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文三种类型:象征性、古典型、浪漫型。

3席勒《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

4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5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6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与虚幻性。

7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予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8文本:用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中国古代《周易·系辞》在探讨人类思想的表达问题时,曾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言象意”文本的构成的三要素。在王弼看来,“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9作品由表及里被当做一种理论提出来的是黑格尔。黑格尔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称为“外在的形状”它的作用是“能指引到一种意蕴”

10波兰现象学家派理论家英伽登把文学做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成1最基础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2核心层面:意义单元,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意义组织3多重图式化面貌,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读者去具体化4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5形而上的特质。

11典型发展: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18世纪以后,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

12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13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特征性原则。“特征”的概念,是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黑格尔认为他是“现代一位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黑格尔把“特征性原则”当做艺术创作的重要原理加以提倡。“特征”具有两种属性:其一,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文学典型作为这种特征化最佳结果,必然最富于特征性。“特征性原则”成为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如上所述,“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等,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把上述各个因素,单独变为传世佳作。如陆游的《示儿》,把临终一句遗言变成千古名句。然而文学典型特征化原则还要求调动一切表现力,为形成文学典型的“总特征”服务。这样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就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1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2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这种“生命的魅力”,1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及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性格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2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于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所谓“灵魂深度”应是作家艺术家的慧眼

所在,是他们群侪的标志,更是文学典型的必备品格,可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看他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二是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14审美意象的基本特性:(一)本质特征是哲理性:尼采呼吁,诗人应当成为伟大的“艺术哲学家”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就是这种哲学的诗意表达。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变形记》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也在在戏剧中追求哲理化倾向。“戏剧被哲理化了”(二)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英国学者杰姆逊“现代主义的必然趋势是象征性”(三)形象特征是荒诞性:荒诞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其一是指形象上的荒诞性,如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刑天。其二是只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如《等待戈多》,表现人类对无望的未来充满期待的等待的荒谬悲剧。(四)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五)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总之审美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想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15故事: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

16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任何时间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但每个事件在故事中的关系和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进贾府、元妃省亲、黛玉焚稿等第二类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事件。比如《红楼梦》中的宝黛共读、黛玉扑蝶、史湘云醉眠芍药等。

17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的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例如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作出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伤心地死去”则是情节。情节要求在事件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例如《药》

18人物:叙事作品中的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叙事作品中的人物自身具有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就是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许多叙事作品给人相似甚至雷同的感觉。其实是同一类型的行动元。比如许多才子佳人小说。由相似的行动元构成,股市最终结局的追求者、追求对象、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即典型人物。例如《西游记》中即使情节离奇,但其中的人物也可以被塑造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这两重性并不是总相互吻合有时一个行动元可以有几个角色担任,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表现人物“做什么”而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人物“怎样做”

19场景:叙事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和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20结构: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是表层结构,后者是深层结构。

21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讲”故事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文本时间”,而“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故事时间”。概括的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而所谓“文本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时序、时距和频率

22时序:顺叙、倒叙。插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