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与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说课稿ppt课件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说课稿ppt课件
• 小结:我国城市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有什 么关系?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商业网点的概念、形成条件
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 平原的商业网点示意 读图分析,图中两个商业网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密度为什么不同?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法
• 3)情景教学法:
•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架构 新旧知识连接的桥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学过程
• 1)理论依据
• 由于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形象化的东西比抽象的东
西更易于接受,因此对知识的引入要遵从具体—抽象—具 体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思维的转换并容易 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抽象的知识具 体化,熟知之后再抽象总结,然后在具体到时候中进行运 用,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说教材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了解我国和家乡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 感
• 通过对家乡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观察与分析,增强建设美好家 乡的信心
说学法
• 2、说学法指导
• 学生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教学过程要围绕“学教 并重,以学为本”,不仅教知识,还教方法。本节从以下 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课程背景与目的 (3)2. 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3. 课程内容的简介 (4)二、区域发展概述 (5)1. 区域发展的概念与特点 (6)2.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7)3. 区域发展的阶段与模式 (9)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0)1. 自然环境因素 (11)a. 地形地貌的影响 (12)b. 气候条件的影响 (13)c. 水文条件的影响 (15)2. 经济因素 (15)a.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17)b. 产业结构的影响 (18)c. 市场需求的影响 (19)3. 社会文化因素 (20)a. 人口分布的影响 (21)b. 文化传统的影响 (22)c. 政策制度的影响 (23)四、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4)1. 区域发展战略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25)2. 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6)3. 区域产业布局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28)4. 区域城市化进程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9)5.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0)一、内容简述本课件《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旨在深入探讨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区域交通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在货物运输的规模和频率上,更体现在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和多样化出行需求的涌现。

交通运输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布局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交通运输布局模式往往过于注重单一区域的交通需求,忽略了区域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

本课件将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

我们将首先概述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互动关系,明确指出交通运输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4.1.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1课时)高一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1.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1课时)高一地理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2024
必修 2·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区域认知) 2. 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区域认知) 3.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航空 管道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 急需、量小、

贵重、长途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 续性强
投资大、灵活性差
液态、气态货 物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原则:多快好省
数量 运距 价格 时效
货运
性质
贵重或急需货物 数量不大
易死亡,变质的活 物、鲜货
大宗笨重货物
液体、气体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运 管道
思考:为什么中国的高铁线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2. 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3. 因地制宜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 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 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
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2019年建成的部分为大兴机场一期,满足 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需求,一期完成后二期 同步开建,于2025年达到7200万人次的吞吐量。 大型机场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北京面临的航空 运输紧张局面。
牛刀小试 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00多千米,总投资约2200亿元。沿途设24个车站,
运营时速可达350千米,八成以上的线路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自2011年通 车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京沪高铁运力趋于饱和, 常常一票难求。为满足京沪高铁沿线地区未来的运输需求,国家拟规划建设京沪 高铁二线工程。下图为京沪高铁站点设置示意图。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A.葡萄酒、服装
B.纺织品、水产品
C.蔬菜、水果
D.灯具、煤炭
(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
(D)
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
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
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
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
[解析] 第1题,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 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 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水产品、水果以 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 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故选A。第2题,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 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 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对。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 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 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故选D。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 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 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横跨欧 亚,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且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但建设成本较 高。第(2)题,“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建成后,会形成新的亚欧经济 走廊,可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 过此大通道,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以贸易往来为主,而不是促使欧洲 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故选B。

交通运输布局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交通运输布局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10
读下图,探讨:内河运输与聚落的形成的关系及其原因
No Image
形成比较大的
城市
11
⑶中国城市分布与河流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 城市布局的一般规 律。
河流入海口: 上海、广州、天津
干支流交汇处: 宜宾、重庆、武汉、
九江 河流水运的起点和终点:
赣州、哈尔滨 过河点位置:
南京
12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若干个商 较差 仅提供日常购物

