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完整版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通过分析该零件的结构和材料,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数控车床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
最终,本文对该零件的功能、结构和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后续的加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床、结构分析、材料分析、加工方法第一章任务介绍轴的零件图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种轴类零件,其零件图如下图所示:图略)零件图的分析通过对上述零件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零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轴体、轴承和轴头。
其中,轴体是该零件的主要承载部分,负责传递转矩和承受载荷。
轴承则用于支撑轴体,减小摩擦力和磨损。
轴头则用于连接其他零件,完成整个机械系统的工作。
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在确定了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能后,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数控车床作为加工设备。
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等优势,在加工轴类零件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概述数控车床是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加工。
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1.1 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数控车床的主要特点包括:1)高精度: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的加工能力,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加工精度。
2)高效率: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手工加工和普通机床加工。
3)高自动化程度:数控车床的加工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数控车床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中,特别是对于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轴类零件,数控车床具有明显的优势。
2.1.2 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数控车床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生产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二级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涉及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生产。
本文将从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机械设计制造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等过程。
机械设计制造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合适的材料选择和优化的工艺流程,实现机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
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结构强度、运动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制造成本、生产周期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自动化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支撑,它通过引入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装置,实现对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运行。
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和劳动强度。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流水线生产、物流仓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还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新的发展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出现为标志,推动了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
随着电气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机械系统逐渐被电动机驱动的机械设备所取代,机械制造也从传统的手工制造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机械设计制造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制造进一步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它涉及到机械工程、汽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电子工程、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在汽车工程领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制造;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在电子工程领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制造和装配;在医疗器械领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试卷及答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试卷及答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涵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
2、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特点,这使得机械产品在生产效率、精度和寿命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3、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A. 机械产品设计 B. 机械产品制造 C. 机械产品自动化控制 D. 机械产品的市场营销2、下列哪个不是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发展趋势? A. 高精度化B. 高速度化C. 高智能化D. 高人性化3、下列哪个自动化技术应用使得机械制造过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A. 数控技术 B. 工业机器人技术 C.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D.模块化设计技术三、判断题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专业。
()2、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会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3、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简答题1、请简述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发展趋势。
2、请举例说明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五、综合题请结合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最新发展,谈一谈该专业在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六、答案1、填空题 a. 机械原理 b. 机械零件 c. 机械设计 d. 制造工艺 e. 自动化技术2、选择题 a. D b. A c. B d. C3、判断题 a. √ b. × c. √4、简答题5、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高精度化、高速度化、高智能化和高人性化。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引言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中的重要分支,涵盖了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多个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选择这个专业需要对其有深入的认识,了解其特点和就业前景,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1.1 知识结构全面:这个专业涉及到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胜任相关工作。
