较好广东率先在全国开展美丽海湾建设,推进海湾整治修复以及生态岛礁建设。
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广东划定了海洋生态红线,出台了严格保护岸段名录,制订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启动大亚湾等重点海域总量控制工作。
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全面推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全面推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也
掀起了一股湍急潮流,使海洋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新的历史
时期,我国将在海洋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全
面推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一方面,广东省要加大对海洋工程装备的科学技术研究力度。
在支持
海洋工程装备多学科综合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要疏通政策路径,建立起一
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和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研究与开发,完善资金科技支持体系,支持行业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推动海洋工程
装备科技的发展。
另一方面,广东省要加强对海洋行业标准的设置。
为了促进海洋行业
安全发展,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国家级和行业级的海洋工程装备技术
标准和海洋工程装备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强标准设置,以推动海洋工程装
备技术的发展。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思路与对策——以广东为例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 思路与 对策
— —
以广 东为例
课 题 组
( 国家海 洋局 南 海分局 , 广东 5 1 0 3 0 0 ) 内容提 要 : 随 着《 广 东海 洋经 济 综合 试 验 区发展 规 划》 的获批 , 国务 院将 广 东省 列 为
全 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 为广 东省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 了新的动力 , 广 东提 出建设 “ 海洋 强省 ” 的 目标 , 并将 海 洋经 济建设 列为一 项 重 大战略 。通过 对 广 东省 海 洋经济发 展 现状及
关键 词 : 广 东 海 洋 经济
中图分 类号 : F 8 1 2 . 0
强省 战略
财政政 策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9 5 4 4 ( 2 0 1 3 ) 1 1 - 0 0 6 3 — 0 6
文献标 志码 : A
近年来 , 随着 国家和地方各省对海洋经济的不
断重 视 , 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地加 大 , 海 洋 经 济 面 临着 前 所 未有 的发展 机 遇 。广 东 省3 . 1 l , 第1 1 期 6 3
工作研究
占有 重 要 地 位 , 2 0 1 1年 广 东 省 海 洋 生 产 总 值 达 未能 形成 完 整 的产业 链 ,区域集 聚效应 不 明显 , 也 缺 乏具 有 广 泛 国际影 响力 的知 名 品牌 , 使 得 海洋 新
一
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和海洋工作 , 努力推动海洋经 济成为广东省新 的经济增长点 。2 0 1 1 年, 国务院正 式批复 了《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 这 是继《 珠 江三角洲地 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之后 , 广
东省 又一 个上 升 到 国家级 战略 的 区域性 规划 。国务
促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对策探讨

专版研究园地促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对策探讨*文/黄何 王增栩 谷卫彬*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广东科技兴海战略及路径研究”(2015A020216009);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海洋公共服务)项目“广东省级促进海洋高质量发展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与实施效果评估”(粤自然资合〔2020〕061号)0 引言“十三五”以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省政府相继出台了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海洋六大产业行动方案等支持海洋发展政策,海洋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但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强、海洋对外合作形势恶化等诸多问题。
对此,本文提出广东省提高海洋创新能力、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涉海机构协调统筹、提升海洋对外合作水平等应对策略。
1 广东省海洋经济基本情况分析1.1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019 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21059 亿元,同比增长 9.0%,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 23.6%,连续 25 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见图1)。
从省内情况来看,2019年广东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6%,海洋经济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4%1(见图2)。
全省海洋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从业人数59.3万人,占全省“四上企业”总从业人数的2.5%。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1.6:43.5:55.0调整为2019 年的1.9:36.4:61.72,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主体产业。
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现,海洋油气业、船舶工业、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与远洋渔业正成为海洋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图1 2015—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图2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生产总值/万元占比占比占比年份1数据来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2数据来源:《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年份新兴产业逐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迈进,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进力。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思考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思考关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思考一、背景和意义二、战略目标和措施三、制度保障和政策创新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五、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势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和实现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有利于促进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同时也是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途径。
二、战略目标和措施制定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战略需要明确具体的战略目标和措施。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是通过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升级,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在实现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法律制度保障、规划海洋资源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等。
三、制度保障和政策创新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过程中,制度保障和政策创新非常重要。
制度保障方面,需要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制定海洋特区政策及财税政策等。
在政策创新方面,需要实施海洋创新创业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等各种力量进入海洋经济领域,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海洋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是推动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契机。
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在人才方面,要实施海洋人才优先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海洋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人才。
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推进海洋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积极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提高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势国际合作是实现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合作方面,需要积极开展海洋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和竞争。