服务
22
图(一) 反映了什么
布局原则?
市场最优
图(二) 反映了什么 布局原则?
交通最优 23
新的变化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 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随着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专 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 运而生
14
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分布与形态 。
15
多呈团块状, 形状比较则,
地形平坦开阔
沿带河 状道 分、 布铁路、公路呈河的公网兴路密建线度使发较聚展大 落; 多铁 沿路 铁、 路公 线16路 和
2.铁路交通与城镇发展变化
一些城市多沿铁路线发展起来。如石家庄、郑 州、株洲和怀化。
17
3.交通运输条件变化对 城市布局与发展的影响
陆路交通
水路交通 铁路 公路
陆路干道附近
临水分布 铁路沿线 公路沿线
北京、敦煌、 邯郸
九江、扬州、 苏州
郑州、石家庄、 徐州
13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城镇
⑴古代著名的大都市与河流
古代以水运为主,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冲积平原地区。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教学课件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PPT教学课件
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以 及施工水平。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各项技术的要求更高。 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 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 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上海虹桥站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含机 昆山南站建筑面积3.6786万平方米,设4站台 场),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设16站台。
区域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区域内的交通运输需求差异较大,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 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城市成为区 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投入使用,1980年月,一号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投入 使用。二号航站楼于1995年10月开始建设,并于1999年11月投入使用。二号航站楼每年可 接待2650万人次的旅客。2004年3月,三号航站楼开始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使 用。至此,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的设计总量达到8200万人次。背景图为首都机场三号航站 楼景观,下表显示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整千万人次的年份: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其他运输落后 B.外来人口增加 C.经济快速发展 D.科学技术进步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多采用高架桥的形式,遵循的交通 运输布局原则主要是( ) A.少占土地 B.节约投资 C.因地制宜 D.适度超前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项目
专业或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
天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 高校
长安大学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 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 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
和基本原则。(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合格考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通过案例,分析某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原 因,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等级考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描述典型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低 小
高 大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布局
经 济发展中心
沿 线主要城市
3.交通运输需求需要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运时
运输
转运
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与分布决定交通运输布局特点 增长 分布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1)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__稀__疏__,质量较低。 (2)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和站点较为__密__集__,质量较高。 2.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和相关技术 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更加__灵__活__。
(区域认知)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
27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 阜阳成为重要的 铁路枢纽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 河东 工业 区和 仓库 区。 (4)阜阳对外通商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 交通因素对 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 的 影响。
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变迁 的影响。由材料及图可知图示范围内河流、铁路等地 理事物的分布;城区由①~④的扩展是逐步向南、向 东扩展。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并 分析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第(1)题,①处为泉河沿岸, 内河航运便利,因而形成商业码头区。第(2)题,②处 位于泉河与颍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内 河航运更为发达,因而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第 (3)题,铁路的修建,使城区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扩 展,且主要布局对交通条件要求高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第(4)题,通过通商口岸的变迁,说明交通对城市空间 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的位置都有影响。
4
②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优为原则。 区位选择: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市区 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5
6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1】(晋江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公路、 水运、铁路、航空的客运、货运周转量百分比变化示 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继续保持安静
9
【解析】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我国 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故为甲;公路运输运货少、运客较多,目前是客运的 主要方式,且比1985年增长较多,对应图中乙;水 运货运量大,而客运量小,为丙;航空运输客运量大 于货运量,且发展较快,为丁。第(2)题,考查交通 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中途运输中,铁路速度快且运费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铁路(六纵四横)
满洲里
阿拉山口 乌鲁木齐
西宁 兰州 格尔木
拉萨
成都
哈尔滨
包头京 包 线北京
长春 绥芬河
沈阳
大同
天津 大连
中卫 太原 陇 焦作
宝鸡 西安 洛阳
石家庄 海
郑州 商丘
线济南 连云港 徐州
南京
武汉
九江
上海
贵阳 怀化
长沙
株洲
南昌
衡阳
杭州
昆明
柳州 广州 湛江
九龙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武汉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备注

运量大、速度快、 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造价高、占地广、 短距离运输成本高
运量小、耗能多、 成本高、运费较贵
最重要运输方式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
路 水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历史最悠久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 运费高、技术要求高
最快捷
航 运量大、损耗小、安全、

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具线路合二为一
3.发管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运输)、网络化 道
●集装箱运输
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 货物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以便在现代流通 领域内运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载运车辆进 行装卸、搬运作业和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新 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最 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 的一整套运输体系。
新加坡以自由贸易港立国,早在1969年就通 过自由贸易区法案。新加坡实行的自由港政策, 具体体现是实行自由通航、自由贸易,允许境外 货物、资金自由进出,对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等 等。实行自由港政策极大地方便了货物的流通, 节省了贸易成本,带动了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 发展,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使新加坡在 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业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
【考纲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省里建议】教学中要概括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聚落”和“商业网点 ”为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2.优缺点比较:运费、运量、运速、连续性、灵活性、建设成本、运输成本
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方___案__②___较合理,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村沿到途D地市势的平公坦路,没工走程直量线小,而绕道C村
的原因_____
_
____。
(3)为了有缩利短于BC和村F经两济城发市展间和的居水民运出路行程需,要 可采取____________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
②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扩展。 ③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 城市分布灵活多变。
(2)交通线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例1: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扩展成星状。 例2: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这些因素导致京杭运河的运输 地位下降),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扬州、济宁是京杭运河开通后发展起来的城市), 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城乡聚落形态大致可分为: 块状(团块状)、带状(条带状)、星状等。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①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如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
上的水运航道,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沿江分布的特点。
2.区位因素及变化: (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河流等,现在影响已经减弱。 (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现在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3)技术因素:
技术是保障,一直很重要。
3.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自然条件有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读“某地村到A村的公路,①与
(2)1吨活鱼从密云水库到北京城区
(3)50吨钢材从上海到济南 (4)1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 (5)10万吨大米从武汉到上海
(1)当运距<80千米时,最廉价的运
输方式是_公___路__;
(2)当运距在80~550千米之间时, 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
(3)运距>550千米时,铁最路廉价的运输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商密业度网、规点模的、密形式商的业影响网(点山的区规和平原商业商网业点网的点比的较)形:式


山区


小商店或流动摊点等
平原地


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固定
(2很)多对商区商业业网网点点以位交通置最的优影为响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形速式公路沿线。
方式是_______。
水运
➢除经济性以外,人们在具体选择时,还要综合考虑运输对象的性质(价值、 大小)和运量、运输距离及要求等因素。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选择的四大评价指标。
二、交通运输布局
1.概念:交通运输布局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
客、货流的布局两个相互有密切联系的部分。是整个生产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 任务是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位置用“﹦﹦”符号标出最佳方案。 开挖运河
(4)在E地发现了煤田,准备在F城新建钢铁 厂,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__, 还两需条要河的流重相要距自最然短资处源是______________。
交通运输 铁矿石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例如:大型批发市场、大型仓储超市、汽车4S店等。 原因:①土地租金低;②交通便利。
(3)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
(展4起)重对要集作镇用发。展如上的海影、响北:京等。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 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 纯的居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