1.2 实践能力要求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参与实验、实习等活动,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1.3 创新意识重要:在这个专业中,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2.1 行业需求旺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2.2 薪资待遇优厚: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薪资待遇相对较高,能够获得较好的收入。
2.3 发展空间广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自动化设备、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就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方法3.1 多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个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3.3 多与老师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与老师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4.1 智能制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需要关注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4.2 绿色制造: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学生需要关注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认识引言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的学科,它对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对该专业的认识。
一、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1.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领域,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等。
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
1.2 制造工艺知识:机械制造是机械设计的延伸,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如铣削、车削、冲压等,以及相关的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习材料的性能与特点,了解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以及材料的加工与处理技术。
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2.1 传感器与执行器: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各种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原理和应用,如光电传感器、液压执行器等。
2.2 自动控制系统:学生需要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自动控制算法,并能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中。
2.3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学生需要了解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的编程和控制方法。
三、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能力培养3.1 实验室实践: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室实践,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测量与检测、装配与调试等,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2 项目实践:学生需要参与机械设计制造相关的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制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3 实习实训:学生需要参加相关企业的实习实训,亲身体验机械设计制造的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职业素养。
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领域4.1 制造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设备制造等,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描述2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描述2篇第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描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械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工科技术实践性强的学科。
它是以机械基础学科(如力学、机械学、热力学等)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与管理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控制、CAD/CAM、流体传动与控制、先进制造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在学习中需全面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实际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以及机械制造过程的规划与管理。
机械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工程实践与实习,通过参与各类工程项目,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工作流程与要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机械专业的学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专业实践活动。
比如参加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竞赛,这些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实验室、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实际动手能力。
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领域,包括机械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就业形势较好,薪资待遇也较为可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产业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工科学科。
学习机械专业需要全面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实际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以及机械制造过程的规划与管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薪资待遇也较为可观,是一门值得学习的专业。
第二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描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科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1、力学原理:力学原理是力的传递,包括机械动力学、振动学、流体力学和有限元分析。
力学原理可用于分析设计的各个部分如机构、轴承和润滑油的力学性能,确定机械各部件间的可靠性。
2、动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是动力的传递,包括汽车动力学、发动机动力学和机器人动力学。
动力学原理可用于制定设计的运动方式,提高机械系统的运动性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3、物理原理:物理原理是物质的传递,包括热传导、热流体动力学和质量传输。
物理原理可用来分析设计的热传导性能,确定机械部件的热损失,保证机械系统的热稳定性。
4、材料学原理:材料学原理是材料物理性能的传递,包括材料本构和界面强度。
材料学原理可用来选择设计的材料,提高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机械设计制造:机械设计制造是将机械设计原理转化为具体产品结构形式及工艺路线的制造技术,主要是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数控加工等技术。
2、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是一种技术,它利用控制器、传感器和其它仪器来自动检测、控制、监测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它在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三个方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进行探讨。
一、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零件设计、系统设计等方面。