同时,要挖掘本地区海洋经济的优势和特色,提高本地区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于创建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强势区域的策略

作者: 李靖宇 杨健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港口经济
页码: 45-48页
主题词: 海洋经济区 南海 经济高速发展 区域经济开发 可持续发展 经济领域 举足轻重 经济区位
摘要:面对21世纪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已经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领域,并寄希望于海洋经济的区域全面开发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其中,东起诏安湾、西至湛江市溶尾角的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区,在全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由于南海北部经济区位于我国大陆南部,依托的腹地比较广阔,涵盖了整个广东省的沿海地区,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再加上地处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区的广州、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核心城市的拉动作用,该区域更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增创经济新优势的雄厚物质基础。
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策略

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策略
杨黎静;钱宏林;李宁
【期刊名称】《开放导报》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在海洋强省战略背景下,广东正积极开创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跨越的局面,但也面临着海洋资源环境、科技、经济、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挑战,为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机遇,谋求发展先机,文章提出了运用政策优势促进海洋经济稳增长、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统筹产业竞争与区域合作、坚持海陆联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等发展路径.
【总页数】5页(P89-93)
【作者】杨黎静;钱宏林;李宁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300;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300;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推进丝路合作,建设海洋强省——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对外交流合作专题 [J],
2.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广东的机遇与挑战--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研究初探 [J], 蔡兵;张海梅;江依妮
3.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与驻粤科研单位签框架协议“1+1>2”互通共建助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J], 金亚平;孔一颖
4.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广东省第六次海洋工作会议在汕头召开 [J],
5.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与中山大学等签合作协议“政产学研”体系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J], 孔一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财政思路与对策———以广东为例课题组(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510300)内容提要:随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获批,国务院将广东省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为广东省的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广东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并将海洋经济建设列为一项重大战略。
通过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现有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并结合本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财政政策支持的现状和不足,提出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全面支持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实现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
关键词:广东海洋经济强省战略财政政策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544(2013)11-0063-06〔收稿日期〕2013-05-03〔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杨黎静,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与规划;课题组成员:王平,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评价与管理;谢素美,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估;曹艳,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区域经济研究;赵明利,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岸带综合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省对海洋经济的不断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地加大,海洋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委、省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和海洋工作,努力推动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是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广东省又一个上升到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规划。
国务院将广东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标志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为广东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建设已成为广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广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蓝色引擎”就此启动。
然而,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支持,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规范区域经济主体经济行为、引导和保证区域的经济发展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的重要手段。
目前广东省支持海洋经济建设的财政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同时现有政策已远远不能满足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一)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港湾优良,滩涂广布,毗邻港、澳,面临东南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开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广东省海洋经济在全国海洋经济和广东省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9807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同比增速高达18.28%,连续第17年领跑全国;同时广东海洋经济在整个广东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2011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广东地区生产总值(53004亿元)的18.5%,又创新高。
自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以来,广东省以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为核心,不断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总量平稳、快速增长,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渔业为海洋支柱产业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
2011年,广东省海洋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47:48,海洋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以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综合利用、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正迅速崛起,成为广东省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1.海洋科技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广东省的海洋科技水平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支撑能力不足,在关键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海洋科技成果不能较快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整体较低,与目前海洋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长期以来,由于对海洋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缺乏高附加值的海洋经济产品,海洋科技集成、创新能力较弱,在许多关键领域的核心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如海洋高端工程装备制造技术、深海技术和装备等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许多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另外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中试、转化成本过高,成果转化能力与示范规模普遍不足,严重制约了海洋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严重影响海洋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海洋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从而制约着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
2.海洋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的海洋产业以由传统产业为主,逐渐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高端海洋科技引领的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占整个海洋经济的比重较低,海洋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传统的海洋产业面临升级改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力发展的形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区域集聚效应不明显,也缺乏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使得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经济系统中比重不高。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主要体现在海洋经济发展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间的不平衡,珠三角海洋生产总值占广东海洋经济的绝大部分,而粤东、粤西海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整体竞争力较弱。
3.海洋经济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
广东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域开发和利用规模比较大,海洋经济发展加速也导致了各行业用海矛盾的出现,海洋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某些海洋产业存在海域使用空间分布不均衡、交叉用海等现象。
另外,海洋产业的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缺少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区域海洋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雷同问题比较突出,产业关联度较低。
各地争先发展那些增速快、效益高的石化、港口码头与海洋运输项目,同构竞争现象突出,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广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海洋经济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
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海洋经济发展过程对海洋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对陆源污染物排海控制力度不足,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能得到全面遏制。
在有限的环境约束下以资源消耗型的近岸海洋开发模式呈疲软状态,制约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近岸海洋开发和大量的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生物资源不断衰退,部分海湾已处于不健康、亚健康状态,海洋生态环境已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硬性约束因素。
二、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现状及问题(一)财政政策支持现状1.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海洋产业发展。
如《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渔业的决定》、《关于推进海洋综合开发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加大对海洋开发与管理的投入;每年财政安排的海洋与渔业专项经费达1.7亿元,按照省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强渔港建设的议案》,省财政自1993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市、县、乡各配套2000万元,连续10年共8亿元投入渔港建设;2001年广东省制定实施了《海域开发利用与保护总体规划纲要》,省财政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提高海洋综合开发与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生态工程建设,省人大通过的《建设人工鱼礁的议案》提出2001年-2010年省财政每年要安排4000万元,市财政1:1配套,共8亿元建设人工鱼礁。
海洋渔业历来是广东省的传统优势产业,2002年-2010年广东省在海洋渔业的财政支出呈缓慢增加趋势,2010年仅比2002年增长82.1%,但2011年、2012年则增长较快,分别为上年的1.62倍、1.55倍。
此外,为了加强科技投入的规范化管理,广东省每年安排800万元(省财政400万元、市配套400万元)的科技兴海项目基金公开招标。
2.在海域使用金的资金使用方向上,确保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安排海域使用金专项用于加强海域使用规划、区划工作。
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加强海域权属管理,在海域分类定级与海域资源价值评估方面仅2008年、2009年就安排专项经费分别为30万元、50万元,并且每年安排30-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沿海县级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并建立起省、市、县三级管理机构,对海域使用实行面积、用途、资源环境状况监控和时间控制,使海域使用动态管理覆盖所有用海项目和用海类型,有效维护国家的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省财政每年安排约2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并投入7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沿海各市、县进行海域综合整治、海岸生态修复等,加强了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的环境监管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提高了海域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2010年省财政在海域、海岛、海岸带的整治修复及保护方面下达专项经费为6850万元。
在海域使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2009年、2010年分别安排了190万元、170万元的经费支出。
同时,为了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执法监察,省财政每年专项投入50-80万元用于沿海各市、县(区)海域管理执法监察,杜绝违规用海。
3.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省级有关专项资金向海洋产业倾斜。
优先安排纳入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项目。
特别是由省财政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厅、文化厅、地税局、海洋渔业局等部门及沿海地级市联合,将设立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广东省对海洋强省的财政政策支撑。
2012年,省财政在海洋管理事业费、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发展资金、省渔政总队直属支队购买服务人员经费及执法船运行和维护经费方面,分别安排了5000万元、25000万元、2000万元,总共占该年资金的52%。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广东省在制定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财税、货币政策时,海洋经济并没有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加以研究;在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和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海洋产业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同时,支持海洋事业的现有各类财政政策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特别是在财政政策方面,政策缺失、不合理或缺少配套实施细则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1.缺乏海洋综合管理专项配套资金。
海洋综合管理涉及问题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积极落实完善海洋保护开发政策,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但是广东省尚无专门的配套资金用于开展上述的各项具体工作,以致在具体的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中,“心有余而金不足”。
国内目前已有个别沿海省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省级海洋综合管理与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而广东省还未出台过类似的政策,以致于海洋综合管理专项配套资金无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