机械产品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机械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工艺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机械设计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二、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指将机械产品的设计图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涉及到工艺规划、材料选择、加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要考虑到生产效率、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以及资源利用等因素。
现代机械制造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比如采用计算机数控加工(CNC)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三、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电气、电子、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使生产过程实现自动运行和控制的技术。
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力资源的利用。
自动化技术包括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将会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总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机械设计通过CAD技术提高设计效率,机械制造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自动化技术通过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继续发展壮大,并在不断推动我国的制造业升级和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krpm轴的台式数控铣床
祐一冈崎 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1-2并木侍郎,筑波,305-8564,日本 Japan okazaki-u1@aist.go.jp 利通守
东京都工业技术研究所
3-13-10西丘,北区,东京, 115-8586 日本
Mori.Toshimichi@iri.metro.tokyo.jp
森田生 千叶大学
1-33 Yayoi-cho,稻毛区,千叶市, 263-8522 日本 nmorita@meneth.tm.chiba-u.ac.jp
1. 背景
精简机床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且也可以减少包括空调在内的一些设备投资的价格
和能源消耗。重新在工厂中配置调整的生产线将在灵活性方面得以提高。除此之外,机器的
位置可以从工人工作的场地延伸到设计工作室、教室,还可以分布在小型生产实验室甚至居
民区。 在科技方面,精简所导致的惯性减少还可以更容易的达到高速运转和高精密度的运
动控制,那也自然的提升了更高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集合了这些目标特点,台式数控铣
床在使用微型高速主轴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发展的目的就在于评估在实践中极大程
度的精简机床在技术上的可能性。
2. 机械设计
以这台机器作为原型包含了堆叠了纵横移动载物
台和Z轴驱动装置并且最终控制着主轴部件,Z轴驱动
装置是安装在纵横移动载物台附近的顶端。(图1)X和
Y部分是用于许可交叉式缠绕滚针导轨和滚珠螺杆直接由
30W的交流电伺服电动机耦合驱动。
Z轴驱动装置应用于一个空心垂直的
M40x1.5的传动螺杆,并且由一个刷子式的力矩电动机
直接驱动(图2-3)。这个组件中的滑动零件由4个位于四角的
滑动点交叉式滚针导轨来指导运行的。转动螺杆是有个较薄的
滚珠球轴承支持的。编码器、主轴部分和DD马达都分配子一行。
这种配置是运动学上的超限制约束。每一个步骤的运转都必须是
有规则可循的,这样才可以控制引导每一个部件在其灵活运转下
的误差控制。这些设计提供了足够的结构刚度
和热量对称度。轴是一个微型高频的交流电动
机并且是特别为提供60W额定功率和最高
转速为200krpm设计而成的,它的直径有
27mm长度为26mm.,发动机会因为封套
中的气流可轻微的被冷却,除此之外空气
也可被用于在切割点的清理机。轴的末端保
留了铣削工具可以直接机器加工柄直径
为1.0mm的弹簧夹头。坚固的仪器底座
是用规格为450mm x 300mm的镁铝合金
制造而成。切割点是完全封闭的(图4), 图2
以便于工件在Y台上的装载和卸载。切割点是用直径为7mm的电荷耦合摄像机来监控的。
Z滑动和DD马达
主轴马达(内)
工件
X滑动
Y滑动
图1 台式铣床的结构
主轴部分
编码器 DD马达
交叉式滚针导轨 滑动 螺母 滚珠轴承 导螺杆
图3 Z轴驱动图(去掉外壳的底部到顶部图)
表格1 机械轴的规格
轴 X轴(下级的) Y轴(上级的) Z轴(顶端)
导轨 交叉式滚针导轨(2) 交叉式滚针导轨(2) 交叉式滚针导轨(4)
Travel 60mm 100mm 30mm
进刀机构 滚珠螺杆(导线:2mm) 滚珠螺杆(导线:1mm) 滚珠螺杆(导线:1.5mm)
执行机构 交流伺服电动机(30W) 交流伺服电动机(30W) 直流力矩电动机(57W)
最高进给速率 50mm/s 50mm/s 3mm/s
指令加速 2mm2/s 2mm2/s 0.5mm2/s
编码器(分辨率) 光学线性范围(50nm) 光学线性范围(50nm) 光学线性范围(50nm)
3 运动控制系统
3.1 数字控制
完整的数字控制系统闭合回路是安装
了0.1-μm的分辨率系统。闭合回路
的反馈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平
台上分辨率为50nm光学线性范围
(MicroE S132-M400),另一方面是电
机轴上16比特的旋转编码器
(运行与X,Y)。这紧凑型定制的数字
系统的构成是由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器、
操作面板以及由笔记本电脑的监控和程
序控制组成的。(图5)DNC(直接数控)
操作是必要的。表格1概括了机械轴的
规格。对于X轴和Y轴,最高的进给速
率是受运行中可接收的脉冲速率(500kpps)
限制的。最高的进给加速率是受到转动螺杆 图4 铣床的外观
的强大摩擦力矩和DD发动机最大扭矩所限
制。轴运动系统是运行情况是通过对每个轴的编码器信号的观察和评估来实现的。实际上,
0.1 μm的分辨率定位便可取得所有轴的运行情况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很高的环刚度。
图5 整体系统图
3.2 阶跃响应
动态的,校正时间对于阶跃响应是受依赖于阶跃的
级别的不同因素所支配的(图6)。对于高级阶跃(a),
规则就是最大进给速度。对于中级阶跃(b),需小于
200μm,校正时间是由加速度决定的,因为速率没有到达
极限。低级阶跃(c)是由伺服系统控制和解决的。由于
机制本身的性质,系统在很小的位移区域中变得刚性,而
且校正时间也随阶跃的升级而延长。在计算中,当伺服系 图6 X台的阶跃
统的误差范围在5 μm时收敛会减慢。
4 机械加工
4.1 平面加工
初步的机械加工实验是在使用R0.2mm的球头立铣刀等工具对硬铝合金(A7075-T651:
HB 165)和软膜钢(NAK55: HRC40)进行制造。旋转轴分别挑选了50krpm和200krpm,切削深
度(d)、进料速度(f)和拾起速度(pf)已被扫描。表面轮廓已经被扫描轮廓仪(TalyScan)
依据Sa(平均天线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和评估。
(a) 80μm (b) 50 and 20μm (c) 蜂巢 (4mm 倾斜, 2mm 深)
图7 薄壁加工
60 50 40 30 20 10 0 高级阶跃(a) 低级阶跃(c)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25 20 15 10 5 7000
5000
3000
1000
-1000
0 50 100 150
Time ms
中级阶跃(b)
0 40 60 80 20
0 40 60 80 20
-5
14 12 10 8 6 4 2 0 -2 1.2
1
0.8
0.6
0.4
0.2
0
Time ms
50mm
尽管运动矢量拷贝已经在大范围的进给速率在0.3 到 50mm/s的铝合金制造上取得成
效,但是仍然会在高速的进给速率中有较小的表面摩擦。例如,在同时有拾起速度和50μm
的切削深度,测量出的表面粗糙度为2 μm Rz,是理论表面粗糙度1,56 μm的120%。单切刀
工作的进料数量和进料速度在50 mm/s的最大值是一样为7.5 μm。当周期进给降低到0.05mm
时,是软膜钢机械加工的最佳状态。
4.2 机械加工的高纵横比
薄壁加工出了高强度的铝合金(图7)。使用的工具是直径为0.5mm且带有校正装置的
直双刃立铣刀。厚度为80 μm高度为2mm的薄壁可以当场在插槽中依次完美加工。没有比这
个尺寸更薄的薄壁在这个插槽中进行加工。通过深化这两者,壁的厚度在50 μm就可以加工,
但是会有些许的畸形,造成的原因是其中的一边撞到了作为下部掏槽的壁,切削力损害了更
薄的薄壁。蜂巢型应用于薄壁加工。
表格2 腔槽加工的切削条件
工件材料 A7075
切截深度 0.1 mm x 2
进给速度 50 mm/s
周期进给 0.1 mm
刀剑半径 0.2 mm
主轴转速 200,000 rpm
图8 粗略数值的腔槽加工
4.3 腔槽加工
立体铣削也会利用直接数值控制功能,加工程序的过程是通过CAM系统产生的。腔槽
加工的样本(图8样本展示)在130s内和表格2的条件下完成。最终,成熟的小尺寸铣床原型
可以证明它自身的机械加工能力和常规尺寸的铣床相比是完全不逊色的。
5 功能消耗
小尺寸机床的其中一个优势就在于它自身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在这个系统中,高速运转
的设备状态下总体的能源消耗只有120W。各个部件的消耗分别是:多轴钻床消耗30W,伺
服电动机运转消耗25W,数控机床消耗32W,计算机消耗18W,监视设备消耗15W。
6 结论
采纳小尺寸机床的优势在于由于减少了移动质量甚至使用了更小的制动器产生了能源
的最小消耗,至此研制出的铣床具有加速运转的特点。除此之外,超高速多轴钻床能够在硬
质材料中高速碾磨。高纵横比加工也有较好的执行。
7 感谢
本文作者们想要向提供多轴钻床的H. Aramaki博士和日本精工株式会社的H. Yui先生以
及在机械制造方面给予许多宝贵意见的来自于纽约科技大学的的K. Muto教授表示由衷的感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